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12693100000017

第17章 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人。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进士,历任大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安史之乱时被叛军所执,被迫受伪职。平乱之后贬为太子允中,后官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他早年政治上倾向进步,中遭变乱,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益发展,因而后半生一直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有《王右丞集》传世。

山居秋暝[1]

【导读】

王维是盛唐诗坛上除李、杜外的又一位大家,他能诗善画,还擅长音乐与书法,其诗歌兼有音乐与绘画之美,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他擅长以清新的笔调精致地描绘出山林田园丰富的景致,表达生活于其中的那种闲逸萧散的情趣,具有形象鲜明、情韵深长的风貌。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绘了傍晚雨后山村清新秀丽的景色,表现出田园生活的悠然乐趣。诗人选取了“空山”、“新雨”、“明月”、“清泉”这一系列具有空灵感和清澈感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一个超然物外的境界。又在其中点缀“浣女”与“渔舟”的音容情态,使空灵之景具有了凡世的生动鲜活。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联尤为出色,描写细腻精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具有一种优美和谐的意境。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2],莲动下渔舟[3]。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4]。

【注释】

[1]暝:傍晚。

[2]“竹喧”句:指洗衣的女子结伴归来,竹林中传出阵阵笑语。浣女:洗衣的女子。

[3]“莲动”句:指溪中莲花动荡,知是渔船沿水下行。

[4]“随意”二句:《楚辞》中淮南小山《招隐士》云:“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义,是说春天的芳菲虽已消歇,但秋景也佳,王孙可以留在山中。

【延伸阅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中国古典诗歌与绘画是须臾不可分割的,钱锺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里说“它们不但是姐妹,而且是孪生姐妹”。唐代诗人王维的创作非常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诗与中国画的关系,苏东坡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成为人们公认的定论。

王维擅长用萧疏清淡的水墨笔法作画,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被后人称作山水画南宗的开山鼻祖。他的绘画强调写意,追求神似,不重写实而重在表达主观情致,所以就具有了诗的情韵和意趣,即“画中有诗”。而王维在绘画、音乐、书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艺术素养,使他在创作诗歌时,能更加精确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的美丽之处,并能够将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诉诸笔端,使得他的诗中有画一般的场景和意境,有书法自然灵动的变化,这样就无形中形成了他独有的“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

使至塞上

【导读】

王维是唐代最负盛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但不代表他的其他题材没有好的作品。王维早年亦有入世之志,有一些风格积极昂扬的作品。他曾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出塞赴河西节度使幕慰边,写下一批边塞诗,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这首《使至塞上》。这首诗最为人所称道的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写景名联,诗人抓住“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些塞外特有的典型意象,并以极为简洁的方式将其组合起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形象鲜明的大漠风光图。虽然人们对“孤烟”的具体所指还有争议,但这两句诗所描绘出的那种塞外特有的空阔寂寥又雄浑壮丽的景象,千百年来一直带给人们无限的震撼和感动。

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4]。大漠孤烟直[5],长河落日圆[6]。萧关逢候骑[7],都护在燕然[8]。

【注释】

[1]单车:一辆车,指独行。问边:到边境去查看。

[2]属国: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4]归雁:因季节是夏天,大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5]大漠:广阔无际的大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6]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7]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8]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