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漫画寻古·探幽·览胜—走进临夏
12743500000116

第116章 道教圣地吧咪山

唐人刘禹锡《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地处永靖县城以东的陇上道教圣地——吧咪山,南临洮河,西接刘家峡水库。四周古松参天,森林茂密,泉水潺潺,鸟鸣清丽,道观林立,殿宇清静。一年四季,春有花,夏有林,秋有叶,冬有雪,景色十分清幽宜人。

在这里,岁月老人不但留下了历史上许多文人大师的名章绝句和手书墨迹,还留下了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

那还是500多年前,相传金城的井儿街有个金家,金家有女名叫金花。金花姑娘不但貌若天仙,而且心灵手巧,做一手好的针线茶饭,由此十里八乡登门说媒求亲者接二连三,金花爹经不住媒婆的花言巧语,便轻易答应了一门亲事。聪明能干的金花姑娘,不慕荣华与富贵,但愿夫妻长恩爱。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能违抗?眼看娶亲的日子越来越近,金花姑娘心急如焚。一日趁爹娘外出,金花姑娘站在家门,她手拿绕在火棍上的麻绳疙瘩,牙一咬,心一横,决心逃婚而走,由于走得急,手中的麻绳线曲曲弯弯撒了一路。也不知跑了多少路,翻了几座山,她实在太累了,就坐在一块青石板上喘气。母亲回家发现女儿不见了,伤心大哭。她哥哥急忙去找,他看到门扣上的麻线绳高兴地说:“这麻线绳绳没有头,妹妹走到哪里,这线绳就会撒到哪,我顺着麻线绳去找她。”于是哥哥出了门。麻线出城他出城,麻线上山他上山。不知走了多少里,麻线断了头。妹妹端坐在乱石滩,哥哥忙叫她快回家,而金花说啥也不回。哥哥动手拉她,金花姑娘却使劲将手中的烧火棍往石板上狠狠一戳,说来真神奇:烧火棍戳通了光溜溜的青石板,直插到底下的山坡上面。眨眼工夫,长出了嫩绿的松针枝叶。面对此情此景,哥哥便知妹妹决心已定,便转身回了家。从此,这个乱石滩被人们叫做松树,至今勃勃蓬蓬生长着一株神奇的古松。更加奇妙的是,据说它的树枝头像烧火棍一样是黑的,人称“火棍松”。是年农历4月8日,金花行至黑山即吧咪山时,线尽功成,脱凡成仙,众信士迎神接驾,屡显神灵。以后每当这一带天旱缺雨、颗粒不收时,神奇的吧咪山上却长满了野生谷米——吧咪。百姓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收割吧咪,以度饥荒。人们说这是好心的金花娘娘遍撒的籽种长成的米谷,而山上的“发菜”传说是金花娘娘的头发变成的。

明成化四年百姓在山上修建了金花庙。清光绪七年,兰省曹炯禀请封“带雨菩萨”,陕甘总督左宗棠大人又加“灵感”二字。每逢农历“三月三”、“四月八”和“七月七”时,各地朝山敬香者扶老携幼云集而来,虔诚朝拜。

而冠名成为陇上道教文化旅游胜地的吧咪山更以其苍松翠柏、深山寺庙,钟磬互鸣,香火氤氲而吸引着无数游人慕名前往。

民国的邓隆在他写的《吧咪山即事》一诗中写道:“策马直奔千仞冈,寻幽镇日苦奔忙。人间富贵花难久,仙界乾坤寿正长。月照柏岭悬古树,风敲檐铁响明铛。睡醒无法消清昼,闲读黄庭第一章”。古老的传说勿需考证,但抗婚逃婚、修炼成仙的金花娘娘为民行善的故事与美丽的吧咪山相伴相随,相映成趣,感动着古人,也感动着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