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12589600000025

第25章 特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举措

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布的主要特点就是制造业逐渐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都市圈集聚,其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制造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三大都市圈制造业的成长壮大是推动中国制造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引擎,而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又是三大都市圈制造业的生力军,因此,研究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趋势对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4.3.1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互动发展

发展是贯穿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主题,离开发展,互动也就失去了意义。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因此,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都市圈的经济结构和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是实现都市圈与制造业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

(1)科学发展观要求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在于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今后的10年,对中国的都市圈与制造业来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中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随着都市圈的日益扩大和制造业的迅猛推进,二者面临的社会利益主体更多,领域更广,利益关系也更复杂。科学发展观对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加快世界制造业中心建设,保持都市圈经济较快的发展速度。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二是坚持都市圈内的城乡协调发展,站在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三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继续发挥都市圈范围内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以制造业的产业链条为纽带,形成都市圈内各地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都市圈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利益作为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发展新型制造业互动发展的重要体现

新型制造业强调的是“科学发展”,不单纯在经济角度强调发展,更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依托科技创新、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和谐。以新型制造业为载体,都市圈与制造业开创了互动发展的新局面,要切实把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正以建设新型制造业为契机,逐步确立以下四个新理念:一是以人为本、二是围绕创新、三是环境友好、四是和谐互动。新型制造业与传统的制造业相比,在生产方式上,由单一产品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变为可根据社会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增长方式上,更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更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发展观上,着眼于未来,更注重信息化程度、无形资产的比重、技术创新的能力,更重视节约型、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也就是说,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和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强调生产制造与区域生态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坚持高效益、高技术、低消耗、广就业的发展价值取向,突出资源节约、面向未来和可持续发展。

以人为本是指新型制造业坚持以多数人为本,以人的生存权、工作权、发展权、享受权为本。互动讲究以人为本,就是要使都市圈内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利益,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围绕创新是指新型制造业应顺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把都市圈与制造业的发展通过互动整合逐步转移到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改变以往都市圈区域发展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带动的制造业增长方式,持续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都市圈的竞争能力。

环境友好是指新型制造业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强调制造业发展与都市圈环境的友好关系。都市圈的成熟促进新型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尽可能降低危险废弃物对都市圈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实现环境友好,就是倡导资源节约型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的都市圈-制造业一体化发展道路。

和谐互动是指新型制造业应充分考虑都市圈与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制造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不协调、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走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同时,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还必须面向未来,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角度放眼未来,稳步推进都市圈与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其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就充分体现了围绕创新的价值理念新取向。长三角都市圈要建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世界制造业基地,遵循的发展思路之一就是坚持走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道路,坚持推进原始创新、模仿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基础产业、新兴产业和都市型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最终使长三角都市圈成为全国制造业5大运行中心,即:科研开发运行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行业活动中心、资本运作中心和外资进入全国的中转中心。同时,还要把长三角都市圈建设成拥有自我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独立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的制造业基地。

新型制造业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持了都市圈与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3)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模式拓展

作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中国都市圈,其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有着鲜明的特点。从互动领域角度来看,比原有的领域做了新的拓展。

第一,互动需求与动力来源由单一转向多元。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本质特征是需求与动力来源的多元,即由单一需求及来源转向多种需求及来源。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需求与动力由主要来源于或依托于工业化进程转向由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共同驱动。

第二,互动功能的区分及交叉、融合同步并进。与都市圈的功能由积聚、扩散延伸拓展至创新、服务相一致,制造业的功能同样由生产制造、劳动力雇用向新型化制造和制造服务一体化的功能多样化方向发展。尽管各系统的社会分工有质的区别,但其功能的拓展轨迹与方向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互相交叉、融合的部分正在迅速扩大。

