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营养手册
12480000000029

第29章 善用调味剂(1)

如何挑选食用油?

人们摄入脂肪不仅因为脂肪能产生诱人的香味,而且脂肪中含有人体需要的脂肪酸,在体内发挥营养作用。食物油种类很多,应该如何挑选食用油?

1.重视油质,起码条件是不含黄曲霉素、化学残留物及变质成分。

2.最好选择采取科学的物理压榨工艺生产的油。

3.判断油是否好,还应看脂肪酸含量,国际营养要求的标准是:

(1)饱和脂肪酸在油中的含量应在12%以下,否则吃多了同样会引发高血脂、高血粘、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

(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分为两种成分,一种是亚油酸Ω6,一种是亚麻酸Ω3,在油中Ω6亚油酸的含量应低于15%,Ω3亚麻酸的含量应高于2.5%~3%。这是因为亚油酸Ω6和Ω3不能由体内合成。只能从饮食中摄取,故营养学家把它称为必需氨基酸。植物油是必需氨基酸主要来源,它富含Ω6,而Ω3则多存在于海味、核桃、鱼、绿叶菜中。Ω6及Ω3要有一定比例,应为4:1(最好是1:1),正常Ω6每天吃3~4克,Ω3吃1克,即可平衡。但我们一般人二者的比例达25:1,Ω3仅为需要量的1/10,产生平衡失调,对身体是不利的。

(3)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可在体内由碳水化合物转化,在油中含量应高于70%。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有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的作用,因此有保护心脑血管系统、降低糖尿病及癌症发生率的功能。

4.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食用油有野茶油和橄榄油,这两种是最理想的食用油。其次是芝麻油、花生油、豆油。

植物油的选用宜知

人们怕荤油,怕脂肪太多,因为植物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所以就在炒菜时放很多素油。其实,这也非常不妥,那么,人一天应该吃多少植物油?食用植物油还应注意些什么?

食用植物油含饱和脂肪酸虽少,但其热量还是挺高的,每克油能产生9千卡热量,也会引起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

素油摄入也不宜过多,炒菜加油应适量,一般每人每天不应超过25克(即一汤匙)。

花生、玉米油中易混杂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棉籽油如未经处理则可能含有能使人中毒的棉酚,菜油中的芥酸不利于高血压、心脏病人的健康,故植物油不宜长期食用。

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尤其对心血管健康的维护是有好处的,所以在食用油的选择上,应吃一些含单元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高的植物油,如橄榄油或茶油为佳。

小贴士

素油中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成环氧化和物,有害于人体健康。特别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可加速脂肪的氧化酸败,因此,植物油的保存应避光,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三类脂肪酸应保持怎样的搭配比例?

在食用油中,多元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及海洋鱼油)、单元不饱和脂肪酸(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饱和脂肪酸(陆生动物脂肪)三类脂肪酸应保持怎样的比例?

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以及国内外营养学家都提出,应按照1:1:1的比例摄取油脂,即三类脂肪酸应大体均衡。

日常生活中,动物脂肪和其他食物中脂肪的摄入一般比较固定,而植物油脂的品种、食用量却容易改变,因此,保持脂肪酸的平衡可以依靠植物油的调整来获得。

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主要来源。但每一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比例都不一样,有的相差甚远。消费者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几种植物油交替食用,使摄入人体的脂肪酸种类、比例比较符合人体健康的需要。但交替食用,无法准确、定量的使脂肪酸的摄入达到平衡。

食用调和油是根据我国人民的习惯膳食中脂肪酸的种类、含量,将几种植物油调和,使植物油中的脂肪酸配合食物中的脂肪酸后更趋于平衡,满足人体需要,因此食用调和油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2002年7月,金龙鱼推出了第二代调和油,由精炼菜籽油、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芝麻油、亚麻籽油、红花籽油等8种油品调和而成,随即抛出了“1∶1∶1”的宣传口号,称“新一代调和油巧妙结合了中国人饮食的实际情况,使人体对饱和脂肪酸、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达到1∶1∶1的最佳比例,能确保营养均衡。”在具体的产品营养成分表中显示三者的比例是“12∶44∶44”,这个意思也就是说,食用这种调和油,再加入正常摄入的肉类等食物所包含的饱和脂肪酸后的比例,就正好是1∶1∶1。

常见食用油的保健功效

市面上销售的植物油有很多种,每种油除了其原料和价格不同,重要的是其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所以也就具有不同的保健功效,现把各种油的保健功效介绍如下,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1.橄榄油

橄榄油被公认为“绿色保健食用油”。

这是因为橄榄油的单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0%以上,还含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鲨烯、谷固醇和维生素A原、维生素E等成分,常食用橄榄油可预防心血管疾病。在以橄榄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地中海一带的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低于欧洲其他国家。

橄榄油还是营养素保存最为完整的油脂,常食用橄榄油还可预防钙质流失、防止骨质疏松,预防消化系统疾病、胆结石、心脏病、高血压,减少癌症发病率以及降低胃酸、降低血糖等。

2.茶油

茶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角鲨烯、茶多酚等,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有一定功效。

3.花生油

花生油含有若干抗氧化成分,包括单元不饱和脂肪酸、白藜芦醇等,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有一定作用。花生油还含有一定量的叶酸,对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有益处,故适于孕妇食用。花生油中的微量元素锌含量较高,有助于增进食欲。

4.葵花子油

葵花子油的亚油酸含量极高,有所谓“亚油酸王”的美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胡萝卜素和矿物质钾。长期食用,有助于女性美容。

5.大豆油

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为合理,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E、维生素D和卵磷脂等,消化吸收率较高。对大脑发育有很好的保健功效。

6.菜子油

菜子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消化吸收率很高。对成人有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对儿童有促进发育,维持正常新陈代谢的功效。

7.粟米油

粟米油含有较为丰富的卵磷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还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等,对维护女性皮肤健康大有益处。

如何利用食盐保健?

