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广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12900600000022

第22章 人民武装斗争在广东(4)

只有副团长杨某乘混乱中从窗口跳进河中,负伤逃走。楼下的敌警卫也全部被俘。茶楼的枪声成为起义开始的战斗讯号,各营立即集中火力,对敌人展开全面攻击。

各据点的敌人从睡梦中惊醒,仓皇应战。由于敌人顽抗,起义部队以猛烈火力给予沉重打击。敌迫击炮连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很快被解决了。其他顽抗的敌人,经过约2小时的激战,被全部歼火。

这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敌团长以下官兵80余名,俘敌官兵200余名,缴获无后座力炮2门、迫击炮4门、机枪、步枪200余支、手榴弹、子弹一大批。起义部队在战斗中亦有一些伤亡。

起义部队歼灭驻县城的敌军后,按照计划向南转移,于23日晨与我军接应起义部队的北2支队2团会师。我军2团首长戴耀等会见了饶纪绵等一些起义部队的领导人,赞扬他们为人民立功的光荣行动。

接着,袁鉴文代表边区纵队向他们宣布命令,将起义部队改编为新1团,属北2支队领导,团的编制按原样不变,团长饶纪绵,副团长何衍章,只派杨泰湖为团参谋长,谭颂华为政治处主任(原为北2支队2团政治处主任),另在各营连派1名教导员和政治指导员,以加强政治领导。24日,我南下大军解放南雄县城后,沿南韶公路向始兴县城疾进。

敌440团闻讯,惊慌异常,企图逃返曲汀。袁鉴文他们立即派新1团2个营另1个炮排,赶到崖婆石至古坑口约1.5公里长的地段依据险要地形布置火力等待。

25日拂晓,敌团长张杨率领其部队乘卡车狼狈而来,新1团等敌军全部进入火网后,居高临下,机枪、步枪一齐猛烈射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死的死伤的伤,除小部分拼死逃脱外,大部被歼。共毙敌100余人,俘200余人,缴获步兵炮2门、火箭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4挺、步枪200余支。

这次战斗的胜利,动摇了粤北敌军的第二道防线,为南下大军进军曲江扫清了道路。

24日夜,南下大军进驻始兴县城,25日与我北2支队会师。接着,新1团随大军进曲江、乐昌。粤北解放后,新1团奉命进行整编。从此,这支起义部队在党的关怀、教育和指挥下,踏上了新的征途。

转战潮澄饶

潮澄饶平原,地处韩江下游的三角洲。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稠密,是有名的侨乡。这里北有潮州重镇,南有汕头港口,闽粤公路横贯境内,水陆交通便利,是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力量、魔爪遍布潮澄饶平原各地。1945年8月17日,国民党186师及地头蛇洪之政部等大批军队,突然袭击集结在居西溜地区坚持敌后抗日的韩江纵队第1支队,政委周礼平等12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有9位烈士被敌人割去首级。

为了适应急剧转变的形势,中共潮澄饶县委于1945年11月,在澄海县永平乡召开会议,决定党组织彻底转入地下,建立单线联系,武装人员除留1支小队伍外彻底隐蔽,以便保存革命有生力量。

蒋介石于1946年6月悍然发动了反革命的全面内战。国民党反动派在潮澄饶平原建立各种“剿共”机构。潮安县英塘村联络站、饶平县南美村的转运点、潮安的阁洲小学、澄海的下窖小学等党的联络点和文教阵地,先后被敌破坏,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被捕入狱,白色恐笼罩着潮澄饶平原。

为了摆脱困境,中共澄饶丰县委于1947年春节后,筹资同澄海樟林开明士绅陈府扬在莲花山卓花村合办建业农场,秘密集结武装骨干,着手进行恢复武装的准备。7月5日凌晨,中共澄饶丰县委书记陈谦、副书记陈焕新、组织部长陈锐志和原中共潮安县工委书记陈汉,在澄海莲阳协利锡薄店(县委机关)被捕,严重影响了潮澄饶平原武装斗争的开展。但是,革命的火种并没有被扑灭,共产党人仍然拿起了武器。

同年8月,潮澄饶武装基干队改称为第1政治武工队,全队共18人,配有轻机枪1挺、短枪16支、长枪4支。10月又成立第2政治武工队。这时,人民解放军已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为了配合全国革命形势,在蒋管区点燃革命烽火,扩大政治影响,中共潮澄饶车山地区工作委员会决定袭击樟林乡公所和地主武装守青队,公开亮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征队的旗帜。

1947年12月10日晨,以1武和2武的骨干为主,准备入伍的地下民兵配合,化装为上市农民,兵分3路:1路配轻机枪占领东北面鼎脐山制高点,以防从潮安或饶平增援之敌;1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乡公所,使敌来不及抵挡而就擒;1路迅速收缴存放在药材店的守青队枪支。

