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慈禧全传全3册
12526200000062

第62章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22)

在紫禁城的时候,我还遇到了同治帝(太后的儿子)的几位遗孀。自从同治帝仙逝之后,她们就一直住在紫禁城里,靠做些针线活儿之类打发时光。我刚认识她们时就发现她们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她们中的一位,瑜妃,尤其聪明。她会写诗,能够演奏多种乐器,这在中国女性中,被认为是接受过最好的教育。她对西方国家的了解甚至让我大吃一惊,所有事情她好像都懂一点。我问为什么之前我从未见过她们。她们告诉我,她们从不主动拜会太后,除非太后自己有旨。但现在,太后就住在紫禁城,她们自然要每天去向太后请安。

有一天,我接到邀请去拜会她们的寝宫。这里空间很小,装修简单,只有几名宫女、太监在那里侍候她们。她们说很喜欢这种简单的生活。她们从未接待过任何访客,除了她们自己,也没有人会喜欢那里。瑜妃的房间里放满了各种文学著作。她给我看了几首她自己写的诗,这些诗格调哀婉,也正道出了她内心的想法。她支持建立学校,让年轻的女孩接受教育,因为现在即使连能够简单读写的人读很少。她建议我,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向太后提出这件事。尽管她愿意将西方的改良思想介绍到中国来,但是她不希望雇佣那些传教士为师,因为他们总是在借着讲课的机会宣扬他们的宗教思想,她担心这会让一些国人更反对革新运动。

十一月底,太后接受直隶总督袁世凯请求觐见的要求。那天恰逢假日,卡尔小姐没来,我也因此能够参加。太后问袁世凯,对于日俄争端有何看法。他说,尽管这两个国家有可能开战,但是中国最好保持中立。若战事一开,满洲一定会遭受池鱼之殃。太后说,对此她也心知肚明。日俄在中国的领土上开战,中国最好严守中立,她已经受够了甲午战争。她说最好马上拟定诏书,谕告百官,中国决不干涉此事,以免予人口实,徒滋衅端。

接着,太后问,如果开战,战争的结果会怎样,哪国会获胜。袁世凯说这很难说,但他认为日本会胜。太后说,果真如此的话,她就可以省去许多麻烦。但是,俄国是一个大国,兵士众多,究竟哪国获胜,也很难说。

接下来,太后谈到中国的状况。她说如果中国被迫卷入战争,该如何是好。中国没有海军,没有训练有素的军队,没有应对战争的准备,几乎无以自卫。然而,袁世凯向太后保证,只要中国不被牵涉进去,尚不必为此忧虑。太后说,无论如何,中国应该警醒,进行革新,增强实力,但她却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尽管她希望中国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处于最高地位,她也常常接受到改这改那的建议,但是没有一场革新深入彻底地进行下去。

袁世凯的觐见结束之后,太后召见了军机大臣们。她先向大臣们介绍了刚才她与袁世凯的谈话,大家自然也表示要有所作为。一些关于国家防卫的问题被拿出来讨论。但一位亲王说,虽然他一般情况下也赞成革新,但他反对穿洋装、剪辫子,也不同意采用洋人的生活方式。太后对此深以为是,她说,将国外不太发达的文明取代中国的习俗是非常不明智的。照例,会见结束后,没有达成任何结果。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除了谈论战争,没有其他话题。太后在大殿召见不少中国将领。这些会见有时非常有趣,因为这些武将出身的人,很不适应宫里的习惯,在太后面前,不知所措。一些非常愚笨的建议也是这些人提出来的。一次谈话中,太后提到中国海军作战能力差,缺少训练有素的海军将领。一位将领回答说,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比其他国家都多,至于船只,我们有那么多商船、渔船,这些都可以用于战争。太后喝令他退下,说:“中国人口众多,这没错,但是大部分人都像你一样,对国家毫无用处。”这位将领退下之后,大家都笑起来。太后制止了我们,她说这种事一点都不好笑。想到这样的人竟然能在军队混到这样的官位,她就气愤不已。一位女官问我,为什么当那个人提到渔船的时候太后如此生气。我告诉她,对付一艘战舰时,这样的渔船不但不能起到对抗作用,反而有害的时候,她非常惊讶。

大约十一月底,湖广总督张之洞来到北京,得到太后召见。太后对他说:“如今,你也是国家的一位老臣。关于日俄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我希望你说些你的真实看法。你不用担心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我想为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想好应对办法。”张之洞说,无论战争结果如何,中国都很可能不得不做出让步,同意开放满洲通商,否则,武力干涉在所难免。太后将关于这个问题的前几次会见情况告诉他,也提到改革的事情。张之洞说,改革的事情来日方长,如果急功近利,势必一事无成。他提议,这件事还应该从长计议,等理清事情头绪之后再做决定也不迟。他认为,改革这件事不能走极端。他说,要是在十年或者十五年前,他会坚定不移地反对任何革新,但如今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势在必行。他说,我们应该严格遵循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能丢弃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换句话说,他只是赞成采用西方文明中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其他的大可不必。太后对于这次召见,非常满意,因为张之洞的看法与她的见解不谋而合。

