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13034000000020

第20章 辩论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3)

在这里,汪伦的信就是利用了巧妙换义之术,致使李白误把“十里桃花”当成“绵延十里的桃花林”,把“万家酒店”当成有上万家酒店,于是兴致勃勃地赶来了。待汪伦道出真情后,李白虽知“上当”,但对“换义”的汪伦所表现出的机智和友情却十分感激,故反而作《赠汪伦》以送之。

同一语段,往往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同一音节,常常表示着含义不同的多种语意,这也就是语言的多义性。在某些语言背景中,将原来表示甲义的语言,换过来表示乙义,并使这两种意义建立起某种联系,这种出其不意而又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换义,在巧辩中不仅新鲜诙谐,而且往往会产生特殊作用。

◎改变词语使用环境

改变语词的使用环境,造成词义的错位,以表达一种特殊的情致。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幽默的故事:一个姓朱的财主,很想表现得文雅一点,说话总爱咬文嚼字,他对新来的小猪倌说:“记住我家的规矩,不准你说话时带朱(猪)字,不准叫我朱老爷,叫自家老爷好了。平时说话文雅一点,例如:吃饭要说用餐,睡觉要说就寝,生病要说患疾,病好了要说康复,死了要说仙逝,砍头要说处决……”

这位机灵的猪倌非常恶心朱财主的酸臭劲,很想寻机报复一下。正巧第二天一头猪得了瘟病,小猪倌便慢慢悠悠故意对财主说:“禀告老爷,有个‘自家老爷’‘患疾’了,叫它‘用餐’,它不‘用餐’,叫它‘就寝’,它不‘就寝’,恐怕难以‘康复’了,不如把它‘处决’了吧!要是不想‘处决’,就让‘自家老爷’‘仙逝’也好。”姓朱的财主一听,气得说不出话来。

小猪倌故意使一系列的词义发生变迁,并且层层递加,使一些词语的本义和临时变迁义之间的反差形成一个对照,因而显出很强的讽刺意味。

当然,构成这种幽默的效果有一个条件,即那原来的语言和情境是大家熟悉的,一经衍义后,移置的新义就与原义形成对照,产生不协调之感,从而产生幽默感。因此,要创造出这种不协调的对比效果,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对原语句加以走样的模拟,并且,如果走样模拟语词本义与临时变迁的意义误差越大,反差就越大,所产生的幽默感、喜剧性和讽刺意味就越浓。请看下面的笑话:

有一位老先生,晚年生了一个儿子,为纪念晚年得子,就替他取名为“年纪”,第二年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盼子成才,取名叫“学问”,第三年,又生了一个儿子,门生故旧都来道贺,他很不好意思,当下解嘲说:“如此老年,还接二连三生子,真是笑话。”因此,又为老三取名为“笑话”。

事隔多年,三个儿子都长大了,一日,老先生要三个儿子上山打柴,傍晚,老先生问老夫人:“三兄弟打了多少柴?”老夫人说:“年纪有了一把,学问一点也没有,笑话倒弄了不少。”

故事中三个儿子的名字意义的变化产生的讽刺与幽默效果让人捧腹。

在日常用语中,有的词语的涵义是不明确的,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中使用才显其本义,这样就有可能为人所利用,混淆同一语词所具有的各种不同涵义来为说辩服务。

有一位朋友对他的邻居说:“你家的鸡把我家的菜园子弄得不成样子!”这位邻居答道:“我已把它正法了,过来喝一杯怎样?”这位邻居用“正法”代换了“杀掉”一词,答话变得轻松、幽默。

还可通过演述,借用语义的转移,展开自己所特有的观点,将某一语词的特定含义演化出来。

◎词语巧解,妙言释义

针对对方的某个问题,寻找一个较特殊的视角,依靠语言的多义性做出巧妙的解释,叫做词语巧释法。词语巧释法幽默、透彻、机巧,既能应付辩敌的挑衅,为某种缺憾找个恰当的解释,又能攻敌,使对方在理屈词穷中又忍俊不禁。

