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两个人本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因为一些小摩擦,一见面就满面冰霜、横眉冷对,恨不能活吃了对方。这又何必呢?除非是正义与邪恶的对立,二者水火不容。既然只是寻常的怨气,何不一笑释之呢?
想想看,如果你总是面带笑容、温暖如春,时间长了,就算对你意见再大的人,也该冰雪消融了吧?见面三分笑,仇怨自然消,还是很有道理的。否则,人人都是怒目金刚,这个世界恐怕就没有春天了。
一个人亲切、温和,脸上总是洋溢着笑意,远比他穿着一套高档、华丽的衣服更引人注意,也更受人欢迎。因为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能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喜欢微笑着面对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进对方的天地。
其实,微笑的力量还远不止这些。
斯坦哈是个严肃的人,他已经结婚18年了,可这18年来他很少对妻子微笑,或对她说上几句好听的话。在公司里,他也是最闷闷不乐的人。
后来,有个朋友劝他学会微笑,他决定试一个星期看看。
在第二天早上梳头的时候,他看着镜中满面愁容的自己,说:“今天要把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要微笑起来,现在就开始微笑。”当他坐下来吃早餐的时候,他用“早安,亲爱的”跟妻子打招呼,同时对她微笑。
妻子简直被他搞糊涂了,一时惊诧万分。斯坦哈对她说,你以后会习惯我这种态度的。此后两个月,他们家得到的幸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斯坦哈去上班的时候,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地说“早安”;他也微笑着和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在跟地铁里的出纳小姐换零钱的时候,他也微笑着;当他接待客户时,会对那些从未见他微笑的客人微笑。
斯坦哈很快发现,当他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的时候,每个人对他也报以微笑。他以一种愉悦的态度对待那些满腹牢骚的人。一面听着他们的牢骚,一面微笑,于是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更重要的是,他发现微笑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收入。
你看,一个微笑,居然能收获这么多。难怪学者们强调:“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锋。”的确,如果说行动比语言更具有力量,那么微笑就是最有效的行动。因为微笑往往表示的是“你好”、“我喜欢你”、“你使我感到愉快”、“我非常高兴见到你”。正如一位人事经理所说,他宁愿雇用一名有可爱笑容而没有念完中学的女孩,也不愿意雇用一个板着冷冰冰面孔的哲学博士。
知道微笑的重要性了吧?那么,从现在开始,学会对每一个人微笑吧!
锦囊幸福
仇恨如坚冰,需要用微笑的阳光去化解。在工作和生活中,更是无时无刻不需要微笑。我国古代的商人向来绝顶聪明,对任何事物都看得很透彻。他们有一句名言,我们应该牢记在心,那就是“和气生财”。
(第十节 吃亏也是福)
在生活中,吃亏是避免不了的,只要拍拍胸膛,无愧于心,然后对自己由衷地说一句:“吃亏是福!”正所谓“吃亏人常在,财去人安乐”,这也是千古定律。
人生在世,总觉智短、总觉技穷,纷纷扰扰、热热闹闹在眼前,又有几人能看清?古人云:用争夺的方法,你永远都不可能会得到满足;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换句话说:吃亏便是福!
吃亏,就意味着舍弃与牺牲,以此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胸怀、一种品质、一种风度。况且,一个人如若不择手段地积聚钱财、追名逐利,他在失去了做人从容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人格与尊严。
贪心的人,总是算计别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是对别人肆无忌惮地伤害与进攻。相反,一个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把别人往好处想,在其天真、迂腐、软弱的表象背后,是一个广大、淡泊、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
正因为这样,好多时候好人与坏人相斗的时候,不容易斗过坏人,好人一次又一次地遭到坏人的暗算与偷袭。即便这样,贪图蝇头小利者最终将“聪明反被聪明误”,必然会吃大亏。不怕吃亏的人,不会真的吃亏,还会换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美妙,并会生活在轻松、自在、愉快之中。
在我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典故:
在西汉时期,有一年过年前,皇帝一高兴,就赏赐每个大臣一只羊,但是羊的个头有大有小,有肥有瘦。在分羊的时候,负责分羊的大臣犯了难,不知怎样才能让大家满意。正在他束手无策之时,一名大臣从人群中走出来,说:“这批羊很好分。”接着牵了一头最小最瘦的羊回家了。众大臣都纷纷仿效,不加挑剔地牵了一头羊就走。一道难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这名大臣既得到了众大臣的尊敬,又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对于这名大臣来说,吃亏不正是福吗!
