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漫画寻古·探幽·览胜—走进临夏
12743500000083

第83章 文武全才马应龙

明代中叶,河州八坊出了一个大人物,叫马应龙。这位回族全才,自幼聪慧,喜爱读书,凡有书籍,千方百计地搜求抄读,常常到了手不释卷的程度,苦性常为其父不忍,贤良的母亲则一心支持儿子坚持学业,因而小时候的马应龙对四书五经,无所不通,17岁入州学,成绩优异。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年),马应龙赴乡试中亚元,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登进士,殿试二甲。后曾任过户部江西司主事、员外郎,山东按察副使、四川按察使等职。晚年积劳成疾,向朝廷多次上奏请求回归故里养病,朝廷均未准,终于嘉靖六年(1526年)病故,享年53岁。

《甘宁青史略》有一段有趣的记载:光绪二十年(1895年),河州、循化一带爆发反清斗争,东乡杨梅莲、西乡炭牙古率先揭竿起义,河州的马永琳、马永瑞聚数千人围攻河州城,秦陇震动。清陕甘总督杨昌浚日夜揪心,无计可施,“绕屋彷徨,夜不能寐”。有人进言:“八坊马应龙若在此,事不难解!”杨昌浚闻言,喜出望外地说:“此岂隐君子乎,何知之者少也!”“当今用人之际,此人不可少!”便立即写信给河州知州查询:“马应龙现在作何状?”复信中方知此人是明代已故的河州八坊“文武全才”的马应龙,不得为用,便懊憾不已。

史书记载,马应龙在任各职期间,恪尽职守,清正廉明,政绩卓著,多次升职,名播秦陇,人们称之为“文武全才”。河南刘七造反时,马应龙奉命参与督饷,在万分艰难中保证了军需,立了功。第二年西征巴蜀,他先去督粮,后来带兵、筹划军务,取得著名的巾江之捷。后来,到汉州提督军务,发生兵事。敌方人数众多,作战骁勇,诸将害怕不敢迎战,他忿然率兵出击,大获全胜,被升职为山东司署员外郎,翌年升为郎中。嘉靖元年(1522年),马应龙又升为山东按察副使。期间,他严肃军纪,筹措军粮,断冤狱,摘隐昧,修城池,裁冗员,整贪官,治污吏,严惩不法盗贼,训练精兵,镇守地方,为老百姓干的实事好事不可胜数。军民感服,设立祠位供奉膜拜。但因身患疾病,忙于公务,顾不上医治,后来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曾9次上书要求退休,皇上不准,反而提升他为四川按察使,不久便卒于任上。在清理他的财物时,除了当月用剩的一点俸金外,别无他物。马应龙为官一生,十分廉洁。马应龙在他的军政生涯中,很长时间曾经管理钱粮。在理财督饷中,他总是筹措得宜,收放有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虽然经手大量钱物,但他严格按规定办事,管理得井井有条,从不私取一钱一粮。所以时人在他的墓碑上撰文评价他:“忠清雅操”。他还有许多被人称道的金钱观:当取则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当花则花,吝啬惜财自身委屈。马应龙曾说:“大丈夫当磊磊落落,自见于世,一涉顾吝,便要诎身。”“当官要廉洁,要为民办事,爱民如子,爱兵如子。”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不乏人生哲理,为做事处事之要范。

除此而外,马应龙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一生著述很多。正德间高丽国曾上诗于朝称:“应龙文章实堪师。”但可惜的是留传下来的文章只有《重修庄毅公祠堂记》、《守备西宁地方都指挥金冕墓志铭》、《镇边楼》、《赠都督鲁之常》、《马岭关有感两当书馆》等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