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跌荡一百年(上)
1285800000005

第5章 ·1870未死将生的时刻 (3)

所谓金本位制,并不是各国使用黄金作为法定通货,而是各国将黄金作为法定通货的储备支持。这一制度的发明者是英国。自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英国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它凭借机器技术的先进迅速扩张殖民地,成为一个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在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在它的示范效应下,各经济大国相继在1870年前后实行这一货币制度。法国在1873年进入金本位制时代;美国实际是1879年;“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后,德国于1873年迅速采用金本位制;东方的俄国和日本稍晚进入,前者是在1890年前后,后者则凭借甲午战争的巨额黄金赔偿搭上了这班时代列车。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的计算,到1900年前后,金本位制的确给世界带来了某种形式上的货币统一,金本位制覆盖了世界货币交易的2/3。统一而稳定的货币体系,使得人们对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期相对稳定,资本、货物、人口开始高度流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终于如期而至,英、美、法、德、意、俄以及日本,都在这样的大时代里相继崛起,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经济强国。形成于19世纪后期的这种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当时的世界大国中,唯有中国与印度仍然顽固地实行银本位制。在金融制度上,这两个古老而骄傲的“白银帝国”将自己排斥在了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之外,中国一直到1935年才宣布实行金本位制。

洋务派办实业,除了遭受观念上的困扰,还有一个同样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国库羞涩。这也与100多年后中国再度改革开放时的景象十分相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种被称为“官督商办”的企业制度被发明了出来。

1872年开春,天津。28岁的盛宣怀(1844~1916)步履轻快地走进李鸿章的府邸。他一路上与侍卫、婢女亲热地打着招呼,眼见是一个熟客了。当时,曾国藩刚刚于3月份去世,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同时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成为继曾之后最重要的朝廷重臣。在李鸿章幕府的上百名门客中,盛宣怀只有秀才身份,功名显然是差了很多,不过,在李鸿章看来,这位江苏常州才子的能干却是第一等的。

盛宣怀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在浙江当过知府,父亲盛康是湖北粮道、盐法道,曾在李鸿章的手下做过事。这个年轻人写八股文章很不在行,却在为人处世和办实务上很有长才。他有着惊人的战略判断力、无比精巧的斡旋才干、坚忍的个性和超级旺盛的体力,可谓是百年一见的商业奇才。对于曾、李发动的洋务运动,盛宣怀尤为热心。他尝呈信发誓:“竭我生之精力,必当助我中堂办成铁矿、银行、邮政、织布数事,百年之后,或可以姓名附列于中堂传策之后,吾愿足矣。”后来,盛宣怀几乎参与了晚清所有重要的大型国营公司的创立,被视为一代“商父”。

这回来见李中堂,盛宣怀带来了一份自拟的《轮船招商局章程》。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规范意义上的公司章程,便是在这份章程中,他提出了官督商办的公司理念。这一理念顽固延绵,130多年后仍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商业生态。

在此之前,洋务派所办企业均为军工。李鸿章见长江航运异常繁荣,且所行轮船多为英美公司,便有心要办一家中国企业与之争利,就这样,轮船招商局成了洋务运动中第一家从事民用业务的现代公司。在盛宣怀的倡议下,李鸿章决定要靠民间资金来办一家轮船公司。他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论述说:“华商集资组建轮船公司,由一官派经理指导之,并授予漕运专利以保公司利润……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盛宣怀在《轮船招商局章程》里颇有远见地写道:“中国官商久不联络,在官莫顾商情,在商莫筹国计。夫筹国计必先顾商情,倘不能自立,一蹶不可复振。”他更是具体地拟订了六条,包括“委任宜专、商本宜充、公司宜立、轮船宜先后分领、租价宜酬定、海运宜分与装运”。为了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盛宣怀提议,朝廷应“准每年分拨江浙漕米40万石交招商局”,也就是说,让新公司有一块保本吃饭的垄断利润。

在《章程》中还有两条非常醒目。第一条是“每年一分生息”,也就是说,招商局发行的股票类似于债券,明确规定了利息率,而这部分利息需先由官府提取,其余再是民股分配。这个原则日后被所有官督商办企业沿用,不久后创办的开平矿务局还在招商章程中明确规定:“即将每年所得利息,先提官利一分,后提办事者花红二成,其余八成仍按股均分。”还有一些企业更是规定,不管企业效益如何,都必须发给“官利一分”。第二条特别的是,“一经售定,即行到局注册。但不准让与洋人。”由此可见,官督商办企业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所有制身份的特征就非常明显。

费尽心思拟订了《轮船招商局章程》的盛宣怀自然很想去办这个企业,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李鸿章却另选了他人。在后面的讲述中,我们将看到,从倡议创建招商局,到真正主政局务,盛宣怀前后等了13年。

在朝廷批准所奏之后,李鸿章把筹建重担交给了另外一个心腹——浙江海运委员朱其昂,盛宣怀只是一个会办。朱其昂是一个暮气沉沉的老官吏,他从国库中领走20万两银子之后,只做官家垄断的漕运业务,而不去拉客货生意,因此在市场上毫无竞争力,半年下来,业务就停滞不前了。

李鸿章决定换人。盛宣怀主动请缨,李鸿章以他年轻且缺乏根基再次不予准许。这时候,有两个南方的买办走进了他的视野。

【企业史人物】

太保赫德

1869年1月,朝廷宣布把一顶布政使头衔的从二品顶戴赏给一个大胡子的英国人。“布政使”相当于后来的“常务副省长”,把这一头衔授予一个外国人,是中国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新鲜事。这个叫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的人前后当了48年的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海关总署署长,在他去世之后,更被追授为太子太保,这是为人臣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太保赫德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