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此曲描写立春节气春到人间,万物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表现了热闹古朴的民间风俗。
首句写人们春游的盛装。作者以点带面,只举出妇女的头饰,则春服之盛可见一斑。“金钗”、“春燕”皆是古代妇女在立春这天所带的头饰。据《岁时广记》卷八引《荆楚岁时记》载:“立春日悉剪彩为燕以戴之。……王沂公《春帖子》云:“彩燕迎春入鬓飞,清寒未放金缕衣。’又欧阳永叔云:‘不惊树里禽初变,共喜钗头燕已来。’这都是春天的句子。因为立春是春光来临的象征,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故这天都要盛装出游,这一风俗唐宋时即有。用“影摇”和“斜”分别形容钗和燕,则把装饰用物写活了,那金钗珠翠在艳阳下熠熠生辉,妇女们轻盈袅娜的步态摇曳生姿;或临水倒映出随波摇动的倩影;那云鬓上的彩燕斜翼如飞,似乎要与微风中斜飞的真燕媲美……
次句“木杪生春叶”写草木的欣欣向荣。树梢上长出了嫩绿欲滴的叶子。前人已有“春风又绿江南岸”、“春到人间草木知”的名句,足见“绿色乃是青春活力的象征。作者举一反三,容易令人想象出那丰草如茵、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的阳春景色。第三句写池塘的碧波荡漾。春风融化了冰雪,吹绿了一池清水,即所谓“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也许,仕女游客们正在欣赏池塘中的鸳鸯戏水,乳燕斜飞,也许游人们正在沐浴着雨丝风片……第四句写气候开始温暖宜人,立春是廿四节气之首,标志着阳气回升,气候渐暖。这是出现春游、春叶、春波的动因,以上三句分用“生”、“始”、“初”三词,突出“春”之发端、万象更新之意。
末句写土牛鞭春的风俗。古代每逢立春前一日有迎春的仪式,由人扮演“勾芒神”,鞭土牛,由地方官行香主礼,叫做“打春”,以劝农耕。结句回应首句,以写风俗起结,更送了人们除旧迎新的喜悦之情。
此曲用的是嵌字格,每句都嵌同一个字“春”,又要以“金、木、水、火、土”五字之首,则为特殊嵌字格了。而且格律甚严,三四句要对仗,首末句二字要用去上升或者去平声,结句末二字须作去上声。如此严格限制,常人只能望词兴叹,纵然勉强成篇,亦难免成为呆板的文字游戏。而作者居然写得文意充实、意境生动、音韵谐美、语言活泼自然,足见其艺术功力之深厚,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