第三,互动主体由单纯转向多样化和多边化。所谓多样化就是互动主体由原来比较单纯转向多重主体、多组主体,由单纯城市政府规划部门、制造产业之间的互动合作,转向都市圈内城市各部门与经济系统、科研机构的多重合作与互动,主体的多样化甚至还包括与都市圈、制造业系统机构相关联、不相关联的主体,如大学、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呈现出多维主体的发展格局。而互动的关系,也由原来的双边趋向多边。即一个主体同时与多个主体之间有着互动的需求、利益和关系,多个主体之间同样存在互动的需求、利益和关系。

第四,互动价值和利益趋向双赢或多赢。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正转向非零和领域,即互动利益和价值取向为多赢,这也是互动的利益和需求基础。通过互动,提升都市圈与制造业在新形势下的存在价值,扩大和增加边际效益和溢出效益,体现了互动主体谋求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方式由垂直、线性转向横向、随机。都市圈与制造业长期形成的系统运作方式是垂直的或线性的,即分工成上中下游或因果逻辑式运作。而两者将来的互动发展趋势,却是横向的、随机的。在各个横断层面上或各个过程环节上均存在互动的可能和机会。

(4)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模式的选择

新型制造业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必然选择,代表着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方向,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信息化、融合化和生态化。

首先,新型制造业呈现信息化趋势。表现为都市圈的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渗透和结合越来越紧密,制造业信息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信息化成为中国新型制造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新型制造业能够集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管理与生产制造等多项先进技术,能够同时调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促进产品设计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企业间协作关系创新等,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制造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以信息技术再造传统制造业,是新型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现实已经表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数控技术、网络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已成为变革生产工具、革新生产要素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强大手段。

其次,融合化是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又一趋势。融合化是指都市圈与制造业之间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的经济系统的动态发展过程。高新技术的发展是都市圈与制造业融合的强大助推器,1+1>2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都市圈和制造业融合的高能发动机。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全球社会经济发展,以始料未及的速度重塑人们的生活方式,给世界带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而都市圈与制造业在变动中都必然会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战略性的整合。都市圈与制造业融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步伐向我们走来的。都市圈与制造业的融合表现为两者间的渗透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界限趋于模糊,都市圈与制造业中心不断重叠。

目前看来,都市圈与制造业融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都市圈的各类“中心”利用高新技术及其相关行业向制造业渗透、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如电子网络技术向运输业渗透而产生的物流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向汽车制造业的渗透将产生光机电一体化的新产业等等。二是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都市圈服务业与新型制造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融合,这类融合通过赋予原有产业新的附加功能和更强的竞争力,形成融合型的产业新体系。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正加速向制造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开展全方位的渗透,金融、法律、管理、培训、研发、设计、客户服务、技术创新、储存、运输、批发、广告等服务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和作用日趋加大,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三是彼此重组融合,即都市圈与制造业相关联的部分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适应市场新需要。如通过都市圈建立的虚拟供应链把上、中、下游相关联的制造业联系在一起,与一般的产业纵向一体化不同的是,这种融合最终产生了新的产业形态,其过程既包括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又包括都市圈的体制和制度创新。

都市圈与制造业的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制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两者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彼此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则是当今都市圈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

最后,生态化是21世纪国际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高级形态。所谓生态化是指依据自然生态的有机循环原理建立发展模式,在都市圈与制造业之间形成类似于自然生态链的关系,从而达到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产生、物质循环利用、消除环境破坏,达到提高经济发展规模和质量的目的。20世纪90年代,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实施,产生的生态化发展开始在发达国家渐成潮流,也影响到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都市圈的建设布局,因此,生态化的概念将始终是贯穿互动模式的主线。都市圈内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绿色制造业的发展,新型制造业的发展也需要生态都市圈的支撑。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生态化具有全新的意义,循环型、群落性、增殖性是其区别于传统生态环境保护的显著特征。

(5)和谐社会的都市圈与制造业良性互动

和谐社会要求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以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强调生产和生态的平衡,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坚持高效率、高技术、低消耗、广就业的发展价值取向。换言之,和谐社会推动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走资源节约、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道路。