纪晓岚曾经在乾隆皇帝的军机处办事。有一次,乾隆皇帝带着几个随从突然来到军机处,这时纪晓岚正光着膀子和军机处几个人闲聊。其他人一见皇帝来了,连忙上前接驾,唯独高度近视眼的纪晓岚没有看出是乾隆皇帝走在后面,忽见其他人起来接驾,才大吃一惊:如果这样光着膀子接驾,岂不犯了亵渎万岁之罪?大概皇上还没看见自己,还是先躲一下为好。于是纪晓岚仓皇地钻到桌子下藏了起来。

这一举动乾隆皇帝早已看在眼里,他也猜透了纪晓岚的心思,却佯装不知,故意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纪晓岚在桌子底下缩作一团,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实在难熬,一个时辰过去以后,纪晓岚听不到乾隆说话的声音,就鼓着勇气低声问办事人员:“老头子走了没有?”

乾隆皇帝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立刻板起脸孔,厉声问道:“纪晓岚,你见驾不接,我且不怪罪于你。你叫我‘老头子’是什么意思?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讲清楚,否则可别怪我无情!”

纪晓岚只好无可奈何地从桌子下爬出来,穿上衣服,俯伏在地,不住地磕响头,并连称:“死罪!死罪!”接着慢条斯理地解释道:“万岁不要动怒,奴才所以称您为‘老头子’,的确是出于对您的尊敬。先说‘老’字,万寿无疆称‘老’,我主是当今有道明君,天下臣民皆呼‘万岁’,因此称您为‘老’。”乾隆听后,点了点头。

纪晓岚接着说:“顶天立地称为‘头’,我主是当今伟大人物,是天下万民之首,首者‘头’也,因此称您为‘头’”。

乾隆皇帝边听边眯着眼睛笑,流露出得意的神色。

纪晓岚见此情景,猜透了乾隆的心思,拉长了声音说:“至于‘子’字嘛,意义更明显,我主乃紫微星下凡,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天下臣民都称您为天‘子’。”纪晓岚说到这里,稍微停了停,又说:“皇上,这就是我称您为‘老头子’的原因。”

乾隆皇帝得意地笑了,赦纪晓岚无罪。

在这里,纪晓岚见驾不接,还称乾隆皇帝为“老头子”,在封建朝代来说,可谓“罪大恶极”了。然而他最终被赦无罪,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他对“老头子’’这三个字的巧释,抓住了皇帝梦寐以求万寿无疆、万民顺从、皇天庇佑的心理,以“老”字赞皇上“万岁明君”,以“头”字赞皇上为“万民之首”,以“子”字称皇上为“上天之子”。使皇上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从而转化为对纪晓岚这些解释的认可,自然就会赦免他无罪了。

◎一字多义一语双关

先引一副对联:

上联:稻粱菽麦黍稷许多杂种不知谁是先生

下联:诗书礼易春秋皆是正经何必祸及老子

其中的“杂种”、“先生”、“正经”、“老子”都是一语双关。出句人把“杂种”与“先生”相提并论。隐含之意是杂种是先生,先生就是杂种。五谷铺垫,抛出杂种,这是蓄意骂先生的。

对句人也不甘示弱,因势反驳,但很文雅、堂正,以“正经”与“杂种”相抗衡,妙在“老子”一语。老子要作两种解释:一种是老子姓李名耳,乃是我国道家鼻祖,与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等诸子一样,是历史人物;第二种是自称“老子”占人便宜。反击利落而有教养。

一语双关,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双关的发生,有多种原因,比如一音多字,一字多义,同音谐音,同言异义等;同一句话,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心态,不同的情绪都会有不同的理解。人们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应当根据听者的理解水准来选择、组织和调整语言形式,以免因歧义而产生误解。但另一方面,出于某种需要,人们又可利用语言的多义性特意制造歧义;或利用歧义,巧钻空隙,以达到某种目的。

清代的衙哲治,当过沭阳县知县。他为官清廉,铁面无私,除暴安良,被老百姓称做“衙青天”。乾隆皇帝因他为官清廉,将一块写有“安民为本”的御书匾额赐给他,并升他为海州知州。

