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成语故事(亨)
12933900000022

第22章 Y

)1.言笑自若

[释义]自若:指同平时一样。形容神志自然,和平时一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同义]谈笑自如

[反义]惊慌失措

[例句]形势很危急,大家都非常紧张,只有他谈笑自若,不当一回事。

[故事]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为完成天下统一而并肩作战。后来,刘备做了蜀国的皇帝,关羽和张飞成了赫赫有名的勇将。

一次,关羽率兵和曹操的部将在樊城交战。关羽奋战数时,右臂被流矢所中,竟然浑然不知。回到军帐中,拔出箭头,不料竟是枝浸过毒药的箭。毒已经侵入骨髓,右臂浮肿,不能随意动弹。

正巧名医华佗途经此地,便为关羽疗伤。华佗看了一下伤势,忧心忡忡地说: “这是毒箭所伤,毒气已浸入骨髓,需要割肉刮骨头上的毒,但这可是疼痛难忍,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关羽爽朗地一笑: “哈哈!这对于在下是区区小事,现在就开始吧!”华佗见关羽如此豪爽,便心无顾忌,拿出针、医刀、油灯等医疗用品。华佗先把医刀在油灯上消了毒,然后捋开关羽的袖子,露出浮肿之处,用刀割开关羽的皮肉,直到露出骨头。骨头已经呈青紫色,华佗用刀刮骨,只听见刀碰击骨头的“悉悉……”声。军帐里外围观军士看到这种情形全都吓得面无人色,甚至有胆小的士兵已经吓晕了。但关羽却饮酒下棋,言笑自若,全无痛苦的表情,宛如这华佗刮的骨不是长在他的身上一般。但可以看到豆大的汗珠已经布满了关羽的脸膛……

没多久,血流满盘,华佗刮尽骨头上的毒敷上药,又用线把伤口缝好。关羽大笑着站起身来,转动着右臂,对众人说道:

“先生果然乃一神医,这右臂完好如初,好像没受过伤一样!”

华佗由衷地佩服道: “我一生行医,还从未见将军这样气概的人,佩服!佩服!”

)2.叶公好龙

[释义]好:喜好。比喻表面上喜好,实际上并不真正喜好,甚至畏惧。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

[同义]表里不一

[反义]表里如一

[例句]他几次都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不肯出力,这简直就是叶公好龙。

[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国的国君鲁哀公敬重读书人,就来到鲁国,求见鲁哀公。可他一直等了七天,鲁哀公也没有召见他。他很生气,便让赶车的人转告哀公《叶公好龙》的故事:

春秋时,楚国有位自币尔“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在他家里有许许多多画的和刻的龙,从屋里到屋外,几乎随处可见雕着龙的花纹。连各种用具,如市不、盘、碗、桌椅、衣服、被帐等,上面都有龙的图案。叶公就生活在龙的环境里,时刻欣赏着各式各样的龙,他爱龙的名声,更是远近闻名。

天上的真龙听说人间有这么一位叶公对它们如此喜爱,心中十分感动,便决定到人间走一遭.亲自向叶公致谢。

一天中午,真龙飞到叶公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里。叶公看见真龙来了,怕得要死,转身就跑,吓得失魂落魄,神色惊慌。真龙瞧着面如土色的叶公,感到莫名其妙,只能扫兴地飞回天界。

其实,叶公并不是真的喜爱龙,他只是喜欢画出来、刻出来的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子张讲完了故事,还让赶车人转告: “现在我听说大王喜欢读书人,所以不怕路程遥远,从千里之外赶来见大王,大王却不以礼相待。看来大王不是真正喜欢读书人,而是和叶公好龙一样,只喜欢那种像读书人而并非真正读书人的人罢了。”

)3.一见如故

[释义]故:相识,老朋友。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非常投机。

[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房玄龄传》

[同义]倾盖如故

[反义]白头如新话不投机

[例句]在火车上,李刚和王明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

[故事]房玄龄,是唐朝的开国元勋。他从小就聪慧过人,又用功刻苦,所以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他十八岁时就中了进士,授羽骑尉。吏部侍郎高孝基见到他之后,十分欣赏,认为房玄龄是个既忠诚又有才学的人才,前途不可限量,日后一定会是国家的栋梁。

当时,正是隋朝统治时期,隋炀帝是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他只顾个人享乐,耗尽国力使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很多人起义反对他。后来,汉王反叛了朝廷,房玄龄受到了牵连,被贬到上郡。

