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12481100000010

第10章 囚徒困境巧抉择(2)

这时候,你会想到,找一个非理性的人来,扰乱员工们的默契。于是招聘一个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笨蛋”到办公室,如果别人不努力,每个月的奖金就都给“笨蛋”。但这样做,还是不见得有成效。因为其他员工会孤立“笨蛋”,作为对他的惩罚,这就大大增加了“笨蛋”的博弈成本。过不了多久,“笨蛋”就会发现,或者加入到其他同事的阵营里去;或者,到处树敌,得到的奖金还补偿不了损失,而且失去了大家的帮助,工作很难进行,奖金还是拿不了多久。于是,“笨蛋”开始变得理性,囚徒困境还是没出现。

让员工去跟不太容易与他们达成默契或合约的人博弈,就可以让他们在囚徒困境中多陷一会儿。比如,让员工以小组的方式相互竞赛,就比对个体的激励更有效一些。甚至可以让自己的部门和处在异地的同性质部门竞争,这样两个部门的人员因为没有在一起相处的机会,是很难达成协议的。

困境变顺境

应用囚徒困境,除了上述所说的在商业、管理上降低成本的作用外,在很多场合,还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解决棘手的难题。

春秋时楚国杰出的军事家伍子胥,性格十分刚强,青少年时即好文习武,勇而多谋。伍子胥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都是楚国忠臣。周景王二十三年,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入为乱”,于是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和伍尚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在逃亡中,伍子胥在边境上被守关的斥候抓住了。斥候对他说:“你是逃犯,我必须将你抓去面见楚王!”

伍子胥说:“楚王确实正在抓我。但是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

斥候冷冷地说:“我没必要知道,你是逃犯,我就可以抓你去领功取赏。”

伍子胥从容自若地说:“不,你需要知道。因为有人跟楚王告密,说我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楚王一心想得到我的宝珠,可我的宝珠已经丢失了。楚王不相信,以为我在欺骗他。我没有办法了,只好逃跑。”

斥候冷笑,说:“宝珠丢了,至少我还抓住了人,我想楚王还是有打赏的。”

伍子胥摇头,说:“这,你又错了,现在你抓住了我,还要把我交给楚王,那我将在楚王面前说是你夺去了我的宝珠,并吞到肚子里去了。楚王为了得到宝珠就一定会先把你杀掉,并且还会剖开你的肚子,把你的肠子一寸一寸地剪断来寻找宝珠。这样我活不成,而你会死得更惨。”

斥候信以为真,非常恐惧,觉得没必要以命相搏去换取那一丁点的打赏,于是赶紧把伍子胥放了。伍子胥终于脱险,逃出了楚国。

这个故事可以算是囚徒博弈的一个精彩注解,面对可能出现的潜在的危机,人总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以保证自己能够免于陷入困境。由此,伍子胥三言两语就改变了自己的劣境。

伍子胥应用囚徒困境,帮助他解决了逃跑中的难题,在西方,更有聪明者制造囚徒困境的假象,解决了商品销售的难题。

话说美国有兄弟俩开了个服装店,由于店的门脸不大,哥哥就在外面推销衣服,弟弟在店的另一头负责结账。顾客买衣服的时候,都要讨价还价,让来让去,每当顾客和这个哥哥砍价的时候,哥哥就会对顾客说,你去柜台那边结账吧!于是顾客就拿着衣服到柜台那边,这时候弟弟看看衣服的标签说:等等!我问问这衣服最后砍到多少钱了。于是弟弟就大声对哥哥喊着问衣服价钱,哥哥就在另一头喊着告诉他。顾客不解,便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大声地喊。弟弟说,因为他的耳朵听力不好,所以需要大声问哥哥好几遍。这位顾客在他们互相问价的中间发现,弟弟结账时候,收的钱都要比哥哥告诉他的要少一些,这位顾客还以为自己捡了个便宜,于是赶快拿出钱付完款后,卷起衣服就走了,生怕弟弟再问。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兄弟俩耳背卖衣服的事就传开了。好多顾客都到这家店来买衣服,发现还真是这样,每次弟弟结账的时候,和哥哥传递的消息总是发生错误,每次价格都比原来听到的低,于是到这个店里买衣服的人是越来越多。

这个经典的假借囚徒困境打开销路的案例,后来被复制和改良,催生出了另外一个经典的案例:

费城西区有两个互为敌手的商店——纽约廉价品商店和美国廉价品商店。他们正好紧挨着,两店的老板是死敌,他们一直进行着没完没了的价格战。

“出售爱尔兰亚麻床单,甚至连有鹰一般眼睛的贝蒂·瑞珀女士都不能找出任何疵点,不信请问她;而这床单的价格又低得可笑,只需6美元50美分。”

当一个店的橱窗里出现这样的手写告示时每位顾客都会习惯地等另一家廉价品商店的回音。

果然,大约过了两小时,另一家商店的橱窗里出现了这样的告示:“瑞珀女士该配副近视眼镜了,我的床单质量一流,只需5美元95美分。”

价格大战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除了贴告示以外,两店的老板还经常站在店外尖声对骂,经常发展到拳脚相加,最后总有一方的老板在这场价格战中停止争斗,价格不再下降。骂那个人是疯子,这就意味着那方胜利了。

这时,围观的、路过的,还有附近每一个人都会拥入获胜的廉价品商店,将床单和其他物品抢购一空。在这个地区,这两个店的争吵是最激烈的,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竟很有名声,住在附近的每个人都从他们的争斗中获益不少,买到了各式各样的“精美”商品。

突然有一天,一个店的老板死了,几天以后,另一个店的老板声称去外地办货,这两家商店都停业了。过了几个星期,两个商店分别来了新老板。他们各自对两个商店前任老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天检查时,他们发现两店之间有条秘密通道,并且在两商店的楼上两老板住过的套房里发现了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新老板很奇怪,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两个死对头竟是兄弟俩。

