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济困扶危(中华美德)
13066900000033

第33章 礼仪

人伸出一个手指指责别人的时候,另外四个指头正指着自己。

从省城大学里请来一位礼仪教授,他给大家讲授在生活中,如何讲礼仪。教授的礼仪课是从敲门开始的。教授说:“刚才,我走进教室的时候,轻轻地敲了门,礼仪就是从这样的小细节开始的。”

教授说,在中国,有八成以上的人不知道如何敲门,譬如,敲一声,代表试探,说明敲门者是陌生人;敲两声,代表等待对方应答,说明敲门者与你认识;敲三声,代表询问,意思就是“有人吗?”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教授来了一次模拟礼仪表演。他让一位学员扮作送水工,教授自己扮主人。

“送水工”敲了三下门,他走进门,然后把水搬进了屋里。

教授指出了“送水工”三个礼仪方面的细节问题。第一是敲门声太重,第二是“送水工”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第三是他没有自带一次性鞋套,套住鞋子,以免鞋子弄脏主人家的地板。

于是,“送水工”和教授又来了一次表演,一切按照教授指点的那样做。

所有动作结束后,“送水工”仍然站着,呆呆看着教授。教授说:“这位学员,你可以下台去了。”

学员说:“如果有人给我送水,我常常不好意思让他们换鞋,宁可自己拖一下地板。还有,送水工离开的时候,我都会说一声‘谢谢’。教授,我需要一声‘谢谢’。”

教授呆在那里。继而,教授说:“谢谢你。”学员们都鼓起掌来。所有人都知道这热烈的掌声是送给谁的。

不要因为自己贪图方便而对别人要求太多,也不要因为别人身上的汗臭味而毫无顾忌地遮嘴捂鼻。也许,我们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遥远。相互体谅与尊重,才能缩短情感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