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瞩目的巾帼红颜
12732500000016

第16章 才艺双全,命运迥异——王昭君、唐婉(1)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人,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其一生极富传奇色彩。年轻时,其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为后,死后葬于匈奴,其墓号曰“青冢”。唐婉,是宋代杰出爱国诗人陆游的前妻,陆游舅父唐闳的女儿,自幼喜欢读书,能文善诗。后来,在封建礼教的威压下,这对情侣曾经演出了一幕“孔雀东南飞”式的婚姻悲剧。唐婉因此抑郁成病,过早地辞别了人世。因此,毛泽东称她“是一位有才华重感情的妇女”。

据周世钊日记记载,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改写过李攀龙的一首七绝:“豫章西望彩云间,九派长江九叠山。高卧不须窥石镜,秋风怒在侍臣颜。”有人曾问过周世钊,“侍臣”指的是谁?周世钊说,毛泽东把这两个字改成了“叛徒”。这自然是指林彪。周世钊还说,毛泽东在吟诵这首诗时,还戏改了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明妃村”的诗句。这首杜诗原是七律,前四句是:“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毛泽东将诗中的“明妃”二字戏改为“林彪”后则为:“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这四句诗便变成对林彪讥嘲的诗了。

他(陆游)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年轻时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他的表妹叫唐婉,也是一位有才华重感情的妇女。

毛泽东很喜欢《钗头凤》这首词,也读过周密的《齐东野语》,对该词的背景很熟,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谈起。他曾对保健医生徐涛说:陆游与唐婉离异后,又相遇于沈园,那是他们情意缠绵之地,陆游的那首《钗头凤》,就题在沈园的墙壁上。说着还把这首词写了下来。写完后又问徐涛知不知道唐婉回赠的那首词,徐涛说没有读过,毛泽东便脱口念了起来: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念完,又说:“这首词回赠没有多久,唐婉就因疾愁而死去,当初是陆游的母亲与唐婉不和。陆游这一对夫妻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这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1.王昭君、唐婉小传

Δ昭君出塞

王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讳,其改称明君,史称“明妃”,生卒年不详,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兴山县明妃村)人。她年轻时丰姿妍媚,是历史上著名的美女。

王昭君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名王襄。家乡的山清水秀,使得王昭君出落成了一个远近皆知的大美人。公元前39年(汉元帝永光五年)左右应选入宫,时年约17岁(一说14岁)。从此,她作为“待诏”而被养在隔绝人世的深宫里。据说,由于那时后宫妃嫔众多,为了便于皇帝择美临幸,画师毛延寿负责将每个妃子的形貌画成图册进呈御览,然后,汉元帝按画召幸。于是,毛延寿勾结宦官,向宫女勒索钱财,多至十万钱。贿赂多者,毛延寿则将其相貌美化,否则,毛延寿则将其丑化。王昭君性情率直,不愿靠贿赂进幸,被毛延寿歪曲形象,遂被打入冷宫,一直未能受到皇帝的召幸。因此,入宫以后,王昭君便和那些不幸的宫女一样,忍受着深宫的寂寞和凄凉。她悲怨,痛苦,心却向往自由。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宁元年)春,匈奴呼韩邪单于到长安(今陕西西安)朝见汉元帝,请求和亲。他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汉天子的匈奴王。有鉴于此,汉元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按前朝惯例,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是挑选公主或宗室的女儿。这次因汉元帝“龙体”欠佳,无精力张罗,便决定挑个宫女给呼韩邪。他派人到后宫传话:“谁愿到匈奴去,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筛选的美女,她们一进宫就像鸟儿被关进笼里一样,都渴望重见天日,但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又纷纷不乐意了。因为她们认为匈奴所居之地是一个荒凉粗野的地方。

不过,王昭君却不这样想,她立即决定毛遂自荐。一天,她找到掖庭令(掌管宫女的宦官),表示愿意远嫁匈奴,万死无悔。次日,掖庭令将此事奏报汉元帝。汉元帝闻奏不知昭君模样,便命画师毛延寿呈上其画册,见画册中的王昭君容貌有破相,遂允之。及至王昭君盛装出见,光彩照人,艳夺汉宫,竟然是后宫最漂亮的美女。不仅如此,王昭君还善于应答,举止高雅,汉元帝心里非常后悔,但和亲之事已经定下,恐怕失信于匈奴,所以,决定不再另外换人。汉元帝按照中国婚俗,择了一个吉日,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事后,汉元帝严厉追查,结果,毛延寿等人都被斩首弃市。这样,王昭君是第一个也是惟一的由天子的妃子再转嫁给一个少数民族王子做妃子的女人。

