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败局Ⅱ(十周年纪念版)
1285600000034

第34章 顺驰: 一匹被速度击垮的黑马 (5)

2007年1月26日,路劲基建宣布收购孙宏斌手中的剩余股权,总持股增至94.7%。

【后续故事】

孙宏斌一直想重新站起来,他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他处在一个非常好的产业之中。

在管理融创时期,孙宏斌一改以往风格,转而与大型国有企业合作。融创与北京的首钢集团、重庆的渝能集团等相继达成了合作意向。2008年12月,就在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之际,孙宏斌控制的首钢融创以20.1亿元拍下北京海淀西北旺项目,成为该年度北京冷清土地市场中的“新地王”。这被看成是“孙宏斌归来”的一个标志。据称,融创在北京、天津、重庆、成都和长春等城市均有项目启动。

2009年,中国的房地产狂热飙升,孙宏斌试图借势再起,12月,融创地产宣布将在香港上市,此前,私募基金贝恩资本、鼎晖投资和德意志银行均已入股该企业。按照IPO时间表,12月3日,融创展开路演,12月7日招股,12月11日定价,12月18日挂牌。融创计划在香港发行6亿股新股,预计募集资金17.4亿—22.2亿港元。

然而,时运似乎仍然冷冷地站在孙宏斌的对面。就在融创地产开始路演之际,12月5日,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国务院会议通过“国四条”,宣布抑制房地产过热现象。同一天,融创地产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的市场状况,公司决定不会按原定时间表进行全球发售。算来,这已是孙宏斌第三次冲击香港上市未果。

进入2010年之后,偏执的孙宏斌仍在努力。3月12日,融创以17.8亿元的天价夺下了天津一块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的地块。9月,有媒体报道,融创将在下周赴香港上市进行推介,暂定9月24日至29日公开招股。这一次,孙宏斌终于如愿以偿。10月7日上午,融创中国正式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3.5港元,较招股价3.48港元高出0.57%,报收3.37港元,较招股价下跌3.16%,成交2.54亿股。

此时,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档案存底】

孙宏斌答《普鲁斯特问卷》

《普鲁斯特问卷》曾为法国贵族沙龙中的流行游戏,经《追忆似水年华》作者普鲁斯特回答后,该问卷更是名声大噪。综合来看,该问卷较为全面地展示了答卷者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及特质。孙宏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答了该份问卷。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认为最理想的快乐是什么样的?

孙宏斌(以下简称孙):事情做成时最快乐。

记:你最害怕的是什么?

孙:有时候会怕死,想到人这一辈子就那样死了,觉得是一件挺恐怖的事。

记:还在世的人中你最钦佩的是谁?

孙:没有,我从很多人的身上都学到了东西,现在觉得把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做好就非常不错了。

记:你自己的哪个特点让你觉得最痛恨?

孙:无。

记:你最痛恨别人的什么特点?

孙:不努力。你要是努力了但不行,这可以理解;但要是根本不努力,不能容忍。

记:你觉得最奢侈的是什么?

孙:有时间去想事。我这个人目的性很强,会去想一些有用的事。

记:你认为你自己的哪种美德被过高估计了?

孙:外界都是来挑刺的,没人说我有美德,所以不知道自己哪种美德被高估了。

记:你对自己外表的哪一点最不满意?

孙:没想过,我觉得这个问题在根本上与自信有关。只要有自信,什么身高啊、相貌啊,就是有问题也都没问题了。

记:还在世的人中你最轻视的是谁?

孙:没有。

记:你使用最多的词汇是什么?

孙: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明白了就干。

记:你最伤痛的事是什么?

孙:现在没有。

记: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孙:姑娘。

记:何时是你生命中最快乐的时刻?

孙:没有什么,过了难关最快乐。

记: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孙:远见。

记:你目前的心境怎样?

孙:平和。

记:你认为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

孙: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记: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孙:没什么想重现的。

记:你最珍惜的财产是什么?

孙:人。

记:你认为程度最浅的痛苦是什么?

孙:对痛苦没感觉,更谈不上程度浅的了。

记:你最喜欢的职业是什么?

孙:创业型的。

记:你本身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孙:目标感比较强。

记:你最喜欢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孙:责任感。

记:你最喜欢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

孙:聪明,不是美丽,有的女孩很漂亮,但一句话说出来,兴趣都没了。

记: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孙:有洞察力,想得明白。比如说华为的任正非,虽然没见过他,但觉得他就是一个明白人。

记:你希望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

孙:在工作中、战斗中死去。

记: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孙:没有。

【八方说词】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目前快速成长的公司,就是未来问题成堆的公司,很少例外。合理的成长目标应该是一个经济成就目标,而不只是一个体积目标。”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注意到了成长的危机。他认为,如果企业都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很快就会耗尽整个世界的资源,而且长时期保持高速增长也绝不是一种健康现象。它使得企业极为脆弱,与适当地予以管理的企业相比,它(快速成长的公司)有着紧张、脆弱以及隐藏的问题,以致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酿成重大危机。

这样的论述,在雄心万丈的企业家们听来似乎有点刺耳。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已经有太多的惨痛案例可以为德鲁克的声音作出注脚了。

企业的经营战略,是一个辩证取舍的过程。有时候,你不得不在“快速的成长”与“健康的成长”之中做出抉择;有时候,你不得不寂然自问:此时此刻,我是否必须成长?

