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可能早已觉察到,有一颗星的亮度会发生显着的变化,忽明忽暗,鬼鬼祟祟,所以称之为“魔星”。我国古人历来把这颗星叫做大陵五(英仙座β星)。古时,人们知道大陵五的亮度有变化,但没有人去仔细地研究过这一现象的原因。
1783年,英国的一位聋哑青年约翰·古德里克(1764~1786)经过长期的观测,发现了大陵五的变光很有规律,变化周期为2天20小时49分09秒(2.867日)。他还对变光的原因做了研究,认为有一颗我们看不见的暗星和大陵五在一起互相绕转,当暗星走在亮星前面时,星光就暗弱了,情况类似于日食。后来人们就将此类变星称为“食变星”。可是,当时的天文学家们都不太相信这个解释。直到1889年,才有人用分光方法证实了古德里克的设想。观测表明,大陵五是由两颗星组成的,它们彼此相距1100万千米,其中看不见的那颗“伴星”,半径是太阳的3.8倍,亮的那颗“主星”略小些,半径是太阳的3.6倍。但是主星的质量为太阳的5.2倍,伴星的质量仅和太阳相当。古德里克还发现了另外两颗变星:天琴座β星(中名渐台二)和仙王座6星(造父一)。前者也是食变星,后者为典型的脉动变星。自幼聋哑的古德里克一生短暂(仅活了22岁),却开辟了变星研究的先河,成为令世人敬仰的一代天文学家。
食变星的变光原因是双星的互相绕转(几何位置变化),因此归于几何变星,至现在,已发现的此类食变星约有4000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