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年轻人要懂得的106条人生经验
13091700000028

第28章 拿得起放得下,杜贪念绝私心(4)

这时,宰相朱胜非出来劝阻,结果仍然没有变化,高宗很难作出决断,但害怕苗、刘二人带人杀入宫中,到时更无回天之力,于是痛下决断,先解燃眉之急,高宗对朱胜非说:“我应当退避,不过须有太后手诏,方可禅位。”宰相朱胜非因此将计就计,对高宗说:“我曾听苗、傅的一心腹说过,他二人虽有赤胆忠心,但书读的不多且生来固执,此时一定无法劝说,所以,陛下暂且禅位,日后再寻找机会铲除二人,方为上策。”

这样,高宗便借太后手诏,禅位皇子,让太后垂帘听政。此后,国家大事都由宰相朱胜非处理。朱胜非怕引起苗、刘两人怀疑,于是,每日都让他二人上殿议事。苗、傅发现高宗仍然在暗中处决国事,便与刘正彦共同提出让高宗迁出宫中。

高宗气愤至极道:“他们也太过分了,居然敢来干涉我的起居”朱胜非则加以劝阻:“暂时去显宁寺居住也好,这样就不会再遭怀疑,对以后复辟成功来说是件好事。”高宗此时也很无奈,只有听从朱胜非的建议了。

高宗出宫不久,平江留守张浚等便联络众将发兵讨逆,大举进发杭州,苗、刘两人见大兵压境,没有太多作战经验的他们慌了手脚,于是和宰相朱胜非商议对策,朱胜非说:“此时兵临城下,要打,没有足够的兵力,我认为迅速改正,方为上策!”二人虽然最不愿走这条路,害怕高宗复位,二人性命不保,可是再三思考,仍然毫无办法,只有听从朱胜非的建议,请高宗复位。果不其然,不久苗、刘二人被杀。

在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朱胜非劝高宗采取暂时的退却,禅位于太子,不但保住了性命,还为以后的复辟做了铺路石,在时机成熟时,又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不难看出,这种退却的把握是相当有度的,虽然失去了暂时的身份地位,却为赢得最终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如果采取一种“退”的策略,也许就是向胜利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10.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世事多变,得失无常”,所以人们不要因为得到而骄傲,不要因为失去而沮丧,古人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的就是这一道理。因此,一个有智慧之头脑的人,应该知道该放弃时就放弃。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的十字路口,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都将面临着选择,而且每一次的选择很可能关系着前途和命运,所以就很难作出决断,放弃什么,坚持什么?

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二十多年,直至打败吴国成就霸业。越王有“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的美意,范蠡却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并且离开了越国。他独自跑到齐国“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利用短短几年时间创下数千万产业。齐王有让其做宰相之美意,可是范蠡仍然谢绝了,有人问他原因,他这样说:“平民百姓能够在家做千金,在朝做卿相,就是最高的殊荣了,但是,这样的身份做久了,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他丝毫没有遗憾地再次放弃了高官厚禄,在齐国散尽家财后,他隐姓埋名在一个叫陶的国家,再一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谁想,他又在这个国家创下了巨万家资,这个地方的人都尊称他陶朱公。

可是,范蠡的儿子们却一个也没有他的胆识与魄力,尤其是大儿子,非常贪恋钱财,并因此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

事情是这样的,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犯了死罪。范蠢比较信任小儿子,所以准备了一车金银财宝,让小儿子带去楚国救回二儿子,可是没想到大儿子却不高兴了,对范蠡夫妇说:“二弟有罪竟然让小弟去搭救,那我这个哥哥还有什么用呢?”于是要自杀,做父母的怎能忍心看着儿子死在自己的面前呢?范蠡不得已,只好让大儿子去楚国。

临走时,范蠡让他去楚国找自己的老朋友庄生帮忙,并且告诉他说:“你到了楚国,把这些金银财宝全部给庄生,然后听他的安排,不要自己盲目行事,他会全力帮助你。”

