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走出电商困局
12827300000008

第8章 迎接95后时代的移动变革

移动正在改变着互联网的行业格局,不仅仅是更便捷,更多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更多的是在于它深深渗入到还处于“青苹果”年龄代的新兴族群。

我怎么看移动购物这个近两年来开始出现的事物呢?极其看好。到现在为止,我们所说的互联网行为基本上还是一个PC端的互联网,人们仍旧更多地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来接触互联网上的东西,包括在网上看新闻,在网上买东西,在网上玩游戏和社交。在过去的两三年里,由于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制造成本的下降,其销量急剧上升,使得其覆盖率越来越高。比如说现在在网上每天大概能够卖几千台笔记本电脑,但是每天却能卖几万台的智能手机。我现在看到的数字是,2012年底,中国的智能手机已经达到4亿部,而在2011年底,市场的预测是大概要到2014年年中才能达到4亿部。结果是本来预计两年半能够完成的保有量一年之内就完成了,仅2012年一年中国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就达到了1.25亿台。这其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力?首先,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集中在比较低年龄段的用户手上;其次,移动上网正在成为日渐普及的上网形式。我看到一个报道,百度搜索请求在2012年底移动端的数量就已经超过了PC端。

做零售这么多年,我最关心的核心点是用户。用户的新起点在哪里,用户的兴奋点在哪里?找到它就一定能够从那里找到商机。现在移动呈现了一个最明显的商务机会,即新兴族群、新兴生活方式。PC端的互联网是80后那一代人为主力群体所习惯使用的产品,移动端的互联网则是90后的产品,甚至如果说得更夸张一点,可能是95后的产品。当一代人伴随着一种全新的信息工具成长的时候,他们对这种工具会产生很强的依赖性,生活习惯将与此紧紧相连,而这种习惯会伴随其人生延伸。

我们不知道有朝一日会不会有更先进、更发达的东西来取代现在的移动手机,但是至少目前看来,移动是代表未来人们沟通交流、信息获取的一个主力,这是一个发展趋势。如果说TMT行业从经营到投资应当把眼光盯在什么地方的话,那我认为一定要盯住移动。我看重移动对于下一代用户的渗透率和习惯的把控,所以我说,移动是未来。

前面分享过的一个故事。我曾经跟线下百货公司老总聊天,说5年前站在你的百货公司一眼望过去,顾客的平均年龄大概是28~30岁左右,5年过去了,现在看到的顾客平均年龄大概在33~35岁之间。我们说过,这说明在过去5年中电子商务把下一个梯队年龄段的用户给切断了。下一个梯队年龄段的用户越来越多地被吸引、引导到网上去消费了。所以百货公司会出现一个后继无人,或者后继乏人的窘迫状况。现在的移动端将来对PC端的冲击有点像过去5年PC端的电子商务对线下百货的冲击。就现在移动端的最核心的主力人群95后,现在可能是十五六岁,90后,现在可能是二十二三岁,这一批人现在还没有真正成为零售业的主力消费群体,至少95后现在还没有,他们还是中学生或大专生,还没有太强的收入和独立消费能力,但是他们的很多习惯,很多日常行为都随着移动端在走。比如说他们在移动端交友,在移动端形成自媒体,在移动端上看新闻、玩游戏、买东西。这些行为跟比他们年长半代的80后族群相比,其实是有很大变化的。对于这种变化我们做互联网的人要能分析其中的机会和挑战。就像10年前PC端电商刚刚开始,最初在网上购物的大多是80后的年轻人一样,他们那时收入不高,以购买小东西、低单价的商品为主。10年过去了,这些人在网上的购物习惯一路保留了下来,购买金额也逐年上升,因为他们的收入提高了,成为了社会消费的主流群体。移动最终也将会出现类似的发展前景。

曾经有一次我跟中央电视台的白岩松聊天,他分享了一个例子,我觉得很典型。他说一群人一起吃饭,吃完晚饭以后60后的干什么?60后的说我们找个地方泡茶吧,喝茶。70后的干什么?70后的说我们去KTV,去酒吧。80后的干什么?80后的说我们去逛夜店。90后的呢?90后的谁也不理谁,每个人拿着一个手机“嘟嘟嘟”地都在那里移动上网,移动游戏,聊天,购物。我家是复式住宅,楼上楼下那种。现在我们让儿子下来吃饭第一不用电话,第二不用喊的,要用移动。你微信给他们说:“嗨,吃饭。”他们移动回答你说:“给我5分钟。”这已经是他们这代人的习惯。我的两个儿子都是95后,我经常留意他们行为的时代特点,把他们看成是潜在客户的分析,其中有几个观察很值得分享。第一,他们天天都在上网。但是你问他上次什么时候打开的笔记本电脑,答曰,两个礼拜以前。第二,我带他们去乘坐海上度假用的游轮。上去以后,通常我们这一代人的习惯思维可能是要先熟悉一下房间、相应的配套设备等。可是我的小儿子上船以后首先利用移动网络建了一个群。两个小时以后,这个群已经有几十个人,然后这批人已经可以通过手机的移动群自己组织活动了。

这就是90后、95后消费者新兴的生活方式和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一个互联网企业,你怎么去适应这种习惯,能不能运用经营判断和能力从这里产生你的商机?我觉得这是对今后互联网的最大挑战,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微信做得很成功的原因。我们不去具体评论微信的功能怎么样,首先,微信的切入点利用本身具有QQ平台的优势,先天地具有很大的用户群体。但是微信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移动端最普及的一个App,下载量超过3亿用户,首要条件是因为其实现了互动,特别是在熟人圈、朋友圈的互动功能,这是很适合90后、95后新兴代的需求的。其次,它形成一种群的方式,这也很符合现在年轻人的交往需求和特征,当然还有一些别的特点。