此战,生俘乡公所全体人员,缴获手枪1支,步枪19支,弹药和物资一批。对被俘人员进行教育后发给路费遣散。然后,队伍向莲花山撤退,开进凤凰山区。

武工队首战樟林告捷,揭开了潮澄饶平原武装斗争的序幕。奇袭国民党樟林乡公所之后,1948年1月14日山吴健民代表潮汕地委宣布成立潮澄饶丰人民抗征队独立中队。全队连同1、2武工队共70多人,“独中”队长赵崇护,指导员庄明瑞。“独中”建立后,便乘国民党广东省第5区督察专员兼第5“清剿区”司令喻英奇“围攻山地、扫荡平原””清剿”计划尚未完全就绪之时,于1月21日突袭潮(安)饶(平)丰(顺)边境凤凰边境山中心的凤凰圩国民党乡公所和谷仓,将敌人的注意力引向山区后,转而挥戈直插平原,从2月14日至2月29日,独立中队共歼敌2个警察所、1个自卫队、1个警探队、2个乡公所、1个税捐处,破敌谷仓4个。

大大鼓舞了革命人民的斗志,有力打击了喻英奇限期“灭共”的嚣张气焰,为打开平原武装斗争的局面创造了条件。敌人遭受沉重打击后,便进行了疯狂的反扑,从2月至4月,先后有几十名共产党员和进步教师被捕入狱。中共潮安县特派员王增辉等革命者10余人先后被杀害,10多个参加开仓担谷的农民也被枪杀,一时间,白色恐怖笼罩着潮澄饶平原。

1948年夏,喻英奇开始实施其“肃清平原,围困山地”的第二期“清剿”计划。他们一面组织若干主力团,重点进攻山区根据地,妄图歼灭我军主力;一面组织地方团队,分区联防,到处“清剿”,企图消灭我平原地区的地下党和武装力量。

为了统一和加强平原武装斗争的领导,1948年5月,我党成立了中共潮澄饶平原工作委员会,书记邱河玉、委员林正昭、李诗铭。8月,平原工委改为中共潮澄饶平原县委,许士杰任书记,副书记为余锡渠,委员有余仰韩、邱河玉、林正昭、李诗铭等。这时,原韩支队11团的第4突击队整编后归平原县委领导。1948年8月26日,平原县委组织袭击潮安江东井尾乡公所,缴获步枪22支,物资及册籍一批。教砸坏该所电话总机。得手后,队伍经梅州过江东佘厝洲转入冠山隐蔽。

1949年3月,为了进一步打击敌人,扩大政治影响,中共潮澄饶平原县委又组织袭击了汕头市近郊的澄海欧汀警察所,围歼了驻隆都店市深田仔的饶平自卫大队第6中队许在和部。为配合主力作战,平原各武工队组织大批民兵,全面袭扰敌人,牵制各地驻敌。这时,敌人也在瞅我军的空子。6月12日,敌马汉初部300多人,乘我4支队主力出击饶中时,进攻凤凰山根据地,到处烧杀抢掠,强奸妇女,无恶不作。

随着山地和平原武装队伍的发展壮大,单靠歼灭小股敌人,夺取武器和物资已不能满足武装斗争尤其是山区主力作战的需求。因此,平原党组织及其武工队,在广泛发动群众反抗“三征”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征募工作,发动地下民兵和城乡进步青年入伍,不断解决部队的兵源、武器和给养问题。

潮澄饶平原经将近2年的工作,在100多个乡村建立了地下民兵组织,发展了数千名民兵,并在一批转运点建立武装基干队。许多民兵一经动员,纷纷要求参军入伍。1948年由平原突击队护送上山入伍的就有400多名,仅永平乡就100多人先后入伍。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后,潮澄饶平原学校的进步师生,纷纷要求投奔革命,党组织又动员和护送了大批师生入伍。

5月9日,澄海县立中学108名学生集体上山;潮安金山中学和韩山师范学校120多名师生,也分别于5月15日和6月1日上山入伍。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夏,广州中学大学地下学联部分成员以及泰国、菲律宾、香港达德学院等回来参加革命的80多名党员和青年,也分别由平原突击队和武工队护送上风凰山,使山地主力部队不断壮大。

策反敌军

我地下党和突击队、武工队积极开展对敌策反工作,并取得了成效。在粤东,有个老少皆知的杨短手。原是闽粤边区海上著名海盗乌森部下,曾参与劫夺日军货轮。抗日胜利后,被国民党收编,任少校军官,被骗往广州“受训”,其部属被缴械遣散。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杨短手思想发生变化,想与我军搭线,中共平原县委决定由余锡渠负责这一工作,派林正昭到福建诏安宫口一山洞与杨会晤。经过教育,杨表示愿弃暗投明,1949年春即带随从4人携械来澄投诚。

平原县委负责人许士杰、余锡渠在永平乡亲自接待,派突击队护送他们上山参加革命。

汕头学警中队长卓积基,系广东省中山县人,抗日时期参加国民党军队,对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有不满情绪,流露出倾向革命的思想。地下党获此情况后,决定,由余锡渠负责这一工作,派人与其接触,经考察卓确有弃暗投明的愿望。

于是,又派林正昭赴仙与卓秘密会晤,在帮助解决其后顾之忧后,约定于1949年4月16日晚,利用学警夜间“肃静行军”演习之机,率部起义。

这次学警起义79人,带来轻机枪两挺,三八步枪58支,左轮手枪1支,子弹2000多发。学警起义在国民党统治区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起义队伍从国民党在潮汕的统治中心汕头市拉出来,一夜之间顺利通过3县1市各关卡,更是震撼了敌人,并引起敌内部互相猜疑,惶恐不安。国民党汕头警察局长兼警训所所长曾雄、警训所教育长何世雄等受了处分。

杨短手的弃暗投明和卓积基的率部起义,在潮汕各阶层发生了强烈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