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深沉的幻觉
文/沈佳英
他说:“现在我是这世上唯一关心你的人了。”
如果他是一个男孩,那我将会跟他私奔,可他是我的父亲。祈约,我的父亲否定了我的人生,但他是善意的。他原本可以说他爱我,他一辈子没有说过爱这个字,他不会说的。他老了。但他还要工作,他要养活我,他的小女儿,我还没有长大。祈约,我不知道究竟要不要长大,我想停留在一个年纪,最好是小一点的时候,那时候我父亲也还年轻,他是一个相貌出众的爸爸,为什么小时候我没有注意到这件如此值得骄傲的事情?不仅如此,那个时候我母亲还没有开始练习遗忘的本领,她把苹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放在白色瓷碗里给我吃,我那时候已经开始有蛀牙,你不知道在平安夜吃完一只完整的苹果对我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事情。
祈约,你还在听吗?你知道,一天二十四小时对我而言实在太长了,我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我打算全部用来沉睡,可是我在夜晚总是醒着,睁着疲惫的眼睛望着漆黑的夜晚,偶尔会有一道光打在我上方的天花板上,我伸出手,拦截了光的路径,在这束无名光下观察自己的掌纹。
更多的时候我在思考要不要长大这个问题,无可否认少年时代已经结束了,不管我愿不愿意,时间都在算计着我的年龄,它改变我的身体,让我的眼睛失去明亮,教会我沉默。我终将长大成人,并学会生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当我明白成长的终点是一片四顾无人的荒原的时候,事实上在父亲略微悲伤的抚慰之前,我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他只不过证明了我的无处可逃,但是祈约,我已经说过了,他是善意的,事实上我有必要分担他的悲伤,因为我快要长大了。我忘记说,当我在黑夜尽头看到注定要踏上的荒原,我在越来越熟悉的末日感里,学会了叹息,像多年前听到的一样,我明白这叹息声最终会变成隐忍悲伤的双目,快乐何处寻?天真可再回?祈约,我不愿意这样长大。
祈约,为什么我父亲会如此确定地说“唯一”,他到底还是把我当成一个小孩子了,他该知道我已经19岁了,我难道不该拥有一个宠爱我的男孩?但我父亲是对的,现在我唯一拥有对我倾注无悔关爱的人,只剩下他了。但是祈约,没有人会相信,我曾经拥有过少年石头。我想是的,我们曾经属于彼此,哪怕我们从来没有说过爱,留在记忆里的从来不是那些说爱的时刻,而是那些陪伴的路程,是牵起的手,一前一后的沉默路途,吹过脸庞的风,天边铺满云霞的山头。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爱情的意义只不过是告诉你,这世界上,还有另一个人,仅此而已。
祈约,你会愿意听听少年石头的故事吗?我不会讲太久,因为我对少年石头其实了解很少,不然的话,我或许可以找到他的,他消失得像一阵风,什么也没有留下,没有人会记得一阵了无踪迹的风,我却会记得少年石头。在我有限的睡眠时间里,我依然在不停地做梦,梦境真实如同生活,但毫无例外地在醒来的时刻清零,我只知道,我梦见了少年石头。
少年石头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一天中的睡眠时间已经只剩下两小时了,我在天空开始发白,晨雾笼罩山脉的时刻才能再度被瞌睡宠幸,那段时间,我总是看着夜色一点一点消失,天空隐隐约约地露白,然后我把头埋进被子里,沉沉入睡。过不了多久我就要与同屋室友一起起床,开始一天的读书生活。无人知道我在过着这样的夜晚。彼时白天里我头脑混混沌沌,总是有要呕吐的感觉,却不会犯困,我感觉我的身体越来越沉重了。
那天我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路上,终于走到一块草坪上坐了下来,我想,我怎么会这样呢。少年石头这时候就出现了,我看到一双黑色球鞋在我面前停住,少年石头迟疑着蹲下来,看着我的眼睛问我:你夜里是不是失眠?我吃惊地望了他一眼,但我并不打算告知任何人这件事情,我清楚这是无法分担的事情,尤其是,我一直是在室友们的酣畅睡眠里持续保持着绝望的清醒。于是我保持沉默,我已经越来越沉默,并且即将变得无情与不信,你无法要求一个失眠者说很多话,他正在失去对万事万物的兴趣,在夜晚到来的时候,他将再一次走向他的宿命,就像那耳恪索斯走向水边的倒影。
