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轻松分娩最佳方案(幸福爱巢丛书)
12538700000023

第23章 哺乳期保健(2)

(1)氯霉素:氯霉素在母乳中含量较多,由于婴儿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氯霉素进入婴儿体内后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发生呼吸功能不全、紫绀、腹胀等症状,称为“灰色综合征”。而且,还可引起骨髓抑制。所以乳母应禁用。

(2)四环素:四环素在母乳中含量较多,它可影响婴儿的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造成牙齿永久性着色。故乳母应禁用。

(3)磺胺类药物:在母乳中的含量因品种不同而多少不一。婴儿肝脏解毒功能差,致使此类药物与胆红素争夺血清蛋白,使游离胆红素大量积聚,并可透过血脑屏障,渗入中枢神经,引起核黄疸,对早产儿的影响尤甚,故乳母禁用。

(4)吗啡:母乳中含量多,易使婴儿成瘾。乳母禁用。

(5)甲丙氨酯(安宁、眠尔通):母乳中含量多,为乳母血浆量的4倍,可对婴儿产生镇静作用。乳母禁用。

(6)口服避孕药:母乳中含量多。可引起男婴乳房增大,且可使乳量减少。乳母禁用。

近年来,新药大量问世,它们对婴儿可能引起的影响还不为人所知。哺乳期妇女的用药原则为:

(1)既不可随便用药,又不可“因噎废食”,不敢用药,影响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2)用药时必须考虑到对母婴两方面的影响,合理用药,尽量采用药效相近、不良影响较小的药物;对新药或不甚了解的药物,暂不选用,改用熟悉的较安全的药,待了解后再酌情选用。

(3)若乳母必须用药,而对婴儿又有影响时,一是控制使用剂量;二是暂停哺乳,但一定要定时排空乳房,3~4小时挤奶一次,以防回奶。停药3~5天后再恢复哺乳。

(4)乳头涂抹的外用药物,哺乳前应先洗去,以免被婴儿吞服。

(5)就医时,乳母应主动告诉医师哺乳这一事实,以免发生因不知情而误用不宜使用的药物,造成对乳儿的不良影响。

乳头凹陷及皲裂防治

大多数成年妇女的乳头都明显地凸出于乳房中央,高约1厘米,这种明显外凸的乳头才有利于婴儿的吸吮。但有少数妇女的乳头没能竖立在乳晕上,相反,却陷入于乳晕里,这就是乳头凹陷,俗称“瞎奶子”。造成乳头凹陷的原因,除部分与乳头、乳晕部肌肉发育不良,乳头下缺乏支持组织撑托有关外,更多的是与束胸或选用文胸不合适等人为因素有关。

乳头凹陷会给哺乳带来困难,婴儿无法吸吮乳汁,使乳汁潴留于乳房内,为乳腺感染提供可能;乳头凹陷还可使乳头皮肤所分泌的皮脂、脱落的上皮等代谢产物不易清除,积聚于凹陷内,易引起感染。所以,乳头凹陷应予纠正。

乳头凹陷通常采取吸引法纠正。取一个50毫升的注射器,将连接针头的一端截去一小段,使注射器呈圆筒形,将断端磨光后,覆盖住乳头凹陷处,然后抽动注射器芯,使局部形成负压,将乳头吸出,使其外突。也可利用吸奶器的负压吸引,使凹陷的乳头凸出来。乳头吸出后,还应经常用手指将乳头向外牵拉,以巩固效果。

乳头皲裂,实际上就是乳头上出现小破口,深者可有出血、疼痛,并常因疼痛而影响哺乳。乳头皲裂的破口还是细菌侵入引起乳腺炎、乳腺脓肿的重要原因。所以,防治乳头皲裂对保证母乳喂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人们心目中,常认为婴儿吸吮乳汁时,含接的是乳头。其实,婴儿的嘴只含接乳头,不但不易吸到奶,相反,还易咬伤乳头,引起乳头皲裂。

