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12673100000065

第65章 喜欢课外书

孙卫卫

也许是小学的语文课文太过短小、语文课本太过单薄的缘故,我一上学,就喜欢看课外书。乡上的供销社还没解散时,妈妈每次带我去,都会给我买一本一张报纸书,最早是连环画,后来是文字书。上小学二年级和一期杂志,时,有人到我们学校推销一份写作文的周报,那时还我会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没有写作文,但我买了很多份。三年级开始写作文,做读书读报的笔记。很多同学都很害怕,我不但不怕,老是盼着写作文和讲评作文的那一天赶紧到来,因为又可以写作文了。

三年级时,爸爸为我订了第一份报纸《中国少年报》。一直到现在,我每年去邮局订报刊,每次都会想起小时候去邮局领取和订阅报刊的情景。有一年,要订的报刊名用16开的纸抄了满满一页,到邮局去办,才知道从那年开始新闻纸普遍涨价,原来一角二分钱一本的杂志涨到二角六分,后来只订了三种杂志。

一张报纸和一期杂志,我会认认真真从头看到尾,做读书读报的笔记。报纸看后还折叠成原样,按期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如果有一期没有来,放学后我会跑到邮局问邮递员叔叔要,有时候他会帮我找到,但有时候就找不到了。找不到,我真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老觉得那上面有好多东西我没有看到,太可惜了。

妈妈每次到镇上或者县城,我都让她给我带一本书回来。开始是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后来我就把要买的书写在纸条上给她。吃过午饭,我就在房子后面的路上看她回来没有,远远看到她,便赶紧飞跑过去,妈妈掏出书和吃的东西,我先要书。妈妈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边走边看。有时候妈妈回来很晚,我看到她时差不多太阳快要落山了。上了五年级,和同学一起去镇上的书店,来回十多公里,回来要翻一个高高的塬,上塬后必须喘息一下,这时候大家就把买的书拿出来交换看,往往是我买得最多,他们都很羡慕,我特别自豪。

四年级,从语文老师那里第一次听到“投稿”两个字,知道投稿后还可以有稿费。我那时对稿费并没有什么奢望,只是觉得文章发表了会特别光荣,就一直写呀投呀。虽然到小学毕业也没有文章发表,但经常给编辑部写信,经常投稿,同学和老师都知道我是一个喜欢写作文的人。五年级,语文老师周老师要求我们每周抄写两篇范文,可以是名家的,也可以是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小学生习作,这就逼着我们看很多图书报刊。摘抄得好的,周老师会在下一次语文课上表扬,分析文章好在哪里,有时候也会让摘抄者介绍为什么要抄这篇。有时我也能得到表扬。虽然这些文章不是自己写的,但是能得到肯定和鼓励,说明眼光不错,和自己写的受到表扬一样高兴。我后来总结:

抄书真是一个好办法,可以让心静下来,深入到文章里面学习,还可以练习写钢笔字。我感谢我多少回在梦里梦见我的作文发表了,还得了奖,的那些课外书,它们像我小时醒来后想想还没有文章发表,感觉是在做梦,但并不候和我一起玩过的伙伴一气馁。初中三年级的秋天,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在样,让我永远一个报纸的中缝,只有200多字,稿费不过四元,但记在心里。

对我来说,已经是很大的鼓励。那四元钱,再加上平时攒的钱,我又用来订报刊。

我常常想:如果我从小学就不喜欢看课外书,我现在肯定也不会成为一个喜欢写作的人。

我感谢我的那些课外书,它们像我小时候和我一起玩过的伙伴一样,让我永远记在心里。

孙卫卫,男,1975年生于陕西周至,1998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编辑、总编室主任、编委等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90年开始发表习作,出版有儿童小说《班长上台》,散认识作者文集《正好年轻的故事》等文学作品十余部。获过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中国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等。系鲁迅文学院第六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作家班)学员。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