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必为我操心。事情是这样的,我来贵行之前,问过几家金库,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便宜,一年只需花6美分。”
普通人的思维都是线性思维,从一个角度出发,得出单向的结论,而案例中犹太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运用逆向思维,从反方向入手做文章。
逆向思维要求人们看问题不只是从一个角度、一个方向出发,而要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运用逆向思维,有利于改变人们直线式的认知模式,能迅速激发人们的思维热情,从而大大提高思维能力。作为创业者,运用逆向思维,能改变你的行为方式和管理模式,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大有裨益。
李书福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个学生时代,李书福都是在台州度过的。李书福高中未毕业就辍学了,到照相馆做学徒。在照相馆的几个月,李书福就学会了取景、冲洗、扩印等技术,并且手法超群。
第二年,李书福就从父亲那里借了2000元钱,自己开办起了照相馆,由于照相馆有特色,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所以生意异常兴隆,李书福也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李书福不为暂时的小成功所迷惑,他决定开创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这样他选择了电冰箱。李书福的“北极花”冰箱厂取得了成功,经济效益非常好,一年的营业额可达四五千万元。冰箱为李书福带来了巨大的利润,他的事业可以起步了。可是由于国家改革的调整,李书福不得不放弃电冰箱的生产。于是李书福就把电冰箱厂无私地捐给了当地的政府。
后来,李书福成立了装潢材料厂,主要生产镁、铝曲板,年产值5亿元,利润超过5000万元,可以说这时李书福的事业才开始腾飞,就在这时,海南的房地产热引起了李书福的注意,但是这次海南的投资让他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一年就损失了五六千万元,可倔强的李书福并不服输,他说:“这只是暂时的失败,我还会慢慢的发展起来的,没什么。”
李书福抓住摩托车市场疲软的时机,进军摩托车市场,开发出国产豪华型踏板摩托车,取得了成功。
有了装潢材料和摩托车带来的丰厚利润作为坚强的后盾,李书福决定进入家庭轿车领域。李书福制造轿车的想法一提出,马上招来身边所有人的反对,包括一起创业亲兄弟的坚决反对。他们无法接受李书福的提议,他们甚至认为李书福已经让成功冲昏了头脑。
李书福有自己的理由:“世界汽车:正业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完全可以为我所用,只要有钱,就可买来技术和零配件,请来人,设计出好的产品。我心意已决,我负全权责任,哪怕倾家荡产,头破血流,我也要干!”
李书福到省里找到相关部门,要求生产汽车,主管官员立刻瞪大了眼睛,好像遇到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疯子”。主管官员不同意。李书福打着生产摩托车的旗号,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如果最终拿不到汽车生产权,数亿的投资都会付之东流。
为了得到轿车的生产权,李书福一次又一次的北上。在祖国的首都北京,他四处奔走呼号,可仍没得到批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判了“死刑”的李书福柳暗花明,司法部下属的一家四川小客车厂濒临倒闭,李书福经过多方的努力,终于合作成功。李书福终于拿到了小客车和面包车的生产权。
李书福的汽车终于生产出了第一辆车——“吉利豪情”。李书福把“吉利豪情”的市场价格定在了47900元,吉利豪情成了中国汽车市场上最便宜的车。
李书福又在宁波北仑投资7亿多元,征地1000亩,筹建吉利美日工业园区,这样,李书福的吉利拥有两个大型的工业园区,两大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年产20万辆的生产能力。
正当李书福以为吉利的前途充满光明时,国家改革变动,从2001年5月起,只有那些上了公告的企业和车型才允许生产。显然吉利以后都不能生产车了。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获得生产轿车的资格。
时间推到2001年10月30日,在第六批公告中李书福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吉利6360型车,一直被当作野孩子的吉利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分,成为国家汽车定点的生产基地之一。
李书福一激动,吉利的全线产品全部降价10%,其中价格最低的轿车,跌破了4万元!吉利豪情出现了排队抢购的壮观景象。然而不到4万元的车价却让过惯了舒坦日子的国企轿车巨头们头痛不已。于是,有人开了头一炮:“他李书福有什么能耐?3万元能造出什么轿车?肯定是用废铜烂铁打的。”一时天下闻檄而动,纷纷讨伐吉利车,纷纷的石块,砸向吉利、砸向李书福。一个大型国有汽车集团的老总,还在人民大会堂这样戏谑:“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就别开吉利车。”这让李书福很难过,有人说他快疯了,他逢人就说自己是怎样用了3万元造出车来的,没有人信它,后来他沉默了。让市场来检验一切,各种流言才逐渐平息下来。
