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山的来历
12903600000004

第4章 新:道德旗帜的胜利(2)

消息传出后几乎引起了宫廷的骚乱。百姓、诸生、郎吏每天有上千人去宫殿上书请愿;公卿大夫们有的直接入宫求见太皇太后和皇帝,有的直接向相关部门进言,认为王莽功勋卓著,不应该将他的女儿排除在选后人选之外。许多人干脆指出王莽的女儿德才兼备,建议直接定为皇后。王莽则派人分头去给大家做工作,结果要求立王莽女儿为皇后的上书请愿越来越多。王政君只好同意选王莽女儿为皇后。

勉强同意的王莽又认为皇上应该博选众女,不应该只选一位皇后。马上有公卿大臣反驳说皇帝多纳后宫不利于朝廷。大臣们考察了王莽女儿后一致认为她“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王莽女儿立为皇后、不选其他女子的事至此成为定局。公元3年,王莽的女儿正式进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天下臣民都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新皇后有一个亘古未有的圣贤父亲。如果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王莽在女儿入宫后坚决不收朝廷赐予的超过两万顷土地和两万斤黄金、二万万钱的巨额聘礼。朝廷坚持王莽要收下这批聘礼,王莽最后将聘礼馈赠给了同族中贫弱的家庭,其余则充作赈灾资金。

朝廷因为新立皇后,也因为出了王莽这样的大圣人而大赦天下。

局外人很容易看出汉平帝选后事件的最大受益者是王莽。它是王莽的一大“杰作”。

王莽与汉平帝的关系一直很好。他希望汉平帝成为听话的傀儡。为了防止刘衎的母亲卫氏进京干政,出现新的外戚势力,王莽一直将皇帝和生母隔离两地。对于卫氏的两个兄弟卫宝、卫玄,王莽也是处处防范,提防他们掌握实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在四年时间里,无论卫氏一家向汉平帝刘衎提什么要求,王莽都强硬地拒绝,密切防止刘衎母子团聚,防止卫氏兄弟取代自己的地位。王莽这么热心地为汉平帝选后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为了将女儿立为皇后来断绝新的外戚势力的出现。

然而汉平帝却不象王莽希望的那么听话。王莽意识到权力场上还有一些事情是通过道德的伪装和精湛的演技解决不了的。他握紧了拳头,决定用暴力来镇压前进途中的异议和反抗。

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王莽府的大门被人泼满了猪血、狗血。

案发后,长安官府不敢有丝毫马虎,四处派人侦缉。嫌疑犯很快陆续落网。整件事情的幕后主使竟然是王莽的长子王宇。也就是说,这是王宇自己往自己家门口泼猪血狗血。

王宇也不隐瞒,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说出了内心的忧虑和抗争。王宇从里到外都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读书人,曾多次劝父亲不要阻断皇帝母子的团聚,不要大权独揽,要为王家留条退路。王宇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父亲王莽不满足于做个正常的辅政大臣,而老是要攀登更高的权力高峰?王莽对这个极可能继承自己地位的儿子感到失望。他明白父子俩不是同路人,没办法向儿子解释心中的野心和虚伪。而在王宇看来,父亲王莽极冷漠地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好意。

忧虑的王宇怕王家与卫家结仇,有朝一日对家族不利,更害怕皇帝怨恨王莽,一旦亲政就惩罚王家。于是王宇经常以个人名义与外地卫宝、卫玄兄弟通信,联络感情,尽量消除两家的隔阂;王宇还劝身在外地的皇帝生母主动写奏章给太皇太后王政君,要求进京见儿子。但是王宇的这些努力效果甚微。于是王宇去找自己的老师吴章和小舅子吕宽商量怎么办。吴章以为王莽正处在飞速上升时期,不可劝谏,但是王莽信好鬼神,可以做一些鬼怪之事吓唬他。到时吴章再向王莽进言,劝说他归政卫氏家族。王宇很认同这个主意。三人决定在家门口泼猪血、狗血来警示王莽。事情的具体执行者是吕宽。他夜里带几个人捧着污血洒门。

我们不知道王莽听完王宇的“招供”之后,有没有感到丝毫的悔恨或者悲凉。

我们知道的是,王莽大义凛然地将王宇送到官府,关入监狱,还派人给长子送去了一瓶毒酒。王宇就在狱中饮酒自杀了。王宇的妻子当时已怀有身孕,临产期马上就要到了,也被关入狱中。王宇死后,王莽杀了儿媳,等于亲手杀死了长子、儿媳及儿媳腹中即将出生的胎儿。

王莽之所以对长子痛下杀手,最大的可能是他从中发现了巨大的政治价值。王莽的强悍和精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够把坏事变成政治斗争的利器,扭转形势,变废为宝。泼血案件就正好成了罗织冤狱、打击政敌的法宝。在大臣的鼓动下,王政君下诏,先是大大表扬了王莽,说王莽“居周公之位,辅成王之主”,大义灭亲,值得褒奖;同时又授权王莽可以全权侦查此事。王莽于是大张旗鼓地追究吕宽等人的罪过,大开杀戮。先是卫宝、卫玄等人因为“联接朝臣、谋求不轨”的罪名遭拘捕杀害;之后此案广为牵涉,连外地郡国中对王莽有非议、不顺从的贵族官员都被网罗入内;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红阳侯刘立、平阿侯刘仁等人都被迫自杀。《汉书》载“死者以百数,海内震焉”。

