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12589600000001

第1章 文献资料综述

回顾发达国家的近现代发展进程可以看到,都市圈是伴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兴盛和衰退而深化变迁的,制造业发展轨迹左右着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制造业和都市圈互动发展的实践日益丰富。然而,资源和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环境压力持续升高,传统制造业发展伴随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问题日益严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必然选择,“新型制造业”与“都市圈”必须和谐发展已经成为共识。

国内外关于城市化和都市圈的探讨由来已久,关于制造业发展的讨论持续不断。然而,将城市化与都市圈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从“新型制造业”角度展开讨论是近几年才出现并逐步引起关注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

1.1.1 关于都市圈的文献资料综述

都市圈的概念界定源于人们定义规划城市功能的需求。为了界定城市功能地域,欧美各国在20世纪初就陆续制定了各种划分方法。美国在1910年人口普查时就定义了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District),在1950年采用了“城市化地区(UA)”的地域统计概念,1970年采用改造后的标准都市统计区(SMSA),针对大都市区发展日渐毗连的现象,1977年进一步采用标准一体化区域(SCA)来描述连成一体的SMSA。法国城市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1957年首先研究并提出了由都市区发展形成的大都市带的现象,他在其著名论文《大城市连绵区:美国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 or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n Seaboard》)中指出,统计和实证研究表明,美国东北沿海地区从新罕布什尔州的希尔斯伯勒(Hillsborough)直到弗吉尼亚州的费尔法克斯(Fairfax),沿主要交通干线已经形成了一条主轴线约600英里长,居住人口3000万的连绵逶迤的大城市经济地区,它的形成是由于一连串的大都市区逐步聚合的结果。戈特曼指出,这个巨大的都市连绵区(Megalopolis)是美国空间经济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1961年他在著作《Megalopolis》中,对世界上的大都市带做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一个都市连绵区内至少应居住2500万城市人口,过着现代化城市生活方式。他预言,都市连绵区是城市化高级阶段的产物,在20世纪和21世纪初将成为人类高级文明的主要标志之一。1950年代,日本行政管理厅对“都市圈”的定义是: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须在10万人以上。1960年代提出“大都市圈”概念,规定: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外围地区到中心城市的通勤人口不低于本身人口的15%,大都市圈之间的货物运输量不得超过总运输量的25%。成熟的都市圈一般都有完整的城市结构。梯度转移理论认为一个城市所处都市圈城市系统的等级通常是其经济梯度的反映,一个城市的等级越高,则其经济梯度常常也比较高。如果一个都市圈城市等级不健全,城市体系出现断档现象,那么就会出现经济梯度的断层;城市之间的经济梯度差异就比较大,下级城市接受上级城市产业转移的能力不足,客观上加剧了产业转移的难度。这常常造成两方面后果,一是上级城市对下级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足,下级城市难于发展;二是上级城市由于产业难于及时转移,延缓了城市升级转换的步子,不能及时发展新的产业,城市经济水平提升的速度就放慢。

现代意义上的都市圈研究,国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周一星(1998,1995)将中国沿海地区出现的与西方大都市带和城镇化(Desakota)区域类似的新型城市群空间组织形式称为都市连绵区,认为其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邹军等(2001)对都市圈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认为“都市圈”是指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核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临接城镇与地区构成的圈层式结构。并指出“都市圈”是客观形成与主观规划推动双向作用的产物。徐琴(2003)认为都市圈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个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的、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分工相互依存并且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市复合体。因此在空间上,都市圈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核心城市、周边城市以及镶嵌其间的生态隔离带或都市农业带。李廉水、罗杰·斯塔夫(2006)等认为都市圈(Metropolitan Coordinating Region)的概念应是:由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和与其有紧密社会、经济联系的临接城镇依托交通网络组成的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协调发展区域;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吸引辐射周边城市与区域,并促进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协作,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以实施有效管理的区域。构建都市圈的本质在于弱化行政区划,从区域角度强化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市场高度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协调城镇之间发展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有利于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国内外的学者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都市圈的管理与持续发展方面,所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于都市圈的公共服务与政治体制、管治模式、空间规划以及战略发展等方面。关于大都市区公共服务与政治体制研究,以伍德为主要代表的学者提出了单中心体制论(Monocentric System),认为大都市区的权威分散是形成种种问题的根源,因此,一个主导决策中心的政治体制是大城市圈解决行政分割的理想模式(Wood,1958)。以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查尔斯·M·蒂伯特和罗伯特·瓦伦为主的研究群体,提出了与单中心体制相反的观点,即大都市区需要多中心体制(Polycentric System)的政治结构。

