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怪诞行为心理学
12645200000004

第4章 参照效应—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1)

不是贪婪,而是嫉妒推动着世界前进。

—沃伦·巴菲特

与其说我们挑选的是选项本身,倒不如说我们挑选的是选项的说法。

—阿莫斯·特韦斯基

乐观者与悲观者的唯一区别是,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中的小洞。

—奥立佛·斯通

如果你喜欢苹果胜过橘子,喜欢橘子胜过葡萄,那么你不能喜欢葡萄胜过苹果。

这是传统经济学所做的假设之一。

行为经济学则证实,不同参照点(或参照系),会影响人们的选择与判断,这正是前景理论所要阐述的第4个原理。

参照点(参照系)依赖

前景原理4:参照依赖

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一般人对一个决策结果的评价,是通过计算该结果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化而完成的。人们看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看最终结果与参照点之间的差额。

一样东西可以说成是“得”,也可以说成是“失”,这取决于参照点的不同。非理性的得失感受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

小结:前景理论4原理

1.损失厌恶: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

2.确定效应:处于收益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

3.反射效应:处于损失状态时,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

4.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由参照点决定。

一个春日的下午,我和朋友驱车至北京通州的宋庄画家村。乡下的空气清新,寂静荒凉。我们深夜才回城。路过长安街时,感觉那天晚上的灯火特别明亮。虽然以前经常路过长安街,却没有感受到如此明亮。

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灯光亮还是不亮,理论上讲是客观的,但在人的感官里,却完全是比较的结果。

打折与返券,哪个更优惠?

你走进一家咖啡店,里面对同一杯咖啡提供两种优惠方案:

A.加量33%不加价;

B.原价降价33%。

对于你来说,哪种更优惠呢?

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它们差不多一样!”

由于参照点的原因,很多人对得与失的判断经常出错。

实际上,33%的降价相当于加量50%。

但是,很多消费者会感觉免费得到更多的东西比“得到同样的东西,花钱更少”感觉好点。

实际上,A选项相当于返券,B选项相当于打折。而且,很多人的返券难以全部派上用场。比如你拿一张50元的返券,很难购买到恰好价格是50元又很心仪的产品。

这一研究事实,对营销很有意义。你是生产消毒水的,当市场竞争者介入的时候,不要急着降价,可以加量,加很大的量,让顾客买了你的消毒水够用个一年半载的。手机也不一定急着降价,可以不断推出升级、增配版本。

幸与不幸,都是比出来的

到底什么是“得”,什么是“失”呢?

你今年收入20万元,该高兴还是失落呢?假如你的奋斗目标是10万元,你也许会感到愉快;假如你的目标是100万元,你会不会有点失落呢?

所谓的损失和获得,一定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卡尼曼称为“参照依赖”(Reference Dependence)。

老张最幸福的时候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做“万元户”的时候,虽然现在自己的村镇已经被改造成了城市,拆迁补贴也让自己成了“百万元户”,但他感觉没有当年幸福,因为邻里都是“百万元户”了。

讲这个故事的用意不难明白,我们就不再进行烦琐的论证了—得与失都是比较出来的结果。

传统经济学的偏好理论(Preference Theory)假设,人的选择与参照点无关。行为经济学则证实,人们的偏好会受到单独评判、联合评判、交替对比及语意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古人说得好:“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骑驴的望着坐轿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我们快乐和不快乐的根源,都是和别人去攀比。向下攀比是幸福的,向上攀比是痛苦的。

诗人纪伯伦写道:“当我哭泣没鞋穿的时候,却发现有人没脚。”

这种主动“向下看齐”的做法,是对抗人生不幸的一种技术,却未免有点阿Q精神。

少看点虚幻的肥皂剧、偶像剧,或许可以增强生命的幸福感。

电视剧里的才子佳人,会让你觉得身边的人是如此庸俗。那些完美的英雄,会让美国总统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太失败了。

同侪悖论

一天早上,你刚到公司,老板微笑着告诉你,你的薪水提升了20%。

这时,你什么感觉?

中午吃饭的时候,你得知公司的所有同事都被加薪了,并且,他们都加薪30%。

这时,你什么感觉?