王莽从第二个儿子的死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公元4年,王莽被加号宰衡,位在诸侯王公之上。又有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等九百零二人联名上书朝廷,为王莽请九锡。朝廷批准。至此,王莽完成了从外戚到辅政大臣,再到宰衡,最后被加九锡的身份变化。他的地位和权力已经到达了人臣的极点。

王莽的所作所为激怒了年少气盛的汉平帝。

王莽继续分隔他和母亲,利用王宇的死诛杀了舅家,加深了汉平帝对王莽的仇恨。汉平帝心底的仇恨无法渲泄,就开始在宫中抱怨,还时常公开要求接母亲卫氏入宫。这些自然都传到了王莽的耳朵里。

公元5年,汉平帝纪念生辰。群臣入宫为皇帝祝寿。汉平帝借此机会表达思念生母的想法,再次强硬地要求王莽接卫氏入宫。王莽想故技重施,继续搪塞,但是这一次汉平帝似乎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以不容否定的强硬态度,要求过几天就要看到生母。汉平帝的强硬是王莽万万也没有料到的。宴会一下子进入了僵局。王莽没有办法,只得被迫当众承诺马上就派人去接帝母入宫。汉平帝毕竟是个孩子,天真的以为自己得了胜利,转怒为喜,让宴会继续进行。在入睡前,汉平帝还高兴的喝了一碗粥。

然而第二天,王莽并没有像他答应的一样去接卫氏,而是离开长安去巡视地方了。途中,宫里急使来报,说汉平帝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听到这个消息,王莽赶忙取消了巡视,赶回长安,陪伴皇帝,并祈祷上苍,愿疾病和死亡的灾难降落到自己的身上。没过几天,十四岁的汉平帝就死了。

汉平帝之死纯属突发事件,并不在王莽篡汉计划当中。当时王莽还没有做好改朝换代的准备,他担心骤然取汉代之,天下难以顺服。他还需要再找一位新皇帝。由于汉平帝死的突然,并没有留下儿子。王莽就在宗室中找了一个两岁大的孩子刘婴作为汉平帝的继承人。王莽将刘婴改名为孺子婴。孺子婴并不登基称帝,而是称皇太子。王莽自己则称“假皇帝”(代理皇帝),摄理朝政。王莽十六岁的女儿一跃而成为太后。改年号为“居摄”

王莽将刘婴改名为“孺子婴”,其中大有文章可以琢磨。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周公当年辅政的就是一位孺子。王莽此举意在将自己与千古贤臣周公相提并论,向天下表白,说明自己会像周公那样尽心辅佐孺子,最后功成身退,还政于天子。于是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出现了没有皇帝的奇怪政局。王莽成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代理皇帝。

举国上下又出现了新一轮的祥瑞高潮。王莽任代理皇帝的第一个月,武功长孟通浚的井里就奇怪的出现了一块白石。石头上圆下方,有丹书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这个祥瑞过于直白,有大逆不道的嫌疑。天下臣民都屏气地等待着王莽的回应。结果王莽给予献上祥瑞的人丰厚的赏赐。这个举动无疑是公开的表示自己要更上一层楼的愿望。

祥瑞符命于是像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求贤让位”、“汉历中衰,当更受命”等符命、图文层出不穷。文人们则开始鼓吹禅让救民,德运轮回的思想观念。王莽对这一切不公开表态,也不禁止。不过来向朝廷献符命祥瑞的人都被给予丰厚赏赐。

居摄元年正月,王莽像皇帝一般,在长安南郊祭祀上帝,在东郊迎春,行大射礼于明堂,养三老五更,成礼而去。这些国家祭祀只有皇帝才能主持。

天下的人并不全都愿意继续称赞、拥戴王莽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认识到自己被王莽欺骗了,认识到王莽之前的言行都是为篡位而做的伪装。

王政君此时总算是彻底看清楚了侄儿的真实面孔。她知道王莽作为代理皇帝需要玉玺发布命令,于是就牢牢看守住作为天子象征的玉玺。王莽派人索取传国玉玺。王政君就断然拒绝他的要求。她用尽力量、愤怒地哀叹:“我是汉家的老寡妇,就是死了也要玉玺陪葬,亲手交给汉家的列祖列宗。”王莽一时间拿姑姑、这位太皇太后也没什么办法。

少数握有实权的反对派则直接发动了反王莽的兵变。当年九月,东郡太守翟义发动叛乱,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公然反抗长安朝廷。翟义向天下郡国发布檄文,宣称“王莽毒杀平帝,摄居天子位,意图灭绝汉室。现在天下大怒,大家要齐心协力诛杀王莽。”黄河两岸一片疑惑,有十余万人参与了叛乱。王莽惶恐不安,甚至影响了正常的饮食,抱着孺子婴,日日夜夜在宗庙里祷告。他还效法周公当年作《大诰》讨伐管、蔡,专门写了一篇《大诰》文章表明自己的正大无私,派人颁布于天下,作为读书人的必读文章。在文章中,王莽宣告百姓自己是暂时摄位,日后定会返政孺子婴。在做出一系列形式上的对策后,王莽派遣将军分兵进攻翟义。朝廷军队很快平定了东郡的兵变,翟义和刘信等人被杀。

不久,宫中的期门郎张充等六个人阴谋一起劫持王莽,立楚王为新皇帝。结果事机不密,被王莽侦知,参与者全部被杀。

叛乱的出现说明王莽的政治表演从理论到实践都出现了问题。如果说之前王莽的高尚言行都符合社会道德标准,令人信服的话,那么平定叛乱后,王莽的言行出现了越来越大的瑕疵。这些小问题暴露出作为人臣、地位无发提升的王莽内心的焦虑和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