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13069800000006

第6章 解缙妙句对前辈

解缙是明朝朱元璋时的进士,人很聪明,是有名的江南才子。

解缙刚入官时,年纪轻轻,学识过人,一些老臣心中不服气。有一位多年为朝的老尚书姓曹,不但不服气,还常用蔑视与威慑气势对待年轻的解缙。

有一天,大家正在欣赏一副《五马逢猴》国画,画中有五匹马和树上的一群猴子。这是一副名画,“逢猴”寓意“封侯”。曹尚书见到画中马和猴,突想一题要难一难解缙,笑着对解缙说:“老臣出个对子请解进士对对?”遂吟道: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曹尚书以谐音暗骂解缙是“小猴子”,“对锯”谐音为“对句”就是对对联。

在场的其他大臣们还没有反应是怎么回事哪,都看着解缙。

解缙多么聪明,一听就知道曹尚书在用双关语骂人,遂指着画中的老马说:“您看这马:

一马失足污沼里,老畜生岂能出蹄(题)。”

这下联也是很巧妙地利用双关谐音回敬曹尚书,这“出蹄”谐音“出题”,这样一来,就把曹尚书大人比作出题的“老畜生”了。曹尚书不但没难倒解缙,反倒憋了一肚子窝囊气。

时隔不久,解缙到曹府拜访老尚书。这曹尚书还要用对联难一难这年轻后生。曹尚书指着墙上的《青龙白虎鲤鱼刘海图》,吟道:

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画中刘海;解缙看着桌子上的一副象棋残局,笑道:

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烟,闷死阵内将军。

曹大人听了解缙的对句,内心赞许,遂指窗外一片竹子道:

庭前种竹先生笋;解缙敏捷地回道:

庙后栽花长老枝。

这出句的“庭前先生”对“庙后长老”,很工整。曹大人笑道:“老臣说的‘先生笋’是说先生出竹笋来。”

解缙笑道:“下官这下联‘长老枝’是说长出了老的树枝。”

这“先生”可以有两种词义,一是称谓,名词,另一是副动结构词。解缙对句中的“长老”也是有两种词义,一是称谓,通称和尚为长老,另也是副动结构词。对得天衣无缝。曹大人内心佩服,又笑道:“我这上联最后一个字不是‘笋’字,而是‘损’字,说的是教书先生把它折损坏了。”

解缙马上道:“我这下联最后一个字不是‘枝’字,而是‘支’字,说的是花被风吹倒了,庙里长老把它支起来了。”

曹大人想用同音字的变化来难倒解缙,没想到解缙也用同音字的变化来应对曹大人。

曹大人想,好一个年轻人,真难不倒他!忽然说:“我这最后一个字是‘讯’,教书先生讯问竹子长势如何?”

曹大人继续用同音字的变化来给解缙出难题。

解缙立即回道:“我这下联最后一个字是‘知’字,小和尚去告诉长老栽了花,长老说‘知道了’。”

曹尚书再也不想难为解缙了,随说道:

云山气度,后生可为;解缙一听曹大人表扬自己,不好意思回道:

松柏精神,前辈当尊从此以后,曹大人特别栽培这位年轻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