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济困扶危(中华美德)
13066900000006

第6章 用心准备

每次回奶奶家,全家人总要踌躇很久:几年才坐长途车回去一趟,两手空空未免难看。但要准备礼品,又该准备些什么?老人家的吃穿是不愁的,又对烟酒没有什么嗜好,到底送些什么才能让她最开心商量再三,爸妈还是和往年一样,去超市挑了些高档营养品。虽然奶奶并不一定爱吃甚至并不一定吃,但钱花了,东西买了,也算尽了儿女的一份孝心,权当自我安慰也好。

长途车没有往年颠簸的迹象,一路都在平坦的公路上疾驰。无聊中,从行李袋里摸出几只橘子,在手上揉捏着。从车窗映出的影像中看见爸爸在沉思,想必是一边思念故乡亲人,一边考虑见面该说些什么吧。妈妈也在沉默着,接过我手中的橘子,剥了皮,3个人在安静中分而食之。

前座的小孩掉过头来探望,妈妈顺势递了一个剥好皮的橘子过去,那孩子的小脸顿时有了笑容。孩子的父母见状怜爱地嗔怪着孩子,又略带羞愧地向我们解释:因为上车太匆忙,忘了给小孩买些零食。

看他们穿着,应是在本地做生意的外乡人,大约是起早贪黑忙碌生意才会疏忽的。“忙着挣钱,不容易啊!”爸爸说。小孩的父亲先是一笑,赶忙解释:“挣什么钱啊。上个月老娘想见孙子,一直忙得没空回去。这两天有空了,叫小孩妈妈准备了点老娘喜欢吃的那东西。真麻烦,半夜就弄了,早上赶在上车前匆匆打包带过来,谁还有空为这小东西买零食。”他憨憨地笑,指了指身旁一只扎得紧紧的,鼓得要胀开的红塑料包。

“里面是什么吃的?”我好奇地问。那孩子咽下一片橘瓣,抢着说:“鳗鱼。”“鳗鱼?”我有点惊讶。小孩妈妈终于开了口,颇有成就感地说:“这边人都说这鱼腥,那是不会吃。我们那里的人把鱼洗了,切成块,上十几种料,在黄酒里呛,最后煎炸。费了大工夫忙好了,那鳗鱼香着呢。”说着,她解开袋子拿了一块给我。只是微微的一口,已是香味四溢,一块吃完了,仍是余鲜满口。不油不腥,倒像是上海人擅长的小点心。

妈妈问:“这么复杂啊!做了多久呢?”“提前几天就在酒里呛了,但炸要现炸,否则到了老家就不酥了。3点起来做的,5点半才弄好。”我们几个一时语塞,行李架上那大包的营养品顿时没了广告上的光鲜。“其实也不值什么钱,就是费点工夫。难得回家,老人家又喜欢吃,就做点喽。”

女人重新扎好袋子,说是怕水汽进去鳗鱼发软,口感不好。“肯定好吃,这里头有儿女的心啊!”爸爸叹道。这一路,不知不觉中,也被这颗心温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