每次召见,皇上都站在旁边,但他一言不发,只是在一旁静听。一般,太后都会询问他的意见,改革的事情也不例外。但他总是一成不变地回答自己的看法与太后一致。

在所有与佛教有关的宗教庆典中,腊八是最重要的一个,每年十二月初八举行。据说,几百年前,腊月初八那天,如来佛外出化缘。途中他化到许多米饭和豆子。归来后他将这些米和豆子分发给他的师兄弟们,每人得到相等的一份。后来,他的慈悲天下皆知。因此,为了纪念这件事,初八这天就成了一个节日,不过就是为了让大家通过克己忘我的行为,得到如来佛的恩赐。因此,这天人们将米、谷和豆子混在一起煮成粥,不加盐,也不加任何其他调味料,将这种食物作为当天的唯一食物。至于粥的味道,我们可想而知。

§§§第18章过年

现在,到了打扫宫殿的时候了,准备过年。所有东西都要拆开彻底检修。所有的照片、图画、家具都要全部清扫擦拭。为了选定一个开始清扫的良辰吉日,太后再次取出她的黄历。最后确定了腊月十二,因为这天最吉利。

我们都提前接到清扫通知,因此十二日一大早,我们就行动起来。一些女官负责清理佛像,给他们换上新的帷帐。其余的清理工作由太监们负责。我问太后,她的珠宝是否需要清洗一下。太后说,这些只有她自己戴过,所以不必清洗。

所有清理完毕并让太后满意之后,她准备好一张名单,上面列出参加辞岁典礼的人名。典礼在每年的最后一天举行,与欧洲在每年最后一天午夜举行的活动类似:都是向旧的一年告别的典礼。客人们在两周之前就得到邀请,这样他们就有时间好好准备。太后为女官们也定做了新的冬装。这些新冬装与我们身上穿的服装不同的是,新衣服上镶的是银狐皮,而我们穿的这套镶的是灰鼠皮。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做年糕,在新年的时候供奉佛陀和祖先用。按照宫里的规矩,第一块年糕必须由太后亲自做。因此,当太后下令开始做年糕时,我们所有人都到一间专用的房子里。太监们准备好做年糕的原材料:米粉、食糖、酵母,然后将这些材料混合在一起揉成生面团,拿去蒸(不是烤),最后生面团就会变得像面包一样。据说,谁蒸的年糕发的最大,膨胀的越高,谁就能从神灵那里得到更多的福祉和好运。第一块年糕发得很好,我们纷纷向太后道贺,显然,太后自己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接下来,太后吩咐女官们也去做一个,我们照做了,但是结果却很糟糕,没有一个人蒸出满意的年糕。这是我在宫中的第一年,也是我第一次做年糕,失败情有可原,但奇怪的是,其他女官们也没有一个成绩好的。最后,我从一位女官那里打听到原因,她告诉我:“你没看出来?我是故意这样做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太后的虚荣心。说实话,我当然能做的和太后的一样好,但那样做岂不是自讨没趣。”所有女官都做完年糕后,剩下的就由太监们完成,毫无疑问,他们做的年糕个个都很漂亮。

接下来要准备供奉佛祖的果盘,在盘子里装上大枣和各种新鲜水果,再加些长青树叶装饰,摆放在佛像前面。然后在玻璃碗碟里装些糖果,供奉灶王爷。腊月二十三是一年中灶王爷在凡间的最后一天,然后他会上天觐见玉帝,禀报我们在过去一年里做的事情,然后在除夕夜返回人间。在灶王爷前面供奉这些糖果,就是为了把他的嘴黏住,以防他在玉帝面前多嘴多舌。糖果准备好之后,我们全都汇集到厨房,将这些贡品摆放在一张专门祭祀用的大桌子上。太后转身对御膳房的总管说:“你这会儿最好当心点儿,灶王爷一会儿就会禀报你在过去的一年到底偷了多少东西,你会遭报应的。”

第二天要举行另一个仪式,那就是为宫里的人和客人们写新年祝福词。一大清早我们就随太后来到大殿,太监们已经准备好了长条的黄色、红色和浅绿色的纸。太后拿起一支大笔开始写。有些纸上写“寿”,有的写“福”。写了一会儿,太后就累了。她会吩咐女官或者掌笔太监继续写完剩下的。所有纸条都写完后,分发给来宾和官员们。能得到太后亲笔写的字,对于大家来说也是莫大的容恩。这些工作都是在过年的前几天完成的。