少年石头在我的沉默中坐了下来,然后他说,我也是。我再次抬头看向少年石头,这才发现他也有着深深的眼袋。我突然想到我的眼袋一定恐怖到了惨绝人寰的地步,不由得低下了头。但我无疑是快乐的,因为我总算不用费尽心思地思考为什么我会是这个样子,曾经在满屋平稳的呼吸声中焦灼地以为我是唯一被遗弃的人,现在好了,我知道有人和我一样醒着,在漫漫长夜焦头烂额地醒着。
少年石头说,我们现在需要很多疲惫才能获得睡眠,需要走路,奔跑,大量运动。你明白吗?少年石头说,我们现在出去爬山,你愿意吗?我想了一下下午是两节语文课,虽然我从未逃过课,但我回答说,好,我跟你走。祈约,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少年石头,我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跟你走。
我跟着少年石头逃了课。我们翻围墙出校门,少年石头身手矫健地就像一个体操运动员,倏忽已经站在了围墙上,我突然担心他会像岩井俊二电影里寻找世界末日的孩子一样不停地在围墙上走下去,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少年石头开始不停地催促我,我这才尴尬地认识到我从未爬过围墙,并且充满了恐惧。我着急地掉下了眼泪,我搞砸了少年石头的计划,我只会添麻烦。少年石头从围墙上跳了下来,他给我一步一步做示范,最后,他又像体操运动员那样倏忽翻到了围墙上。我最终爬上了围墙,以极为笨拙的方式,真是形象尽失。
围墙外面,少年石头对我说:跟我走吧。我随其上路,无从选择。我跟随少年石头的背影一路往前走,他的白色汗衫右下摆写着一个草书汉字,在风中寸寸摆动。少年石头走一段路便回头望一眼身后,脸上呈现腼腆笑容,而后转身继续往前走。不停往复回头。那天爬山历程我不复记得,但这一段一前一后的路途我收藏于记忆之中,我们一路平稳确认,四周喧哗渐少,苍翠青山代替人烟。天地之中,相视而笑,好像对彼此的人生经历都有过深切体会。祈约,他找到了我,我们相遇了。
第二天中午我在湖边草坪上休憩之时,少年石头再次出现,他是一个可以在人群中被淹没的平常少年,利爽平头剪至耳际,白色宽松汗衫印着细小汉字,于人群中穿梭移动,茫茫人海并无迹可寻。但他又是如此不同。走在他身边,我总能感受到他的脚步非比寻常地轻盈,脚上球鞋在黑白两色之间转换,毫无花色与累赘,衣服也是永远的白衣黑裤,身上从来不出现其他的颜色。
少年石头坐在那块刻着“时不我待”四个鲜红大字的石头上,低头玩弄着手中的狗尾巴草,这四个字是我看着一个校工老爷爷用油漆一笔一划新近涂上的,花去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那时春意正浓,旁边的开花树木上,数只蜜蜂追逐着茂密盛开的花朵,老人身旁放着一只陈旧油漆桶,用一只粗大毛笔蘸上红色油漆涂在石头上字体凹陷处,那四个苍劲大字费时长久,观者除了我,便只剩下那几只在花心嗡嗡扑扇翅膀的蜜蜂。
那天我在还剩下最后半个字的时候离开走去教室,教室里周末留校的人各自在座位上安静做题,黑板旁边刚刚挂上的倒计时牌子亦是红色数字,生活在一种盲目而有序的热情里有条不紊地前进。没有人提问题,没有人抗议,我们孤注一掷地相信远方有许诺与馈赠,我们相信这种倒计时的生活是追逐理想的必经之路。
我望着石头上的红色大字,开始弄不清楚是我错失了那一个小时,还是时间在我身上停驻了一个小时。而“时不我待”的意思又是什么。直到少年石头的声音传过来:昨晚睡得好不好?这下认真打量他,我又想起自己昨天爬围墙的窘迫样子,另外我也不知道在我走神这阵子他这是第几遍在问我了,连忙就点了两下头,又马上说;你也是吧。少年石头突然严肃地说:你抢了我的台词。我看着他的川字眉头又一次形象尽失地放声大笑,在被自己呛着的笑声里断断续续地问他,你是哪个朝代来的呀。少年石头眉目分明的脸消散了笑容。祈约,我突然害怕他真的会说出一个几千年前的朝代,他的出现本身如此不真实,他会不会,是我太久清醒的夜晚里,累积起来的一个梦境?
