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
12711800000042

第42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2)

从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来看,先后经历了采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不同的经济形态。在那些经济形态下,主导产业分别是采集狩猎业、农业和工业,占决定地位的生产资源则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80、9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进入新的经济形态即知识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就是建立在对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储存、分配、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里的“知识”,包括一般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特殊性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管理三方面。在知识体系中,重要的是特殊性知识,其核心是科学技术。有的提法是科技与信息,这并不矛盾。其实信息也是一门科技,包括在科技之中。知识经济形态与以往经济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劳力、自然资源和资本,而是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如果与工业经济相比,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工业经济形态是物质型的,以大规模使用消耗原材料、能源为基础;而现在是知识型的,以知识作为经济资源。这是从“物质时代”向“精神时代”的飞跃。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之所以成为亿万富翁,不在于他有多少厂房、资金,而在于他掌握了知识。既然工业经济是以物质为基础,而物质是稀缺的,遵循“稀缺原理”以及“生产函数理论”和“收益递减原理”,长此下去,物质必然耗尽,生产难以为继,人类社会将陷入困境;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是非稀缺性、非消耗性、共享性和易操作性,在使用中还能产生更多的知识,因此从根本上说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低耗高效性的经济。知识作为新的社会形态的“第一资源”,开辟了人类社会的光明前景。所以,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我们再不能走旧的以消耗物质资源发展经济的老路,而要走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的新路。

(四)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占据当代社会地位的“第一位置”

科学技术是一种精神产品,必须由人来掌握,也只有通过人来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任务是“出成果出入才,要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97页)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慧占据突出的地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开发、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科技优势,说到底就是竞争人才资源的优势。这种人才就是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和专家、有科学技能的劳动者,以从事脑力劳动为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四个现代化的进展,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将逐步被机器所代替,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体力劳动会不断减少,脑力劳动会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要求有更多的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造就更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89页)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没有什么知识的人还可以比较容易找到体力活干,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相当困难。邓小平历来重视对人才的使用和培养,粉碎“四人帮”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党内养成尊重知识分子的空气。他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同上,第40页)邓小平还非常迫切地提出:“我们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要有一大批世界第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造就这样的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重任务。”(同上,第91页)“革命事业需要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科学事业同样需要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也只有有了成批的杰出人才,才能带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同上,第96页)重视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还要从根本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认识和解决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地位问题,邓小平明确地说:“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275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杰出人才和劳动者,所以结论只能是把“老九”提到“第一”。当然,这种理论逻辑的严密性是与实践本身发展的逻辑有关,是四化建设的实践本身把知识和知识分子提到了社会地位的第一位置。

(五)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教育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战略”

邓小平指出:“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40页)“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同上,第95页)科技与教育同是我国的发展战略重点,同样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因此,忽视科技与教育的领导者,或者只重视科技而忽视教育的领导者,都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当今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无不把科技和教育视为争雄天下的战略产业。1977年邓小平复出工作后,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工作,充分显示了作为一位伟大的国家领导人的睿智的战略眼光。事实上,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教育思想二者就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在阐述它们的战略地位时是如此,在论述它们的社会功能时亦是如此,在部署实施时更是如此。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战略第一位就是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转引自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4年6月20日)要“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中国科学院:《邓小平科技思想学习纲要》,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关于中国的教育战略,邓小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上,第35页)面向现代化,就是不仅要求整个教育事业必须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而且要求与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相适应,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质量合格、数量足够的各类人才,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入的现代化。面向世界,就是要向世界各国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吸取人类共同创造的知识财富。

不仅现在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就是我们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向人家学习。面向世界,就是要培养大批使我们国家能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人。面向未来,就是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长远的需要。面向未来,就是面向21世纪,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科技对未来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21世纪的教育必然与科技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文献的有关论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党中央对科学技术事业给予高度的重视。1981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国家科委党组《关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的汇报提纲》。在转发的《通知》里指出,“科学技术要走在生产建设的前面。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要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通知》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科技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科技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中央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确实加强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要重视和运用科学家的力量,在整个社会造成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家的风气。”“国务院各部委和各省、市、自治区重要负责同志,都要自觉地把经济建设工作同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有机地结合起来,借重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经济的发展。”《通知》还指出,“为使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真正发挥作用,现行体制需要逐步加以改革。”必须着手研究和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体制。

经过几年的准备,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决定性的因素。随着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的源泉,成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的重要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党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决定》阐述了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在运行机制方面,要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学技术工作,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病;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调节,使科学技术机构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自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在组织结构方面,要改变过多的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教育、生产相脱节,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况;大力加强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能力和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能力的中间环节,促进研究机构、设计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并使各方面的科学技术力量形成合理的纵深配置。在人事制度方面,要克服‘左,的影响,扭转对科学技术人员限制过多、人才不能合理流动、智力劳动得不到应有尊重的局面,造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决定》还指出,“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以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调整科学技术系统的组织结构,鼓励研究、教育、设计机构与生产单位的联合,强化企业的技术吸收和开发能力”,“为了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

在制定国家“七五”计划时,发展科技问题得到突出的体现。1986年3月25日,《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智力开发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更好地发展科学、教育事业。’七五‘计划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使我国经济的成长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抓好两头。一头是大力开发和普遍推广效益好、见效快的科技成果,积极帮助广大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加速实现技术进步。……另一头是真正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技术课题,认真开展科技攻关,同时争取在新技术和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取得较大的成果,大力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继续加强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报告》还指出,“我国经济建设中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能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有赖于科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国经济的发展能不能具有强大的后劲,最深厚的源泉也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世界新技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到发展科学技术上来,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对策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和迎接这场挑战,那么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不仅不能缩小而且会扩大,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发达国家水平的任务就越来越艰巨。……当前最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普遍树立起重视科技进步的战略观点,使各个方面都有一种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紧迫感。”

1987年1月20日,在中央作出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一年多后,针对着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科技人员管理制度不活等问题,国务院再次作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生产横向联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改革科技人员管理制度,放宽放活对科技人员的政策,为充分发挥科技人员作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放活科技人员,将加速技术成果商品化,促进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兴起。并将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事业造就一批新型的企业家、事业家。”

党的十三大确立了“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