太后收到各地总督及重要官员们的新年礼物。收到礼物后,太后会逐一检查,如果看到喜欢的,就会留下来使用,如果不喜欢,她会将礼物放进库房,之后多半不会再看第二眼。这些礼物包括家具、古董、珠宝、丝绸,实际上几乎无所不包,甚至还有衣服。直隶总督袁世凯送了一件黄色缎袍,上面镶着不同颜色的珍珠和宝石,绘出牡丹花的图案,牡丹花的叶子则是用翡翠制成。这真是一件奢华绝伦的东西,一定价值不菲。但这件衣服唯一的缺点是它太重了,穿在身上很不舒服。看上去太后很喜欢这件衣服,新年第一天就穿上了,然后就与其他礼物一起被丢进了库房。我经常建议太后穿这件衣服,因为它实在很不一般。有一次,太后接见外交使团,我建议她穿这件衣服,但是她拒绝了,没有理由,因此,宫外的人从未见过这件长袍。

另一件贵重的礼物是两广总督送来的四袋珍珠,每个袋子里都有几千颗。这些珍珠,无论在色泽还是在形状上,都无可挑剔,如果在欧美市场上,这些珍珠的价值不可估量。但是,太后的珠宝实在太多,尤其是珍珠,因此太后说了一句“还不错”之外,这些珍珠再未引起太后注意。

每逢过年,皇后和女官们也盼望着给太后送礼物。但我们的礼物大部分都是亲手缝制,比如鞋、手帕、围脖、包等等。我们母女送给太后的礼物是我们从法国带来的镜子、香水、香皂以及各种化妆品。这些东西太后都很喜欢,她很爱漂亮。太监和宫女们送的是一些奇特的糕点和其他食品类的东西。

礼物很多,堆满几个房间,但如果没有太后的旨意,我们没有人敢动这些礼物。

女官之间也互送礼物,在送礼物的时候还闹出不少笑话。今年过年我收到十来种礼物,回礼的时候,我决定把所有礼物都送出去。让人惊讶的是,第二天一位女官送我一块镶花手帕,我立刻认出那是我送她的新年礼物。后来我们提起这件事的时候,这位女官说:“是吗?真是太好笑了,我还在琢磨你为什么把我送你的鞋子送回来了呢。”这事逗得大家都哈哈大笑。还有一件更好笑的事情,我们在清点礼物的时候才发现,几乎有一半人拿到的礼物竟然是自己送出去的礼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所有礼物都放在一起,然后再平均分配,最后大家都拿到了自己满意的礼物。

大概新年前一周,所有朝见都暂时停止,直到新年过完之后,印玺才拿出来。这期间,太后也不再处理政事。一切进展愉快,我们看得出来,太后对于放下忙乱的事务暂时归于平静也很高兴。我们整天无所事事,悠闲自在,一直到除夕夜。

大年三十一大早,太后就到菩萨和列祖列宗的牌位前上香祭拜。祭拜完之后,客人陆续到来。中午的时候,所有的客人,大概五十人左右到齐了。主客有大格格(太后的干女儿)、醇王福晋(光绪帝兄弟的妻子)、洵福晋和涛福晋(两个人都是光绪帝的弟媳)、恭王福晋(大格格的侄媳妇)以及庆亲王的家人。这些人都是宫里的常客。第二天,又有许多福晋前来,这些人都非皇室出身,但是先世得了封号。接下来到来的是满洲高官们的女儿,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人。中午的时候,所有的客人都到了。见过太后之后,这些人被带到不同的房间休息。下午两点,大家都聚集在大殿,由皇后带领,依照官职高低排列成行,向太后磕头。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辞岁仪式,其实不过是在新年到来之前向太后作最后的道别。仪式结束后,太后给我们每人一个红包,绸缎制成,上面镶着金色的线,里面放了一些钱。送红包是为了让大家在新年之后开始存钱,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满洲流传下来的习俗,沿用至今。

除夕夜,到处欢歌笑语,彻夜不休,通宵不眠。在太后的提议下,我们开始赌骰子。她赏给我们钱,有时多达两百元。她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玩,努力赢钱,但结果可想而知,我们大家都小心翼翼,避免赢太后的钱。太后玩累了,于是就不玩了。她说:“现在,我把我赢的所有钱都扔到地上,你们这些丫头都来抢吧。”我们知道,太后只是想借此取乐,便竭尽全力,拼命争抢。

午夜时,太监们将一只装满炭火的黄铜火盆搬进屋来。太后从常青树(常青树是提前摆放在那里备用的)上摘下一片叶子,扔进火盆。我们照着太后的样子做,又往火盆里加了松香,整间屋子都芳香满溢。据说,这样做就能为来年带来好运。

接下来就要做蛋糕或者包饺子,因为在新年的第一天是不能吃米食的,代之以蛋糕或者饺子。饺子是用面皮捏制成的,面皮中间放上肉馅。我们在包饺子的时候,还有一些人正在包莲子,为太后的早餐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