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逐步确立的新价值理念与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共同特征。第一,主体上的重合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内在精神上的和谐”。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企业文化、城市文明。公共信息和独特知识的获得与应用以及在获取信息和综合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能力,都是依靠人来完成的。因此,人的能力的提高就成为提升都市圈、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城市文明,对都市圈以及制造业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中,还是在城市文明上,不仅重视物质管理,而且更重视对人的管理,它着眼于建立一个大家共同遵从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力量来推动发展。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心就是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内容上的统一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中“环境友好”的思想体现了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制造模式是一个开环系统,物料流以产品设计为起点,以产品报废为终点,是一种依赖大量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发展模式。据统计,制造业每年约产生55亿吨无害废物和7亿吨的有害废物,其污染物排放量占总量的70%以上。而传统的环境治理方法是末端治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产品的有效使用寿命越来越短,这些都将导致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处置问题变得日益严重。新型制造业强调环境友好,倡导绿色制造,力求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最优。这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第三,目的上的一致性。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中的“科技创新、面向未来”的思想体现了和谐社会中“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内部子系统的协调。其中,经济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没有经济和谐就没有经济效率,整个社会的运转也就失去了必要的物质支撑。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中强调“科技创新、面向未来”,要求推进信息化来提升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构建和谐社会和都市圈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是有机统一的。都市圈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生产力能够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而和谐社会的建设又可以为都市圈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和谐社会和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社会建设会促使都市圈与制造业的进一步互动。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物质基础。城市化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制造业是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都市圈与制造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它们之间的互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产生的新型制造业,更是在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承担着历史重担。社会内部环境的和谐,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展之间的平衡与内部子系统的协调。体现到制造业上则是行业内部结构要合理,不同产业,不同企业间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体现到都市圈上则是实现区域内统筹城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协调发展。

4.3.2 基于创新型国家的互动发展

随着第十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中国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起点,意味着中国发展正面临着更加辉煌的未来,也意味着中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发展的历史阶段。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神圣使命。

(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很多资源储备有限,尤其是人均资源占有量更是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多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显然,中国不可能选择资源型发展道路,也不可能走依附型发展道路,我们只能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我们必须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尽快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依靠自主创新来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意味着中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20年的连续40年7%以上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将是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如果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仍保持目前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投资率达到52%的特高水平,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投资率可以保持近年40%左右的高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必须达到60%,即在目前水平上提高20个百分点,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目标。

解决人口众多和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问题,决定了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人口众多,要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庞大劳动力就业、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社会老龄化、公共卫生与健康等一系列重大需求。中国人均能源、水资源等重要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瓶颈约束。据统计,中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仅为1/10,水资源仅为1/4.2004年,由于中国对铁矿石需求的急剧增加,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了71.5%;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中国平均每吨原油进口价格比上年上涨58.9美元,全年多支付外汇达7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目前,中国能源利用率为33%,每创造1美元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煤、电等能源是世界平均值的3~4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世界各国经验表明,依靠科学技术是解决这些瓶颈约束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在发展路径方面做出抉择,必须在发展思路方面进行重大调整。

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必须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许多新的问题。实践表明,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很难在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

实际上,中国已经具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能力。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总数达105万人年,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中国已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新型制造业是创新型国家的产业基础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和农业比较效益的约束,中国每年农业增长比经济整体增长率低5~6个百分点,农业要有很大增长已不太可能。第三产业虽然增长较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仅靠第三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国民经济增长还必须靠第二产业拉动。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主体,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在现阶段只能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带动,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科技创新和知识经济角度看,制造业是技术载体和转化媒介。21世纪的前沿科学,如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要实现重大突破,必须依赖制造业的进步。在国际政治领域,具有先进制造业的国家可以在国际关系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军事领域,制造业是先进武器的提供者。先进武器不仅可以保证国家在战争中获胜,在和平时期也是对敌对势力的威慑,是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筹码。因此,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看,制造业是维护“国家利益”的物质基础。

