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广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12900600000003

第3章 1948年秋的形势和双方的战略方针(3)

在此前后,许多民主党派的组织和成员采取多种斗争形式,积极进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运用舆论工具广泛开展政治宣传,利用同国民党的历史关系策动其军政人员起义,收集军事情报,同****地下组织相配合团结群众开展护厂、护校、护城的斗争,在海外华侨中开展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有些民主党派还组织反蒋武装,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

1948年8月到1949年1月,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蔡廷锴、王绍鏊、朱学范、李济深、马叙伦、郭沫若、彭****、黄炎培、马寅初、沈雁冰等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民主人士的代表,秘密地进入东北解放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进行新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

这种时局表明:在中国革命接近全国胜利的时候,包括上层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开明人士以及其他爱国人士在内的国民党统治区广大人民群众,都已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

国民党******不仅在军事上遭到失败,而且在政治上彻底孤立。中国人民“打倒******,解放全中国”的条件已趋成熟。

二、******召开“军事检讨会议”,确定新的政治、军事战略方针

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后,在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更大打击下,国民党政府的军事防线进一步动摇,政治、经济形势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为挽救败局,决定召开“戡乱检讨会议”,对两年来的“剿匪”军事进行“彻底反省,彻底检讨”,求得“会议以后,能真正有一番起死回生的改革”,“使剿匪军事转危为安,转败为胜”。

A.南京“军事检讨会议”的概况

根据******的决定,参谋总长顾祝同于1948年6月16日电告各“剿匪”总司令部、绥靖公署、兵团、绥靖区及各整编师:“为加强戡乱起见”,国防部将召开军事检讨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一)剿匪军事之总检讨;(二)对匪军战法之研究及我军战法之检讨;(三)我军机械化装备及后勤之检讨;(四)华中作战之检讨;(五)总体战之检讨;(六)兵员征补之检讨;(七)提高士气之方法。”电报要求各部进行充分研究,并于6月24日前准备提案完毕。此后,国防部有关厅局分为军政、军令两组,就政略方针、战略方针、指挥机构调整、解放军战法及对策、情报、补给、兵役、编制、装备、训练、政治工作如何与作战配合等问题;先作讨论,后形成提案。

7月16日后,国防部长何应钦主持召开了两次预备会议。何应钦强调:本次会议“对当前剿匪应有全般性之重要决策,对于政府各部门需要如何协力应主动提出切合实际之办法。过去剿匪失败,由于没有实行总动员,仅系纯军事的剿匪,虽有完备之总动员法令,但无执行机关,以致政治经济各方面均未动员。今后如何运用全国人力、物力,以及政治经济用以配合军事行动,应提出完善方案”;“针对匪军战略战术装备训练,检讨我军战略战术应如何改善”。预备会议综合各单位提案,确定了政略、战略、战法、指挥、情报、编训与装备、后勤、兵员征补、政工、提高士气等23个决定草案,提交军事检讨会议审议。此外,涉及步兵、骑兵、炮兵、工兵、通讯兵等具体提案共248件,均经预备会议审查通过,责令各主管部门通令实施。

8月3日至7日,军事检讨会议在南京国防部礼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何应钦、顾祝同、白崇禧、林蔚、刘斐、肖毅肃、关麟征、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郭忏、汤恩伯、范汉杰、杜聿明、宋希濂、黄维、李默庵、霍揆彰、孙立人、黄百韬和刘峙的代表李树正、胡宗南的代表沈策及军长等,加上国防部厅、署、司、局长,总计参加会议的有120余人。

南京军事检讨会议是国民党军统帅部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在大陆最后召开的一次军事会议。外电评论:“与会将领系******召来决定对共产党作战的全面战略——这是一个因黄河以南有四十万****活动而愈来愈加紧迫的问题”。军事检讨会议虽然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的,但会议的主要内容仍被一些外国通讯社记者获悉,并加以披露和评论,人民解放军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会议的基本情况。

******在会议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改造官兵心理,加强精神武装》的讲话。******说:过去两年来的“剿匪”军事,“就整个局势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近几个月以来,无论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情形的表现,的确是严重而危险”,已经“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到今天不仅使得全国人民的心理动摇,军队将领的信心丧失,士气低落,中外人士对我们国军讥刺诬蔑,令人实难忍受。”本人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劳心焦思的”的反省和“废寝忘食”的检讨,已经找出了两年军事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高级干部对国民党的“主义”“心理动摇”,“信心丧失”;二是高级将领“精神颓废,生活腐化”;三是国军对“共匪”的战法缺乏研究,不能做到“取匪之长,补我之短”。

