书城工具书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散文分册)
13118200000009

第9章 新解读(1)

在我看来,散文应是一种相对宽泛的文学形式,我把基本所有的杂文、随笔、评论、演讲都列入大散文的范畴,这恐怕会让习惯传统分类的读者产生一些不太好的感受。为了调和激进和保守,我取了杂文和随笔部分,评论、演讲部分暂时不选。

本编选入的四篇文章,各有侧重,但都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神话传说等内容着眼,涉及各种传统文学和文化知识。

一篇是阿城的“谈鬼”,很具纵深感,而且视野极其开阔。

二篇是朱大可重新解读“嫦娥奔月”的神话,得出的结论出乎意料。

三篇是李淼用现代宇宙学的角度来观察中国上古神话,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四篇是网络高手轩辕孤坟分析《西游记》的文章,角度独特,猜想有趣。

这四篇作品风格各异,而且作者身份相差很大,带来的文章视角更加丰富独特。阅读这些作品,起码要得到一个领悟: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读,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现代生活经验和经典时代被彻底割裂——本来有机会弥补和修正,但随着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内战、抗战等历史大动荡,我们失去了整理、反思和激活传统文化的机会,就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当年胡适等人在推动文化运动的时候,初衷也是像欧洲文艺复兴那样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激活传统文化中的有价值部分。很可惜,旧文化被“破”了,但缺乏有效的反思而导致新文化没有在旧文化的精华中立起来,反而是沐浴在旧文化中的糟粕中。各种时机都错过了,上一代文化留下来的文化大师也已经凋零殆尽,令人十分感慨。

并不是说现代人不读古典作品,而是大部分人的生活和经验都被新文化运动割裂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成为“无用”物。简单地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资源因为文艺复兴的激活,一直在被西方当代文化有效地运用着,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被“封印”了,贴一个“旧”字,被打入冷宫。到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传统文化被破坏一空。而在闭关自守30年,国家重新开放之后,狂飙突进的紧急建设也掩盖了文化的苍白。

当我们重新开始阅读、反思传统文化时,首先是那些“糟粕”被鼓吹成了“国学”,在这顶大帽子下,传统文化中那些非人性的、强求自上而下尊卑秩序和顺从的蒙学书籍被推进到中小学教育中,而对儒家典籍的过分推崇,也掩盖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

这些,都有待学者和读者的不断反思。

阿城,1949年生,本名钟阿城,中学还没有结束即到山西插队,后学画为到草原写生而去内蒙古插队,后又去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农场落户。“文革”结束后,《世界图书》破格录用阿城为编辑,1979年30岁时返回北京。1984年,35岁时发表中篇小说《棋王》,获当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阿城是当代作家中有传统名士风格的少数人,小说文字也有浓重的传统讲说色彩,随意散淡而意味隽永。阿城创作量不大,但影响很大,中篇小说“三王”享有盛名,《棋王》被电影导演滕文骥拍成同名电影,由谢园主演;《孩子王》被陈凯歌拍成电影,也由谢园主演。

阿城的散文角度独特,叙事古雅中有鲜活,意味独特绵长。

魂与魄与鬼及孔子

阿城

读中国小说,很久很久读不到一种有趣的东西了,就是鬼。这大概是要求文学取现实主义的结果吧。

可鬼也是现实。我的意思是,我们心里有鬼。这是心理现实,加上主义,当然可以,没有什么不可以。

不少人可能记得六十年代初有过一个“不怕鬼”的运动,可能不是运动,但我当时年纪小,觉得是大人又在搞运动,而且出了一本书,叫《不怕鬼的故事》。这本书我看过,看过之后很失望,无趣,还是去听鬼故事,怕鬼其实是很有趣的。后来长大了,不是不怕鬼,而是不信鬼了,我这个人就变得有些无趣了。

