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东江纵队
1266400000036

第36章 袭击大涌桥 (1)

50

宝安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惠宝地区重镇,更是惠东宝地区一重要战略位置。宝安气候宜人,四季鲜花飘香,绿树葱宠。

南头位于宝安县县城,宝安县设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明朝曾改名为新安县,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重改为宝安县。宝安是岭南重要的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沿海己有先民聚居。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置县,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这里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宝安毗邻香港,是一个边陲小镇,也是著名的侨乡,有数万人旅居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胞。

日军114师团一个联队驻扎在南头,联队长中川一郎手下有几名虎将,其中大队长山木本夫就是其中之一。山木本夫曾经会同惠州、东莞等地驻军扫荡龙岗地区,将国民党驻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山木本夫驻防南头重地后,经常派出部队,反复进行了肃清扫荡,将国民党残余打扫得干干净净,使其他部队及联队长能过上一段安稳舒适的日子,不必天天为遭受那些土匪武装袭扰所牵挂,暂时还算安静。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整个宝安地区变得不安宁起来,几个据点被端,车站被袭,弹药库被炸翻了天,他原以为是来自惠阳方面曾生的游击队,后来经查,原来是王作尧领导的第四战区第四纵队直辖第二大队。

王作尧的游击队他听说过,曾经在榴花塔一线,多次阻击大日本皇军的进攻,使得从东江河上试图登陆的计划破灭,并有一支部队全线溃败。按理这些根本就不是军队的军队,压根就形不成战斗力,却也不敢小觑,中国人打起仗来都是些玩命的家伙。

说白了,这也是一支地方土匪武装,他们身穿旧衣烂袄,几条破枪还敢在坚无不摧的大日本帝国防区作威作福。也未免太小看大日本国的军队,他想无论如何得消灭这支土匪武装,以绝心头之患。

山木本夫配合联队作战科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大致是先派出小股部队进行摸底,然后一举歼灭。

这边王作尧的第二大队经过改编后,由原来的一百多人扩大到三百多人,部队迅速发展壮大,在爱国华人华侨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武器弹药也得到了改善,特资装备也得到了有效的补充。

活动于东莞、宝安地区的第二大队,积极对日伪军作战,他们深入宝深公路沿线,不断袭击敌人。八月上旬,摧毁了宝深公路上南头至深圳的交通联络陷于瘫痪。同时,不断袭击敌军的车辆,逼使敌人龟缩于孤立据点。

十月间,由于敌人抽调兵力进攻粤北,东宝地区敌人力量薄弱。第二大队便挺进南头外围,对南头包围封锁,断绝敌人的粮食供应。守城日军被迫于十一月三十日晚从海上撤走。十二月一日,第二大队收复宝安县城南头。这是广东省在抗日战争中首次解放县城的胜利。

为了更有力地打击日冠,发展武装队伍。政训员何与诚一边抽调一批积极分子到惠阳坪山的香园墩军事干部学校进行学习,一边加紧部队的训练工作,部队得到了空前的壮大。

近来部队出动频繁,打据点、端炮楼,大大小小打了不少胜仗,使日军惶惶不可终日,部队得到了锻炼,人民群众深受鼓舞,战士们士气高昂。纷纷要求攻打县城南头,因为南头是宝安县城,是政治经济中心,只有打下南头,宝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通往南头有两个城门,即东门和西门,东门是经过香港和深圳的必经出之路,而西门则是通往宝安各乡镇的主要通道,要攻打南头,首先守住西门,封锁东门,并断其后路,然后绝断周边所有交通要道和通讯设施,使日军孤独起来,让他们成为哑巴和聋子,然后聚而歼之。

东门好守,拔掉几个据点就可以埋伏下来,他出来一个就打一个,完全可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就难在西门,因为西门为出入南头的主要交通要冲,来往人多,地形复杂,更主要的是只有抢占了前面的大涌桥,才能占领有利地形,阻止敌人增援,以便展开攻击。

大通桥位于宝深公路上即南头城以东三公里处,是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大涌河水优清洌,水流湍急,两岸都是稻田、香蕉和树林。大涌桥为钢架结构,桥体相当结实,可通汽车。始建于明朝年间,几次毁于战乱,清末时期当地一个父母官员为了造福老百姓,自己掏钱修了这座桥。

日军为了守住这座桥,层层设了哨卡,并派出重兵把守。为了拔掉这颗钉子,占领有利地形。王作尧、何与成与高阳绞尽脑汁,正思忖如何来对付。这时,李汉帮前来报告,说明天有一个日军运输车队从广州开来,必定要经过大涌桥。

王作尧一听,击掌笑道:“有了!”

何与成不解地问:“有何良策?”

王作尧指着地形图说:“日军车队要经过大涌桥,必定要经过南头山,而南头山有一个狭长的山谷,我们就在山谷设伏,消灭车上的鬼子,然后乔装打扮,就可以开着车大摇大摆地前往大涌桥,并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桥两边的制高点,夺下大涌桥。”

何与成听了,笑着:“这确是一着妙计,不过得搞清楚,鬼子的车队到底有多少,还有就是车上装的什么物资?以便采取更为有利的策略。”

王作尧赞成地说:“对,这个太重要了。”

高阳说:“这个容易,我们可以派人再去摸一下,尽快将情况搞清楚。”

王作尧说:“好,务必在今晚搞清楚!”

何与成主动请缨:“要不这样,我去吧!”

王作尧说:“不行,你得去组织精干人员参战,对了,最重要的是挑选会开车的人,还有发动各乡各镇的自卫队员和群众搬运车上的物资。”

高阳说:“还是我去吧!我去比较合适!”

李汉帮抢过话头:“不行,你得指挥队伍,还是我去吧。”

王作尧欣然赞同,说:“好,还是汉帮去吧,他情况熟悉,最好与曾向梅一同前往,这样也好有个照应。”

李汉帮答应一声,就走了。回到家里,李汉帮与曾向梅一合计,决定趁夜去一趟广州,等他们来到广州时,已是深夜时分,交通站的同志告诉他们,日军的车队有五部,车上装载着被服、粮食和弹药,天黑前就出发,估计明天拂晓时分经过大涌桥,前往南头。

一听说有武器弹药,李汉帮异常兴奋,心想咱们队伍不正缺乏这个吗,日军怎么知道咱们正需要这个呢。事不宜迟,他和曾向梅又急匆匆赶回去,不然就来不及了。

他们回到大队部,立即向王作尧作了汇报。王作尧连夜召来何与成、高阳,部署兵力,准备袭击日军车队。

南头山并不高,却有一条长长的狭谷,山两边杂草丛生,树繁叶茂,便于设伏。太阳升起来了,密密的阳光打在树枝间,透过树叶,照射在战士们的脸上。他们从后半夜开始一直埋伏在这里,守着黑夜和黎明。有的犯困,忱着露水悄然睡着了;有的还在窃窃私语,有的抱着枪一边打哈欠一边睡眼半睁。

就在这时,只听一阵轰鸣声由远而近。爬在最高处的哨兵跳下来报告:日军车队来了。王作尧命令各中队准备战斗。战士们一听日军来了,相互推醒,都打起精神,紧张地注视着山下的公路。

声音越来越大,日军车队果然大摇大摆地开来了,眼看就要进入伏击区。王作尧与何与成时不时拿望远镜观察,却发现日军虽然有五部运输车,车上装满了物资,外面用帆布掩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