******在讲话中把两年军事失败的责任,归咎于前线将领指挥无能、贪生怕死,在与会将领中引起了很大反感。他说:“现在我们大多数高级将领精神堕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动摇,责任的观念完全消失!这样的将领,如何可以领导部下”,“尤其使我痛心的,这两年以来,有许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级将领被俘受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这真是我们革命军有史以来所未有的奇耻大辱!”不少将领会下发牢骚说:作战无论大小,一手包办,坐在南京,凭过时的情报,在图上指挥,干涉小到一个师的细部行动,下级明知错了,也遂令执行,以免负责。这种指挥办法,再加上腐败的政治,当然除失败是没有第二条出路的,完全怪罪将领是碍难接受的。参谋总长顾祝同私下对人说:大小战役,都是请示委员长,由委员长下决心,下令实施,别人谁负得一责呢?国防部长何应钦向美军联合顾问团团长巴大维说:委员长时常直接发布命令,不通知我和参谋总部,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训示与会将领:“必须彻底检讨失败的原因何在?”必须“彻底反省自身的精神如何?”要“激发良知”、“痛切悔改”、“明廉知耻”、“明耻教战”,争取“在会议以后,能真正有一番起死回生的改革。”他警告说:“如果今天我们一般高级将领对于自己的精神思想,还不能彻底觉悟改革,对于过去那种失败主义的心理,扫除净尽,不能重新建立革命的信心和决心,那无论我们有多少军人,有怎样精良的武器,将来总要被共匪所消灭。我们一般高级将领固然要生无立足之地,死无葬身之所”。

根据******的训示,与会将领集中时间,就1948年上半年几个较大战役进行战例研究,检讨军事失败的原因,研究人民解放军的战法,讨论如何改进国民党军战术。1948年2、3月间进行的宜川战役,国民党军第1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损失了1个整编军部、2个整编师部、4个旅、1个旅部、1个团,合计2.94万余人。

6、7月间进行的睢杞战役,国民党军损失了1个兵团部、1个整编师部、3个旅、4个团和黄百韬兵团一部,合计5.42万余人,兵团司令区寿年被俘。但与会将领都知道胡宗南是******最信任的人,对于他指挥上的错误,只是轻描淡写地说说就算了,而集中批判了邱清泉的骄横跋扈,对区寿年兵团被围时坐视不救的行为。

在所有发言中,很大一部分话又是表扬或解脱自己,并未从战役战术上找出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在研讨解放军战法及对策时,发言的将领都说部队很难带,对共产党的仗很难打。一是前方部队充满了悲观和厌战的情绪,几乎所有的官兵都不明白为什么要打这个仗,出师无名,士气鼓不起来。二是物价不断上涨,弄得老百姓叫苦连天,人心惶惶,离心力一天一天地加大,这怎么能进行大规模的战争?三是下级官兵待遇太低,士兵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精神萎靡;中下级军官不能维系家属最低限度的生计,有自杀的、****的、弃儿鬻女的,这怎么能维系军心?

面对一片“困难、危险、叫苦”声,******不得不换副面孔,给将领们安抚打气,以压住会议中的失败主义气氛。他说:“现在我们无论海陆空军、交通运输,以及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哪一样不是超过共匪若干倍?共匪有哪一样够得上与我们相比?我们为什么要动摇信心,自甘失败呢”?“大家要记取本党革命的历史,恢复革命的自信心,以自力更生的决心,作坚苦卓绝的奋斗,必可完成戡乱的使命。”他说:“中外人士多认为国军将校贪污无能,这纯是共产党宣传的结果,但是止谤莫如谦廉和自修,希望各将领带头做好表率”。“只要各级将领有精神,有气节,能够自力自强,那不但剿匪必胜,而且建国必成。”他训示国军将领:“倘若不幸失败,就应光荣成仁。”

军事检讨会议审议通过了政略方针、战略方针、战法研究等若干个决定。

B.“军事检讨会议”制定的政治、军事战略方针

(一)关于政略方针

军事检讨会议认为;共产党有理论,有组织,有根据地,尤其能以党的力量控制政治和军事,可称是党政军一元化;而国军“剿匪”,单凭军事的力量,倍感不够,必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紧密配合,全面动员,发挥总体战的力量。会议确定了“动员全民积极实施总体战,发挥政治经济军事及一切力量之总和,全力进剿并使党政军民经济一元化,以期步调一致,早日消灭共匪”的政治战略总方针。为贯彻这个总方针,《政略方针之决定》规定:要在全国深入“实施全面动员,确定戡乱第一,以政治配合军事,强化政府机构组织,提高各级职权”;要“提前缩小省区,长江以北每一个省为一个绥靖区,使政治区分与军事区分密切配合,灵活运用”;要“加强县以下各级组织并提高其职权”,“达到地方自卫自救”。经济方面要“改革财政,促全税收制度,以高度累进税率征收各种直接税”;要“加强金融管制,实行银行国营,黄金白银国有,抑制通货膨胀,改革币制”;要“全国上下厉行节约,首以各大都市实行定配给制度”。