有一次,房玄龄听说高举义旗、名声显赫的义军领导人李世民巡视渭北,立刻骑上马赶去投奔,由于过于心急,他竟然拿着马鞭子上军门求见。

李世民也早闻房玄龄的大名,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李世民立刻授房玄龄记室之职,两人关系非常密切。李世民有什么问题都要与房玄龄相商,两人虽是君臣,情同好友。

房玄龄从此便跟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每一次打了胜仗,李世民手下将领都忙于争抢新得到的金银财宝,房玄龄则不然,他更加注重的是为李世民收罗能为他效力的人才。他竭尽全力为李世民发掘了许多能人,使李世民的实力大大增强。房玄龄又使得这些人才能友好相处,都用心为李世民办事。所以李世民夸赞房玄龄说: “东汉的光武帝有了邓禹这样的人才,使自己手下的幕僚能相亲相爱;如今我有房玄龄,他也和邓禹是一样的。”

后来李氏建立了唐朝,李世民在公元627年当了皇帝,立刻就封房玄龄为丞相。

)4.一鸣惊人

[释义]一声呜叫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无声无息,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

[同义]一举成名

[反义]默默无闻

[例句]几年前,他的球技还不怎么样,今年却一鸣惊人,获得了这届乒乓球比赛的冠军。

[故事]战国中期,齐国的国君威王不到三十岁就继承了王位。即位后他不理朝政,整天在宫中饮酒作乐。三年后,昔日威震四方的齐国被搞得乱七八糟。

周边的诸侯国韩、赵、魏等见有机可乘,便纷纷出兵,向齐国发动进攻,侵吞了齐国的不少土地。眼看齐国面临着灭亡的危险,但齐威王却漫不经心,依然故我。大臣们虽然很着急,却又没有一个人敢当面去向威王劝谏,怕触怒了他。

这时,朝中有个名叫淳于髡的大夫,他是个善于说隐语的辩士。他知道齐威王爱听隐语,就进宫对齐威王说:

“国中有只大鸟,栖息在大王的王宫已经三年了,可是它从来没有飞过一次,也没有叫过一声,您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淳于髡刚一讲完,齐威王就说: “这可不是一只平凡的鸟呀!它不飞也就罢了,一旦飞起来,就会直冲云天;它不叫也就算了,一旦大叫一声,天下的人都会大吃一惊。”

原来,齐威王以前荒淫无度,只不过是个假象。当时齐国的政权掌握在卿大夫手中,他自己需要观察、考察一下,哪个是忠,哪个是奸。

齐威王听出淳于髡是用谜语讽喻他,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心整顿朝纲,收复失地,振兴齐国。

第二天,齐威王召见了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对有功的给予奖励,对无能的给予惩罚。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整顿军队,没多少时间,便把齐国治理得国富民强了。

接着,齐威王又出兵讨伐并打败了魏国,逼魏国归还了从前侵占的土地。其他诸侯国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震惊,便都主动地把从前侵占的土地归还给了齐国。

从此,齐国又强盛起来。在齐威王执政的三十七年中,齐国一直是一个强国。

)5.一网打尽

[释义]一网把猎物全部捕捉,一个不剩。比喻一个不漏地抓住或彻底肃清。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

[同义]一扫而光

[例句]公安干警经过多日的跟踪,终于将这个贩毒集团的成员一网打尽。

[故事]北宋时,进奏院主苏舜钦是范仲淹的学生,也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他少年时就胸怀大志,入朝为官后,积极参予范仲淹的改革活动。他屡次上书宋仁宗,议论时政得失,批评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引起吕夷简的强烈不满,便伺机陷害苏舜钦及其改革派。

当时,都城开封每年秋天都要举行赛神会,这在当时是一件十分热闹的事情。朝廷的各个官府衙门,到了这天也都拿出些东西卖掉,凑点钱办几桌洒席,趁兴大家高高兴兴地聚一顿餐。

这一年,眼看赛神会的日子又到了,做为进奏院的主官,苏舜钦叫属下找点东西卖掉,弄些钱喝赛神酒。但进奏院是个清水衙门,没什么值钱东西。苏舜钦就把大家平时积攒下的公文封套纸卖了,自己又拿出一些钱赞助,邀请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来饮酒玩乐。席问,苏舜钦又叫了一些歌女来暗酒助兴。

