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出土的谜团
12635500000024

第24章 猜不透的古代悬葬之谜(2)

根据对木棺进行的碳素年代测定分析,再结合随葬物品的年代学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三峡地区崖葬的主要流行年代是战国时期至东汉时期。

在东周时期,也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三峡地区属于巴国统治的区域。巴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巴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周王的宗族,与周王一样也姓姬。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当周武王东征灭亡了商王朝以后,周国的领土大大地扩展了。并且当时在周王统治的范围内进行了一次广泛的大分封。巴国的最高统治者就是当时被分封的诸侯之一,史书记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巴国的最高统治者被分封的诸侯等级是“子”爵,所以又经常被称为“巴子”。东周时期,巴国的统治范围大概在四川盆地的东部,其东边的国境一直达到湖北省西部的山区,三峡地区也包括在内。根据《华阳国志·巴志》的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道,北接汉中,南达黔涪。巴国境内的一般居民都是“蛮民”,“有濮、、苴、共、奴、夷、之蛮”。在川东以东地区,有“奴、、夷、之蛮民”。通过许多的考古学资料我们现在知道,巴国统治集团的丧葬习俗是土葬,他们所用的棺是木制的船棺。而崖葬应该是当时居住在三峡地区的蛮民中流行的一种丧葬习俗。在三峡地区内当时主要的居民是和。现在我们在三峡地区所见的崖葬遗迹,应该就是这两种土着居民所留下来的。

3千年的“人悬棺”

在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地区,有两条平行的长江小支流,东边的一条名叫南广河,西边的一条名叫横江。两条河流都是从南向北汇入长江。但是,与这两条河的流向相反,这里的山势却是从北向南逐渐从砂岩的低矮缓山向石灰岩的崇山峻岭过渡。在这两条河的中上游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南部和云南省的东北部地区,崖葬的分布十分广泛,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悬棺而葬。这些崖葬的分布是以四川省的珙县和兴文县为中心,此外还有四川省的筠连、高县、宜宾和云南省的盐津、威信、镇雄、昭通等县市。

这一带在古代一直是属于濮僚系统民族之一的人居住的地区。以现在的宜宾市为中心的四川南部地区在秦汉时期被称为“道”。“道”是当时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与“县”平级。根据古代文献的解释,有蛮夷聚居的县就称为道。当时的四川南部地区因为主要居住的是人,所以被称为道。人在上古的时候曾经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在秦代时他们的首领曾被册封为侯,后来他们所建立的国家也就被称之为“侯国”。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这些崖葬就是人的遗迹。

为了研究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北部地区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探明悬棺的年代、内涵和所属的民族,从而揭开千年“人悬棺”的隐秘,早在1946年时就有学者来到这里取下了6具悬棺。1974年7月至9月,四川省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和珙县文化馆的文物工作者一起,又对珙县麻塘坝的悬棺进行了一次正式的考古清理发掘。他们在邓家岩取下了7具悬棺,又在白马洞取下了3具悬棺。由于这次取下的10具悬棺是经过正规的科学发掘和科学的整理报导,从而使人们对川南地区的悬棺有了一个比较正确的初步了解。

1974年取下的10具木棺都是水平地放置在崖壁的木桩上面。一具木棺一般放在2根~3根木桩上。而木桩则是钉在宽度和高度大概为12厘米,深度大概为17厘米的人工开凿的方孔内。邓家岩的7具木棺距地面的高度最低的是18.15米,最高的是25米,而白马洞的3具木棺距地面的高度最低的是42.6米,最高的是43.6米。

取下的木棺一般都是长2米左右,最长的有2.2米。木棺的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高度和宽度都是50厘米左右,小的一头的高度和宽度都是40厘米左右。木棺棺盖的形状有两种:

一种的盖顶是弧形,一种的盖顶是两面斜坡的屋顶形,此外还有的盖顶形状介于二者之间。

在有的木棺的端头还钉有一块木雕装饰,它的形状既像手掌又像是火焰。这种装饰的具体涵义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太清楚。在有的木棺的端头横着钉有两根木棒,大概是为了抬棺所用。

木棺都是用整木挖凿而成,木棺的内外都不髹不漆,木纹清晰可见。从木棺上残存的痕迹来看,显然在制作木棺时,没有用过木锯,而可能是用铁斧和铁凿挖成的。棺盖和棺身之间有子母榫扣合,目的是为了防止棺盖脱落,在棺盖和棺身之间还用铁抓钉扣紧棺身和棺盖。木棺的木质坚硬,历史文献和民间都传说是用马桑木制成,但经过专家的鉴定用的却是楠木。