这实在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有人说杰克·韦尔奇在通用电气总裁任内最大的成就是收购了上百家有价值的企业。可杰克·韦尔奇却说,不,我对公司最大的贡献是拒绝了至少1000个看上去很值得投资的机会。他在自传中写道,作为一位CEO,首要的社会职责就是确保公司的财政成功。

如果说成长需要梦想和勇气,那么,拒绝超出能力的成长似乎需要更大的理智和决断。以创造奇迹的心态经营企业,迟早会成为奇迹的吞噬物。

在顺驰创造奇迹之后,国内房地产业的“大佬”们对此都有过评论,其观察的角度和结论很有参考研究的价值。

“地产大佬”说顺驰

王石(万科集团董事长):对于顺驰现象,万科曾出台过一份研究报告,其中有三点:第一,孙先生靠二手房代理起家,对客户需求市场反应敏感,企业的贯彻力强,职员斗志旺盛,经营上极其强调资金流,产品专注于住宅开发;第二,一家急速扩张的房地产企业,短缺的是资金和管理团队;第三,从资金流上看,除非有强大的财团或银行作为后盾,否则按期交付地价款是不可能的。实际上,顺驰在许多城市都在拖延交付地价款,而另一方面,又继续高价拿地。

报告的结论是:孙先生在赌博。高价拿地的时候就没有准备按时还钱,同政府公信力博弈,属恶意竞争行为。如果把握好节奏,顺驰能够成为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但如果把握不好,它就要为盲目扩张造就的奇迹付出代价。

顺驰提出超过万科的目标对我来说不感到意外,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规律。把万科当做超越目标是万科的荣幸,经营规模上超越万科也是可能的,比如说通过几家房地产企业的合并、资产重组来快速达到目标。但如果仅仅从自身企业的自然增长来看,超常速度发展孕育着很大的商业风险,比如,速度与管理团队的跟进,质量与速度的矛盾。高速增长的假定前提是市场的高速增长,一旦市场波动,紧张的资金链就有可能出现问题。俗话说:欲速则不达。

如果我们对此进行更深层次的考虑,可以说,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应该是企业的目标,行业第一也不是仅仅依靠规模来衡量的。只要企业具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或者比较好的竞争优势,即使规模不是行业老大、老二,同样具有生命力;反之,为大而大的企业在真的形成规模之时也就是迅速走下坡路之日。在中国新兴企业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顺驰的行为是一个企业的行为,也是企业自己的一个决策,它的这个决策要是对了,它就会赚钱,企业就会长治久安地发展下去;如果说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他判断错了,这个市场一定会惩罚这个错误。市场会惩罚这个企业所犯的错误,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了。

对于顺驰,它愿意以多高的价格拿地,咱们不用操心,市场和时间会去检验。作为一个好的企业,一定应该是遵守法律、遵守政策、不能做假账的,不能够故意拖欠别人钱的,不能够偷税漏税一分钱的,只要做到这些,就是好的企业。当然它做到这些,别人就会尊重它;如果它不断地犯错误,让市场去惩罚它。

顺驰最近一两年急剧地扩张,确实让许多同行目瞪口呆。关于顺驰的评论,非常非常的多。我认为这种神话般的扩张是非常危险的,成功者可能是九牛一毛。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国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大幅度地限制建设用地的供应量,使土地变得非常稀缺,价格高速上涨,顺驰这一两年来高速扩张圈的地,就会很值钱。可是我想,中国政府在这次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会采取一种非常理性的行为,充分地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于是,这种假设基本上不可能成立。任何一个大公司的崩溃,都会给周围人和公司带来巨大的灾难和不幸。我想很少有人愿意看到顺驰成为这样一个崩溃的公司,给房地产市场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顺驰的孙总要小心谨慎,不要太冒进了!

任何一个企业,不考虑自己的能力过度扩张,都是非常非常危险的。尤其在中国目前金融形势趋紧的情况下,这种危险就更加加剧了。

冯仑(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顺驰的快速扩张有4个前提:一是银行信贷的支持约束不严,资本金的门槛较低;二是土地政策不是像现在这么严格,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和利益,可以允许先上缴一部分订金,然后分期支付土地出让金;三是预售市场持续火暴,政府较少干预,消费者不管你怎样的房子和什么价格,基本上都能够接受;四是一个内在前提,就是企业本身的财务和管理能力能够持续地跟上。

但是在宏观调控背景下,顺驰扩张模式至少有3个前提发生了变化,所以它面临一个必须转型的问题。另外,顺驰还多少有点特殊,与其他几个企业相比,还不是处在同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上。

比如,万科等企业的开发历史都要比顺驰长,已经经历过几个周期了。而顺驰从开发来讲,还处于第一个生命周期,还是一个原始积累时期。而原始积累时期的企业,都有一个规模导向,大多数领导人内心的那种膨胀和扩张的欲望,往往是处于生命第一周期的企业最明显的特征。顺驰这种开发模式是把传统开发模式推到极致了。万通一直不太主张这种模式,我们认为这种模式是很危险的。

万通从1991年创建以来,一直到1995年,都在寻求多元化扩张。你去看这个时期的万科,它也是如此。所以,顺驰从企业来讲,处于原始积累阶段;从行业来讲,3个前提发生了变化,所以你就必须变化,否则就没有办法活。对于万科这种成熟企业来说,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周期曲线对它影响不会很大,最大的影响是宏观经济周期曲线。假如宏观经济下来了,像万科这种企业也面临一个挑战。

我的观点是,在行业还在发展、宏观经济继续增长的背景下,顺驰还能重组,是顺驰的幸运;顺驰能够由被动的压力转化为主动地进行重组,是它的明智;如果能够调整成功,则是它的能力;调整以后再高速向前走,是它的高明。

现在有很多时候,(市场)是不给你机会进行调整的,比如说当年的海南房地产市场,一泻千里,泥沙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