(二)关于战略方针

军事检讨会议鉴于“剿匪”军事处处受制,着着失败,决定改变过去的军事战略,实行新的战略。《战略方针之决定》规定:军事应作久远之计,充分准备。增强军需生产,加强后备军之组训。进剿并进,目前应彻底集中兵力,并用歼灭战与消耗战;确保辽东热河,以巩固华北,确保华北,以利黄河以南之作战。黄河以南各绥靖区国军配合地方武力堵剿兼施,国军主力则编组强大之“进剿兵团”,“捣毁匪军根据地,猛烈追击使成流寇,然后依后备兵团之增强,迫匪于绝地而歼灭之”;陕西须建立一骨干部队支配战场,确保汉中并于四川及汉中及时建立一个坚强兵团,以应陕甘之急需;长江以南成立绥署,培养地方武力,争取人力物力,“廓清散匪,俾总动员实施有利”。

南京国防部于8月7日将上述军事战略概括表述为:“军事上在东北求稳定;在华北力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则加强进剿,一面阻匪南进,一面攻打匪的主力。”就是战略上黄河以北取“守势”,黄河以南取“攻势”。

(三)关于战法研究

军事检讨会议根据******“取匪之长,补我之短”的训示,通过了《战法之研究决定》。内容有部队行动,兵力部署,阵法与战法,工事构筑,作战指挥等共29条。如,加强国军行动速度,以达以速制速目的;国军不善夜战、不注意警戒、忽视联络,应行改正;指挥作战应避免牺牲;加强射击技能并设法节省弹药;加强防御工事卑求发挥威力;战术指导宜多用奇兵;部队行动力求快进;应彻底集中兵力,选“匪”要害予以歼灭打击;战略战术应采绝对攻势;对“匪”作战应采用包围、迂回攻击及追击、捕捉主力歼灭战法;加强“剿匪”经验教训之即时利用,以提高“剿匪”实效等等。

作战厅长郭汝瑰说:由于与会将领对各次主要战役很少从战略、战役法,战术、战斗法则各方面去找经验教训,对解放军战略战术又极少研究。“这些对策,都是未经慎重而深入的研究,仅凭小参谋意想,不管行得通行不通,有效无效,对不对头,逐条写几句话对答就是。这就是蒋军动辄就成千成万的人被俘的原因,所以最后失败比预料快得多。”

(四)关于改进指挥机构

军事检讨会议认为:国军现行作战指挥单位复杂,指挥关系混乱,指挥权责划分不明确,造成的弊端太多。例如:作战指导由大本营控制,各级主官缺乏当机立断之精神,均以消极服从上级为满足;高级指挥官使用部队、估计实力、赋予任务仅以番号为标准等等,是两年来老打败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简化指挥机构”,“改进指挥权责”,“避免大本营遥制”指导;要“加强指挥官之指挥意志”,使作战指导“臻于灵活”、“通应情况、捕捉战机”,“以收剿匪实效”。会议通过的《改进指挥机构决议》,提出改进指挥系统的8条办法。

1.大本营以下为“剿匪”总部,其次动的为兵团、静的为绥区,再其次是战略单位(军)。

2.明确规定各级指挥机构之职责,授以便宜行事之全权,发扬自动主动独断三精神,一扫干涉细部及遇事请示、推诿责任之作风,指挥时须切实考虑部队实力。

3.检讨国军半年来每次失败,固有其他因素,而大率因将领间意见不合,致指挥行动发生隔阂错误(如宜川战役及豫东战役),以致作战经过中协同未臻密切而失利。今后须严格整饬作战纪律。

4.对方面军之作战命令,仅予以任务、协同及概略时限即是,忌作划定阶段、限时到达之类规定。尤忌越级指示,以免下级无所遵从。

5.依当前情势,“匪”之争取目标已由农村向都市,明确划定必守之要点,筹拨经费,责成总部、绥署构成强固工事。

6.根据现拟作战计划,长江以北地带应分为两战区,各置统帅一人节制之。其中,一区包括长江与黄河间之地域,另一区则包括华北及东北。每一区仍可由其统帅划分为若干作战区。

7.应迅速成立西北“剿匪”总部,统一指挥陕甘宁边区“剿匪”军事。

8.切实注意作战与后勤之配合。

《改进作战指挥机构决定》中特别强调要“课重各级指挥机构之权责”、“授以便宜行事之全权”、“尤忌越级指示”、“避免大本营遥制”。

(五)关于增强作战意志

军事检讨会议认为,国军的士气日益下降,充满失败情绪,是“剿匪前途最大之隐忧”。检讨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将校军官不能以身作责,率先躬行,奉公守法;二是政训不力,官兵茫然无知,不明悉其作战目的;三是纪律不严明,经济不公开,赏罚不公断。针对这些情况,会议通过的《增强作战意志之决定》提出8条改进办法:

1.严肃军纪,爱护士卒,为增强作战意志之先声。平时须使之畏威怀德,战时始能赴汤蹈火。高级将领尤应以身作则,率先躬行。

2.部队组织复杂,中饱浪费等现象半由生活不安半由官兵学识低下所致。宜提高官兵公忠体国之热忱,改良风气。高级军官生活尤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楷模;部队与学校特别注意管理教训,下上一致,奉公守法。人皆于作战,物皆管理有方,力矫以往积习。部队、机关、学校均以此为考核成法之标准,明定赏罚,丝毫不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