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病
12786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社会确实病了。

从老人倒地不敢扶到亲兄妹为争夺财产反目成仇对簿公堂;从假酒、地沟油、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牛肉膏;从“拼爹”现象到“仇富”、“仇官”心态蔓延;从黑砖窑案、黑煤矿案到福建南平杀童案和北京大兴灭门案……

中国社会不仅病了,而且病得很重。

2012年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网、人民网等门户网站调查发现,在众多热点中,民众最关注的“五大问题”领域分别是社会道德建设、食品安全监管、缩小贫富差距、房产市场调控和加强反腐倡廉。这些问题映射出中国社会在公正、公平等基本社会伦理原则的失守,以及民众对最基本生存与安全的焦虑,都是关乎民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由此,要医治好中国社会病,最急迫的是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因为一旦民生出问题,民众就会失去恻隐、廉耻之心,失去对生命、正义、善良、人性的基本敬畏和判断,从而制造出更多的冷漠和人间悲剧。

从历史角度看,“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即“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民生,即百姓的基本生计。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尚书?五子之歌》中所说的,它构成了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而《管子?霸业》指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孟子?尽天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议论,亦客观反映了古代先贤对民生问题的重视。

然而,在中国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民生问题却很少受到过执政者真正重视。相反,官本位的文化却积淀深厚,民不聊生倒似乎成为一种常态。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为“民生”注入了更新的内涵,并将之上升至“主义”、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把民生问题不但概括为百姓的衣、食、住、行四要素,而且还对民生问题有这样的经典阐述:“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自此,“民生”一词开始闪烁出人本思想的光辉,蕴涵着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大众情怀。

中国的民生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极大改善,且由单纯的物质生活转向全面化。如今,民生含义非常广泛。从社会发展来看,民生问题已由低到高,呈现出一种递进状态。

首先,民众基本生存层面上的民生问题,具体包括社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状况、基础性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性的公共卫生、基础性的住房保障等。

其次,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层面上的民生问题,具体包括充分就业、基本的职业培训、消除歧视问题、公平合理的社会流动渠道,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问题(比如劳动权、财产权、社会事务参与权)等。

再次,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包括民众能够享受到较高层面的社会福利。比如公立高等院校的学生得到免费教育;住房公积金普及到每一位劳动者;社会成员的权利得到全面保护等。

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而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重视民生并解决好民生问题,一个政府才能得到民众认可和拥护,其才具有真正的执政合法性。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民生问题,占据了大量篇幅,提出了包括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新的提法和观点,奏响了“民生改善”的时代最强音。

可见,民生问题在当今执政者眼中,已不单纯是经济问题或社会问题,而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为,民生意味着一切!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只要民众吃得安全一点,房价下降一点,学费少收一点,民众不再为看病难、看病贵犯愁,“中国梦”就会离现实更近一步。

中国社会各类民生问题虽有一些共同的病因,但也有所差异,把脉中国社会病,还须深入调查分析,找准病根再下药。这部书选编的37篇作品均是我近几年在民生领域所作的深度社会调查成果,大部分是在《瞭望》、《半月谈》、《环球》等知名刊物上发表的作品,而极少数篇目还未曾面世。汇集成册,旨在把各类民生问题集中在一起,为读者提供“把脉”中国社会病之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发表过的作品,选编入书时,基本忠于原文,仅在细节方面进行了适当删除和修改,或补充了一些最新信息。虽然本书的作品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社会民生全貌,但作为一名职业记者,我会在未来为此作出不懈努力。这是职责所在,也是良心所系。

此书出版,首先得感谢胡仙芝、齐善鸿两位我敬重的知名学者拨冗作序。其次,感谢我的所有采访对象,是他们为这部书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再次,感谢华夏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感谢大众华文(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李赫先生,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同时,感谢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编委会执行主任、执行总编辑胡俊凯先生,感谢新华社福建分社社长汤华先生,感谢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总经理周江先生、副总经理白雪峰先生,以及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肖明超先生,他们在此书的成稿过程中,给予了我许多支持和鼓励,在此一并致谢。

此书出版,我期待有更多善意的批评和指正。我的电子邮箱xhslisong@163.com

李松

2013年1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