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漫画寻古·探幽·览胜—走进临夏
12743500000051

第51章 巧夺天工的泥塑

手痒了,就那么捏几下,一堆泥变成了极为生动的老牛形象。放在桌上,重心有点偏,反力一指,牛站立得稳稳当当,神了,这就是制陶神手赵哈格的“绝活”。

回族艺人赵哈格是临夏市城关镇木场河滩村人,谱上无名,也不入流,近年来却走红市场,多被“商界”认可。临夏的古董铺、摊点无人不晓、无人不知赵哈格,其作品也走俏国内外。

这件陶制的牛,便是赵哈格的杰作。牛呈土黄色,全身布满黑点,背上驮着一对水桶。水桶箍板正中有木制的耳,用双道节宁条制绳紧箍着水桶。再下是用节宁条系成的6根木棍桶架。肚带搭拴在牛脖,桶上的笼头绳是粗麻的。牛昂首踏步,前左、后右蹄踏地,后左蹄始抬,前右蹄始扬,脖嗉一道道肉轮趋紧,透射出跋涉于盘山道上勇往直前、不肯停歇的一个精彩瞬间。作品既粗犷,又古朴,粗中见细,细中透老,叫人不禁喊绝。

“骆驼与波斯人”让人想起悠远的过去,茫茫大漠中,波斯商人骑着骆驼,风尘仆仆地穿越大漠。渴了喝口驮背捎的水,饥了拌上皮口袋里的炒面;寂寞时,弹起弦琴,手敲单面扁鼓,奏上一曲心中的歌,驱散路途的疲劳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不畏艰险,把箱中的珠宝运往中土,换取大唐五彩的丝绸。

“人头盖器”取材于8000年前的大地湾文化人头瓶,但艺人取神不取形,表现出古人的一脸憨厚、拙态。随手捏出的帽,简单古朴,扣在人头顶上,帽下露出圆形的脸,眼睛、鼻孔、口是镂空了的。

“裸体原始人”反映出上古时代,人少野兽多,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捕来的猎物时多时少,两个原始人(一男一女)各自双手抚摸着吃得饱胀的肚皮,脸带稚拙的笑意,无一点贪婪。

“兽人背陶罐”人面仰天,大耳竖立,怒吼一声,发泄心中的怨气……

赵哈格捏牛始于童年。他捏出的羊、捏出的狗就和真的一般。

捏塑,在大学艺术教程中沿用外国的方法,即先用钢筋作骨架,然后在骨架上塑形象。赵哈格不是这样,而是寻着临夏古人的足迹,用制陶盘筑法直接塑其形象。选柔筋不沾手的泥做成蛋形筒状,然后双手分掰,三下五除二做出牛前牛后、腿脚,再夹牛头脖,一只活灵活现的大写意的牛很快就做成了。

再进行雕刻、泥塑、磨光。一只牛雕塑磨光全部完成得花10个小时以上。随后是3到7天的阴干,部分画彩并入窑烧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