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佳辞妙对(中华美德)
13069800000004

第4章 苏小妹妙对三兄弟

苏家的二公子苏辙听说自己的小妹于西岭庙对斥秦少游和宴上出句难秦少游,心中甚喜。另外,知道父亲和哥哥有意将妹妹许配给秦少游,就不把秦少游当外人了,经常以兄弟相称。

有一天,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从外边回来,看见小妹聚精会神地看书,两个哥哥很喜欢这个小妹妹。苏辙对哥哥说:“你看小妹在看书,好有一比:

伏案翻书,好似班昭续史;”

这联中引的典故“班昭续史”,讲的是汉朝有个才女叫班昭,其兄班固继续编著父亲班彪所著的《史记后传》,被人告发私改国史,下狱,班昭义不容辞地继续父兄的事业。这一典故,不但苏轼很清楚,苏小妹也是一清二楚的。苏辙用此典,把小妹比作才女班昭。苏小妹一看二位哥哥来了,甚是高兴,忽听二哥吟句,小嘴一努道:“我正在拜读二位哥哥的填词新作呢,二哥笑我!”说完,放下书本,拿起玉箫站到窗边摆弄着。苏轼接着二弟的吟句又道:

依窗弄乐,犹如秦女吹箫。

苏轼这对句中也引了“秦女吹箫”的典故,传说春秋时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跟一位叫箫史的人学吹箫并爱上了他。后来,二人箫艺精湛,在凤台上吹箫引来凤凰,二人遂乘鸾跨凤而去,列入仙班。苏家兄妹都知道这个典故。苏小妹一听心中很高兴,佩服两位哥哥的高超对联才艺,又不好意思地一努嘴笑道:“大哥也在笑小妹呓!”

这时,只听门外一个人道:“小弟来晚了,就赶个尾吧!”

大家一看,正是秦少游。前面苏家兄妹的对话,他都听到了,他说的“尾吧”二字特别加重语音,边说边望着苏小妹黠笑。苏轼开始不解少游为什么这样笑态,猛然一想,兄弟俩赞小妹的对联:

伏案翻书,好似班昭续史;依窗弄乐,犹如秦女吹箫。

两句中尾字正是“箫史”二字,马上会意少游开玩笑要做箫史,如果苏小妹比作“弄玉”,秦少游比作“箫史”,那不是正好一对恋人吗?遂笑道:“等少游贤弟学会了吹箫再做箫史吧!”大家遂都笑了起来。苏小妹心想:你这个“疯道士”也来取笑我,等有机会我要好好“报复”你一下。

因为大家已经很熟了,不必客气就人了座。苏轼问道:“小妹近来功课长进了吗?”苏辙遂道:“待我们考校一下,听小妹说在看新填的词。那我出个句你对对看?”随口吟道: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苏小妹一听,这出句中的“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正是三个词牌名,心想:好厉害的二哥!这时见丫环春芳端着茶从门外进来,小妹眼珠一转,笑道: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这对句中的“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三个词牌名,而且用“虞美人”对“水仙子”、“红绣鞋”对“碧玉簪”、“步步娇”对“声声慢”,不论是词性、词结构上,还是平仄上,都对得很工整。如此巧妙应对,实属上乘之作。大家正要夸奖小妹,秦少游又仿那日疯道士狡态笑吟道:

一巧女敢应妙对小妹也戏笑吟道:

三才郎竟出难题这一问一答又是一副对仗工整的对联,三位兄弟齐口大赞这位小妹的机敏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