当时,有个叫李定的太子中舍官也想参加聚会,但苏舜钦不齿他的为人,便没有邀请他。李定怀恨在心,便在京城大肆宣扬苏舜钦等人铺张浪费、寻欢作乐。

与苏舜钦素来不和的御史刘元瑜听说此事后,便把此事添油加醋地上奏仁宗皇帝,说苏舜钦卖掉公家东西,铺张浪费,应该查办。宰相吕夷简也跟着在皇帝面前说了苏舜钦许多坏话。仁宗昕了大怒,免去了苏舜钦的官职,同时把那天参加宴会的人都给了处分。不久,苏舜钦抑郁成疾而死。

可干了缺德事的刘元瑜却还到处炫耀,说: “是我把他们一网打尽的。”改革派受到了沉重打击,没多久,范仲淹的改革就告以失败了。

)6.颐指气使

[释义]颐:面颊;指:指示,指挥;气:神色:使:支使。动下巴示意,用神态的变化来指挥人。形容指使别人时的傲慢态度。

[出处]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梁史·李振传》

[同义]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例句]他仗着老子的权势,目空一切,对别人总爱颐指气使的。

[故事]唐朝汴州节度使带温因镇压黄巢起义而名闻天下。公元900年,宦官刘季述乘昭宗大醉之时发动政变,立太子李裕为帝而废黜了昭帝。他派人去联络朱温来支持他,以便控制朝局。朱温的手下李振建议朱温何不趁机以勤王为名消灭宦官,独揽大权。

朱温采纳了李振的意见,派他去京城长安联络宰相崔胤共谋大事。崔胤答随后便调兵冲进宫杀了刘季述,恢复了昭帝的帝位。朱温因功被封为梁王,从此更加信任李振。

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和他的亲信,任用裴枢、柳璨等人当宰相。接着,又叫裴枢强迫昭宗、百官和长安百姓迁往洛阳。昭宗到了洛阳,左右侍从人员都被杀死。但朱温还不放心,时常派李振到洛阳去窥察昭宗和一些大臣的动静。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平时他都用动动下巴和盛气凌人的态度来指使别人;每次到洛阳,总要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罢斥几个。为此,人们在背后称他是“鸱枭”。

不久,朱温派人杀死了昭宗,另立李祝为帝,史币尔唐哀帝。宰相柳璨开出一张名单,说这批人爱成朋结党,制造是非,都该杀死。李振对朝官本亲就很痛恨,因为他们多是进士及第的,因此他也对朱温说,唐朝所以破败,都是这些人违法乱纪的缘故。大王要办大事,这些人是不好对付的,不如一起杀掉好。结果三十多名出身高门和币斗第的大朝官,都被扣上浮薄的罪名,全部投入黄河淹死。公元907年,唐昭宣帝把帝位让给朱温。朱温将国号改为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则为梁太祖。李振因功当上了户部尚书,这样他更加趾高气扬了。

但仅过了十七年,后梁便被后唐所灭,李振被满门抄斩。

)7.因噎废食

[释义]噎:食物塞住喉咙;废:停止。因为吃饭噎住而不吃饭。比喻偶然遭受挫折就连该做的事也停止不干了。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荡兵》

[同义]知难而退

[反义]知难而进百折不挠

[例句]不能因为改革中发生一些问题就因噎废食,走闭关自守的老路。

[故事]古时候,人们喜欢大摆酒宴,围坐在一起,高声谈笑,举杯共醉,实在是一个娱乐的好方式。

有这么一家财主,秋天获得了大丰收。大喜过望,便摆下百桌酒席,宴请官吏乡绅。大家都很高兴,席间,划拳行令,喊声震天,食客满座,你拥有挤,一派热闹的景象。

突然,有一个和大家闹得正欢的老头,大汗淋漓,口吐白沫,直翻白眼,捂着脖子,抠着嗓子。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他刚才夹了一大块牛肉刚嚼几下,便听见有人讲了一个荤段子。他一听,禁不住乐了,没想到这牛肉一下子堵住了嗓子眼。

大家见他这样难受,便纷纷过来帮忙。有人用力扳开老头的嘴巴,要用手去抠;有的人则捏住他的喉咙使劲往下捋;有的人从身后使劲敲打他的后背;更甚者,有个人拿来了一碗滚烫的沸水……大家七嘴八舌,手忙脚乱,把这个老头气得肺都快炸了!只听他大吼一声: “你们都给我滚开!”奇迹出现了,他这么一着急大骂,那块牛肉也随着喷射出来,掉在了地上。

