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世上没有人比你更重要
12633000000006

第6章 此后天涯,不复相见(2)

两颗心,相顾无泪。谁为谁哭到哭不出来了?

理想代表着朝气,现实意味着妥协。

多少人牢牢不放的紧抓着理想。

若干年过后,忽然发现:曾经手中的“理想”,竟变成了“现实”的模样……

光阴静去

读了二十年《红楼梦》,一向不喜薛宝钗。如今却越来越理解她。忽一天无奈地笑了:当一个人真正理解了宝钗,大概,已不是太轻的年纪。

宝钗不能用“完美”来形容,可以用“完整”来概括。做人做事井井有条、有始有终,方方面面都考虑得精到。宝钗身上,向来没有意外,她一直那么从容,活得不徐不急。

就是这样面面俱到的薛宝钗,却敌不过一个林黛玉!--确实,生活中,尤其是年轻女孩子,喜欢黛玉的,远超过喜欢宝钗的。

原因不复杂。

黛玉是每个人梦想过的生活,宝钗是每个人不得不过的生活。

黛玉代表着理想,宝钗意味着妥协。

我们来看看钗黛每天的生活。

宝钗看看账目、会会伙计、管管家务、帮衬着不成器的哥哥、还要带着丫鬟做活到深夜。

黛玉葬葬花、写写诗、谈谈情、说说爱、竹荫底下逗逗鹦鹉。

不用多想,黛玉的生活,也是更多人的理想。

难怪宝玉会痴爱黛玉,即便她任性爱哭无理取闹,都挡不住他把她深深的挂在心里。谁让宝玉正值年少。追梦的年纪,理想,永远大过现实。

活到了宝玉母亲那个年纪,不惑之年的王夫人,就不再是年少的追梦人。理想早被现实腌透,她的心里,生活为大。琴棋书画不过是些花边点缀,开门七件事,件件都比这来得实在。安稳的日子,宝钗是最好的舵手。--每个人的理想,总会在现实中不断妥协。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在寻求一个最优的生活选项。

偶尔也在想,如果宝玉不是十七八岁的年纪,如果他是三十岁四十岁乃至更大的年纪,还会不会为了黛玉此情不渝?宝钗袭人,贤妻美妾如此这般,谁会忍心割舍尘世?

至今没想出答案。或是不敢去想那答案。--不同的年龄段,会有不同的选择。正因为在特殊的年华里、发生了那样一个特别的故事,这才是生命真正的惊喜!

青春的意义就在于,可以为了理想做任何傻事!

所以黛玉必定早夭,因为理想总会先现实一步离我们而去。

黛玉死后,宝钗在她灵前哭得沉痛。绝不是伪装。人生总会不断的“得到”,得到的代价,也总是不断的“失去”。得到的是物质丰裕,失去的是理想激情。虽然手中抓得满满当当,内心却时常空空旷旷。成长,有时意味着现实与理想的割裂。就好比黛死钗悲,带着深重的疼痛!

最终黛玉死了,留下宝钗,继续过着生活。日子总不会比我们想象的更糟。她也有她的理想,大概就是世人皆知的那八个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黛玉,在回忆中越走越远,留给生命去记忆。那是青春。

宝钗,在岁月中陪伴始终,相伴你我去终点。那是生活。

黛玉+宝钗=人生。

从此再不说“喜欢宝钗或是黛玉”。生活,既是黛玉、亦是宝钗。

接下来能做的,是珍藏青春的记忆,陪伴生活的点滴。

如此,静静光阴流淌去,亦有温情在心头……

生命,总在流逝中。

当一切再也回不来,才明白了:曾经,是多么的动人心魄……

停靠在岁月中的故事

少时读红楼,读到潇湘子魂归离恨天,不高兴了,丢下书,久久不愿拾起。

不是伤心。

是愤怒--黛玉已死,故事竟还未结束!

那时竟认定了一件事:女主角死了,男主角从此也不该再有下文。

那样年纪里的人,总是把“爱情”这回事看得过于严苛。

曾经我以为的爱情,就是,那一瞬间的诉说,认定了是永远。

后来长长的日子里受了些生活的摔打,也就明白了:这才叫人生。

你认为最重要的那个人不在了,可时间还在、生活还在,下一刻故事还是要继续……

有个姑娘跟我讲,相恋十年的爱人死于一场意外,此后每一天她都活在神魂之外。生活于她,早没了意义。

陡然想起了儿时看过的一部剧集,剧中女主角患了绝症,深爱她的男主角决定陪伴她一同去到另一个世界。他说:“我并不怕死去,我只是害怕遗忘。随着时间的流失,我会渐渐的把她忘掉,或许我还会爱上其他人。这一切,比死亡更可怕!”

那么多年之后,剧集的名字已记不起来了,可关于这番话,死死印在脑子里,不曾忘却。

何谓真爱?

就是宁愿舍弃生命,也怕将它遗忘。

只是人世间,难有这样的极致。

多少轰轰烈烈的时光,终究清清淡淡的过去。多少人,熬过了最痛失的那刻,波澜不来、心已不惊。也有一种人,选择在轰烈中结束,一切的一切,至此为止。

可人生如此,若选择了死亡,便等于选择了爱情的终结。

肉体消亡,灵魂安在?