但是无论如何,我决心珍惜这一段相逢,我不想做太多的判断与询问,也许是因为我那时候年纪太小,只知道追求快乐,也许是我生性彷徨,很早就开始在等待有一个人能给我一条路,告诉我怎么走。而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我们走的是路还是码头并不重要,也许最后是无路可走,面对无可逾越的大海,选择纵身或者回头,对我来说,并没有区别。那个时候我刚刚看到了世界上有那么多路,拥有的只是上路的热情,不问以后是年少的名字。
彼时我总是在晚自习第三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把一天用过的书本一本一本整理好放进抽屉,把写完的第二天要上交的试卷整齐放在桌子左上角,然后把空白的试卷装进书包,在时针指向八点半的时候我从教室后门离开教室,那些埋首做题的人很少会发现有人离开,或者说他们无暇顾及。
这个班级汇集了这所学校分数最好的学生,他们通过许多次考试才得以告别从前班级里的同学,然后和一群同样沉默的分不清轮廓的人坐在这里,每天听教师赞扬他们的聪明与勤奋。在这所三流学校,他们中的一半人有希望考上一所一本尾巴上的大学。只有把自己的面孔变得更加模糊,他们的排名才能挤进班级的前百分之五十。
祈约,这是这个世界许多规则中的一种,人们不知道反抗的代价,因此选择遵从。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不停地被分类,相貌、财富、才智,人们带着烙印生活,无从选择。
而这一次,据说是最为公平的一次,人们诚惶诚恐,不敢毁坏,哪怕所有这些规则根本禁不起追问。
祈约,我不知道人生是否值得旅行一趟,少年时候我追随的那个青年作家总是说,如果换一种可能,我情愿没有出生。祈约,但我还是想讲给你听这些故事,我相信对别人来说,这是俗世生活中最不精彩的一个,人们喜欢听那些悲惨的情节,在他们赠予的眼泪中,他们获得快乐,而我无暇制造催人落泪的情节,我甚至无法完整地叙述完因果。我只是想尽量真实一点,虽然我自己并不能区分真实与幻觉之间的差别。
但我想你并不会介意,祈约,我把这些片段说给你听,原本这世上至少还有你与我相依为命。当我淹没在自己的叙述中,我知道你还在听。
在楼梯口我会碰到吹笛的陈鸣寒,他站在走廊的角落里,对着夜色吹笛,他的笛声很笨拙,在夜空中飘飘渺渺,传不了多远就被风吹散,其实我们在教室里也能听到他的笛声,只是很微弱,又总算还具有连贯性,因此我们都已经渐渐习惯了这个声音。
他们都说陈鸣寒是有精神问题的,我不知道这种定义该如何理解,也许他凑巧只是喜欢吹笛子罢了。晚自习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就开始寻找别人喝空的水杯,用帮别人打水的理由,跑到走廊的另一头去吹笛,往往半个小时以后,他就带着装满水的水瓶回来了。如何怪诞的事情时间久了人们都会习惯的,前提是在对你没有造成影响的情况下,人们起初热烈议论了一阵,慢慢也就觉得不足为奇了。陈鸣寒的成绩与我一样在班级中游左右,算得上与世无争,与是非都离得很远,人家也就不以你为意了。
每次我经过的时候,他都会把嘴边的笛子拿下,冲我轻轻点一下头,借着教室的灯光我能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有一阵子我总是对他说,你不冷吗,快点回去吧。那半年,每个夜晚我都会这样和陈鸣寒打照面,在我走完一层楼梯的时候,他又开始吹奏笛子,我在他的笛声中走完四层楼梯,然后我就能看到独自站立在昏黄路灯下的少年石头。
