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12910300000034

第34章 敢于冒险,爱拼才能赢(1)

胆量是成大事的非常手段之一,当然,仅有胆量还不够,还要具备细腻的心思。胆大妄为、一味蛮干难以成事,只有将胆量与细心结合起来,做事才能事半功倍。

1、心态好、能力足、胆量大

常言说:“两强相遇勇者胜。”这是经过长期检验的至理名言,没有一个成功的人士是胆小怕事之辈。胆量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

成大事靠的是能力,但是光靠能力还不够,还要有胆量。那么人们的胆量又是从什么地方来呢?只要你以正常心态,平常心态去面对一切,就什么都不怕了。

吴士宏曾是IBM(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吴士宏现在已经成功了,但她原先只是一个护士,那她又是怎样进IBM公司的呢?

在多年以前,吴士宏还是一个护士。1985年,她决定要到IBM去应聘。当时,IBM的招聘地点在长城饭店,这是一个五星级的饭店——那个时候的五星级饭店可不像今天这样没有“地位”,因为现在的五星级饭店多了。试想,当年的吴士宏,一个连温饱都还没有完全解决的护士,来到长城饭店这样豪华的饭店门口,心情会是怎么样呢?

她回忆说,在长城店门口,自己足足徘徊了五分钟,呆呆地看着那些各种肤色的人如何从容地迈上台阶,如何一点也不生疏地走进门去,就这样简简单单地进入另一个世界。她之所以徘徊了五分钟不敢进去,就是因为她的内心深处无法丈量自己与这道门之间距离。

经过一番思考,她最后当然进去了,否则就没有今天的吴士宏了。她是怎样突破这个障碍的呢?她就是凭着一台收音机,花一年半时间学完了许国璋英语三年的课程,就是凭着这个经历,自己也应该进去,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吗?

她鼓足了勇气,迈着稳健的步伐,穿过威严的旋转门和内心的召唤,走进了世界最大的信息产业公司IBM公司的北京办事处:她的确是个人才,顺利地通过了两轮笔试和一轮口试,最后到了主考官面前,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

主考官没有提什么难的问题,只是随口问:“你会不会打字?”她本来不会打字但是本能告诉她,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不会呢?

她点点头,只说了一个字:“会!”

“一分钟可以打多少个字?”

“您的要求是多少?”

“每分钟一百二十字。”

她不经意的环视了一下四周,考场里没有发现一台打字机,马上就回答:“没问题!”

主考官说:“好,下次录取时再加试打字!”

她就这样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通过了主考官的眼睛。实际上,吴士宏从来没有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飞快地跑去找一个朋友借一百七十元钱买了一台打字机,就这样没日没夜地练习一个星期,居然达到专业打字员的水平。

她被录取了,IBM公司“忘记”考她的打字水平了,可是这一百七十元钱,她好几个月才还清。她成了这家世界著名企业的一名普通员工,可是她扮演的不是白领,是一位卑微的角色,主要工作是泡茶倒水,打扫卫生。她为此感到自卑,她把可以触摸传真机作为一种奢望,她所感到的安慰就是自己能够在一个可以解决温饱问题而又安全的地方做事。

可是作为一位服务人员,这种心理平衡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吴士宏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门卫把她拦在大门口,故意要检查外企工作证。她没有外企工作证,于是在大门口僵持了起来,作为一位女性,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奈,可是她知道这份工作得来不易,没有发泄出来,可是她咬着牙齿对自己说:“我不能这样下去!”这是第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在她的内心深处留下很深的印象:

有个女职员,香港的,资格很老,动不动就喜欢指使人给她办事,吴士宏就是她的主要指使对象。

一天,这位女士叫着吴士宏的英语名字说:“Juliet,如果你想喝咖啡就请告诉我!”

吴士宏想:有朝一日,我要去成为公司的管理者。

甘愿自卑,就只能沉沦下去,不肯自卑,就会产生无穷的推动力;吴士宏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寻找着最佳出路。

最终,她成为和她一起进公司的同事中第一个做业务代表、第一批成为本土经理、第一批赴美国本部进行战略研究的人;她第一个成为IBM华南地区总经理,之后登上了IBM(中国)公司总经理的宝座。

吴士宏为什么成功,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她从来没有真正害怕过什么东西,即使不会的东西也是这样。

做人做事一点通人就是应该有这样一点精神——不会的事情,难道你不会学不成?我们现在想说这样一段话:“俗话说,坚持数年,必有好处。”一个人只要肯花时间,少的不说,经过十年的努力,一个智力平平的人可以精通一门学问;一个毫无知识的文盲,可以成为一个彬彬有礼的文化人。只要你有正常心态,去拼搏,去努力,没有理由不成功。

2、果断决策,敢于出击

多人一直思索着成大事者是怎样从事业的开始走上事业巅峰的,如果看到他们处理各种问题时的手段与劲头,人们就应该明白了。成大事者敢于向未知领域发起挑战,一旦下定决心就毫不退却,直到实现个人目标。

或许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成大事者毫不畏惧,始终向更艰巨的困难发起挑战,直到取得成功为止。