选择了死亡,便也选择了遗忘。

爱人离开了你的生活,很多人选择结束生命。

那不是怕会遗忘,只是怕要背负。

怕背负一生的重量,去记忆一段再也触不到的爱、见不到的人、续不上的情……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乃是遗憾。

尘世之中,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遗憾更能锐利的消磨掉一个人的快乐。

于是就渐渐懂得了黛玉死后、接下来二十几回书中仍在继续的故事。

黛玉之死,终结了宝玉的爱情,但还并未真正写完这段传奇。死亡并不是爱情的终点,只要宝玉仍在人生,他会因由着思念,在心中续写接下来的故事。--一段真正的爱情,不只从“开始”到“结束”,更有结束后、斩之不断的追忆。

爱人不在的日子,才是真正考验爱情真假的时刻。

当一切都再也回不来,才最终明白了,那到底是假爱还是真情。

只是,终点处的一切了悟,更徒添了难言的落寞……

每一种人生,都只是路过。

我们一路走、一路找、一路放下。

空空而来,空空而去。

也总有些人,给这世界留下了很多……

就这样路过人间

人性之中有一种特性,会对残缺深感遗憾。团圆花开、皆大欢喜,似乎再不俗的人也不反感这样的戏码。

一段故事,未完,却无待续……想起来就百爪挠心!

于是才有那么多所谓的“续红”之作。可相当之众的作品续来续去不外乎一件事:绛珠死而复生、钗黛共侍一宝玉。--足见爱“红”人的心中,多么不舍得绛珠草魂归离恨天。

一直最怕看到这样的续作。在“金玉良缘”无法逆转的情况下,让黛玉活下来,实在是最残忍的一件事情!--纵然很多人可以看着自己最爱的人娶了别人,可黛玉不能!情至深,注定人至专!

她的结局,只能是死亡!

黛玉与死亡,看似从她一出场就紧密连结,幼年身弱、常年多病,似乎时刻都有早夭的迹象。实则黛玉的生命远没有那么脆弱,时常能熬夜写诗,偶尔还喝点烧酒,扛得动花锄、刨得开沙土、裁得了衣裳,显然这绝非病入膏肓的征兆。黛玉的病,只是一种弱症,先天的不足,后天的多愁,让精神体力抑郁不堪。此弱症,非绝症。

最终得知宝玉婚讯的黛玉,是故意的自我消磨,耗尽了生命的元气,是一种自我了断。--并非死亡选择了黛玉,而是黛玉选择了死亡。

也许会有人说,她可以不死。青春年少,谁不曾失恋。

可黛玉的生命因爱而凝结,这样一个女孩,爱的终结,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

至此,死亡又有什么可怕!

世间最可怕的不是死别,而是生离。如果两个人,明明相爱、却注定永世不得相见。那种疼痛,才锥心刺骨!

如此,不如归去!

黛玉死前拼劲全力喊道:“宝玉,你好--”

接下来的半句,随着黛玉魂归灵河岸边三生石畔,谁也不知她究竟最终想说的是什么。

不少人猜想,黛玉想说的是“宝玉,你好狠心!”

我却不信这是答案。

黛玉临死前的那一刻,心里装满的是宝玉。

可那里面,并不会是恨。

若你曾真正深爱过一个人,就会明白,若有一天到了生死关头,心里想的一定不是让他为你殉葬,而是满心的希望,在没有你的日子里,他还能健康的活着。纵然曾有负于你,纵然没能陪你到最后,可只要你爱他,便不会狠得下心咒骂他从此过得凄惨。--真正深爱过的人,即便不能再爱,也无法会恨。

既然已无法继续伴他走下去,那么情愿将其交付给爱他的人。--至少这会让他余生过得安稳。

真正崇高的爱情,终于让人放下了自私的占有欲。

看过黛玉,才知道,有些爱,原来真的可以一辈子。

只是人性终究会有一点点矛盾,也是全天下女孩共有的矛盾:“我已经不能再给你幸福。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能否面对这一个事实:你的幸福,由另外的女人来给?”

多数女人会回避这样残忍的折磨。她们宁愿不闻不问。抱守着残存的回忆度日。

黛玉不会。

是她,曾用手绢替宝玉拭去唇上溅染的胭脂,抱怨他:“这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偷偷干也就罢了,偏要带出幌子来,等舅舅看见了有你好受!”

是她,风雨夜硬要宝玉拿着自己心爱的玻璃宫灯照明,依旧是冷语敲打他:“跌了灯值钱,还是跌了人值钱!”

是她,因怕耽误了宝玉的功课而故意装病装冷淡疏远他。

是她,总因宝玉一滴泪而心酸辗转一整夜。

……

黛玉的爱,常带着琐碎的抱怨。嘴上时刻是冷的,嘲讽不断。心里永远是热的,一腔的血,都是为他滚烫。

宝玉爱黛玉,是衷情。

黛玉爱宝玉,则更深沉。

“情”之一字,在她身上,体会得淋漓!

这也是黛玉,最动人的魅力。

坐在寂寂窗内,望向窗外繁华。

当有一天,那个最爱你的人,离开了这个世界。才会明白:人世中最珍贵的财富,你少了一多半。

若是恰巧,这个人还是你最爱的人。俗世于你,实实没了吸引力。

可终究还要活下去。

因为那个爱你的人,会希望你幸福。

若说爱亦有责任,那便是,让爱你的人放心。--放心的相聚,放心的离开。

轮回的尘世,翻覆的红尘,隐约回响着同一个声音:望下一世,能久一点相伴……

纵然又要过一个忘川。爱的记忆,会永远扎根在灵魂之深!

如宝黛初遇!

至此,黛玉一生短短的光阴,就这么静静走完。

哀凉,又璀璨。

生于春寒,死于秋凉。偶尔笑出了脸颊上一抹暖。皆因心窝处藏着的一样东西。

浩瀚文卷,风情无数,只一黛玉,婉转千古。

她留下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

似乎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

岁月静去无声,故事有始有终。

黛玉的传说,有如轻岚,浅行无踪。

这是世间至情的女孩。

她从爱中来,要回爱中去。恰好,路过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