从国际经验来看,制造业高度发展的国家通常是发达国家,制造业不发达的国家通常是欠发达国家,创新型国家通常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强和装备制造业发达的特征,新型制造业是创新型国家的产业基础。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把一些产品的中间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其廉价劳动力,但仍强有力地控制着产品的研发、设计、工艺和市场,发达国家从未放弃制造业,始终把其作为立国强国之本,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制造业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先进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最强的。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美、日、德等国家均以装备制造业作为主要支柱,大力鼓励科技创新,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通常在2~3个主导制造领域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原创性技术,注重不断地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采取品牌与技术双控制的发展模式。简言之,制造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以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制造业,即新型制造业作为产业基础。

(3)新型制造业是创新支撑的都市圈发展动力

“新型制造业”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1)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逐步转移到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改变了以往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带动的制造业增长方式;(2)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经济效益;(3)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倡导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强调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就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只能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4)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和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改造传统工艺、设备、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经济效益,走新型制造业发展道路。

至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产品价格方面,但这一优势有快速减退之忧。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国内外的严峻挑战:一是中国东部制造业聚集的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地价、房价急剧拔高,使制造业的综合商务成本迅速上升,同时,产业在向内地转移过程中,受到劳动力素质、政府管理水平和商业环境等因素制约,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质高价廉的优势正逐步减弱。二是制造业中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已趋饱和,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相关制造业产业,纷纷制订贸易保护政策,仅靠低价格竞争很容易遭遇反倾销报复。中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属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低、对外部市场依赖大的低端产品,很容易遭遇所谓反倾销打击。2005年以来国际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发难就是典型例证。三是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也意味着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冲突与对抗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大。这些冲突和对抗目前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但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贸易摩擦、经济摩擦和政治争端的出现频率将会越来越高。

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原创性产品和技术极少。制造业多数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有10~20年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尚未成形。一是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绝大多数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主体是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5%,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30%~40%,如韩国的三星集团,2002年研发投入达38亿美元,研发人员达到一万多人,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远未达到这一水平。二是经过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与制造业相关的科研院所除极少数进入企业外,绝大部分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对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三是缺乏一支精干、相对稳定的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队伍。中国制造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尚未形成能与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相抗衡的企业群,企业没有能力从事产业基础性、共性等竞争前技术的研究开发。四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服务能力不强,有的中介组织名不符实,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关键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把中国制造业真正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轨道上来。

(4)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确立的指导方针,鼓励科技创新,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力提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强调自主创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弱,研发投入严重不足,整体装备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到30年。传统的制造业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在与都市圈的互动发展中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设新型制造业,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新型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应当高度重视运用高新技术支撑和引领制造业发展。重点应当放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等高技术密集的产业。新型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重视运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层次和水平。重点应当放在纺织制造业、钢铁制造业、石油化工制造业、通用机械制造业等产业,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改造传统工艺、设备、技术和方法,实现效益提升、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把传统制造业发展转化为新型制造业。新型制造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以培养和提升广大科技人员和劳动者的创新技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和使用更多的研究开发人才,激励广大职工的创新和创造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作用。

