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就南北两地禅学的关系来说,正如僧传所载:「江东佛法,弘重义门」〔注释:《慧思传》,《续高僧传》卷20,《大正藏》第50卷,563页下。〕,「佛化虽隆,多游辩慧」〔注释:《习禅篇后论》,《续高僧传》卷20,《大正藏》第50卷,596页上。〕南方重义理,北方重实践,是当时佛教的历史事实。这是说,第一,北方禅学盛于南方;第二,南方禅学较多与义理之学相糅合,并非说南方禅学不兴盛,更不是说南方无禅学。南北佛教学风的不同,推动了两地的交流。北方禅师大批南下,弘扬禅法,直接推动了当时南方禅修的盛行。南方有的禅师也专程北上取经,如摄岭三论学系的著名僧人慧布,尊奉「三论」,而又偏重于禅定。他北至邺都,向达摩门下的慧可禅师问学,求其所见。又西至荆楚,与慧思讨论大义,也获得印可。慧布回到栖霞后,与寺内的禅众专习禅法,并请保恭禅师主持栖霞寺,指导禅修。又,南方的禅师之间也经常进行交流,如摄岭僧人与智顗的关系就很密切。禅师们频繁交流,一方面,使不同传承系统的禅学趋于契合,如后来天台宗、三论宗和禅宗诸家禅学,虽然学说渊源不同,禅修方法有异,但是在思想上仍有一脉相通之处。再一方面,是使义理与实践、教与禅逐渐走向合流,推动理论与实践融会成完整的体系,从而为佛教宗教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3)就中国禅学的形成来说,南北朝禅师通过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学术活动,而为新禅学体系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一是突破佛典神圣观念的束缚,独立地评判佛典的高下,选择自认为义理最高的经典作为修禅的依据。二是领悟而又不拘于佛典的文句,从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命题、新的禅观方法。三是突破原有坐禅入定的藩篱,贬斥一味「宴坐」的禅法,拓展了禅修的新法门。四是在译出唯识系等经典的影响之下,中国禅学日益与心学相融合,偏重于主体「心」的修持,同时在此基础上构筑心性论、工夫论和境界论的禅学体系。这从前面所述的慧文、慧思、达摩、慧可等禅师的活动中,可以或看出其端倪,或看出其轮廓。中国化的禅学体系可谓呼之欲出了。
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法门
一、止观的涵义与类别
天台宗教义的根本特点提倡教观双运,解行并重,止观不二。教观的「教」指教相,是把佛典中止观的涵义与类别的论说,就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整理、分类、批判,从而探究其真髓;「观」即观心,是通过观心实践,体认、把握佛教的真髓。这是理论与实践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互相完成的方法。解行的「解」,是指智解,是通过见闻学习来理解教义;「行」,修行,实践躬行教义。两者兼重并行。如上所述,止观的「止」是离邪念,绝分别,使心安住于一境的修持实践;「观」是发起正智,照见诸法。止观大体上相当于定慧。天台宗所说的教观、解行与止观密切关联,解和观同指智慧、理解方面;行和止同指修持实践方面。解行与止观相当。教观的观是一种观心实践,通过观心以体悟佛教教理,和止观的观相通。
天台宗特别注重止观的修习,该宗的创始人智顗说: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止则受养心识之善资,观则策发神解之妙术;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当知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若偏修习,即堕邪倒。〔注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大正藏》第46卷,462页中。〕
「结」,烦恼。这是说,止观是佛教的两种根本修持方法,是通往涅盘的必由之路。止是消除烦恼,修养心识,远离邪念,心专注于一境,观是断灭妄惑,策发神解,产生智慧。止观不能偏修,两者要并重双修。止观包含了佛教的一切理论与实践,囊括了一切佛法,止观是天台宗的根本教理和根本教法。
智顗师父慧思所传的止观有三种,称「三止观」。相应地,智顗也有论述三止观的三部专着。智顗门下章安灌顶在《摩诃止观》的序文中说:「天台传南岳三种止观:一渐次、二不定、三圆顿,皆是大乘,俱缘实相,同名止观。渐则初浅后深,如彼梯磴。不定前后更互,如金刚宝置之日中。圆顿初后不二,如通者腾空。」〔注释:《摩诃止观》卷1上,《大正藏》第46卷,1页下。〕「南岳」,指慧思。「渐次止观」是初持戒,次修禅定,最后修实相。由低到高,如登阶梯。智顗依此而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不定止观」,是说在修持安般禅的「六妙门」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的过程中,不依固定的先后次第,而是随顺众生的根机,酌情而行。智顗依之说有《六妙门》。「圆顿止观」,初后不二,当下全部体得实相。智顗依之而撰《摩诃止观》。三种止观中的圆顿止观体现了智顗最成熟的思想,是智顗独特的观行体系,极为重要。天台宗还因以圆顿止观为教法,又名圆顿宗。
二、圆顿止观法门
智顗在《摩诃止观》卷1上说:
