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阅读(蓝色卷)
12673100000026

第26章 作文材料意义的发掘

谢采筏

文章是材料构成的,小学生作文也是这样。要想写出有主题、较为深刻的作文,就必须把材料里的意文章是材义发掘出来。材料里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料构成的,小是自动地显现出来,必须由写作者深入地发掘。发掘学生作文也是这样。要想写越深,意义越显,主题就愈加深刻。试举二例说明出有主题、较之。为深刻的作文,就必须把材料宋朝有一少女,才华横溢,出口成章。有人以一里的意义发掘出来。枚破铜钱为题叫她写一首诗。面对这仅有的一点材料,她稍作沉吟,便吟出一绝。先看头两句:“半轮残月掩尘埃,依稀犹有开元字。”这是说,一枚残缺的像半个月亮的破铜钱埋在尘土里,现在被挖出来,经仔细辨认,上面隐隐约约还有“开元”(唐玄宗的年号)的字样。这两句是实像实写,不足为奇,下面如何深入则成难题,对一般人来说,这的确难以为继。然而这位奇才少女笔锋一转,吟出石破天惊之句:“想得青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想这枚破铜钱还是完整之时,经千万人之手的摩挲,锃亮无比、青光照人,那是何等神通,何等了得!有钱能使鬼推磨,制造了人世间多少不平之事。有了钱,可以颠黑倒白,说方成圆;有了钱,可以说恶为善,指丑为美……这两句是虚像虚写。正是这神来之笔,把在阶级社会里的金钱本质暴露无遗。谁能看出,这么简单的材料里竟蕴藏着如此深刻的意义,非经作者深入地发掘不可能得到。

再看现在的一个小学一年级学生日记,这篇日记是在妈妈辅导下完成的。题目叫“第九片西瓜”,材料也十分简单:一家人到饭店吃饭,餐后按例上水果,上了九片西瓜。就餐八人,一人一片多一片,因为“我”最小,妈妈让“我”吃,“我”没吃,让年纪最大的外公吃,外公吃了。如此而已。这材料里所蕴藏的意义已经比较明显:它写出了孩子的谦让、尊老孝长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这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这就必须用恰当的语言文字点一下。点与不点,大不一样。这如同画师画龙,龙成之后,必须着意点睛。未点睛之龙是条死龙,点睛之龙则成活龙。

这篇日记文尾小作者这样一句话就是点睛之笔:“外公吃了这片西瓜说,这是他吃过的西瓜中最甜的一片。”仅此一句,一下子就使这篇日记的意义得到升华。难道偌大年纪的外公所吃过的西瓜真的是这片最甜吗?未必。之所以“最甜”,乃是“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这个小外孙真孝顺,我吃在嘴里,甜在心头啊!由此看来,这就不是一般生理意义上的“甜”,而是升华到道德层面上的“甜”了!

所以主题要表现的是材料表面看不见的东西,这个看不见的东西就是材料的意义之所在,它往往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它的深刻揭示,才能使文章的主题很好地彰显于读者面前。所以我们的教师和家长所以我们的教师和家长在引导孩子作文之时,就在引导孩子作必须多问问孩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料?这些材料文之时,就必须多问问孩里有什么意义?还有没有更好的材料?材料里还有没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有更深的意义?这些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选材要料?严,开掘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