所以,很多大公司都实行“密薪制”,否则就算付出很高的薪酬,也难以达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培根曾说:“没人会嫉妒国王,除非他本人也是国王。”

人人都需要一个参照点,但只有把同侪或同阶层的人作为参照点才更有意义。

阿Q先生是特容易满足的人,他不会嫉妒大老爷们的花天酒地。但是,阿Q却非常嫉妒王胡先生“赤着膊捉虱子”“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的从容自若。

80后绝对不会嫉妒60后的功成名就,但80后之间会忍不住攀比。

我们不会和明显比我们差的人进行攀比,也不会与明显比我们强的人攀比。我们只会和自己身边的、出身差不多的人进行攀比。

假设你面对两种选择:

A.其他同事一年挣6万元的情况下,你的年收入7万元。

B.其他同事年收入为9万元的情况下,你一年有8万元进账。

卡尼曼的这项调查结果出人意料:大部分人选择了前者。

事实上,我们拼命赚钱的动力,多是来自同侪间的嫉妒和攀比。

我们对得与失的判断,是来自比较。对此,美国作家门肯早有妙论:“只要比你小姨子的丈夫(连襟)一年多赚1000块,你就算是有钱人了。”

这种与同类人群攀比而产生的非理性,就叫作同侪悖论。

传统经济学认为金钱的效用是绝对的,行为经济学则告诉我们,金钱的效用是相对的。这就是财富与幸福之间的悖论。

既然已经提到了攀比这个话题,索性把话题摊开,我们在下一章专门探讨。

风险偏好大逆转

综合前景理论的4个原理,可以推论:改变参照值,就能改变人们对得失的判断,从而改变他的风险偏好。让我们接着“吹水”。

假设你买彩票中奖了,税后500万元。一家人开始计划如何用这500万元进行投资。最后大家把目光落在两个都需要投资500万元的方案上。

A方案:加盟肯德基,五年后肯定盈利200万元。

B方案:开一家海鲜酒楼,有50%的可能性五年盈利300万元,50%的可能五年盈利100万元。

家庭成员大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会选择A方案。只有你对B方案情有独钟,你该怎么说服他们?

你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参照值)来改变大家的偏好。

你可以向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证明500万元投资某种稳赚不赔的基金(国债),所赚都能超过200万元,虽然加盟肯德基比较保险,但回报率还是显得太低。假如这样说得通,你实际上是将盈利目标提高了,比如250万元,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50万元,而B要么刚超过目标50万元,要么少赚150万元,这时候两个方案的期望值都是负的。

据前景理论,人在面临损失的预期时,就有赌一把的冲动。这时选择有风险的投资方案B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不论是在管理,还是在战争、谈判等方面,低标准的目标往往使人谨慎行事,高标准的目标往往使人敢于冒险。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参照值影响人对得失的判断,从而调节他们的风险偏好。

交替对比

行为经济学的先驱,已经仙逝的特韦斯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实验。

选出5种微波炉,拿给被试者选购。这些人仔细研究这些产品后,有一半的人比较钟情于其中的两种:一种是三星微波炉,售价110美元,七折出售。另一种是松下A型微波炉,售价180美元,七折出售。

在作出具体选择时,有57%的人选择了三星,另有43%的人选择了松下A型。

同时,另一组人应要求3选1。包括上面两种产品,以及另外一种松下B型微波炉,售价200美元,但要九折出售。

松下B型的价格显然不像另外两种那么优惠,但却使偏向松下A型的人显著增加。约有60%的人选择松下A型,27%的人选择了三星,另外13%选择了松下B型。

特韦斯基解释说,这是“交替对比”的结果。也就是各种选择之间的利弊相比,会使某些选择显得更有吸引力,或是吸引力为之减少。

客观上讲,我们对一样事物的评价不应该受到与这样事物本身无关因素的影响,也不应该受到评估方式的影响,但事实上这却是难以做到的。正所谓“人比人死,货比货扔”。

中杯效应

某些商品,大份与小份之间成本基本无差别。比如咖啡,大杯与小杯之间的成本差至多不过几毛钱,但是其定价却相差甚远。商家为了促销,常在促销手段上玩花样。

假设某咖啡馆推出一款咖啡:大杯(20盎司)19元,中杯(16盎司)14元,小杯(12盎司)12元。

理性之选应是“小杯”。除非是对咖啡特别上瘾的人士,小杯咖啡一般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