到了2001年底,吉利车的销售才开始火起来,豪情和美日在北京市场里可以每月卖到200多辆,全年吉利的销售量可达3万辆,这对一个民营企业来说是相当不错的了。
李书福终于可以开心地笑了。
逆向思维的方式绝非简单的“倒行逆施”,而是一种以退求进、变负为正的高明决策艺术。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并不局限于在一条直线上作逆向选择,而是在多层次、多视角下进行反观,从而对商业人士提出更高的实践要求。逆向思维的决策艺术要求商业人士决策时,以锐利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去看问题、捕捉商机,对事物进行逆向的创造性思考,从现实趋势中开拓出崭新的思路。别人想着怎样造车,你却想着怎样搭个顺风车;别人想着此路不通,你却能看到修路正好是有利可图;别人想着怎么往篮子里装菜,你却想着怎么卖篮子……思路决定出路。有了新的与众不同的思路,就有了企业的广阔前景。虽然说反其道而行之有悖于常理,需要创业者有过人的胆识,但只要你用心去揣摩市场就会有好的业绩。
9.做好企业的危机管理
“心存危机者才能生存”,这是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送给全世界商业人士的最好的经营理念,也是他一生经营管理经验的概括总结,更是英特尔风雨三十年的实践结晶,这句话充分揭示了英特尔一直执标准芯片之牛耳几十年而不倒的真谛。
英特尔之所以能独霸电脑芯片市场20余年,完全是得益于格罗夫的这种忧患意识和危机精神。曾经,英特尔由于未能预测到日本企业在IT业的崛起,英特尔几乎被日本企业逼到了悬崖边上。英特尔本来是存储器技术的发明者和先行者,但是在与日本公司的竞争中,英特尔在这一业务市场的占有率很快就由原有的40%被蚕食到不足20%。
此时,格罗夫敏锐地意识到危机的来临,他发觉英特尔已经处在一个至关重要的“危机转折点”上。格罗夫为了拯救英特尔,含泪放弃了自己发明的存储器市场,转而开发微处理器,并在当年研制出386芯片,次年上市;四年后,推出了486系列。此后,英特尔推陈出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久之后586系列诞生,到了1997年,英特尔又推出奔腾系列芯片。通过这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英特尔牢牢把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后里,把竞争对手甩在了身后,创造了一个“英特尔神话”。
和格罗夫类似,比尔·盖茨也说过:“微软永远离破产只有12个月。”微软也曾有过由于缺乏危机意识而险些遭到灭顶之灾的经历,在1994年国际互联网络崛起时,微软遭受了来自全世界的挑战,各大IT公司包括IBM在内,纷纷以发展网络技术及相关产品为契机,向微软发动攻势。而此时的微软并没有准确预测到网络技术及产品的巨大前景,等到他们发觉这一领域的巨大价值后,网景已在浏览器市场占据了80%的份额。好在微软凭借着雄厚的资本,保住了自己的市场。此后,微软的危机意识被激发起来,加快了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引领着整个业界的潮流。
PC机市场上的新霸主戴尔公司总裁戴尔说得更直接:“我有的时候半夜会醒,一想起事情就害怕,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你很快就会被别人干掉。因为他如果比你更厉害,比你更害怕得睡不着觉,你就会被他干掉。所以我们有时候要自己创造危机,要创造自己的挑战,即使这个市场没有对手。”
没有危机意识是一个商业人士最大的危机,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我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与安乐是如影随形的,危机是普遍的,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商业人士不能预先意识到危机,就会使企业陷入危机,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没有危机感,其实就有了危机;有了危机感,才能没有危机;在危机感中生存,反而避免了危机。请记住,只有心存危机者才能生存。
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人。当你走进他的办公室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在这幅照片下面写着非常醒目的一行大字:“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
世界信息产业巨子、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也是如此。当有人问及他取得辉煌业绩的原因时,他只说了四个字“惧者生存”。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随时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在心理上及实际行动上有所准备,才好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如果没有准备,不要谈应变,光是心理受到的冲击就会让你手足无措!有危机意识,或许不能把问题消除,但却可以把损害降低,为自己找到生路!