原来,所有的诅咒、谩骂、威胁以及一切相互间的人身攻击全是在演戏,每场价格战都是装出来的,不管谁战胜谁,最后还是把另一位的一切库存商品与自己的一起卖给顾客。真是绝妙的骗局。

读完了这两对精明商人的故事,或许,当我们面对别人表现出来的困境时,应该想一想,到底是真还是假呢?无论如何,囚徒困境被如此灵活地应用,是博弈理论在生活中的巨大的贡献,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走出困境的困扰

在生活中,囚徒困境可能会随时发生在我们身上,所以,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由于博弈的双方都是想取得一个令自己满意的结果,所以,首先应该要保证自己对对方充满信任是非常重要的。摒除猜疑的想法,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气氛,可以极大地帮助人们走出困境。

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它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轻地拉开了门上的插销。

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两个又冷又饿的美国大兵。女主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美国大兵们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

正在这时候,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的女主人面前的,不是来送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4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同样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在墙角。

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火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而后扭过去向自己的上司急速地诉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的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美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可以说是战争的死敌,但是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共同陷入了困境。庆幸的是,他们和女主人一起建立了一种和谐的相处关系,并最终一同走出了困境,令人称奇。

试想一下,如果在这个困境中,双方有一方产生了不和谐的想法,势必会引发杀戮,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所以,保持这种和谐信任的关系,是双方的明智之举,而这种关系必须依赖相互信任的态度。

如果想共同走出困境,人们还应该摒弃自私的心理,共同合作,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一座煤矿在凌晨突然停电,9名矿工被迫停止作业,他们只得在漆黑的深井中等待。片刻后他们等来的不是光明,而是比停电更可怕的泥石流。汹涌而至的泥石流轰隆隆涌向他们。本能的求生欲望驱使他们拼命往主巷道跑,慌乱中一名矿工不小心被矿车夹住,不能动弹,另一名矿工陷入一个泥坑。黑暗的矿道里7名矿工停止了奔跑,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再跑了,救人要紧!”他们使劲把两名同伴拽了出来,躲过了死神的第一劫。

在主巷道50米处他们又开始了与死神的第二次较量。泥石流滚滚向前,随时有淹没他们的可能。跑了一段时间后他们齐心协力用煤块、石块和矿车垒起一道厚厚的墙阻挡泥石流,然后趁机后退,退到主巷道110米处,他们找到了通风巷和氧气源。

很显然,在这种极度危险的处境下光有氧气远远解救不了他们。吃喝是最大的生存问题。矿井中没有任何食物,他们同时想到了吃树皮。一个年长的矿工决定分成3组按时间轮流到不远处扒柳木矿柱的树皮。第一次几名矿工扒来的树皮他们吃了两天。第二次两名矿工使出浑身力气扒回了6根矿柱,然后扒下树皮让给大家吃。光吃树皮没有水,饥饿和黑暗像猛兽一样威胁着他们,他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一个年轻的矿工冒着危险在通风巷附近找到了一个足够可以让他们喝很长时间的水坑,喝水时他们并没有只顾及自己。扒树皮用的力气较大,年轻的矿工扒树皮给年长的吃;年长的用矿帽舀来水让年轻的喝。在漫长的黑暗中,有人困顿泄气了,年长的矿工就会给他们讲自己一生当中遭受的磨难,他说:“我一生当中经历了多次比这更危险的大风大浪,现在我不是挺过来了吗?人生的道路还很长,眼前的危险算得了什么?再坚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决不能放弃!”长者的鼓励使那些虚弱的矿工信心陡增,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抗争……

就在他们在黑暗中与死神较劲的同时,外边的营救人员争分夺秒地动用一切力量营救他们。8天8夜后,他们得救了!他们终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矿工之所以能够走出困境,是因为相互之间无私的帮助。当有人被卡住的时候,他们会冒着生命危险停下来帮助;当体力出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相互扶持,相互鼓励。最终走出困境的,不光是他们自己,更是他们那种无私的相互帮助的精神。

这个故事还提醒我们,如果一个团队,能够面对困境时,相互鼓励,互相帮助,毫无私心的话,那么,这将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团队,面对他们的一定是胜利的曙光。有这样一个发生在企业里的真实故事:

一个南方做家具生意的老板,在创业之初,公司曾一度面临破产。当时,他借钱来给员工发工资,因为他想到了员工来公司上班是养家糊口,拿不到工资,生活就会陷入困境。员工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感动。

又过了1个月,情况并没有好转,老板痛心地召集来所有的员工,对他们说:“对不起,公司的资金出现了周转困难,现在如果有人想辞职,我会立刻批准,但要在平时,我会挽留,如今我已经没有理由挽留大家了。我会发给大家最后1个月的薪水,在你们找到新的工作之前,这些钱可能还够用。”

“老板,我不走,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一个员工说。

“老板,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的。”另一个员工说。

“是的,我们不会走的。”很多员工都这样说。

没有一个员工离开公司,老板感动得痛哭流涕。这些员工心里明白,这个时候如果走了,这个公司就会彻底完蛋,老板还会因为借钱发工资而欠下不小的债务,而自己再坚持一下,或许还能看到转机。

最后,他们真的迎来了转机。老板带领着员工们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力量,业务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终于扭亏为盈,让公司走出了困境。

对于任何团队来说,困境是考验其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也正是困境,让好团队和差团队区别开来。那些卓越的、团结一心的团队,在走出困境之后,很容易大展宏图,共同分享胜利的果实;而相互猜疑的差团队,在困境的考验中,很容易一泻千里,被社会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