王昭君随呼韩邪单于乘马出塞时,汉元帝特意赠送锦绣、丝帛等各种丝织品18000匹,絮16000斤和黄金、图画以及其他贵重礼物作为昭君的嫁妆。汉元帝还颁发诏书,把年号“建昭(公元前38年—前34年)”改为“竟宁”,以象征汉朝边境从此长久安宁,祝愿汉匈两族人民永远友好和平。

王昭君一行离开长安后,渡过滔滔黄河,翻过莽莽群山。途中,王昭君看着南飞的大雁,心绪不宁,她拨动琴弦,抒发离别之情。委婉的琴声,使过路的飞雁也听得入了迷,竟忘了抖动翅膀而跌落在地,因此,王昭君得了丽容“落雁”的美称。这虽然是传说,但也反映了王昭君思恋故土的心情。

王昭君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在那里,王昭君克服了一切困难,逐渐习惯了天寒地冻、风沙蔽日的气候和住穹庐、穿皮裘、食牛羊肉的塞外生活。她一面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因为有大汉作后盾,随意与其他匈奴部落开战,一面又不断地向呼韩邪单于和其他大臣们介绍汉文化以及讲述匈奴和汉朝友好相处的历史和利害关系。平日,她爱护百姓,与他们和睦相处,关系十分融洽。她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因此,受到匈奴上下的欢迎、爱戴和信任。

王昭君和呼韩邪单于的感情也非常好,婚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后来是匈奴的右日逐王。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逝世,王昭君依从匈奴婚俗,又嫁给了呼韩邪前妻的儿子复株累若单于,生有两个女儿,长女名叫云,后嫁给右骨都侯须卜当,故称须卜居次。小女嫁给当于氏,故称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

王昭君出塞在历史上起了一定的作用,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汉朝和匈奴长期友好往来,和睦亲善。在呼韩邪单于归汉以后的五六十年间,汉匈之间出现了一个“边城晏闭,牛羊布野”的和平局面。而且王昭君的出塞,还播下了汉匈和平友好的种子,在她死后,她的后代仍秉承她的心愿,为汉匈的和平友好往来继续奔走。第二,汉朝和匈奴人民互通有无,频繁交往,边境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特别是匈奴人民用马、牛、羊和骆驼换取汉人的农副产品、铁制农具和手工业制品,它对于匈奴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和变化起了不少的积极作用。

王昭君才貌双全,擅长写诗。据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的《琴操》记载,王昭君嫁到匈奴以后,心思不乐,便作了一首《怨旷思惟歌》,不过,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他人伪托之作。

王昭君死后,葬于匈奴,她的卒年卒地已不可查考。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有一座昭君坟。据说每到春天,墓上的草比别处的野草发青得早,秋天又比别处的凋零得晚,远远望去呈青黛颜色,因此,又叫“青冢”。目前,昭君墓已修葺一新,墓前的石碑上刻着董必武在1963年写的诗,历代的碑文也被当地政府重新修理,依次排列成行,周围绿树成阴,花草茂密。墓旁还新建了一个陈列室,有关王昭君的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呈列其中。除此之外,内蒙古地区还有数处昭君墓,都是后人追慕和纪念昭君的遗迹。不仅如此,人们还把传说中昭君出生的故居叫“昭君宅”,生长的村落叫“昭君村”,浣纱洗涤过的河流叫“香溪”,行走踱过的桥梁叫“琵琶桥”,而且中国许多地方为她树碑、建庙。所有这一切,无不凝结着人民群众对昭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王昭君出塞和亲的故事,吸引了历代文学家、画家和音乐家,他们创作了许多写王昭君的诗词、散曲、杂剧、传奇、小说和话剧,以及民歌、小调、鼓词和地方戏、音乐和绘画。她在文学艺术上所受到的重视和得到的歌咏,充分说明人们对她的热爱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