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灵异降头师
1279400000005

第5章 茅山张骞

“张超然,我收你为茅山教弟子,即日起,你为本门第109代大弟子,待此次事了随为师去茅山参拜三茅真君。我茅山教自创立之日起,就以拯救天下万民为己任,你需时刻牢记。”七姑立在三茅真君相前严肃道。

“弟子张超然,拜见师尊。”我见七姑如此认真内心中也肃然起敬,这话也的确是发自内心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七姑家的祠堂里,旁边还有被七姑称为王胖子的七姑父观礼,除了七姑父以外还有几个中年男子,显然也是那个宗教局的人了。

“超然今日加入茅山教,须守茅山教规,并且遵守我国法律法规,遵守共产党的领导,宗教局的领导,这是代表你在宗教局身份的证件。”七姑父拿出了一个小本,上面写着宗教局。

里面标注了宗教局的政策,以及标注了自己的身份——宗教局干事,同时也标注了,各地方政府部门需要给予持证人全力的协助。

当然,我并不了解这是个什么东西,想必这个宗教局和国家是直接挂钩的,因为这个全力协助的含义应该也暗指着不小的权利。

“王胖子少在这吓唬人,遵守法律法规,你也好意思说,当年你跟着吴家老小下地的时候干的违法乱纪的事还少了?”七姑又对着七姑父喝道。

“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陈年旧事干吗,我还有事哦,就先走了。”七姑父一脸尴尬的带着宗教局的几个人离开了。

“师傅这个宗教局是干吗的啊?”我对这个组织感到非常好奇。

也是通过七姑我才了解到了这个神秘的机构。

“宗教局,是领导全中国所有的正当教派的机构,这个机构是听命于中国政府的,同时因为身份特殊,行事特殊所以给予的方便也是极多。这也是个见不得光的机构。”七姑道

“那昨晚斗法的那人又是谁呢?”我问道。

“昨晚和我们斗法的就是马来十二教之一的蝙蝠教。在很多国家都是宗教领导国家,因为宗教界的人士,就好像我们可以呼风唤雨一般,任何平凡的人都是无法抗拒的。”七姑淡淡道。

“那咱们国家呢?”我问道。

“而在咱们国家很多宗教都是年代悠久并本着以民为本的思想,一直在和政府紧密配合。”七姑道

“七姑你讲讲咱们茅山教的故事吧,咱们茅山教的法术又是怎么传出去的呢?”我心想既然已经加入茅山教了就应该多了解一些关于茅山教的事。

“咱们茅山教,最早要从汉朝说起。”七姑道,“茅山教的来历源自三茅真君,三茅真君得到天上神仙相赠神仙法术于是在一座山里开了道观,这山就是世人所称的北茅山。”七姑道。

“要说茅山后来的南迁,以及茅山教法术外传,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张骞!”七姑微微叹道。

这真算是骇人听闻了,张骞,汉武帝时出使西域的张骞,文明天下的人张骞,竟然和我是一个教派的,并且他竟然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茅山教是三茅真君于西汉景帝时期在茅山所建,当然是先有三茅真君后有茅山这一称呼。后来也因为张骞和汉武帝,被迫从长江北岸现兴化市搬到江南。

当时的汉朝一直推崇“黄老之学”,所以道教兴起很快。而当时的茅山教虽然不是第一大道教,但是实力也不容小觑,其中弟子中很多都在朝为官,张骞就是其中之一。

七姑一边介绍着茅山教的历史,一边也在为我介绍张骞这个我心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名人。

一幅用言语构成的画卷缓缓在眼前铺开,生动的形象和传奇的故事一点一点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一切,都显现在了我的眼前。

清风朗日,烟雾袅袅弥漫山林之间,缓缓露出了一座道观,清净无为,离境去忧。这不是茅山教又是什么呢。

明亮的日光穿过一座座的殿堂,穿过正北丹室,浓郁的药香气息扑鼻而至。穿过正南古色古香的三层经阁,一本本道学的经典正被人传诵。穿过后山密林,门徒迎风而立,手中长剑烨烨生辉,日光一直照到这道观中的大殿。

大殿两侧尽皆是玄色道袍之人,大殿设三个座位,单左首的座位坐了一个鹤发童颜的白袍老者。老者,闭目养神若无所思,缓缓抬起眼帘,射出一丝令人惊诧的明亮目光。

这白袍老人正是茅山教第二祖师三茅真君之一的茅固。

“茅山教第三代弟子张骞,叩见老祖宗,祝祖师爷洪福齐天,寿与天齐。”张骞在老人面前行礼。

我就是张骞,茅山教的张骞,自幼拜入茅山教也是茅山教第三代弟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诵读道家经典修习茅山法术。到了我这一代,有很多师兄弟都下山入朝为官。