这些悬棺中的随葬物品不多,除了衣服之外,10具悬棺中随葬的所有物品一共只有40多件,一具木棺中最多的随葬物品也只有6件,有的棺内一无所有。这些随葬物品都是日常的生活用品,种类和质量也差别不大。保存下来的有丝织品、麻织品、陶器、竹木器、瓷器、铁器、漆器、铜器等等,其中以麻织品和竹木器的数量最多。

经过清理的悬棺,在棺盖和棺身之间都被鸟雀打开了大小不等的孔洞,于是鸟雀在棺内筑巢栖息。所以,棺内杂草、树枝、羽毛和泥沙层层相间,填满了棺内。经过了考古学家们的悉心清理,小心剔除这些外来杂物,才使得棺内的原物重见天日。

经过清理以后,可以看出棺内的人骨架保存得基本上完好,死者当年是仰身直肢地躺在棺内,左右手平放在身躯的两侧。随葬的物品都放在棺内,其中绝大部分都放在头部或者脚部的两侧,还有个别的是放在左右手的两边。尸体当年是穿着各种入葬的衣服,有的还要用素面的麻布或者是有彩绣的麻布裹住尸体,再用针线将麻布缝合。例如在1946年取下的6具木棺中有3具木棺的保存情况较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死者入葬时他们所穿着的服装情况。

5号棺的死者是一个男性。在他穿着的服装外面还裹着彩绣的麻布。上身的外面第一层到第四层穿的都是对襟的绣花马褂,有丝绸的,也有麻布的。最里面两层是两件丝绸的深蓝色上衣。下身穿的是两件丝绸的彩绣短裤。在短裤的左右下方各绣着一个意味深长的图案,左边是四个汉字的“王”字,右边是四个“”。脚上穿着麻布的袜子。这个死者可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所以才能在短裤上绣有“王”字。而“”符号是佛教中常用的图案,也出现在这个死者的服装上,这也许是为了向人们显示他作为政教合一的首领的地位吧。随葬多件丝绸的服装也显示出死者生前的富有。除了服装之外,还有5件随葬物品,即麻网袋、竹筒、竹簸、瓷酒杯和陶碗各一件。

6号棺的死者也是一个男性。他的最外面第一、二层穿的是黄色丝绸的通身长衫,第三层是麻布的通身长衫。第四层到第七层是白麻布的上衣,有花边的彩色绣花。第八层是一件蓝色的对襟短内衣。最里面两层是白麻布的对襟内衣。下身穿的是一条彩绣短裤。小腿上还绑有彩绣的绑腿。死者的随葬物品也有5件,有麻网袋、竹簸、木碗、牛角和剑形木板各一件。

死者的身份可能是一个巫师,而绑有鸡骨的剑形木板和牛角大概就是他作法的器具。

4号棺的死者是一个老年女性。她的头上戴着露顶的蓝色丝绸披风,镶有花边。披风垂在身体后面。上身的胸部和腹部各有一条方巾覆盖着,方巾大概一尺见方。在胸巾的内面缝有三个小的香囊。上身最外面一层的服装是一件对襟的麻布长褂,一直到膝部,长衫上还镶有花边和彩绣。上身第二层到第七层服装是麻布的坎肩,没有袖子,但是也镶有花边和彩绣。下身最外面一层服装是一条左右开缝的麻布裙子,镶有花边。下身第二层是一条夹层的裙子,外层是天蓝色的丝绸,内层是红色的里子。下身第三层是一件深蓝色的通身麻布褶叠裙。下身第四层到第六层是三件白麻布的通身褶叠裙。最里面有四条短内裤,两条白色的,两条蓝色的,短内裤的两边都有彩绣。短内裤的下面有蓝色的花边裹腿。这个老年妇女的服装如此华贵阔绰,数量众多,也一定是一个上层社会的妇女。

4溶岩间的藏骨幽洞

与葬一样,岩洞葬也是中国南方的一种古老的葬俗,这一葬俗一般是将死者安葬在天然的岩洞深处,所以又被称为“幽岩葬”。在当地,乡民一般称这种葬俗为“炕骨”、“炕尸”或“炕干”。由于多是苗族人行这种葬俗,所以又将行这种葬俗的苗族称为“炕骨苗”、“炕尸苗”、“炕干苗”。

