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12481100000012

第12章 博弈双方要认清(1)

人如果只看别人是看不清楚自己的,只有在镜子中看清楚自己的脸时,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情况。生活中的博弈现象都是这样,要想玩好游戏你就要了解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很多时候,在看自己的时候也是要经过好几个环节的,不断推测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对策而达到最佳。

不自信必受他人所制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接收大量的信息,这是一个靠信息制胜的时代,但是我们接收到的信息一定是真的吗?那不一定,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你所知道的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是相信你自己的判断、自己看见的还是相信别人给你的介绍?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一家店里试衣服,你穿上之后觉得整体很一般,但是这时候漂亮的店员开始巧舌如簧,开始一一列举这件衣服的可贵之处,再告诉你穿上这件衣服之后怎么怎么好。这时候很多人会再看看,好像店员说得很有道理,都会很高兴地买下了。

可是往往等到兴高采烈地买着新衣服回家后,就会出现问题了,自己又开始不满意了,家人有些说好,有些人说不怎么样。

这样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其实这就是人对自信和他信的问题取舍了。

所谓自信,即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也就是说相信自己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判断,相信自己对外界事物存在与演变的判断。所谓他信(这是笔者杜撰的词),即对他人的能力有信心,也就是说相信他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判断,相信他人对外界事物存在与演变的判断,以及相信他人所说出来的判断是真实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与人的差异之一就在于,人们的自信程度与他信程度所占的比例不同。有的人非常自信,相对说来他们的他信程度也就比较低一些;有的人很不自信,相对说来他们的他信程度也就比较高一些。这是因为,越是自信的人,也就可以较少依赖他信,而越是缺少自信的人则不可避免要多依赖他信。当然也有怀疑一切的人,他们既不自信,也不他信,什么都不相信,唯独相信“怀疑一切”是对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人们遇到比自己能力(通常也会想当然地用地位、权力、财产、名声来折算成能力)高出许多的人时,往往会因为被其能力(真的或吹的)所折服,而不再怀疑其诚实与否。这种现象虽然说起来有趣,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以闹剧甚至悲剧告终,许多人上当受骗都是因为只顾得相信对方的能力,而忽视甚至放弃了对其诚实的考察。

例如,当人们在请算命先生算命时,通常只考虑算命先生算得准不准,几乎从来不考虑算命先生说的话真不真。

我认识一对家长,因为孩子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差,这对夫妻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又是找老师分析,又是监督孩子做作业,他能想到的方法都用过了,但是没有成效。

继续这样下去可不行,那时候快中考了,如果孩子的成绩再没有提高,那中考岂不是要砸了。夫妻俩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特别信佛,他们两口子没事干就会去烧个香什么的,这时候这个妻子胸有成竹地对丈夫说:“别担心了,我们这么勤地给观音他们上香,相信佛祖们肯定会保佑儿子的了,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要不明天再去找那个神算给咱算一下好了。”这个丈夫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啊,第二天就备上厚礼去找他们心里的神算了。这个神算当时就信誓旦旦地说:“你儿子是个富命,什么都不要担心,他今年一定能考上××学校,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

夫妻俩这时候才放心了,回来给儿子一顿夸奖,也不再管儿子怎么玩了,还逢人就说自己儿子有出息,一定能考上这个重点学校,到时候请大家吃饭。这儿子很是调皮,见父母都这么说了,而且是父母那么相信的神算说的,于是放开心地玩。

最后,这对可怜的父母在家里兴奋地等着儿子的成绩,好出去大摆宴席,可是等来的结果却让他们又气愤又迷惑:儿子的考试成绩怎么会那么差呢?不是说能考上的吗?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愚昧现象,当然现在像这样的事情是不少的。博弈的双方都想要取得自己的胜利就要得到更多的信息。算命先生看准了这对夫妻的望子成龙,也看准了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威望,这样就成功地用一些好听的谎言骗取了想要的东西。而这对夫妻这时候对自己的自信再也没有了,自己的客观判断力没有一点作用完全被他人摆布。