终于,我也安奈不住,我要去见汉武帝,我要用我所学之术封侯拜相。

“无量天尊,入我门来,不生不死,羽化登仙。入我门来,与天同寿,与地无疆。”老者轻声念道,可这声音却能传遍整个大殿。

“弟子张骞,欲入朝为官,恳请祖师恩允,弟子此生定当用所学之法普济众生。”我恭敬道,内心里一片颤抖。

“天意不可违,从此茅山再无张骞,从此不可与人说起自己师承何派。”老者淡淡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不知对错,不问祸福。”老者又轻声念道,似念与自己听。

老者的话听在众人耳中尽皆一震,这根本就是说要将张骞除名,逐出师门,早年也有门中弟子出世普济世人,为何偏偏要逐出张骞呢。

这话听在我心里也是一颤,什么祖师竟然要将我逐出师门!

“祖师!”我赶忙告罪。

“不必再说了,去吧,从此福祸自知。”老者叹道,然后转身便离去了。

“恭送祖师!”大殿内一众弟子皆齐声道。

就这样,我离开了我生活二十年的茅山,心情没有原本应有的那种喜悦,更多的是一种彷徨。

最终我通过种种努力,我成功了。我见到了汉武帝,我对汉武帝说,我有通天彻底之能,我通晓术数。我所介绍的法术尤其是可以操控别人心神的法术打动了汉武帝。我被汉武帝封为使者,出使西域。

这一路上并不太平,我竟然被匈奴俘虏了。因为我作为汉朝使节,匈奴没有杀我,那我就留在这准备伺机而动。

我要见到单于,我要对他施法,我知道武帝要出征匈奴,那我就先让匈奴内乱。我既没有投降,也没有反抗,就一直在匈奴生活了下来。

后来,我在这里娶妻生子,但是我知道,这一切都是要蒙蔽匈奴人,我要让他们知道我是和匈奴亲近的。我要见到单于,哪怕是一个重要的官员也好啊。

我在这里等了十年,人的一生,有多少个十年啊。

我按捺不住了,我的皇帝还在遥远的长安等着我呢。

最终我选择了逃走。

“你还是要走了吗?”身边的妻子望着我道。

那一刹那,我甚至觉得这里就是我的家啊!这里有我的妻子,有我的儿子。我竟然舍不得这里。

我没有说话,就像被受审的犯人一样,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又害怕我的妻子为了让我留下,而去告发我。不行,绝对不行,我要走,我还要建功立业。

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妻子转过身去的那一刹那,我竟然出手了。

竟然对着与我朝夕相处的妻子出手了,我从怀里取出了时刻准备的银针刺向了妻子。出手的那一刻,我颤抖了,心在颤抖,灵魂也同样在颤抖。

只那一下妻子就倒下了,手指向不远处,那里是一个包袱。我瘫坐在那里,我笑了,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做的最荒唐的事。

我当初该选择下山吗?

我想起了祖师说的话,这一切究竟是福是祸!

包袱里有我出使月氏的汉节,还有妻子为我准备的干粮和匕首,还有她亲手为我缝制的毯子。我就带着这个包袱浑浑噩噩的逃走了。

我逃了,我可以逃离匈奴,但是我逃的出我的心吗?我是有罪的人啊。

我一路逃到了月氏。我要说服月氏国王和汉朝一起出兵对抗匈奴,月氏的国王根本没有召见我,我在驿站里等了好久,这段日子就好像比我在匈奴的十年里还有冗长,因为寂寞而冗长。

我失败了,月氏国王没有召见我,同样也更没有答应我,他厌倦了战争,而我注定将成为一个失败的人。

我又去了匈奴,我甚至想去看看她是否会再活过来。

我开始恨匈奴了,为什么?因为我被俘虏了,所以我才会在这里遇到她,因为匈奴我才会去月氏。我要杀光所有的匈奴人,我要复仇!