分析

三段话,有三层意思。

怕鬼的人内心总有稚嫩之处,其实这正是有救赎可能之处。中国的鬼故事,教化的功能很强并且确实能够教化,道理也在这里。不过教化是双刃剑,既可以安天下,醇风俗,又可以“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能够发动,有一个原因是不少人真的听信“资产阶级上台,千百万颗人头落地”,怕千百万当中有一颗是自己的。结果呢,结果是不落地的头现在有十二亿颗了。

中国文学中,魏晋开始的志怪小说,到唐的传奇,都有笔记的随记随奇,一派天真。鬼故事而天真,很不容易,后来的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然也写鬼怪,却少了天真。

分析

对“鬼”及“鬼故事”的归纳:一派天真,少了天真。这是“唐传奇”和“聊斋”的精妙判断。

我曾因此在《闲话闲说》里感叹到莫言:

莫言也是山东人,说和写鬼怪,当代中国一绝,在他的家乡高密,鬼怪就是当地世俗构成,像我这类四九年后城里长大的,只知道“阶级敌人”,哪里就写过他了?我听莫言讲鬼怪,格调情怀是唐以前的,语言却是现在的,心里喜欢,明白他是大才。

八六年夏天我和莫言在辽宁大连,他讲起有一次回家乡山东高密,晚上进到村子,村前有个芦苇荡,于是卷起裤腿涉水过去。不料人一搅动,水中立起无数小红孩儿,连说吵死了吵死了,莫言只好退回岸上,水里复归平静。但这水总是要过的,否则如何回家?家又就近在眼前,于是再涉到水里,小红孩儿们则又从水中立起,连说吵死了吵死了。反复了几次之后,莫言只好在岸上蹲了一夜,天亮才涉水回家。

这是我自小以来听到的最好的一个鬼故事,因此高兴了很久,好像将童年的恐怖洗净,重为天真。

分析

引入莫言的故事,“重为天真”。

中国文学中最著名的鬼怪故事集应该是《聊斋志异》,不过也因此让不少人只读《聊斋志异》,甚至只读《聊斋志异》精选,其他的就不读或很少读了,比如同是清代的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

《阅微草堂笔记》与《聊斋志异》不同。《聊斋志异》标明全是听来的,传说蒲松龄自备茶水,请人讲,他记录下来,整理之后,加“异史氏曰”。我们常常不记得“异史氏”曰了些什么,但是记住了故事。这也不妨是个小警示,小说中的议论,读者一般都会略过。读者如逛街的人,他们看的是货色,吆喝不大听的。

《阅微草堂笔记》则是记录所见所闻,你若问这是真的吗?纪晓岚会说,我也嘀咕呢,可我就是听人这么说的,见到的就是这样。所以纪晓岚常常标明讲述者、目击的地点与时间。鲁迅先生常常看《阅微草堂笔记》,我小时候不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懂了。《阅微草堂笔记》的细节是非文学性的,老老实实也结结实实。汪曾祺先生的小说、散文、杂文都有这个特征,所以汪先生的文字几乎是当代中国文字中仅有的没有文艺腔的文字。

分析

这些见解都很精妙。

明清笔记中多是这样。这就是一笔财富了。我们来看看是怎么样的一笔财富。

《阅微草堂笔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乾隆年间,户部员外郎长泰公家里有个仆人,仆人有个老婆二十多岁,有一天突然中风,晚上就死了。第二天要入殓的时候,尸体突然活动,而且坐了起来,问这什么地方?

死而复活,大家当然高兴,但是看活过来的她的言行做态,却像个男人,看到自己的丈夫也不认识,而且不会自己梳头。据她自己说,她本是个男子,前几天死后,魂去了阴间,阎王却说他阳寿未尽,但须转为女身,于是借了个女尸还魂。

大家不免问他以前的姓名籍贯,她却不肯泄露,说事已至此,何必再辱及前世。

最初的时候,她不肯和丈夫同床,后来实在没有理由,勉强行房,每每垂泪至天明。有人听到过她说自己读书二十年,做官三十年,现在竟要受奴仆的羞辱。她的丈夫也听她讲梦话说积累了那么多财富,都给儿女们享受了,钱多又有什么用?