以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来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顺应都市圈与制造业发展的三大趋势,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点和方向。顺应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信息化趋势,推进新型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多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一直是纺织、冶金、化工、建材、煤炭及食品等传统行业所主导,特别是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发展,这些行业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产能和产品过剩,导致企业间过度竞争、产品价格下降,经济效益不断下滑的局面,国家不得不采取措施,大力压缩和淘汰不良生产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制造业产业的生产格局,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和领域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促进了制造业整体结构的优化升级。信息化对制造业的渗透趋势,表现在制造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先进生产模式、先进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组织管理方式。新型制造业的信息化趋势,表现在制造业能够集成电子信息、自动控制、现代管理与生产制造等多项先进技术,能够同时调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促进产品设计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和企业间协作关系创新等,从而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新型制造业发展的主导方向,以信息技术再造传统制造业,是新型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现实已经表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数控技术、网络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等,已成为变革生产工具、革新生产要素和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强大手段。顺应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模块化趋势,推进新型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新型制造业的模块化趋势,表现为将制造流程按照价值高低分解为不同的价值模块,核心企业保留核心价值模块,外围企业承接其他价值模块,形成一体化的制造组织体系,共同完成制造过程。新型制造业通过模块化有助于提高产业绩效。通过模块化的分工协作,制造企业可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开放式、专业化生产经营,有利于彼此在模块化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从而取得产业整体收益的最大化。新型制造业模块化趋势要求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制造企业从标新立异、生产互不兼容的产品转变为生产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零部件或通用性的标准产品,关键在于大家遵循共同的制造标准,分工协作,从而实现批量化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在新型制造业中,产业的主导者将是那些控制标准的厂商。新型制造业的模块化趋势要求建立标准化组织,促进模块研发环境的健全,推动模块的重用与整合,尽量削减模块交易的各种成本,建立各种类型的相互合作模式。顺应都市圈与制造业互动的绿色化趋势,推进新型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绿色制造要求在整个制造业产品生命周期中,包括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过程中,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制造,通常包括充分考虑环境要素的绿色设计、绿色工艺规划、清洁生产、绿色包装等组成部分,绿色设计通常又包括面向环境的产品方案设计、可拆卸设计、可回收性设计等内容。新型制造业就是集成考虑经济、科技和环境要求的制造业,发展新型制造业必然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显然,发展绿色制造,是推进制造业改变制造模式,引导产业新型化的发展方向,促进新型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

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引领未来。在以资本和资源作为生产财富主要手段的工业经济向以知识和信息作为生产财富主要手段的知识经济过渡时期,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不但具有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也必然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不但强调资本和资源的作用,更强调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不但重视经济发展程度,更重视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必须以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环境为着眼点,客观上必须遵循知识经济的规则,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和应用推动发展,突出以最新知识和技术创新来组合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充分体现新的发展理念。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强调知识传播和知识管理,注重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学习和知识管理,使得外部知识内部化、内部知识个体化、个体知识组织化、组织知识外部化,从而通过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不断推动制造业知识更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和竞争能力提升。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运用科技的力量来支撑和引领都市圈与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显然,新型制造业符合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而且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力量和主体力量,科技创新引领着中国都市圈与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支撑和引领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4.3.3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互动发展

经济全球化时代,大都市圈已经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地理单元,并且对于所在国而言具有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地位,而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则是启动引擎的关键所在。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都市圈中心城市的集聚内容和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而研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就很有意义。

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关键在于技术,而在新形势下,则表现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空间重组和都市圈功能的优化。在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支撑下,经济活动在更大空间范围内重新整合,使都市圈中不同规模的城市各得其所,在分工和产业体系中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角色,协调运转,促进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任务的有机结合和阶段重叠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都市圈发展道路。因此推动都市圈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

作为现代科技革命的新成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由于信息传递不再受空间距离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高速度、自动化的信息传输使得各类服务(包括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和生活服务)可以直接延伸到社会最小细胞——家庭,从而使得人们的工作场所与生活居住地融为一体成为可能;使得各类生产要素的远距离高度整合变为了现实;使得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的城市化在后发建设的基础上,完全有可能在低发展水平的基点上,利用先进技术,实现都市圈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在建设和管理好真实城市的同时,要下大力量建设数字化都市圈。数字都市圈是对真实都市圈的社会经济文化及其相关现象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要在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以及城市生产与生活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都市圈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将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渗透到城市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使都市圈规划手段全面革新,都市圈管理手段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智能化,都市圈指挥网络化,促进都市圈中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使大多数管理者隐藏在计算机背后,变“人治”为“法治”,变“控制”为主为“服务”为主,树立廉洁、高效、诚信、决策正确的政府新形象。当前,要集中力量发展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和家庭上网,组织好重点领域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发展各类公共数据库,建设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及各种面向社会的信息服务。