我又再一次的回到了匈奴,我要杀死匈奴单于,我要让匈奴内乱,四分五裂。匈奴终要被我灭亡。

我成功的见到了他,匈奴单于。那男子并没有我想像的雄壮,也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茹毛饮血。他很斯文,交谈中我才知道,他很喜欢汉族人,很喜欢汉人的学问,而这也正是他成为单于的原因。他的父亲认为只有了解汉人的他才能打败汉朝。

我就借着这个机会接近单于,每天会给单于介绍汉朝的风土人情,我们一起探讨百家经典,讨论孔孟之道,黄老之学。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下手的机会。

那天,单于因为和诸王争论对待汉朝的态度闷闷不乐,在他眼里我是难得的朋友,就把我叫过去陪他饮酒。我偷偷藏了丹药,那是一种神奇的丹药,可以控魂。我要控制单于。

我来到了王帐内。

“骞,你知道吗,又要开战了。”单于大口的喝着酒失落地叹道。

“单于,为什么?你不是喜欢汉朝吗?”我问道。一边我也拿起了酒碗。

“我想和汉朝交好,但是诸王不允,我也没有办法。我也不想打仗,对不起啊!”单于低下头看着晚里的酒。

我们一起喝酒,一起吟诗,然后一起看天上的月亮。匈奴对月亮是充满了崇拜的,我也喜欢这片天上的月亮。它就在那,用它微弱的光指引世人,在那一刻,我几乎动摇了。

最终我把控魂丹捏碎放进了单于的酒碗里,我没有退路了。单于从此只听我的了,他只凭我心意行事。

自此匈奴内乱。各王在我的操控下发动战争,一遍又一遍的屠杀,染红了一片又一片的青草。染红了草原上的月亮。

我的功绩被武帝牢牢记住,我有了官职,有了俸禄,有了豪宅。武帝又命我随卫青出战匈奴。

在匈奴生活的这些年我早已熟悉了匈奴的地理,战争很顺利。准备充分的我用茅山术可以千里袭杀敌军将领,我可以召唤魔物扰乱地方士兵。我可以召唤瘴气使敌军中毒。

直到我遇到了一位将领,匈奴的将领。

二十多岁的年轻将领,他是我们的俘虏,得知我在阵营里,一直要求见我一面。

“儿子!”当我看到那将领的时候充满了震惊,这竟然是我的孩子,我和匈奴妻子所生的孩子。

“父亲”这将领看着我喊道。

一旁的将士都惊讶不已。

我不顾其他将士的反对解开了捆着他的绳子,这是我的孩子啊。当年回到匈奴,我去找过他,可是早已不知他去了哪里。没想到,这相见竟然发生在这时。

我和我的儿子紧紧拥抱在了一起。

我的胸口滴落的鲜血以及我满脸的震惊,这是我怀里的匕首,现在又插在我的胸前。当然这一刀是我亲生儿子所刺。他是为了他的母亲报仇,我在他眼里是个耻辱。他就在我面前倒下,是被身边的将士杀死的。

我何尝不想死呢,我是个失败的丈夫,不称职的父亲,为了逃走杀了深爱自己的妻子,抛弃了自己年幼的孩子。为了功绩下毒去害拿我当朋友的单于。为了建功立业去领兵杀向匈奴,让鲜血染红了这片草地。

从此我收了许多心术不正的弟子,专门教他们巫蛊害人之法,我要用这坏乱的人心去惩罚这世间的人。巫蛊之术从此兴起,并且惑乱一时,看着这一切我很开心。

我带着我的徒弟们再一次出使西域,我为的是要把这祸乱的种子撒的更远。西域三十六国自此巫蛊之祸兴起,我很开心。我仿佛看到了这世界将要灭亡的样子。

西域的巫蛊之术又被传了出去,传到了世界各地。传到了今天的泰国,马来,越南等等地方。

汉武帝对巫蛊之术深信不疑,他每天疑神疑鬼,最终竟然和我一样杀害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很可惜我没有见到那一幕。

巫蛊之术的盛行最终使汉武帝深恶痛绝,也终于知道了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也在暗查中知道了我师承茅山教。他迁怒于茅山教,他要剿灭茅山教,这也致使茅山教为了避祸,迁移到了江南。

巫蛊之术为祸一时,以至于百姓都人人自危,时刻恐慌自己中了巫蛊之术。官员们每天都在想怎么用巫蛊之术害人,同时又在揭发别人使用巫蛊之术。

害人的茅山教术数变成了兴起的降头术。后来战乱更迭,茅山教的的法术又在一次次分化中被传到了国外,传到了世界各地。

唐朝玄宗时主张三教并行,既是“尊儒”、“礼佛”,“崇道”,道教又再一次兴起,茅山教的很多分支又再次选择出世,其中就有著名的就有会使五雷法的张天师。因为茅山教的分化,其实张天师也就只会这点本事。

唐朝时玄奘法师去西天求取真经,求到的这一部分经书里就包括《谶》这也属于降头术的一种。后来被暹罗僧王带人抢夺,后来也变成了泰国降头术的一个分支。

但是万法同源,这一切都源自中国的茅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