祈约,我们每个人在世上都是孤身一人,个体的伤痛,迷惑,观念,挫折,盼望,无论借助何种表达方式,都无法令世上另一个人真正完全理解,我们总是为寻找到一双可以相互注视的眼睛而暗自快乐,不动声色下心潮暗涌,眼神所能传达的信息太多,总有一个人要先低头,那目光望到你心底去,如何承受。但悲哀的是,在更多情况下,眼神亦是误解的最好载体,你看着他的目光,便知他所以为的你与你心中真实所想相距甚远,甚至是相反,你无能为力,无法辩解,只能看着它发生。
就像那位青年作家说的,所谓理解,不过是所有误解的总和。这样直截了当的表达背后,该是多少次心碎失败的尝试?但那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无法相知,只是我们该承认,有一部分东西,只能靠自己承担,没有路途可以与别人走到一处。很多人掩耳盗铃,活的自由自在,难以说清这是一种盲目还是一种智慧。但有一些人,他们只能选择鲜血淋漓地面对,无限靠近赤裸的真理,最终因为它的苍白而放弃抵达。我无法判断陈鸣寒的选择,道德伦理之中,我自然相信他有过挣扎。
我见过他的眼睛,那里面没有恐惧,平静真实,他知道他在做什么,我们无法看清,他不怪罪他人。
我们走过的路途多半是在夜晚,彼时头顶星辰照耀,路灯下我们的影子从两个变成四个,然后变成六个,再悉数减少,最终消失于黑色大地。每天晚上我们都在400米的塑胶跑道上逆时针跑步,在跑道的最外圈,这样可以避免撞到迎面而来的人群,操场上人群嘈杂,体育特长生穿着运动汗衫在跑道上风雨无阻,女生结伴跑步减肥,亦能时常看到足球门框旁女生保持一个瑜伽姿势长时间里一动不动,散步情侣十指相扣悠然自得,草地上人群三三两两,不知道什么时候一盏孔明灯升至半空中……我们永远只能选择一部分形式的生活,若你待在教室里看书做题,便不知道外面发生着这样的故事。
跑累了我们就停下来慢慢走路,我们说很少的话,大部分时间是我在说一些班级里老师闹的笑话,班级里的一些有趣人物,我跟他说起过陈鸣寒,说起过早中晚永远只喝粥的阿平哥,每天为同学带二十份早餐的梅姐……我也不过是一个凡尘女子,只能从枯燥生活中找些乐趣,而有关生活中的创痛面,我始终不认为有倾诉的必要,我现在有他走在身边,已经足够。
少年石头对这些倒也是应对自如,但他很少说起自己。祈约,也许你无法相信,我们甚至不知道彼此的班级,他的出现自然而然,我们约定好每晚一起跑步,一起获取疲惫。这个约定在那半个春天,半个夏天,我们都从未失约,天气晴好的夜晚我们躺在足球门网下,星辰铺盖大地,静默夜色中,他会轻声唱起一些言语模糊的歌,我从未听到过这样的曲调,仿佛人行走于柳堤河畔,衣服与皮肤轻轻摩擦,又能听到烧灼的声音。我从未问起过他的歌,少年如我,总觉得未来无限长远,总有一天,我会听懂他的言语曲调,彼时他喜欢把头埋进我的长发,我会听到他说,祈因,如果明天不会到来。
当操场上人群渐散的时候我们也开始往回走,在操场铁门下告别,彼此祝福睡个好觉。回到寝室洗漱完毕,在手电光下把卷子做完,背下第二天要听写的单词,大约是对明天心有期盼,身体又有着体力活动带来的疲惫,爬到床上总是倒头就睡。少年石头的方法果然奏效,我却一直忘记问他,为何找到我?
那时候我两三个星期才回一次家,原因自然是因为学习繁忙,我是循规蹈矩走路的孩子,我一直以为按照这条最为安全的道路行走是我为这个家庭唯一能做的牺牲。祈约,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人牺牲,那时候我不知道母亲的病已经日益严重,也许如此,是她唯一能做的抵抗,我知道,她太失望,她已经疲累,她把担子卸下,一劳永逸。但我依旧后悔,也许她曾经呼救,我们却没有一个人认真对待过,在她最后头脑清醒的日子里,我竟未能与她日日相守。
在某种程度上,学校是我的避难所,那时生活在高三每天与考卷试题相伴,人人苦不堪言,但起码这种痛苦我与无数人共同面对。祈约,你可明白,我是说,我毕竟还可以与他们一起,光明正大地抱怨,我至今觉得,群体性的痛苦毫无切肤性可言。更何况,那里还有少年石头,那个白衣黑裤从时光深处走出来的男生,我和他分享一段段如水月光,有人说爱情的开始是陪伴,祈约,爱情的真相也只能是陪伴。然而在家里,我面对的,是另一番难言隐衷,尽管如此,我依旧想家。