大家都哄笑起来,正要回座继续大吃大喝的时候,这个财主却大声说道: “诸位请回吧!刚才这位仁兄的遭遇我全看在限里,可谓是前车之鉴。老夫认为,要减少这不必要的麻烦,就不应该再大吃大喝,以免闹出人命!本府从今日起,再也不大摆酒宴,请大家监督。”说完,令人把酒缸里的美酒全部倒掉。

这个故事经后人传讲,形成了“因噎废食”的成语。

)8.余勇可贾

[释义]余:剩余:贾:卖。还有多余的勇气,可以付出。形容力量还没有使尽。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

[例句]为了抗洪,他在江堤上已连续工作了几昼夜,仍不回去休息,真是余勇可贾。

[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齐顷公率领手下的大军去进攻鲁国,然后紧接着又乘胜去攻打卫国。晋国对此很不满,就决定去援助鲁国和卫国。

晋国国君派大将郤邰克统率晋军,又联台了鲁国和卫国的军队,攻进了齐国的境内。于是齐国和晋国的军队都在鞍地扎下营寨,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一场大仗。

齐军中有一员大将,名叫高固,非常骁勇善战。为了能多立战功,在决战前一天,他便去面见齐顷公,请求顷公让他在明天交兵时打头阵,声称自己要见识见识晋军有多厉害。齐顷公答应了。第二天,两军刚一交锋,高固就自己独驾了一辆战车,英勇无畏地冲向了晋营。他一边前进,还一边用大石头砸晋军的兵将。这时对面来了一个驾着战车的晋军将领,高固正杀得兴起,二话没说,举起大石头向那个晋将砸去。那个晋军将领毫无防备,突见一块大石头向自己飞来,惊慌失措,想躲已经来不及了,被那块大石头砸了个正着,立刻身受重伤,倒在战车上。高

固一见很高兴,冲上对方战车,俘虏了那名晋将,飞奔着回到自己的军营。

高固立下了战功,齐顷王很高兴,夸赞他英勇,又赏给他很多东西。高固本来就很自负,如今更是骄傲得不得了。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他在战车后面拴上了一棵桑树,然后在齐营之中跑了一大圈,一边跑还一边得意扬扬地高喊: “你们都听着,如果谁认为自己胆小怕事,需要勇气,就来我这里买吧!我这里还剩下许多的勇气,用都用不完,可以卖给你们。”

)9.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释义]患:忧愁、担心;辞:言辞,指借口。要想加罪于人,何愁没有借口。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十年》

[例句]由于他性格耿直,经常给领导提意见,所以领导就找理由处处排挤他、刁难他,最后以他不尊重领导的名义开除了他,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吞并了附近一些小国,成为一个大国。晋献公当了二十多年国君,年老时宠爱妃子骊姬。骊姬是个很有心机的女人,她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太子,将来即位。但是,献公已有申生、夷吾、重耳等八个儿子,其中申生早就立为太子。于是骊姬动坏脑筋先陷害申生,说他要在祭祀时投毒杀死献公,无奈之下,申生只得自杀。

骊姬害死了申生后,又诬陷重耳、夷吾与申生同谋。结果,逼得这两位公子逃亡国外。后亲献公病重,终于立奚齐为太子,将他托付给大夫荀息。不久献公去世,年仅十五岁的奚齐当了国君。

大夫里克和丕郑对骊姬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打算改立重耳为国君,但是荀息不同意。于是他们派人刺死了奚齐。骊姬并不就此罢休,又让荀息辅佐她妹妹的儿子卓子当国君。这时卓子还小足二岁。

里克和丕郑带兵)中进皇宫,将卓子、荀息、骊姬等当场杀死。 接着,他们派人去迎接重耳回国当政。但重耳认为自己背着君父出逃,父亡时自己又没尽到孝心,有失国人期望,所以希望立其他公子为国君。

逃亡在梁国的夷吾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但他的随臣提醒他说,要回国非借秦的军队帮助不可。于是夷吾割让晋国五座城池,换取秦穆公出兵支持,然后在秦国的护送下回晋国继位,史币尔晋惠公。为了稳住里克,夷吾回国前就表示继位后给他封地,但夷吾一继位马上就夺了他的市又,并决定杀了他。

夷吾当上国君后,害怕里克故技重演,就派人对他说: “你杀了两位国君和一位大夫,这才让我当上国君,但我也坐不稳啊。”

里克一听,知道夷吾想杀自己,就悲愤地说: “不把他们废了,主人怎么能当上国君呢?要给人加上罪名,还担心没有借口吗?好,我听从国君的命令吧。”说完里克拔剑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