长泰公讨厌怪力乱神,所以严禁家人将此事外传。过了三年多,仆人的死而复活的老婆郁郁成疾,终于死了,但大家一直不知道她是谁来附身。

用白话文复述这个故事最大的困难在于“她”与“他”的分别,不过我们可以用“他”来指说魂,用“她”来指说魄。魂是精气神,魄是软皮囊,所以“魂飞魄散”,一个可以飞,一个有的散。

分析

借魄还魂的故事,也是“讲鬼”了,属于“怪力乱神”中的一种。但《阅微草堂笔记》用“老老实实也结结实实”的方式来写。

清朝的吴炽昌在《客窗闲话》里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有个翩翩少年公子,随上任做县官的父亲去四川。不料过险路时马惊了,少年人坠落崖底,魂却一路飘到山东历城县的一个村子,落到这个村子一个刚死的男人的尸体里,大叫一声:“摔死我啦!”

他醒来后看到周围都是不认识的人,一个老太婆摸着他说:“我儿,你说什么摔死我了?”公子说:“你是什么人敢叫我是你儿子?”周围的人说:“这是你娘你都不认得了?”并且指着个丑女人说“这是你老婆”,又指着个小孩说“这是你儿子”。

公子说:“别瞎说了!我随我父亲去四川上任,在蜀道上落马掉到崖底。我还没有娶妻,哪里来的老婆?更别说儿子了!而且我母亲是皇上敕封的孺人,怎么会是这个老太婆?”

周围的人说:“你别说昏话了,拿镜子自己照照吧!”公子一照,看到自己居然是个四十多岁的麻子,就摔了镜子哭起来:“我不要活了!”大家听了是好气又好笑。

公子饿了,丑老婆拿糠饼来给他吃,公子觉得难以下咽,于是掉眼泪。丑老婆说:“我和婆婆吃树皮吃野菜,舍了脸皮才向人讨了块糠饼子给你吃,你还要怎么着呢?”公子将她骂出门外,看屋内又破又脏,想到自己一向华屋美食,恨不得死了才好。晚上老婆领着小孩进来睡觉,公子又把他们骂出去。婆婆只好叫母子两个同她睡。

第二天,一个老头来劝公子,说:“我和你是老哥们儿了,你现在变成这样,我看乡里不能容你这种不孝不义之人,你可怎么办呢?”公子哭着说:“你听我的声音,是你朋友的声音吗?”老头说:“声音是不一样了,可人还是一样啊。我知道你是借尸还魂,可你现在既然是这个人,就要做这个人该做的事,就好像做官,从高官降为低官,难道你还要做高官的事吗?”

公子明白是这么回事,就请教以后该如何办。老头说:“将他的母亲作你的母亲待,将他的儿子当你的儿子养,自食其力,了此身躯。”公子说自己过去只会读书,怎么养家糊口?老头就想出一个办法,说麻子原来不识字,死而复生居然会吟诗作文,宣扬出去,来看的人会很多,办法就有了。

公子按着去做,果然来看怪事的人很多。公子趁机引经据典,很有学问的样子,结果就有人到他这里来读书。公子能开馆教书,收入不错,足以养家,只是他借住在庙里,不再回家,家里人既得温饱,也就随他。

后来公子考了秀才,正好有个人要到四川去,他就写一封信托人带去给父亲。公子的父亲见了信,觉得奇怪,但还是寄了旅费让公子来见一见。

公子到了四川家里,父母见他完全是另一个人,不愿意认他,两个哥哥也说他是冒牌的。公子细述以前家里的一应细节,父亲倒动了心,可是母亲和两个哥哥执意要赶他走。父亲想,这样的话即使留下来,家里也是摆不平,只好偷偷给了他两千两银子,要他回山东去。

分析

用1100多字来转述《客窗闲话》里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阅微草堂笔记》那个故事的升级版,内容更加详细、丰富。严格上讲,这不算鬼故事,而是有关灵魂。后面,阿城很快就会说到“灵魂”。

