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和江龙事先已经喝了一点酒,到这个地方不敢放肆,两人都喝得很有限,老铁自然也不敢多喝,钟雷鸣只是象征性地喝了一点。
几个人轮番向二爷敬酒,他当然喝得最多,但是酒量很大,也不在乎。
酒足饭饱之后,他没有忘记四川的待客之道,巴掌一拍,几个丫鬟退下去,旋即捧了东西来。
首先是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封银元,二爷拿起来递给了詹姆斯,说是给他的润笔费。
詹姆斯不懂这个道理,说他发了文章有稿费的。江龙就撺掇他收下,说这是中国人的规矩,拿去买套西装穿也是好的,马上天要凉了。他说了一声不客气,然后就接过来了。
还有三个丫鬟每人提着一个食盒递给他们,二爷说这是四川人的规矩,吃了还要带扎包走,这是礼性。
詹姆斯就说:哪有这么多的怪规矩呀,吃了喝了还要带走?
老铁就说,四川人好客,不吃还要怪,不带也要怪,我们就主随客便吧!
“吃不了兜着走,俗话就这么来的。”江龙毫不客气地接了过来。
二爷亲手递给詹姆斯两个茶食盒子,说是给他一盒,还有一盒,是托他转交给那个女医生的,务必要送到,一定请乔医生有空的时候到鈡府来做客。
二爷送他们出门,詹姆斯车子还停在门口,两人上了车,江龙说要到报社上班,带到单位去不好,一起放在詹姆斯那里,下班以后再拿。
詹姆斯说没那个必要绕大圈子,先把江龙送回他家里,顺便认认门楼,以后便于和胡教授合作。
车子开到胡家,尽管四周还是一片废墟,但是这小院子已经收拾得清清爽爽了,四周的还有几块菜地。阳光满院,黄桷树撒下一片阴凉,胡教授正坐在树底下研究他的唐诗宋词。一见来了个外国客人,早听家里人说过多次,忙不迭欢迎。
江龙提了一个食盒到自己房间收藏起来,再出来给詹姆斯倒了一杯茶,然后就上班去了。
对于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记者来说,詹姆斯遇见胡教授如鱼得水。胡教授又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教师,两人相见恨晚。说起写新闻的事,对胡教授来说是小菜一碟,詹姆斯只是把了解到的情况说了一遍,胡教授就自然用中文给他写了一篇通讯报道,不仅文从字顺,而且用词准确恰当,描写生动具体。
教授写成以后,詹姆斯一看,钟天成英勇捐躯的英勇事迹简直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竖起大拇指,连声喊钟二爷K。然后接着赞扬胡教授的文采,说闲置在家里太可惜了。
他突然想起来,宣传厅要组织剧团,剧团需要剧本,胡教授为什么不写话剧?
胡教授一想有道理,自己腿脚不便,不能为抗日尽一份力量,正在遗憾。一门心思钻在故纸堆里,远水救不了近火,为什么不能古为今用,用历史剧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桌子一拍,就说这是个好主意,具体写什么?怎么写?好好斟酌一下。
自己的任务完成了,詹姆斯拿着中文稿子就要告辞。胡教授说,老太婆去买菜去了,一会儿就回来,留他在这里吃晚饭。
詹姆斯说中午吃太多,可能明天早上都不想吃饭了。还要回去思考一下,怎样给钟二爷做文章。留下食盒,说这是钟家给的礼物,他空手上门,就把这作为见面礼吧!