(2)夯实都市圈的产业载体

都市圈的推进最终是需要产业的拉动。没有产业支撑的都市圈徒然在城市聚集着大量的无业人口,造成“过度城市化”,既无助于真正的都市圈发展水平的提高,还有可能造成社会的震荡。因此,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有序吸纳农业释放出来的富余劳动力,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因素。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发展是新型制造业的显著特征,作为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产业技术含量越高,所吸纳的劳动力越少,同时对就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中国都市圈的最大的难题是,一方面,巨大的低素质和低劳动技能的劳动人口要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新科技革命背景下,要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和实现与发达经济国家的平等对话,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收剩余劳动力的基本途径;高科技是参与世界竞争的基本工具,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实现高科技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双赢就要形成“组合套餐”,构建整体经济竞争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本身也有劳动密集型的环节;同时从中国整个产业的状况来讲,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中国产业链的价值延伸度,产生了新的就业需求及派生需求。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在加工制造的环节,可以充分利用大量廉价的人力资源,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下岗职工。要破除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低下的观念,劳动密集产业也有高科技高知识含量的科研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还是劳动密集型在现代已不足以成为区分一个产业的标志,而只是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特征。总之,融合式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3)推动制造业的结构优化

作为一种都市经济的发展规律,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都要经历制造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转变的过程。对于处于工业化阶段后期的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大都市圈中心城市来说,无论是就目前产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而言,还是从都市圈其他城市对中心城市转型的迫切而巨大的需求来看,已经到了正视城市转型的关键时刻,必须集中力量抓住内外环境给予的历史机遇,大力推动知识性服务业的发展,并加快制造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顺应部分制造业从城市中心逐渐分散出去的规律,而不是无谓地通过地方保护,设置障碍,阻碍这个过程的发生。在顺应中心城市极化模式转变方面,制造业方面的调整有四条经验值得借鉴:

其一,制造业企业产业链分离:生产环节分散化、总部经济聚集化。历史上,纽约与东京在转型过程中的经济衰败程度有很大的区别,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制造业总部的撤离与否。纽约制造业的衰败不仅因为工厂的倒闭和撤离,还因为制造业总部的撤离。在1965年,纽约的公司总部达128个,到1976年只有84个,1986年更是减少到53个(Drennan,1997)。东京的制造业则采取了生产产业链的分离分布,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工厂的大面积分散与转移,但是企业的总部和研发创新部门大多还是留在城市中心,从而使制造业的管理功能、创新功能保持了在中心城市的集聚状态。这一方面从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中心城市制造业的失业压力;另一方面企业总部的聚集有利于加速知识型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促进新的工作机会的产生。

其二,制造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型制造业,转换经济增长模式。从以生产重、厚、长、大的重型化的硬件产品为中心向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经济结构过渡。事实上,像上海、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在某些高新技术产业上,在区域范围内表现出强烈的竞争优势,因而把产业重心从重化工业转向那些对制造成本低敏感度的高新技术产业,是这些中心城市的方向。因为,不仅现代知识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而且高技术企业的创立和成长,都不能在空间距离上离开大城市过远。高技术企业所需要的投资环境,如融资环境、法律和知识产权服务、企业技术开发和管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都需要中心大都市就近供应。

其三,重视都市型制造业发展:鼓励创意型、设计型制造业集群发展。纽约、东京等城市都保留有以中小企业为主,从事创意型、设计型制造业的集群组织,这些中小企业集群生产小批量、非标准化的产品,对市场、潮流具有灵敏的应对性,符合中心都市的生产特性,而且从事的产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在吸收城市居民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小集群虽然每个企业的规模不大,但集聚在一起,形成联系紧密、专业化程度高的网络组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其四,都市圈空间拓展:带动产业集聚和布局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不是建立在本城的容量之上的,其产业的服务对象是整个都市圈乃至更大区域,因而中心城市转型过程中至少应该考虑以大都市圈范围为其产业布局的空间基础。在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和聚焦过程中,考察的市场基础也应该至少放大到大都市圈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大都市圈范围的需求为中心城市知识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因此,无论是制造业的布局还是知识服务业的发展,都应该放眼整个都市圈,着眼于成本最低化,着眼于产业聚集效应的形成。