预防乳头皲裂应掌握正确的哺乳方法,即哺乳时,应让婴儿将大部分乳晕和乳头一起含接于口中,让婴儿的牙龈挤压乳晕旁的乳窦,使乳汁流出。哺乳结束后,应轻轻将婴儿的下颌推开,使婴儿张嘴后再取出乳头。若哺乳一结束就将乳头抽出,则易发生乳头皲裂。此外,哺乳结束后,应挤出少许乳汁涂布于乳头,待乳汁干燥后,再盖上衣衫。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预防乳头皲裂。

一旦发生乳头皲裂,可用50%次碳酸铋和蓖麻油糊剂(次碳酸铋和蓖麻油等量,搅拌成糊状)或10%安息香酊油膏涂乳头,哺乳时应将药物洗去。其次,哺乳时应先吸未破裂一侧的乳房,然后再吸患侧乳房,以缩短患侧乳房的吸吮时间,剩余的乳汁应挤去,以利于皲裂的早日愈合。

急性乳腺炎的防治

急性乳腺炎是常见的产褥期疾病,多见于初产妇,常发生于产后第2~4周。急性乳腺炎不仅对乳母的健康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影响正常哺乳。因此,做好急性乳腺炎的预防工作,对乳母及婴儿都甚为重要。

(1)发病原因

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①乳腺管阻塞:当乳汁不能由部分乳房中排出时,潴留的浓稠的乳汁可将乳腺管堵住,导致乳腺管阻塞、乳汁在这部分乳房内郁积,为乳腺组织炎症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②乳头皲裂:乳头发生皲裂后,细菌可通过皲裂口侵入乳腺组织,引起感染,发生急性乳腺炎。

(2)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

①高热:产妇突然出现高热,体温常高达39℃以上,且伴有寒战,全身不适。

②乳房疼痛:疼痛较剧,有时呈胀痛,拒按。

③乳房肿块:患侧乳房肿大,触之有硬块,表皮红肿,有压痛,局部温度较高,形成乳腺脓肿时,局部有波动感,同时腋窝淋巴结可肿大。

④辅助检查:a、血象显示白细胞计数增高。b、乳腺脓肿形成后,行局部麻醉下穿刺,可抽出脓液。

(3)治疗

①炎症早期:a、患侧乳房停止哺乳,用手由乳房外周向乳头方向挤出乳汁,也可用吸乳器吸净乳汁,然后用乳罩托起乳房。b、局部进行热敷及理疗,以促使炎症消散。c、全身应用足量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酌情选用红霉素治疗。

②乳腺脓肿:乳腺炎症形成脓肿,应于麻醉下进行脓肿切开引流。乳房上的切口应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切开,以免损伤乳腺管,形成乳瘘。

(4)预防

①改善受累乳房部位的乳汁引流:a、纠正婴儿对乳房的含接不良,使婴儿口腔含接乳头及部分乳晕。b、乳罩应较宽大,以免紧压乳房,导致部分乳腺管受压、阻塞。c、大乳房、下垂的乳房,常使乳房下方的乳汁引流差,可用乳罩将乳房托起,以利乳汁引流。d、增加哺乳次数,以免乳房肿胀。哺乳次数少,乳汁不能有效排出,易使乳汁蓄积,乳房肿胀。e、哺乳前,可行乳房热敷或按摩,以利于乳汁顺利排出。f、哺乳完毕,应将剩余的乳汁挤去。

②预防与治疗乳头皲裂:a、保持乳头、乳房的清洁。b、婴儿吃奶时,应注意将乳头与部分乳晕一并含接,以免发生乳头皲裂。c、一旦发生乳头皲裂,应及时治疗。皲裂较深、哺乳时疼痛显著者,可暂停患侧乳房哺乳,但须定时将乳汁挤出,待裂口愈合后再恢复哺乳。

恶露的变化及其意义

产妇分娩后,阴道都会排出血性的黏稠液体,这种阴道排出物医学上称之为恶露。

(1)恶露的产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娩出后不久,胎盘就从子宫壁上剥离,留下的血管断端经产后子宫收缩而关闭,但仍会有少量血液渗漏出来。这些渗漏出来的血液,还有子宫壁上残留的蜕膜组织以及黏液等汇成暗红色、较黏稠的称为恶露的血性液体。恶露是产妇产后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随着子宫的缩小和子宫壁创面的不断修复,出血逐渐减少乃至消失,恶露的色泽和排出量也会有所改变。