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盐既能提高食物中固有的鲜味,又能解腻、除膻、去腥,被称为百味之宗和调味之王。另外,盐本身具有营养价值,适当摄入钠离子对于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维持水电解质的稳定状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利用食盐的保健功效?

咽痛:盐水漱口。

便秘:晨起服淡盐水150毫升。

蚊虫叮咬后感染:食盐煎汤外洗。

夏季汗后烦热、口渴、腹泻:食盐、绿茶、生姜煎汤500毫升。

丢盐过多:钠广泛存在于各类天然食物中,人在不是很热的环境里对盐的需要量很少,一般人很难缺乏。只有当运动或劳动量过大、流汗多时,才可能导致缺钠。如果出汗很多,丢失的盐分和液体很多,这时适当补充一杯淡盐水,还是可以的,但是不要因此养成习惯,不管出不出汗都喝一杯生理盐水,这就没必要了。

妙用食盐五法

除了作为调味品和营养品,食盐在厨房中还有许多妙用,下面,就让我们先睹为快吧。

除异味。盐不光是调味的高手,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家中平常都会有一些吃不完的饭菜,盛饭菜的碗、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异味,可以用盐去除异味,要准备的材料有盐和水,先把盐放进碗里加水,然后上下左右摇晃,摇两到三分钟后再闻闻看,果然没有异味了。

炒菜时防止油外溅的好方法。其实在炒菜时,尤其是在油炸食品的时候,少放一点盐在油锅里,就可以预防油向外溅的现象。

夏季水果非常多,草莓这类的水果买回来不太好清洗,可以先用盐水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再用清水冲洗,这样既起到清洁还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吃起来味道还很鲜美。

吃菠萝也要在盐水里泡一会,这是因为菠萝里有生物碱和菠萝蛋白酶,容易引起过敏,对口腔有刺激作用,用盐水浸泡以后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想给木质案板消毒,可先将案板洗净,然后抹上食盐。

和面时,尤其是冬天,如果加入些食盐,会让面更融合、筋道。

如何避免食盐过量

中国营养学会曾做过一个调查,我国北方每人每天平均的盐摄入量大约在15—18克之间,南方每人每天约为约为10―12克。而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健康人每日吃盐量不宜超过6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不超过2克。这样,我们至少要将现在的用盐量减半!可是,淡而无味的食物如何入口呢?其实,我们不妨利用烹调方法转变我们的味觉对盐的重视。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在烹调过程中既不影响菜肴品味,又可以避免高钠盐摄入的方法。

正确掌握用盐量。人的味觉可以感觉到咸味最低浓度为0.1%—0.15%。感觉最舒服的食盐溶液的溶度是0.8%—1.2%。因此制作汤类菜肴应按0.8%—1.2%的用量掌握。而煮、炖菜肴时一般应控制在1.5%—2%的范围内。

按照每天摄入6克的标准,一个三口之家一天18克,一个月30天大约是一斤左右。不过要注意计算食盐量时,也应加上通过酱油所摄入的食盐量,酱油中食盐含量为18%左右。

正确掌握用盐时机。用花生油做菜,由于花生油容易被黄曲霉菌污染,从而含有一定量的黄曲霉菌毒素,因此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用豆油、菜籽油做菜,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在菜出锅前放盐。用荤油作菜,可先放一半盐,除去荤油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而后在做菜中间再加入另一半盐,以尽量减少盐对营养素的破坏。在炒肉类菜肴时,为使肉类菜炒得嫩,在炒至八成熟时放盐最好。

原味烹调。在烹调的手法上,可以采用煎、烤、蒸、炖等容易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调方法,吃出食物的本来味道。

优势互补。利用食物的互补原理,将可以互相协调的食物放在一起烹煮,比如蕃茄炒鸡蛋,其营养价值和口味始终备受推崇。

慎用酱油、味精等高钠调味品和榨菜、咸菜、黄酱等佐餐辅食。

使用酸味调味剂。在烹调时,利用白醋、柠檬、菠萝、蕃茄等各种酸味调味品,来增添食物的味道,用不同于咸味和鲜味的酸味做为佐味品,食物的味道别有不同。

改糖醋口味。糖醋口味的食物,可以增添食物的甜酸的味道,使人相对减少对咸味的需求。

利用爆油后的香味为主味。以葱、姜、蒜等经油爆香后所产生的油香味为主味,更容易增加食物的可口性。

使用高钾低钠盐。高钾低钠盐的主要成分是钾离子而非钠离子。研究表明,钾离子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对控制血压有一定益处。如果弃钠盐而选钾盐,可以将在用盐过程中将升压变成平稳血压,只是钾盐的口感和口味有待于适应,因此使用不太广泛,但是钾盐确对人体是十分有利,不妨试试。

味精使用须知

有人将日常膳食的调味品味精当成“味之精华”,认为在饭菜中放得越多,其味道会越鲜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味精的鲜度是有限的,因此味精的用量也有一个限度,不是越多越好。

味精是采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由粮食制成的现代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纳。它是既能增加人们的食欲,又能提供一定营养的家常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