我要坐两个小时列车才能从市里学校回到那个边缘小镇,城乡公交车残破肮脏,夏日里也没有冷气,窗外热风不断灌进车里,依然吹不散那股体味、呕吐物混合成的难闻气味。车上座位稀少,人与人挨挨挤挤,各自抓着扶手、座椅靠背,面无表情,身体互相接触,汗水流淌,脚底站得麻木,各自忍耐,底层人物于生活中的麻木面容一览无遗。
由于不是始发站,每次上车时已多半没有座位,更多时候要用尽力气才能挤上一辆车,运气不好的话两个小时的车程有一半时间都是站着的,装满讲义习题集的书包勒得肩膀发痛,窗外景致一成不变,一路站牌不断,人群上下,拥挤不堪。
但我毕竟是在回家。祈约,我还有期盼。
回家两天,依旧是难得见到父亲,他还是做着加班至深夜的工作。晚饭过后,我把报亭里买过来的杂志粗略翻过一遍,就开始翻出试卷做题,台灯下一直做一直做,忘却时间,直到楼下传来停车开门的声音,过不了多久,就能听到父亲上楼的声音,然后他会敲我房间的门,开门,督促我早点睡觉,我看到他身上的工作服油漆斑斑,他的面容好疲惫,声音却还是亲切温柔。我说好,关灯,入睡。我在等他回来,我想他或许知道,他不知道也没有关系。我依旧得等他,完成这仪式,完成见他一面,我想念他。这样心酸的想念,祈约。
时常我问自己,要如何体会他们的辛苦。要如何让他们的叹息声变成我的力量。祈约,生活可讲注定?
翌日醒来,父亲早已离开,迷糊睡眠中,我记得父亲向我交代买了什么我喜爱吃的菜,什么菜母亲做不好,需要我自己早点去准备午饭。祈约,原来那时候母亲已经对许多事力不从心,她已经很难做好一道菜了,我们吃着咸淡不均难以下咽的菜,心里多半是在抱怨,可是祈约,这如何预料,究竟该责怪谁?
母亲渐渐不再责问我的坏习惯,不再问我学习情况,对我所有要求不再斟酌就一一满足,一个问题问过就忘……我察觉到,但终究是在家时间太少,并无特别经心,我只记得每次回家都特别心酸,我只是告诉自己要忍耐,我不知道,她已经走在那条遗忘的道路上。
内疚总是没有用,祈约。
祈约,我想一个人的梦想不应与太多人联系在一起,到后来,我自以为已经走在年少时梦想的道路上,但身边这么多变故,我所以为的荣耀,变得更多是在印证现实的不堪。那些我原本以为会分享荣耀的人,有人死亡,有人痴傻,有人消失。祈约,他们等不了这么久。我的梦想再也实现不了,这并没有关系,我只想他们能够回来,我想吃母亲做的饭,我想再见少年石头一面,再一次靠近他被炽热铁屑灼伤的古铜色胸膛,再一次听他说,如果明天不会到来。
失去母亲那段时间,我却是在全身心迎接少年石头。
彼时周末我留在学校里,大概是为了防止男生在学校附近网吧里通宵打游戏,进出校门需要写明缘由并经过班主任签下字条,极不方便,学校下了通知,要求严格,门卫也不好通融。留校两天哪里都去不了,食堂周末饭菜又着实倒人胃口,一时间留校的人变得寥寥无几。
那是初夏,学校原本养殖鱼虾的湖泊忽然说要改种荷花,湖底需要清理干净,湖水要全部被抽去。有一天中午少年石头忽然带着我沿着湖边走了挺长一段路,走过长满杂草的泥土路,穿过一片白菜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竟然是一条新近踩出的弯弯曲曲的泥路,低洼处还搭了木板,看来已经有不少人发现了这个地方,这儿原本被湖水浸没,是道天然屏障,所以并没有建围墙。只是这条“路”蜿蜒逼仄不时还来个下坡,我还是走得小心翼翼别别扭扭,少年石头走在我后面,一直忍着笑,不管怎么说,还是比爬围墙容易多了。