恶露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后3~6天,恶露呈红色,血液成分较多,称为血性恶露;第二阶段为产后7~15天,此期恶露中所含血液量微,主要为黏液和坏死的蜕膜组织,呈粉红色,称为浆液性恶露;第三阶段为产后2~3周,恶露内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的蜕膜组织及表皮细胞,呈白色,称白色恶露。

(2)恶露变化的临床意义:恶露是反映子宫恢复好坏的标志之一。产后每天观察恶露的排出量、色泽及气味的变化,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宫的恢复情况。正常的恶露带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排出量不超过月经量,有光泽,不污浊。

倘若血性恶露量多、持续时间长,常常提示子宫恢复不良,应酌情给予子宫收缩剂,促使子宫收缩。若恶露为鲜红的血液,应警惕胎盘残留的可能,须及时就诊,进行宫腔探查,必要时行刮宫术,以清除残留的胎盘组织。若恶露量多,且有腐臭味,色泽污浊,再结合腹部检查子宫有压痛,甚至产妇还有发热,则提示有宫腔内感染,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产后较长时间的恶露排出,使子宫腔通过宫颈和阴道与外阴相通。因此,保持外阴清洁,对预防生殖道感染十分重要,否则,容易引起官腔乃至盆腔感染。产后应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上下午各一次,以去除外阴部的污垢及恶露;勤换卫生垫,卫生垫应包装完好,换垫时,手不要接触卫生垫中央,以防污染;勤换内衣内裤,确保外阴清洁、干燥。

哺乳期的避孕

产妇分娩后,首先面临的是哺育婴儿,接着就会面临选择避孕措施的难题,这也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众所周知,哺乳具有一定的避孕效果,因为产后婴儿吸吮乳头可以刺激垂体,使垂体分泌大量泌乳素。吸吮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分泌的垂体泌乳素也越多。大量泌乳素可以抑制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体内缺少促性腺激素,卵巢内的卵泡就不能发育。因此,既不可能产生性激素,也不可能发生排卵,使哺乳妇女体内的内分泌和子宫内膜处于静止状态,既不会来月经,也不可能怀孕。由此可见,哺乳具有一定的避孕效果。

那么,哺乳期妇女是否就不需要采取其他的避孕措施了呢?资料显示,不哺乳的妇女平均于产后40~50天就可恢复排卵,产后55~60天可恢复月经。不完全哺乳者于产后3~8个月,卵巢可恢复排卵功能,恢复排卵后才会来月经。所以,有时产后月经尚未恢复,却已“珠胎暗结”了。即使完全哺乳者也可有2%以上的妊娠率。所以,哺乳虽有一定的避孕效果,但不很可靠。一旦妊娠,产后哺乳期的子宫尚未完全恢复正常,而且质地较脆弱。若此时做人工流产手术,不仅给乳母带来痛苦,而且容易发生子宫穿孔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倘若为剖宫产术者,子宫切口尚未愈合牢固,术中更易发生子宫穿孔,不利于妇女身心健康,对婴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产后应切实采取科学、有效的避孕措施。

产后42天内不应有性生活,42天后如有性生活则应开始采用避孕措施。

(1)产后哺乳者不宜服用口服避孕药。因为口服避孕药可以进入乳汁,通过哺乳进入婴儿体内。而且,口服避孕药还会抑制乳汁分泌,使奶量减少。

(2)哺乳者可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阴道分娩者可于产后42天后放置;剖宫产者可于产后半年后放置。产后42天至半年内,可采用安全套避孕,直至放置宫内节育器。断奶后,子宫逐渐恢复正常大小,所以,应及时置换与子官腔大小相适应的节育器,否则,易发生节育器下移或带器妊娠的后果。

(3)安全套。安全套是一种适合任何情况的避孕措施,对男女双方均无任何不良影响,所以,也完全适合产后哺乳妇女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