从世俗现实来说,看来我们中国人看肉身重,待灵魂轻。再进一步则是“只重衣冠不重人”,连肉身都不重要了,灵魂更无价值。上面两个灵魂附错体的故事,让我们的司空见惯尖锐了一下。说起来,公子还是幸运的,到底附了个男身,不但可以骂老婆,还考了个秀才有了功名,而那个不肯说出前生的男魂,因为附了女身,糟糕透顶,可见不管有没有灵魂,只要是女身,在一个男性社会里就严重到“辱及前世”,还要“每每垂泪到天明”。纪晓岚的这则笔记,女性或女权主义者可以拿去用,不过不妨看了下面一则笔记再说。

清代大学者俞樾在《右台仙馆笔记》里录了个故事,说中牟县有兄弟俩同时病死,后来弟弟又活了,却是哥哥的魂附体。弟弟的老婆高兴得不得了,要带丈夫回房间。丈夫认为不可以,要去哥哥的房间,嫂子却挡住房门不让他进。附了哥哥的魂的弟弟只好搬到另外的地方住,先调养好病体再说。

十多天后,弟弟觉得病好了,就兴冲冲地回家去。不料老婆和嫂子都避开了,这个附了哥哥魂的人只好出家做了和尚。

分析

灵魂和肉身,到底哪一个为“真实”?这是一个大问题,但中国人很少深入思考灵魂问题。似乎虚无和轻飘飘的灵魂不应在俗世里思考,而只能如文中附了哥哥魂的人“只好出家做了和尚”。

上举三则笔记都太沉重了些,这里有个笑里藏“道”的。也是清朝人的梁恭辰在《池上草堂笔记》里有一则笔记,说李二的老婆死了,托梦给李二,讲自己转世投了牛胎,托生为母牛,如果李二还顾念夫妻情分,就把她买回家。李二于是按指点去买了这头母牛回来,养在家中后院。但是这头母牛却常常跑回去,在大庭广众之中与邻居的公牛交配,李二也只好眼睁睁地瞧着。

民间如此,官方怎么样呢?史中记载,大定十三年,尚书省奏,宛平县人张孝善有个儿子叫张合得,大定十二年三月里的一天得病死亡,不料晚上又活过来。活了的张合得说自己是良乡人王建的儿子王喜儿。勘查后,良乡确有个王建,儿子王喜儿三年前就死了。官府于是让王建与张合得对质,发现张合得对王家的事知道得颇详细,看来是王喜儿借尸还魂,于是准备判张合得为王建的儿子。但事情超乎常理,于是层层上报到金世宗,由最高统治者定夺。

金世宗完颜雍的决定是:张合得判给王建,那么以后就会有人借这个判例作伪,用借尸还魂来搅乱人伦。因此将张合得判给张孝善才妥善。

分析

这两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俗世”的思考:俗世最高裁判金世宗的决定不无道理,但“灵魂”之事只能不管。

这让我不禁想起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我小时候凭这一句话认为孔子真是一个有科学精神的人,大了以后,才懂得孔子因为社会的稳定才实用性地“不语怪力乱神”。《论语》里的孔子是有怪力乱神的事迹的,但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实用态度最为肯定。“敬鬼神而远之”,话说得老老实实;“未知生,焉知死”,虽然可商榷,但话说得很噎人。

《孔子家语》里记载子贡问孔子“死了的人,有知觉还是没有”?孔子的学生里除了颜回,其他人常常刁难他们的老师,有时候甚至咄咄逼人,我们现在如果认为孔子的学生问起话来必然恭恭敬敬,实在是不理解春秋时代社会的混乱。孔子的几次称赞颜回,都透着对其他学生的无奈而小有感慨。大概除了颜回,孔子的学生们与社会的联系相当紧密,随便就可以拎出个流行问题难为一下老师。这可比一九七六年后考入大学的老三届,手上有一大把早有了自己的答案的问题,问得老师心惊肉跳。

子贡的这一问,显然是社会中怪力乱神多得不得了,而孔子又不语怪力乱神,于是子贡换了个角度来敲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