衙哲治还未上任,海州告发洪发云的状纸已有一大沓。他让跟班的先去海州作些安排,自己化装成测字先生,一路私访到海州。

原来,洪发云是海州洪门寺的主持,他依仗自己是乾隆皇帝的亲戚,勾结官府,抢占田地,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害得很多百姓家破人亡。一路上,衙哲治听到人们诉说洪发云的种种罪行,不由得怒火中烧,决心要为黎民百姓除掉这一害。

衙哲治到任的第二天,告状的和围观的百姓就把州衙围得水泄不通,衙哲治一看状纸,又有很多是告发洪发云的。于是,衙哲治扔下签牌,传审洪发云。

洪发云大摇大摆地走进公堂,衙哲治摔下状纸给他看。他看看状纸,毫不在乎地冷笑一阵。

衙哲治厉声问道:“洪发云,你知罪吗?”洪发云冷笑道:“你能把我怎样?”衙哲治喝道:“洪发云藐视国法,先重打五十大板,煞煞他的威风。”衙役们一顿重板,打得洪发云杀猪似地喊叫起来,还没有用大刑,他便画押招供了。

衙哲治将处决洪发云的奏本,叫人用快马送往京城。半个月过去了,一直不见动静。衙哲治正猜测间,驿站快马送来圣旨,命他速去徐州见驾。衙哲治暗暗吃惊,立即连夜赶往徐州。

乾隆一见衙哲治,首先就问洪发云怎样了。衙哲治厉数了洪发云的桩桩罪恶后,奏请乾隆开斩洪发云,以平万民之愤。

乾隆听得不耐烦了,就说:“朕知道了,洪发云乃出家之人,罢了,罢了。”衙哲治听了,起初心里一惊,转眼间脑子一动,十分高兴,忙叩头:“臣衙哲治遵旨。”

衙哲治回到海州,传令从死牢里提出洪发云,拉到西门外处死。老百姓听说后,整个海州城几乎有一半的人都来观看。

衙哲治命军校在刑场中间挖了一个坑,把洪发云埋到里面,只露出一个头。然后又命刽子手把两头牛套上铁耙。午时三刻一到,衙哲治高喊“动刑”,只见刽子手赶起犍牛,犍牛拖着重重的铁耙,从洪发云的秃头上耙了过去。海州城的百姓看了,无不拍手称快。

衙哲治耙了洪发云,用木匣装着洪发云的脑袋,赶往徐州行宫去见乾隆。乾隆听说耙了洪发云,气急败坏地问:“是谁的主意?”衙哲治装作惊奇地说:“启禀万岁,不是您亲自下旨,要我把洪发云‘耙了,耙了’的吗?”乾隆皇帝愣了半天,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乾隆所说的“罢了,罢了”,让衙哲治巧妙地钻了空隙。乾隆的本意是:“算了,不必追究了。”可是衙哲治利用“罢”和“耙”同音,把乾隆所说的“罢了,罢了”理解为“耙了,耙了”,于是就把洪发云“耙了”,弄得乾隆有苦说不出。

运用双关的技巧,妙解词义,常常具有讽刺、反击种种妙用。

★通俗表达,易于理解

干涩、生疏的专有名词不利于听众对论辩内容的理解和辩论的整体把握。在论辩中巧妙地运用俗语可以调节气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从而达到明确地讲清道理、有力地反驳对方的目的。

◎名词术语影响人们的理解

无论什么新奇可喜的名词,多用便会失去它动人的价值。滥用新名词,听不懂的人将不知你说什么,还会误以为你有意在他面前炫耀你的才学。

太深奥的名词不可多用,除非你是和一个学者讨论一个学术上的问题。

某公司的内务主管采购办公用品,碰到了一个推销信件分投箱的推销员,主管介绍了公司每天可能收到信件的大概数量,并对信箱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推销员考虑片刻,便认定顾客最需要他们的CSI。主管问什么是CSI,回答是“这就是你们所需要的信箱”。主管问:“它是纸板做的,金属做的,还是木头做的?”推销员说:“如果你们想用金属的,那就需要我们的FDX了,也可以为每一个FDX配上两个NCO。”主管按捺住怒火说:“小伙子,我不买字母。如果你说的是希腊语、亚美尼亚语或汉语,我们的翻译也许还能听出点道道。”推销员答道:“噢,我说的都是我们产品的序号。”最后,这位主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弄明白了各种信箱的规格、容量、材料、颜色和价格。