圆顿者,初缘实相,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系缘法界,一念法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己界及佛界、众生界亦然。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无苦无集,故无世间;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纯一实相,实相外更无别法。法性寂然名止,寂而常照名观。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注释:《摩诃止观》卷1上,《大正藏》第46卷,1页下-2页上。〕
这是说,圆顿止观的对象、境界是诸法实相,是「造境即中,无不真实」的中道实相。也就是说,一切诸法,无非中道。由此可以说,五蕴十二处(阴、入)即是真如,烦恼即是菩提,边邪即是中正,生死即是涅盘,一切诸法,即是纯一实相。诸法的「法性寂然」即是「止」,虽「寂而常照」即是观。止观「虽言初后」但又「无二无别」,也就是在止观时,形成即空即假即中的境界。这就是圆顿止观的内容和意义。圆顿止观说,强调从生命的负面悟入真理,就烦恼、无明、生死而证入菩提、中道、涅盘。这也就是说,在智顗看来,像有的佛典所说那样,要先灭除、转化生命的负面东西,才得以悟入真理,获得解脱,是一种非圆顿的方法。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是奠立在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性说的基础之上的,智顗认为佛性具足一切善恶法的存在,佛性寂然是止,佛性寂然而起观照功能是观,观照离不开佛性,故也可以说观照的对象都是佛性的体现。根据这种佛性说,智顗认为众生也不需要离开诸法而另求真理,不需要离开生命的负面再悟入真理。
圆顿止观法门主要包括止观的对象和修持方法两个方面,而修持方法中最主要的是「一心三观」和「十乘观法」,此外尚有预备性的方法和修观的行仪等。
(一)一心三观
一心三观是指一心在同一时间里同时观察空、假、中三种实相(道理)。空观是观一切存在自性本空,假观是观一切存在是缘起假名,中观是观一切存在非空非假的中道实相。
「一心三观」是天台宗人止观学说的核心。智顗着重和「次第三观」对举来论述「一心三观」。他在晚年又与「别相三观」、「通相三观」相对说,藉以突出「一心三观」的圆融性、圆满性、圆顿性。智顗强调,「一心三观」的每一观均可以统摄其它二观,如取空观,则一空一切空,一切皆空。同样,取假观,是一假一切假,一切皆假;取中观,也是一中一切中,一切皆中。空、假、中三者于一心中,无二无别,观空即观假、中,观假即观空、中,观中即观空、假。这都是有别于其它三观的。
智顗既把止观法门的观门分别为「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两个层次,同时又认为「次第三观」是「一心三观」历程的展现。他在《摩诃止观》卷3上说:
观有三: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名中道第一义谛观。此名出《璎珞经》所言。二谛者,观假为入空之诠,空由诠会,能所合论,故言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者,若是入空,尚无空可有,何假可入?当知此观为化众生,知真非真,方便出假,故言从空;分别药病,而无差谬,故言入假。平等者,望前称平等也。前观破假病,不用假法,但用真法,破一不破一,未为平等。后观破空病,还用假法。破用既均,异时相望,故言平等也。……中道第一义观者,前观假空,是空生死;后观空空,是空涅盘,双遮二边,是名二空观。为方便道,得会中道。故言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又初观用空,后观用假,是为双存方便。入中道时,能双照二谛。〔注释:《大正藏》第46卷,24页中、下。〕
「萨婆若海」,智慧海。这里的二谛观、平等观和中道第一义谛观「三观」,语出《菩萨璎珞本业经》的《贤圣学观品》〔注释:文云:「三观者,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是二观方便道,因是二空观,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见《大正藏》第24卷,1014页中)。〕二谛观就是观假空二谛,又名从假入空观。现象世界的各种事物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无独立自性,是假有;从假有观其普遍的空的本性,是为从假入空观。平等观又名从空入假观,还名从空出假观。这是大乘人为了救度众生,决定不停住于空的境界,而从空的境界回到现实世界,是为从空入假,从空出假。同时,对此假有世界,又绝不执为实有,仍以其本性空而观其空。如此以空观假,又以假观空;以空破假,又以假破空;破假后是空,破空后是假,名为平等观。中道第一义观,中道即最高真理,也即第一义,中道第一义谛观即中观。这是既不偏执空或假,同时又超越空与假,如此观照世界,即能得到最高真理。否定对有生死的现实世界的执着,是生死空;否定对纯然是空的真理世界的执着,是涅盘空。这种二空观是「双遮」,是超越两方面偏执的中道第一义谛观。再换一个角度说,二谛观是以空来否定现实事物的自性,是肯定空;平等观是以空空来否定空的世界,还归于假,实即肯定假。这两种肯定是「双照」。这也是中道第一义的境界。可见,「次第三观」都是一心的观照,是主体性的作用,也就是「一心三观」。智顗的「次第三观」说是通过观空与观假的辩证关系,论述了具体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差异与同一、现象与本质、事物与本性、认识与真理等重大认识论的问题,表达了对宇宙万物的真实或真理的看法,以及如何体证真理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思维意义。然而智顗又主要是以空观为核心论述「次第三观」和「一心三观」的,这就难以全面地把握人生宇宙的真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