所以一个人完全没有了自信的话那是很可怕的事情,这样的人会没有主见,没有判断事情的能力,很容易就被人利用了,成为博弈事件中的玩物。

不过,自信与他信并不总是相互对立的,实际上它们还存在着互补性和互促性。一个有自信的人,他的自信心的形成,离不开足够数量的他信:首先,自信需要知识,而大多数知识都是建立在他信的基础上的(相信长辈的传授、相信书本的内容);其次,自信需要他人的认可和赞许,尤其是在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父母、老师、同学、朋友对他的优点和行为的鼓励,是促成他建立自信心的最好动因,即使是成年人也同样需要喝彩声。

至于他信的形成,情况更为复杂。这里的问题在于,一般来说,一个人自信与否,只取决于判断的正确或错误(当然不能一次判断定终身),而不涉及判断的真假,也就是说自己不会欺骗自己(当一个人不敢或不愿面对事实时,他会试图欺骗自己)。但是,对他人的行为是否能够建立起信心,不仅要对那个人的能力进行考察评判,还要对那个人的诚实进行分析判断;俗话说人心隔肚皮,相信一个人的诚实乃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小的,而且有时候很多东西自己是分析不完全的,想要他人的帮助,因此他信是不能缺少的一个东西,只有二者很好地结合,才能更加完美,才能取得博弈的足够信息。

在创建“天天家政”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鲁高莲在航天部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工作能力十分突出,曾经得过部里的“科技情报研究一等奖”。但她不满足,老是有一种有力没处使的感觉。于是,1998年,她和丈夫摔破国企的“铁饭碗”,带着4岁的孩子,到深圳淘金。初到深圳她并没有想好到底要做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朋友对她说,家政公司好,因为报纸上任何公司都有转让信息,唯独家政公司没有转让。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鲁高莲在初步调查了市场行情后开办了一家家政公司。鲁高莲的眼光是对的,最初的小家政公司最终发展成初具规模的“天天家政”,而她的创业之梦也得以实现。

你看,鲁高莲是个有自信的人,要不然她也不敢随便把自己的“铁饭碗”丢了,同时她也是个他信的人,听从朋友的建议,帮助自己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接受他人的意见,我们不可能完全地不他信,主要是要有自己的看法,要有自己的主见,听从他人的意见作为参考。

当然,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自信与他信的关系,不要对自己盲目自信,也不可盲目地他信,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你的博弈对手有机可乘,随便就把你给打发了。唯有自信才能他信,只有他信才能更好地保持自己的自信。

只有等到我们都保持自己的自信,得到适当的他人信息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得到正确的信息,让自己和博弈对手的情况了如指掌,看清楚自己的脸是干净的还是脏的,再采取最佳的策略。

认识你自己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破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作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这个故事是很值得令人深省的,怎样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看故事里面的这两个人,其实这也是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人如果只看别人是看不清楚自己的,只有在镜子中看清楚自己的脸时,才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情况。

生活中的博弈现象都是这样,要想玩好游戏你就要了解自己,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虽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同意故事中的最后一句话,但是他的那种应该明确自己处境的观点是值得提倡学习的。

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你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探索其原因,我们不能不提到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上来观察自己,于是只能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心理学中有一个“巴纳姆效应”,指的就是这样一种心理倾向,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现在是一个信息发达的社会,五花八门的东西充斥着生活,迷失在这样的浩瀚海洋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如果我们动用自己的智慧加以分辨就不难认识到自己。那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办法通过别人认识到自己呢?那也不是,那还需要我们通过对全盘事物的了解,这就是静态博弈中的“共同认知”。

什么是共同认知呢?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对一个事件,如果所有的博弈当事人对事件都有了解,并且所有的当事人都知道其他当事人也知道这件事情,并且所有当事人都知道所有当事人都知道这件事情,那么这样的事件就是共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