这样的推销一般很难成功。

明朝的一位秀才上街买柴,看见一位卖柴的,便高声叫道:“荷薪者过来!”卖柴的听见了喊声,迷迷糊糊地走了过来。秀才问:“其价几何?”卖柴的不知道“几何”是什么意思,但听到有“价”字,就说出了价格。秀才看了看柴,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卖柴的终于彻底听不懂了,于是吓得挑起柴,跑了。

秀才的话说错了对象,目的自然很难实现。

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是最简单的常识。在辩论中为了有利于人们的理解,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说话方式,选择人们容易理解的词汇,从而实现自己说话的目的。

◎使用俗语能加深人们的理解

俗语是通俗而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包括谚语、歇后语和口头上经常使用的某些成语等。它是经过人们长年传诵,千锤百炼丰富起来的。它们寓意深刻,韵味隽永,结构固定,琅琅上口。

一、考虑使用谚语

“……行得正,走得直,身正不怕影子斜,虽然他们受到了一些人的诬蔑,虽然有时不被理解,但我们坚信,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们的辛苦,他们的付出是会得到人们的理解的。”

这里两处运用谚语,入情入理,很有表现力。

二、成语

我想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反动派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那时我们就爱莫能助了。我们是珍重合作的,但他们也必须珍重合作。老实说,我们的让步是有限度的,我们让步的阶段已经完结了。他们已经杀了第一刀,这个伤痕是很深重的。他们如果还为前途着想,他们就应该自己出来医治这个伤痕。‘亡羊补牢,犹为未晚’。这是他们自己性命交关的大问题,我们不得不进最后的忠告。如若他们怙恶不悛,继续胡闹,那时,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把他们抛到茅厕里去,那就悔之无及了……”

这是毛泽东在1941年1月就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后,向反动派提出的严重警告。这段话里,运用了多个成语,妙语连珠,文采熠熠,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歇后语

“我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有些人对我们农民冠以‘土包子’、‘傻冒’之美称,他们门缝里瞧人——把我们看扁了。但是在这里我要大声疾呼……”

这里运用了歇后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在论辩中运用成语、谚语、歇后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不能乱用。有些成语、谚语、歇后语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内容浅陋粗俗,不堪入耳。如“妇人是枝花,灶前灶后扒”,“龙生龙,凤生风,老鼠生崽会打洞”,“茅厕里游泳——奋(粪)勇(涌)前进”等。

②不能太多。这些语言有俏皮感,但用多了显得轻佻浮滑,会冲淡主题,失之庸俗。

③要自然、完整,与正文融为一体,可以用一些提示语连接。如“有道是”、“俗话说”等。

★借用歧义,攻击对方

有时候同样一句话,可以表达这么一种含义,又可表达另一种含义,自然语言的这种歧义现象也可以成为我们辩论取胜的有效武器。

◎利用歧义,攻击对方

歧义,是语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论辩中的歧义法是指巧妙地利用语言中的多义词或同义词,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将表示甲义的语言,换过来表示乙义,并使两种意义建立起某种联系,使之产生特殊的意义或感情的论辩方法。歧义法是造成讽刺的有效艺术手段。

当年,鲁迅先生制服反动校长林文庆的一次辩论便是如此。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授时,校长林文庆常克扣办学经费,刁难师生。一天,林文庆把研究院的负责人和教授们找去开会,提出要把经费削减一半,教授们纷纷反对。林文庆阴阳怪气地说:“关于这件事,不能听你们的。学校的经费是有钱人拿出来的,只有有钱人,才有发言权!”他刚说完,鲁迅立即站起身,从口袋里摸出两个银币,“啪”的一声放在桌子上,说:“我有钱,我也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