于是,大儿子驱车到了楚国。来到庄生家里,见庄生家里一贫如洗,很不以为然,但由于父亲再三叮嘱,他还是把带来的金银财宝留给了庄生,庄生嘱咐他说:“楚国是不安全的地方,你赶快回去,你弟弟的事情不用担心,我会想办法。”但大儿子根本没把他的话当回事,自己在楚国住下来了。并且用自己私自带的钱,贿赂楚国的权贵们。庄生送走范蠡的大儿子后,便对他老婆说:“这些财宝都是陶朱公的东西,不要动,事情办好后,我还要把这些东西还给他。”说完,便急匆匆地去见楚王,庄生虽然贫穷,但出了名的廉洁、耿直,楚王很欣赏他的个性和才华,对他的意见也乐于采纳。他对楚王说:治国的根本在于为百姓做事,消除天灾。楚王当即下令大赦天下。范蠡的大儿子正去一位贵族家送礼,听说楚王大赦天下,弟弟出狱是理所当然的,庄生没有做任何事情,却白白地得了一车金银财宝,不能就这样算了,于是又去见庄生说:“我弟弟运气好,刚好赶上楚王大赦天下,估计他很快就会出狱,所以我也要回家了,今日特来向您辞行。”

聪明的庄生怎么会不明白他的来意呢,便让他带走他的东西,贪财的大儿子真的将金银财宝带走了。庄生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羞辱,于是又去见楚王,说:“楚王陛下,我在街上听到了很多关于这次大赦天下的传言,百姓们都在说,您这次大赦天下根本就不是因为怜惜楚国的臣民,而是为了陶朱公的儿子,我仔细盘问才知道,原来是陶朱公的儿子犯了死罪,但是陶朱公很有钱,让他的家人带了很多金银珠宝贿赂官吏,最后赶上您大赦天下,所以不知道实情的百姓才有这样的想法。”楚王听后,气愤不已,下诏立斩范蠡的二儿子。

范蠡的大儿子就这样因为不舍得放弃一车财宝而葬送了弟弟的性命,不禁让人们为之惋惜。伏尔泰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那么我们就要随时倒出“鞋里”的那粒“沙子”。放弃这小小的“沙粒”我们就会“轻松”地登上远方的“高山”。但如果我们什么也不肯放弃,那么我们失去的也许就是非常珍贵的东西,所以我们切莫为了一粒沙子而放弃整座高山。

荷马·克罗伊是一位写过好几本书的作家。以前他写作的时候,常常被纽约公寓热水灯的响声吵得心烦不宁。蒸汽会砰然作响,然后又是一阵劈里啪啦的声音,这些噪音使他大叫大骂环境的恶劣。“后来,”荷马·克罗伊说,“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宿营,当我听到木柴烧得劈啪作响时,我突然想到:这些声音多像热水灯的响声,为什么我会喜欢这个声音,而讨厌那个声音呢?我回到家以后,跟自己说:‘火堆里木头的爆烈声,是一种很好听的声音,和热水灯的声音差不多,我该埋头大睡,不去理会这些噪音。’结果,我果然做到了:头几天我还会注意热水灯的声音,可是不久我就把它们整个给忘了。”很多其它的小忧虑也是一样,人们应该放弃对它们的注意,不要被它们弄得整个人很颓丧,狄士雷利说过:“生命太短促了,不能再只顾小事。”

很多人就是放不了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像吉布尔这样有名的人,有时候也会忘了“生命是这样的短促,不能再顾及小事”。其结果呢?他和他的舅爷打了维尔蒙有史以来最有名的一场官司——这场官司打得有声有色,后来还有一本专辑记载着,书的名字是《吉布尔在维尔蒙的领地》。

故事的经过是这样的:吉布尔娶了一个维尔蒙的女孩子凯琳·巴里斯特,在维尔蒙的布拉陀布罗造了一座很漂亮的房子,在那里定居下来,准备度他的余生。他的舅爷比提?巴里斯特成了吉布尔最好的朋友,他们两人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游戏。

然后,吉布尔从巴里斯特手里买了一点地,事先与巴里斯特协议好,可以每一季度在那块地上割一次草。有一天,巴里斯特发现吉布尔在那片草地上开辟了一个花园,他生起气来,暴跳如雷,吉布尔也反唇相讥,弄得维尔蒙绿山上的天都变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