1.1.2 关于制造业的文献资料综述

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国际分工地位。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制造业的研究讨论非常热烈,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生产过程、区域制造业、制造业发展战略、制造业企业组织行为、资源要素问题以及企业学习与创新等六个方面。在制造业生产过程方面,哈姆斯(C。Harmse),阿布卡(C。A。Abuka)(2005)证明了制造业生产效率、贸易倾向、行业特色和一些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安德列阿斯(Andreas Savvides),马里奥斯(Marios Zachariadis)(2005)评估了国外技术扩散到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各种渠道。孙志红和卡列巴·卡里拉加(Kaliappa P。Kalirajan)(2005)以韩国制造业为例,分析了高科技和低科技产业的增长源。在区域制造业方面,沃恩·迪克森(Vaughan Dickson)(2005)通过对基于美国253个制造业行业的研究小组在1963年到1992年之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范特尼(Fotini Voulgaris)(2005)等调查了在希腊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MU)前的1995~1999年期间,希腊制造业的就业机会的创造和消失模式。在制造业发展战略方面,曾元杰、林玉华(2004)认为随着市场变化的加快,一个公司要想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市场占有率,就必须加快推出他的新产品的步伐。德加亚(Dangayach)和德希穆克(Deshmukh)(2006)阐述了对印度机械制造公司采用制造战略实践的调查研究结果。关于制造业企业组织行为,朗尼·詹姆斯·赫兹佩斯(Lonnie James Hudspeth)(2004)对美国制造企业竞争所需具备的战略能力进行了探讨。保罗·奥斯特曼(Paul Osterman)(2005)认为对于制造业中的核心蓝领员工而言,高工资与高绩效工作组织系统相联系。对于制造业资源要素,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2006)预测了能源对美国制造业的影响。艾蒂安(Etienne Musonera)(2005)研究了如何最优化海外直接投资流入的理论模型。在制造业企业学习与创新方面,约翰·弗里斯哈马尔(Johan Frishammar)(2005)对206家中等规模的制造业企业进行了研究,对加拿大制造业的更新进行了区域性的比较。

国内学者卢进勇(2004)认为,在三次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一般是指加工工业,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慧巍(2005)认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有将原材料转化为物质产品的行业都可以称为制造业,它涵盖了除去采掘业和建筑业等以外的整个第二产业。陈小义(2006)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大生产因素在制造业中的结合方式和密集程度为特征,将制造业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国内有学者提出先进制造业的概念,指出先进制造业的内涵是相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指制造业不断地吸收电子信息、计算机、机械、材料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并将这些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应用于制造业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在线检测、营销、服务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即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柔性化、生态化生产,取得很好经济社会和市场效果的制造业的总称。

1.1.3 关于“新型制造业”的讨论

李廉水、杜占元(2004)提出“新型制造业”概念,阐述新型制造业与传统制造业的主要区别在于:(1)在生产方式上,由单一产品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变为可根据社会需求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2)在增长方式上,更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更高,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3)在发展观上,着眼于未来,更注重信息化程度、无形资产的比重、技术创新的能力,更重视节约型、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制造业”概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是改变了仅从经济发展程度评价制造业发展状况的传统做法,转变为从经济、科技和环境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中国制造业发展状况,设置了经济、科技和环境三类指标集,从而顺利构建独特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新型制造业”概念,可以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总体程度、区域制造业、制造业产业的发展程度和制造业企业发展程度进行客观评价。“新型制造业”概念的提出,为研究制造业提供了新的基点,为研究中国制造业提供了主线,为系统研究中国制造业提供了新框架,为创新性研究全球制造业拓展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