湖水被抽尽的那段日子,我们便时常从这条暗道溜出学校,在外边马路上悠闲晃荡,偶尔还会去爬清远山,傍晚在“同心面馆”吃青菜炸酱面,彼时五块钱就可以吃到那样的人间美味。后来我走进过大学城的每家面馆,再也没有遇到过那样的味道。酒足饭饱后再悠闲地荡着马路回学校,少年石头总是悄然转换着位置,永远走在马路的外侧,我默不作声地继续走路,心里却暗自感动。我想起孩童时期坐在父亲老式单车前边的横梁上,那个三十出头的温和男子双手环绕着我,留给我一片宽阔视野。我开始想起永久,我以为余生里我会拥有这个墨色少年陪我一路行走,他会为我遮挡烟尘世界,鸣笛车辆。
周末留校的日子,我们曾搭上一条木船在湖泊游荡,撑船的是位体格健壮的青年男子,脚底一双草鞋,粘着泥土的灰色粗布外套系在腰间,白色背心下露出健康的肤色,他对我们描绘了一片荷花盛开,满目碧绿荷叶下的湖泊,兴致盎然,热烈处还吟诵起杨万里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行至湖心,青年男子放下木浆,坐在船头,悠闲点起一支烟,任船随水滑行,那模样,让人想起《人间四月天》里康桥荡舟的徐志摩。
湖中水已经被抽掉大半,浅水区已经露出淤泥,游鱼清晰可见,岸边河蚌散落。船到浅水处,男子便拿起渔网捞鱼,少年石头掌着船桨,按着男子要求向前划行,动作娴熟自如,半个下午满载而归,船舱里的鱼虾奋力蹦跳。水完全被抽干的时候,我们和留校学生一起下至岸边捡河蚌,一路穿过杂草,枯树枝。捡来后也无处用,跟在挑着河蚌担子的爷爷后边,偷偷把手里的河蚌塞进竹筐里,只留下两手污泥,像在田间玩耍忘记天黑的孩子那样,在黄昏里挥着粘满泥巴的手告别。
那天船到湖中央的时候少年石头告诉我,湖边那间粉色小屋即是他的住处,我差不多欢呼了起来,那间小屋在入校时就已经存在,屋子不足一间教室大,屋子外面全部涂成粉红色,外边一圈竹篱笆,屋前就是湖面,门外打桩铺着木板,时常我能看到木板上几个人摆放着桌椅吃饭。更妙的是屋子旁边还建有一个凉亭,平日里从教学楼上望下去,屋子,凉亭与湖泊一起勾勒成一幅写意好景,只不过凉亭里一直拴着一条健硕大狗,无人敢走近。少年石头竟然就住在这间屋子里面。
走进那件粉色屋子是在五月的尾巴上,那个星期六绵绵细雨,去清远山的计划只好作废,在学校里逛了一圈还是觉得意犹未尽,他便提议去他家里玩耍,他就是用了“玩耍”这个词,我想起他说过家里只有爷爷与他同住,加上一直对那间小屋也是无尽遐想,便欣然答应了。
走近了,才发现屋子全部是木头结构,粉色油漆涂抹精致,竹篱笆内圈出了一块菜畦,种着几样不同蔬菜,数目都很少,锄头竹篮随意放在墙角。越走近,就离平日那个喧嚣世界越远,在这个无限追求速度的时代,我不知道还会有这样的生存状态。我抬起头望向少年石头,他身上的气味与此地浑然一致,他用手揉我的头发,脸上露出一贯的温良笑容。雨滴落在脸上有些微凉意,我慢慢握紧他的手。
走到凉亭处,却没有看到一直被拴在那条柱子上的大狗,我疑惑地问了句,少年石头一样疑惑地看向我,他说,从来都没有狗啊。怎么可能呢,我自己都亲眼见过好几回了,以我对于这间屋子的觊觎之心,每次出校门的时候都会望上两眼。
但少年石头的神情一点都不像是在开玩笑。我也不再追问,反正我就要走进这间屋子啦。
一进屋见到的人竟是那个给石头上的毛笔字刷漆的老爷爷,老人正坐在板凳上,看到我们就招呼我们在长板凳上坐下,起身给我和少年石头各倒了一杯茶。湖中已经又被放满水,雨水淅淅沥沥落进湖面,偶尔被风送到脸上,清清凉凉地湿了脸颊。没想到少年石头动作和我一样笨拙,两个人说说笑笑一点成果都没有。
屋里陈设简单,一切生活用具只为存活所需,然而仔细看下去却能看到不少高雅的地方,比方说我们喝水用的竟然是紫砂杯。少年石头房间里还摆放着一架古琴,他弹完一曲,我问他弹的是什么,他回答说《广陵散》,我当即大笑,我说你明明弹的就是《不倒翁》,少年石头不再答话,脸上表情不可捉摸。那一刻我隐约看到他距离我很远。
后来我们吃到了香气沁人的爆米花,盛满了一竹篮子,放进嘴里热腾腾泛着甜味。祈约,这一切明明真实可靠。