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会迎来“生机”,没有危机意识就会面临“杀机”。秦池没有危机意识,一味地要“闯大市场、干大事业、创高效益”,可是企业在“创高效益”的同时没有预见到市场存在的潜在危机,更缺乏危机出现后的应变能力,在夺得中央电视台“标王”后,轰然倒塌,退出了酒业竞争舞台。
余秋雨曾经说过:康雍乾盛世的衰亡——清朝乃至中国的整体历史悲剧,就在乾隆这个貌似全盛期的皇帝身上,在山水宜人的避暑山庄内,已经酿就。
强烈的危机意识可以造就成功的神话,同样,危机意识的缺失就有可能使强大的巨人毁于一旦。危机不会眷顾任何企业,一个组织越是满足于过去的成就,就容易忽略竞争环境的变化,而丧失危机意识。缺乏危机意识的企业,其变革的意愿就越小,创新的动力就越不足,也就越可能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昨天的辉煌不应是今天的资本,今天的赢家也不一定就是明天市场角逐中的王者。
对危机意识进行培养是企业抵御危机侵害的有力武器,那么创业者怎样培养危机意识呢?
第一,树立全员忧患意识。要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忧患意识,商业人士首先就要具备强烈的危机意识,能把危机管理工作做到危机实际到来之前,并为企业应对危机做好组织、人员、措施、经费上的准备。
第二,设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它可以由以下人员组成:企业决策层负责人、公关部负责人和公司一些其他主要部门的负责人。这些成员应保证其畅通的联系渠道,当危机发生时,该机构自然转型为危机领导核心。
第三,建立危机预警系统。企业的危机是企业内外环境出现问题造成的,因此,在危机爆发之前,必然要显示出一些信号。当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如下征兆时,就有必要让决策部门注意并进一步加强监测:对企业或企业商业人士形象不利的舆论越来越多;受到政府、新闻界或同行业人士的异乎寻常关注;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不断下降;组织遇到的麻烦越来越多;企业的运转效率不断降低。
第四,制订危机管理方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防止危机的出现或改变危机发生的过程。实施危机管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检查所有可能造成公司与社会发生摩擦的问题和趋势;确定需要考虑的具体问题;估计这些问题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影响;确定公司对各种问题的应对态度;决定对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采取的行动方针;实施具体的解决方案和行动计划;不断监控行动结果;获取反馈信息,根据需要修正具体方案。
第五,企业内部媒体公关培训。在企业发生危机时,企业能否冷静自如、坦诚大度地面对媒体、巧妙地回答媒体的问题,是化解危机的关键。预先对企业商业人士以及公关人员进行这方面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第六,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媒体合作平台。定期与媒体进行沟通,获得媒体的信任与支持。
第七,加强企业内部传播流程管理。企业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进行危机预演,让内部人员熟悉发生危机时必须要做的事情。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迟早会垮掉;一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必会遭到不可测的打击。创业者如果没有了危机意识,危机就会像决堤的黄河水一样席卷而来。危机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意识才是最大的危机。这句话,对于所有创业者来说都应该是一句醒世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