作为一个自媒体的平台,自媒体的渠道,很多人不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交友、社交的工具,可能还是很多传播,很多推广和分享的平台。除了微信作为移动端的这么一个平台以外,媒体、搜索、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这些都是移动互联网新业态呈现出来的机会。微信拿到了第一张移动门票,那么你能不能拿到第二张,第三张呢?能不能把握好这个机会?这是时代给予创业者,给予新兴企业的机遇。不要忘记,在互联网这个行业里成就一家公司很快,但是一家公司的没落其实也很快。想想看,当雅虎如日中天的时候,谁会想到有谷歌站出来说我会很快拥有比你更大的市值;当谷歌如日中天的时候,谁会想到有个人在哈佛的寝室里搞了一个脸谱网站,成为用户超过10亿的超级大企业?所以,以前做电商管理,今天做互联网投资,我经常要提醒自己,这个行业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成也快,败也快。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任何互联网企业离破产只有18个月。你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足够的市场影响力,但是如果对下一个热点,发展的下一个趋势没有把握好的话,那么别人去超越你,在下一个弯道上把你甩掉,从而领跑,这是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事。而站在今天这个时间点上,我非常看好对移动端的应用。因为我相信,移动代表着未来消费者的消费生活习惯和消费偏向,很多商机将会在这个新的网络形式里得到更多的体现。

我们看到这样的统计,2012年,国内手机上网人数首次超过PC端,与此不相称的是各种移动运用的开发还处于探索、零碎、小型App 的阶段;淘宝和天猫2012年移动端的销售是500亿,大家觉得这已经是一个大数字,但500亿的交易额才只是淘宝天猫2012年整体交易额的4%~5%,其实是很小的一个比例。我所知道的几家主要电商企业,移动所占的销售比重都还只是个位数。这说明什么?说明互联网企业在移动端的运用远远落后于用户的潜在需求。

关于移动的未来发展还有两个看法和大家分享。第一,移动一定会诞生全新的大型企业。就像PC行业出现了搜索的百度、电商的淘宝一样,移动网络的兴起一定会推出新企业,我们可以关注现有巨头的作为,但不要对这抱过多的奢望。就像我们看到PC端的电商造就了一批新的零售巨人一样,企业在一个业态的成功往往就意味着进入下一个业态的障碍,千万不要觉得这种情况只适用于线下企业,PC端的公司一样存在转型进入移动端的诸多阻力和惯性思维的束缚。 相比之下,我更加看好全新的企业在移动端异军突起,改变行业格局。例如有一款专门致力于移动端导购的app口袋购物,推荐精准,界面简洁,很值得关注。 第二,如果我们说PC端的运用,如在电子商务方面更多的是关键词寻找、类目营销、海量商品展示的话,那么移动端的做法几乎可以肯定是反PC端的,会出现和PC端使用截然不同的特性,例如push推送、location based 定位销售等更适合移动使用特点的新概念、新功能。这点恰恰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的移动开发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还是抱着PC端的思维习惯在做移动端的运用,缺乏革命性的创新思维。

移动支付,很多人都在探讨怎样让用户在移动端上支付更便利,更快捷,例如密码,插卡,授权等,这些探讨其实都没有脱离PC端的思维,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设想:移动端不应当存在支付工具的问题,移动的实名制,可追踪性,本身就可以是一个自支付工具,为什么不把移动(手机)设计成一张信用卡,具有我们现在所看到所熟悉使用的信用卡的各项功能,而且更便捷,无纸化操作,更加环保安全。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我想说的是,在移动端实现购物延伸,一定要有思路上的突破,而不能总是把我们曾经在PC端碰到的问题再搬到手机上试图开发一遍。

美国移动电商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那里的移动电商比中国步子大约早2~3年。在美国,PC端电商的巨头除了亚马逊、Ebay 两家互联网企业,更多的是传统零售和数码品牌公司,例如沃尔玛、戴尔、苹果……而移动端的构成则明显不同,2011年美国销售量最大的10家移动电商企业是: Ebay、亚马逊、苹果、万豪酒店集团、沃尔玛、洲际酒店集团、Otto、希尔顿酒店、Expedia、在线旅游、Gilt( 引自:Internet Retail、Mobile Commerce)。

在这最大的10家移动网购名单中,有3家是著名酒店集团,还有一家是在线旅游公司,主要销售机票和提供酒店预订服务。从这个早期发展趋势可以看出,移动端的运用具有更加明显的“在路上”特征,更能吸引顾客产生类似酒店机票预订这一类的移动式购买,其对于OTO的引导作用将比PC端的网购更为显著。这些,对于很多在PC电商的发展进程中居于下风的传统企业,对于刚刚要迈入互联网销售的很多新公司新模式,都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眼睛盯着顾客,后脑勺对着供应链,这是我从事零售多年最深刻的体会。很多时候人们反过来考虑问题,成天想着我有什么品牌资源,商品优势,那是一种面对供应链,后脑勺对着顾客的错误站位。 面对移动电商这个全新领域,我们都需要更多地仔细了解年轻顾客关注什么,他们的行为特征,从那里寻找移动端商机的发展未来。

做一个大胆的预测,PC端的网络运用从互联网在90年代开始到现在趋于成熟,大约用了近20年的时间,而移动的推广普及速度会大大超过PC互联网,因为很多周边的配套服务是相同的,且用户使用习惯的转移门槛很低。估计在今后3~5年时间内,移动在搜索、社交、新闻、娱乐、购物各个方面,将会形成和PC互联网分庭抗礼的局面。这里现在还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处女地,会有更多的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