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过是向死而生
12646200000003

第3章 事死如事生——论生死(3)

我们是会死的,但我们已经从死神手中偷走了一些时间——那些我们已经活过的年、月、日,以及我们将继续活着的每一刻。这些时间不管我们怎样度过,它们终归是属于我们的,属于我们这些已经胜利降生于世的人,而不属于死神,尽管我们以后终将无可避免地死去。

人们对死亡的焦虑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为此他们深深地感到遗憾。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与其在死亡的恐惧中抱憾终生,不如好好地思考人生,充实地过完这一生。

逃避死亡者追逐死亡

一个仆人惊慌失措地跑到主人面前禀告,他在市场上见到了死神,死神不停地推挤他、恐吓他。他请求主人准他的假,以便尽快赶到撒玛拉去,因为只有在那里,死神才找不到他。主人准了仆人的假,自己却跑到市场上去见死神。主人找到死神后,便责问他为什么恐吓、威胁自己的仆人。死神回答说:“我并没有恐吓、威胁他,我只是感到十分惊奇,没想到居然在市场上见到他,因为我们原来约定的是今天晚上在撒玛拉见面。”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死亡都可以找得到我们,即使我们在任何可疑和陌生的地方设防。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躲避死亡的打击,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幸免一死。

死亡何时到来?死后我们将去向何方……关于死亡,有太多的不确定。死亡是个大谜团,但有两件事情是可以确定的:其一,我们总有一天一定会死;其二,我们不知何时或如何死。因此,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不知道何时会死,而我们就把它当做借口,延迟对死亡的正视。我们就像小孩玩捉迷藏一样,蒙住眼睛就以为别人看不到我们。

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吸引灾难的磁石,所有一切都是由心相投影到现实中来的,消极思考的内心会吸引消极的现实,而积极的思考内心会吸引积极的现实。越是惧怕死亡、逃避死亡,你的内心也就会只有死亡的存在,那么你就会奔向死亡、追逐死亡。相反,如果对于死亡的恐惧降低,也就比较能接受死亡;增加对别人的关怀,更加肯定爱的重要性;追求物质的兴趣降低,也就更加相信生命的精神层面和精神意义。

在托尔斯泰的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傲慢、狭隘、自私的中年官员伊凡·伊里奇得了绝症,疼痛一直折磨着他。当死亡临近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将全部人生都用来追求名誉、声望和金钱,借此来逃避死亡。伊凡·伊里奇开始对那些毫无根据地说他会康复的人充满愤怒,因为他们这样说会误导他将这一生的错误继续下去。

在和自己的内心深入交谈之后,他清醒地意识到:他死得如此糟糕,这正是因为他活得如此糟糕。他的整个人生都错了。为了逃避面对一死,他竟然没有让自己好好活过。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好像平时坐在火车车厢里,当他以为自己在前进时,却是在后退。

随着死亡逐渐逼近,伊凡·伊里奇试着对他人怀着温柔:当小儿子亲吻他的手时,当仆人充满关爱地照料他时,甚至,对他年轻的妻子,伊凡也第一次感受到了那份柔情。最终他没有在疼痛中死去,而是在充满爱心的愉悦之中安然阖眼。

就像伊凡·伊里奇一样,一个人只有在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其自我意识才会真正的诞生。看过电影《卡桑德拉大桥》的人都知道,在列车开往卡桑德拉大桥的时候,其实也就是在通往死亡的途中。正是在这个时候,哲学意义上的自由才得以彰显:可以选择跳车逃走,可以奋起反抗,也可以一动不动地坐以待毙。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都是其自由选择的结果,都必须为此付出代价。只有面对死亡的时候,人们才能够破除成见,把真与假、善与恶等界限看得模糊。死亡,在其最深处终于暴露了人的自由。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死亡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面对死亡,需要我们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我们既要把死亡当做生活中的“日用品”,又要把死亡当做奋进的动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从对死亡的悲观和乐观中摆脱出来,进而将向死而生的奋斗精神带到生命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