(4)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与“以人为本”知识服务业并重发展。在以往的实践中,中国大都市在知识服务业的发展中往往只重视生产性服务业,而忽视了为人服务的知识性服务业的重要性。在服务业的发展规划中,往往把金融、物流、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问题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而对健康产业、教育培训等直接服务于人的知识服务业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从纽约、东京等大都市的实践看,以健康、教育培训为代表的知识服务业,在都市经济中的作用和贡献是非常突出的,甚至已经成为新的都市支柱产业。中国都市圈中心城市本身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等,在都市圈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因而大力发展“以人为本”的知识服务业是改善中国都市圈中心城市的知识服务业结构,壮大知识服务业规模,加强中心城市在整个都市圈社会生活中的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从另一层面看,加快发展这些与人民生活质量、生命质量紧密相关的知识服务业,也是中心城市在倡导都市圈域的和谐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提高都市圈效率的重要途径。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造知识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国外不少知识服务业部门的成长和发展,都受惠于政府的扶持政策和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美国为鼓励咨询业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投入政策、信贷政策和税收减免政策。目前中国的知识服务业才刚刚起步,起点低,规模小,在与国外同类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弱势,更需要政府部门在产业发展环境、财税政策方面的倾斜与扶持。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对服务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因而扶植本土企业,加速其成长,能为更好地迎接国际竞争的直接挑战做好准备。

(5)提高都市圈行政管理效率

政府应成立专门的都市圈管理机构,切实做好都市圈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人口的有序转移和服务引导工作。由各个部门的领导人作为协调联系人,集中解决农民落户城市所遇到的一系列制度障碍。在房地产开发中,为了保护土地有序开发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避免盲目性和资源浪费,主管部门成立了全国性的房地产预警机制。要加紧研究流动人口的流向和流量对城市布局的影响,合理引导人口流动的政策措施,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制定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方面的政策,以加强社会结构大变迁的宏观管理,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为此,城市的城市化管理机构应该和农村地方政府的管理部门合作和沟通,发布信息促进农民的有序转移。

(6)优化都市圈的体系规划

多元化的都市圈是适应中国多层次的经济形态和多梯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做出的现实选择。在制造业发展推动下,全国经济日益连成一个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都市圈也相应地包含了范围不等的城市网络。

由于功能不同,都市圈中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各有其发展的具体条件和发展空间。中心城市大多数是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发达的沿海城市,本身具有雄厚的产业实力和科技、人才、资本优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现代化水平,在区域内发挥着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作用,对优质的生产要素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并且经济影响力辐射范围也很广。在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中,中心城市就像一个天然的领导者,中型城市好似中坚分子,小城市和城镇就像普通的民众,扎根在底层。中心城市能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在人力资源、配套服务、各种信息交流以及分担城市固定费用方面产生“聚集效应”和“规模效益”,中心城市的主要任务是紧跟世界经济的最新水平,走城市现代化道路。在中国城市建设中,应选择几个具有国际影响和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如香港、上海、北京等,建设成国际性大都市,尽快将其纳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占据现代化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强化辐射力和扩散效应带动次级城市的联动发展,带动国内城市水平的渐次提高。

中等城市在全国城市中占大多数,多为行政区域地区一级所在地,既可发挥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又可避免中心城市的过度拥挤所带来的弊端,因而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中等城市要大力发展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强化经济集聚功能,把星罗棋布分散的小城市和小城镇凝聚成一个系统整体。

在都市圈规划和建设方面,科学的都市圈规划应合理布局城市的各功能区、都市圈交通、商业、住宅、公用事业用地。加快公共交通的发展,尤其是轻轨、地铁等环保型的交通方式;提高城市绿化率,加强楼侧、楼顶的立体绿化,营造宜人的居住环境;房地产开发应使城市的环境美观、环境保护和居民生活水平及质量与之同步发展。

21世纪,都市圈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生产中心、工作中心和居住中心,而是一个以人为中心,以服务人为最高准则,人与自然和谐协调、完美融合,并能满足各类人群的发展愿望,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往等提供最舒适、最方便、最可靠、最安全的服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