胡教授说,江龙已经带回来一份了,无论如何不要。说他一个人住宿舍里,晚上写稿子饿了,或者错过钟点食堂没饭了,可以临时垫垫肚子。
十分坚决地把食盒递给他,最后还说了句:“却之不恭,受之有愧,希望你拿回去。”
“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话说得这么婉转。”詹姆斯趁机学习一下,“我应该怎么回答呢?教授。”
“呵呵!你可以说:恭敬不如从命。意思就是说,按照对方的意思办。”
“您说的话真有意思,那我就不意思了哈。”
“你已经够意思的了。”
胡教授哈哈大笑,而且邀请他有事就来,没事也来,把这里当成他在中国的家。
詹姆斯十分高兴地答应了,这才开车回去。
江龙下班回家,小龙也回来了,食盒还没打开。胡妈妈说,这么精美的盒子她也是第一次看见,既然是送给江龙的,他才有决定分配权利。
江龙就说母亲没有把他当儿子看,儿子的东西就是母亲的东西,当然有权。客气了半天,还是他自己打开来。
描金红漆盒子一共有四层,打开第一层是酒糟鹅,第二层是灯影牛肉,第三层是合川桃片,第四层是江津米花糖,每一层都包裹得非常精细,散发着奇香。
下面两层的糕点他分成三份,每个房间放一份,下面两层肉类,全部交给胡妈妈,让她为伙食加餐。
胡晓晓、胡晓苏同时进家门,妹妹每样抓一点吃,不无讥讽地说:“哟,大哥交结了豪门贵府,我们都跟着开洋荤了。”
姐姐却说:“哪有我们妹夫好,每个月十元大洋,我们买米都靠这个呢。”
“有大洋就是妹夫了?他是儿子孝敬父母的好不好?”妹妹把嘴巴一扁说。
姐妹两个最近有些走火,江龙愚钝还看不出来。父母却心中早有数,老两口在房间里嘀咕:“这两个丫头怎么搞的?该嫁的不嫁,不该嫁的非要嫁……”
胡晓晓在外面突然大声吼了一下:“好菜别吃完了,留一点哦,明天中午老林来吃饭。”
姐姐莫名其妙:“报社不是有食堂吗?他为什么要到我们家来吃饭?”
“来而不往非礼也,”胡晓晓拽了一句,“人家天天晚上请我宵夜,到我家来吃餐饭算什么?”
对于男女之间的事情,江龙想得很少,但听她这么一说,有些警惕了。
校对和分报纸不在同一个时间段工作,胡晓晓经常加夜班,老林难道也陪着她?那么喜欢说大话的人和那么喜欢听大话的人一起,是不是格外谈得来呀?
他始终不喜欢老林,这人和陈明根本没办法比,和夏勇也没办法比!和他相处时间长了,女孩子家家的,会不会中毒啊?
昨天夏勇回来,刚刚见到晓晓,她就要上班去了。夏勇说送她,她却说不需要,两个人好像出了点问题,是不是老林在里面作梗?
江龙在这里胡思乱想,胡晓苏却喊他明天早上送她去上班,说到单位这么长时间了,一次都没送过她,连她在哪个地方都搞不清楚吧。
这一次,江龙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正想去找乔子琴,食盒还放在自己房间里呢!他不想让胡家人知道,就对胡晓苏说:“起来早一点,我们到外面吃重庆小面。”
从来没有和江龙两个一起到外面吃饭,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吗?胡晓苏赶紧就悄悄说:“上坎子拐弯处那家的重庆小面好吃,你先出去等着我,听你开院子门我马上就来。”
江龙第一次到武汉医院,还是要个人带路的,磁器口也比较远,昨天就已经请了假,跟着胡晓苏去正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起来了,看小龙还在睡觉,也没惊动他。
自从跟印子到武汉生活以后,江龙已经自觉养成刷牙洗脸的习惯,但是今天马虎一点,怕弄出声响来让两个老人惊醒了。用毛巾胡乱擦了一把就往外走。走上坎子,拐弯那家的面馆前还没有来客,他第一个到,叫了两碗小面,一碗特意吩咐不放辣椒。
等了一会儿,面上来了,汤浓面香,他先把自己那一碗又加了点辣油,唏哩呼噜往嘴里倒,才品出味道就进了肚子。
一碗面条吃完,胡晓苏才姗姗来迟,穿了一件紫红碎花旗袍,外面罩了一件大红开衫,比往日多了一份妖娆。尽管她也长得比较丰满,可是没有妹妹那种婴儿肥,眉眼很妩媚,看得江龙一阵心跳,站起来让位子,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才知道她在家里打扮的。
一看碗里的面条发胀了,胡晓苏皱起描绘过的眉毛说:“面条涨烂了不好吃。”
江龙就说:“另外给你下一碗吧!”
端起这一碗清汤寡水的素面,加上一大勺油辣子,一筷子夹起半碗面条,进了嘴里就到喉咙口,等他吃完,胡晓苏的面条才到,斯文地笑他:“饿牢里放出来的样子——没人和你抢。”
“不就是担心你迟到么?”
她说今天早得很,不着急的。
江龙就说,等到快上班的时候,公共汽车上面挤得很,连座位都没有。胡晓苏这才加快了吃面的速度。
站起来跟他往车站走的时候,见江龙的手里提着一个茶食盒子。昨天晚上明明看见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了,还提个空盒子干什么?
江龙说不是空的,是另外一套东西,是带给乔医生的。
胡晓苏马上站定,愤愤地说:“我还纳闷呢!你怎么好好要陪我去上班,原来你是去看你的心上人啊。”
“我哪有什么心上人?”他漫不经心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