在位于贵州省南部惠水县东南30公里的石头寨附近,这里是山岭、丘陵和河谷相间的地区,洞的周围都是苗族的村寨。洞穴在石头寨沿河再行走1公里左右的一个山凹处。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溶洞,洞高约50米左右,深约100多米,宽约10多米。在洞的底部靠左侧的地方有一条地下暗河纵穿洞穴,洞穴的两端通风而较亮。洞内两侧壁面陡峭,但在右侧壁高出河面约30米的地方,有一块很大的内凹岩石平台,形成了一个长80多米,宽6米~7米,高约20米的空间。所有的木棺都安葬在这个平台上面,垒砌有七八层高,也是层层叠叠,堆积如山,都是有木架的木棺。根据当地的老人回忆,在1940年以前洞内的木棺有700多具。但是由于天长日久,木架朽坏而木棺自然坍塌,以及人为的破坏,如今洞内木棺的数量已大大减少。

在棺材洞附近方圆数公里内,还有4个这种作为岩洞葬地的洞穴。在石板塞附近的岩洞中,木棺是顺着岩壁排列,并且不重叠放置。

当地人称这种葬俗为“凉骨”。据石头寨的一位苗族老人讲,棺材洞内的凉骨都是石头寨苗族人的祖先。但究竟是什么时候安放进去的,连最老的老人也已经无从知晓了。根据苗族老人的世代流传,在很久以前,苗族的老人死了,要先将木棺抬到山岩上能够避雨的崖壁下,然后再将死者背上去安葬在木棺内。如果死者是男人,要在木棺上放置他生前使用过的芦笙和鸟笼;如果死者是女人,要在她的头上插一把木梳子;没有子女的女人要连她的“不染”(苗语称贝壳为不染)也要放进木棺内。办理老人丧事的时候,家人要忌吃荤食。出葬的那天,如果死者是男人就要举行“砍马”的仪式,如果死者是女人,就要举行“砍牛”的仪式,并且相应地要在木棺上画出马或牛的画像,以表示死者已经举行过“砍马”或“砍牛”的仪式了。

这里的木棺都是用木板制成的,并且要用棺架固定木棺。木棺内的女尸全部都穿裙子,上身穿衣服。衣服和裙子一般都用细麻布制成,并镶有花边或者绣有花边。脚上穿有船形鞋,腿上有绑腿,腰间有腰带。头下枕有弯月形的枕头。有一具木棺的女尸枕着装满稻草的布枕,头上插有一把木梳,身上佩带有两组一共8个贝壳。这个死者大概就是没有子女的人吧。

这些葬尸的岩洞一般都位于半山腰或山脚下,距现在瑶族居住的村塞也不太远。一个洞内放置的木棺少的仅有一具,多的有数十具。放置木棺的多少与洞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在化图村东南山坡上的化图洞,高出山脚约30米,洞口高有3米~3.5米,宽有8米。

洞内大概深40多米,宽30多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洞比后洞高而宽大。洞内一共放有木棺28具,大多数都放在前洞,后洞只有9具。木棺基本上都保存完好。

又如在化图村东面的里舵山2号洞,高出山坳大概有20米,洞前是乱石陡坡。洞仅宽1.7米,高3.7米,深5.6米。洞内放有一具木棺,棺放在两根圆木上。在棺的旁边放有泡菜坛和釉陶碗各一个。据说这是后人放入的。

在一个洞穴中,既有安放一具木棺的,也有安放数具木棺的,还有安放数十上百具木棺的。

安放一具木棺的可能是个人或夫妇葬地。而数具木棺以上的基本上都是家族的葬地,只不过是根据洞穴的大小使用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

从保存得较好的木棺内遗骨的情况看,死者都是仰身直肢地安葬在棺内。多数的棺内都不止安葬一具尸骨,例如在化图洞中的木棺,一般在棺内安葬的死者都是二人以上,最多的7号棺安葬有7人,其中有一个儿童,成年人中有男有女,有可能是同一家族的同代人合葬,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家庭二三代人的合葬。

根据木棺内的纺织品可以知道有一部分木棺是明代的,而有的木棺中有宋代的瓷器,说明这些棺有一部分的年代可以早到宋代。另外,由于在岩洞葬中发现过光绪时期的铜钱,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岩洞葬最晚可以到清代末年或民国初年。

这些过去行岩洞葬的人们可能与现在居住在这里的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有一定的关系。例如白裤瑶族的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55.7厘米,而岩洞葬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56厘米,二者基本上是相同的。现在居住在这里的瑶族使用的低架木棺与岩洞葬中的低架木棺相近。他们在安葬死者时要砍牛祭祀,并将牛角嵌在死者墓前的木桩上,这与岩洞葬中高架木棺的立柱上的牛角装饰有联系。在邻近的贵州省荔波县瑶麓乡的白裤瑶族中,现在仍然有行岩洞葬的葬俗,他们将低架木棺放置在岩洞中,并在举行过砍牛仪式的棺上放置一个木制牛角,其含义也是与里湖岩洞葬中的木制牛角装饰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