王永庆就是做事果断的人,只要他认准了的事情,就要为此付出行动,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他都要试一试,这就是成大事者特有的本色——大胆。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经济处于恢复时期,急需发展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

王永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像吃了豹子胆似的,竟决定投资塑胶业,因而招来了人们的非议,“一定难做”、“不懂行情”、“不识时务”,王永庆面对非议并没退缩。

可是王永庆顶住了压力,在1954年他筹措50万美元,创办了台湾第一家塑胶公司,1957年建成投产。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所料:当台塑的产品生产出来时,日本等国的同类产品滚滚而来,充斥台湾市场,况且日本塑胶产品物美价廉,占有了绝大部分市场。而台塑产品严重滞销、仓库暴满,股东们也心灰意冷。王永庆当时陷入了绝境。

面对这样不利的境况,王永庆并没有泄气。他认为台湾当时是国际烧碱生产基地之一,而烧碱过程中有百分之七十的氯气被弃置不用。实在太可惜,而氯气是塑胶生产的主要原料。他所有的优势就是充足而廉价的原料。

世界上失败的人很多,但不一定都能战胜失败。只有检讨反思,总结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奋起直追,才可获取成功。王永庆认准的就是这个理,检讨才是成功之母。

塑胶公司一定要办下去。经过一番“检讨”,王永庆采取了两条令人吃惊的措施:

其一,针对供过于求的矛盾,他以常人所没有的胆识,采取了近似于“以毒攻毒”的策略:大幅度增加产量来压低成本和售价,从而获得压倒一切的竞争能力,对此,台塑的股东一致反对,他毅然购下台塑所有股权,独自经营。

其二,造成当时濒临绝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他连锁的加工厂对自己的产品不愿降低售价,致使销售量无法大幅度增加,因而对塑胶原料的需求量不旺。

王永庆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百般劝说无效后,他以义无反顾的决心,敢于拼命的勇气,毅然成立了自己的加工厂——南亚塑胶厂,从而建立起塑胶原料与加工相连贯的“一体化发展体系”。

对于国外大企业物美价廉的威胁并不可怕,关键看采取什么样的竞争态度。

由于王永庆改变了台塑的经营策略,又力求把台塑建成高效能、低消耗的企业,台塑的产品逐渐打开了销路,站稳了脚跟,继而逐步扩大再生产。到目前已成为台湾唯一进入“世界化工企业五十强”的企业。

逆境并不可怕,准确定位的自我优势,就是突破逆境的利器。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就是因为被困难吓怕了,抱着一种悲观消沉的态度,不是盲人,胜似盲人。

如果你处在受束缚的环境中,又缺乏胆量去摆脱它,久而久之,雄心就会丧失殆尽。

如果你够积极、够主动,就能从一粒沙石中看见世界,从一朵野花中看见天空,通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比较,就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希望所在。

人人都希望发展,但很多人始终处于等待观望中,不敢冒险,不敢做不确定的事情,不敢跳槽,不敢辞职,不敢投资……这样很难得到发展的机会。

一个人应该有胆量去面对任何困难,还要有决断大事的勇气,敢于勇往直前。为了发明矿工用的安全灯,乔治·斯蒂芬森带着巨大的勇气进行实验。他下决心要对安全灯进行全面的实验和检测,为此他亲自下到矿井中,这使他的朋友们大为惊讶和不安。

当斯蒂芬森问矿工们,哪里是最危险的矿道时,矿工告诉他有一条矿道充满了瓦斯。于是他二话不说,马上到那里去检验自己的安全灯。其他人看到这一情景,都担心地后退到安全距离以外。

斯蒂芬森慢慢地向前走去,也许前面就是死亡或者失败,但在斯蒂芬森看来,失败比死亡更糟。而斯蒂芬森那颗勇敢的心没有为之颤栗,他的手并没有因此而颤抖。到了最危险的地段,他手持自己的安全灯,静静地等待结果发生。

一开始灯的火焰突然亮了一下,然后就开始明明灭灭地闪烁——火焰暗下去了——最后熄灭了。

在这种可怕的气体中,灯火并没有产生任何容易引起爆炸的迹象。显然,斯蒂芬森发明了一种可以在矿坑里使用的安全照明灯,这种灯不会遇到可燃气体就发生爆炸。换句话说,他为成千上万矿工们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最初“煤矿照明安全灯”的由来。

成功建立在一个不变的法则之上,它来自于对法则的遵守,这种法则就像数学上的公理一样不可改变。人们也许可以把它称为引力法则——在达到成功之前,应该保持对成功的渴望。

失败的可悲情绪,摧毁勇气和斗志,扼杀渴望和雄心,使人一事无成。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那些做事三心二意、缺乏勇气,毫无决断力的人处处都会受到制约。

大凡向往成功的人,不但要做到意志坚定,还要迅速把握机会,鼓起勇气立即行动。那些不相信自己、不敢把握机会的人,永无成功之日。

做人做事一点通如果一个人生性胆怯、缺乏自信、遇事总犹豫不决、固步自封、没有判断力、毫无冒险精神,就算上帝也不能使他在死气沉沉、毫无希望可言的日子中将他解救。事业的成败,决断力还在于胆量。

3、置之死地而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