所以,吃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亏心事。俗话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而对不义之财不动心,见人发财不眼热,这样的人就算是看到单位来了专案组,也不会怀疑这是冲自己来的,也就不会因看到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通告而提心吊胆、茶饭不思、坐卧不安。反之,若觉得当老实人吃亏,就去干不老实的事,那么,总会有一天要吃大亏的。
有时候一个人甘愿自己吃亏,不仅可以体现出一种做人的清高与睿智,同时还能够给自己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清代画家郑板桥做知县的时候,就写过“吃亏是福”的条幅。相传他的叔叔因为一堵墙要与邻居打官司时找他帮忙,而他得知此事后,却说“让他一墙又何妨”。叔父听了他的劝告,也觉得即使赢了官司也会伤害邻里感情,便放弃了告状的念头。后来,这位板桥先生因“开仓济民”得罪上司,被罢了官,只好以卖画为生。他吃了“亏”,却因此更受到世人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可见,“吃亏”也是一种福分。
在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是一个以养士出名的相国。由于他待士十分诚恳,感动了一个叫冯谖的落魄人,此人为报答孟尝君的礼遇而投到他的门下为他效力。
有一次,孟尝君叫人为他到其封地薛邑讨债,问谁肯去。当时冯谖就自告奋勇说自己愿意去,但不知将催讨回来的钱买什么东西。孟尝君说,就买点我们家没有的东西吧。冯谖就这样领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看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穷困,他们又听说孟尝君的使者来了,都有怨言。于是,冯谖召集了邑中居民,向大家宣布:“孟尝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难,特意派我来通知大家,以前所欠的债一笔勾销,利息也不用偿还了,孟尝君叫我把债券也带来了,今天当着大家的面,我把它烧毁,从今以后再不催还。”说着,冯谖果真点起一把火,把债券都烧了。薛邑的百姓没料到孟尝君如此仁义,他的这一举动把当地的人们感动得痛哭流涕。
待冯谖回来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何物,冯谖就如实地回答,孟尝君听后大为不悦。冯谖对他说:“你不是叫我买家中没有的东西吗?我已经给你买回来了。这就是‘义’。焚券市义,这对您收归民心是大有好处的啊!”
等过了几年以后,孟尝君被人谮谗,齐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当时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听说恩公孟尝君回来了,倾城而去,夹道欢迎。孟尝君当时感动不已,终于体会到了冯谖“市义”的苦心。
得与失是可以互为转化的,但这种转化的效果不是马上就能够看到的。孟尝君当年的“付出”并没有想到日后的“回报”,而冯谖却深知其中奥妙,掌握着取舍的主动权,让它发挥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是一个谋士的智慧。
在生活中,吃亏是避免不了的,只要拍拍胸膛,无愧于心,然后对自己由衷地说一句:“吃亏是福!”正所谓“吃亏人常在,财去人安乐”,这也是千古定律。人生的轨迹总有可以预料之处,对于那些吃亏的人,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人总会适时地给予其相应或更多的补偿。相反,总爱贪便宜的人,最终贪不到真正的便宜,最糟糕的是还有可能会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所以,吃亏不要紧,它可能是福气,坦然面对吧!
锦囊幸福
吃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亏心事。在生活中,吃亏是避免不了的,只要拍拍胸膛,无愧于心,然后对自己由衷地说一句:“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