后来,我无意间听到一位女歌手唱:我想留下来,陪你生活,故事不要多,只要精彩就足够。我在车水马龙的夜色里听完这首歌,少年石头的脸孔在脑海里模糊不清,他背后的粉色小屋静谧矗立在雨水里。祈约,我如何相信这只是一场幻觉。
两天后放了温书假,我把三年累积下来的书籍,衣物带回家,那天父亲来接我,两个人跑了好几趟才把大袋大袋的衣物从五楼上搬下来,我拎着大袋小袋的东西跟在父亲后面,父亲肩上扛着两条被子,脊背微微有些弯,我看着他的步履已显沉重,他在老去。
温书假那几天,父亲执意让我住到镇上姑姑家,让居家的姑姑照顾我的饮食。姑姑家房子空旷寂静,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外面玩麻将,吃饭时间准时回来为我准备丰盛的饭菜,我与姑姑并不亲近,吃饭时总是默默扒饭而已,她坐在桌边,常以爱怜的目光望着我,不停往我碗里夹菜,也会开口说些轻松事情,叫我考试不要紧张,全力以赴就好。有时候脸上又有欲言又止的神情,又要换上自然的语气对我说,祈因,你要有出息,不要让你爸爸失望啊。我闷声答应,低头快速吃完饭,就跑到房间里去。
那几天我独自待在这幢房子里看书复习,周遭一点声音都没有,看得累了就在空旷客厅里来回走路,吃些姑姑准备下的水果。五天时间如水流去,我只觉得寂静无声。然后我回校参加考试,两天半时间,在窗门紧闭的教室里,在头顶电扇哗哗扇动下,把一张一张试卷做完。
两天考试下来我感觉上一本是没什么希望了,第三天考1B提前交了卷子,收拾东西走出教室,一个人走在回临时教室的路上,校园四周安安静静,什么声音都没有,走了一段路,考试结束的铃声就响了起来。六月正午的阳光刺破头顶的香樟树,把那一天的学校,人群,照得明明亮亮。
青春啊,就这么散场。
那一天,我去找少年石头,我已经有很多天没有看到他了,放温书假回来以后,操场的铁门就再没打开过,我们搬到了实验楼的教室,整天被老师看管着,走多远都要被过问,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并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找少年石头。
走到那座凉亭前,那条藏獒一样健硕的大狗马上警惕地冲我吠叫,我惊讶地站住,我记得那次来并没有见到这条狗,少年石头说过这儿从来都没有拴过狗,可是在之前,我明明也是看到过它。大狗一直不停地冲我乱吠,我在一米远处站住,不敢再走近,那座小屋在我眼前,突然笼上陌生的气息。过一会儿终于有人走了出来,是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中年男人,他警惕地盯住我,他问我有什么事,我说出少年石头的名字,烈日下,我两边头发的鬓角都已湿透,不断往下掉汗水。祈约,那一刻我忽然好像知道了结果会是什么。我看着中年男子漠然的神情里透露出一点不耐烦,他说,你找错地方了,这儿从来没有住过少年石头。祈约,我就这么明明白白地听他说出这句鬼话,像演电视剧一样。男人喝住了大狗,我徘徊再三,请求让我走进这间屋子看看。
这的确不是少年石头的木屋,里面家具全不是我看到过的样子,没有古琴,没有紫砂壶,墙壁上没有挂着少年石头写着“嵇”字的汗衫。冰箱,电视机,台式电脑……这些庞大的电子产品占据了房屋的大量空间,一切拥挤不堪。我所记得的少年石头的气息,一丝也没有。
我坐在那块刻着“时不我待”的石头上,一直坐到天色暗下来,然后搭乘最后一班城乡公交车回家。我突然觉得,我离开家已经太久了,我经历了一场漫长而安静的梦游,遭遇一个已经消失的人。谁也不知道,我在这世上消失了这么久,我遇到一个穿白衣黑裤,胸膛上被炽热铁屑灼伤的男孩,他的白色汗衫上写着草书“嵇”字,他用一把古琴弹奏出《不倒翁》,却说是《广陵散》……他的血肉之躯,我明明有过拥抱。
我摸索身边少年石头留下的东西,什么都没有。
列车一路奔跑,我那么着急地想回家,在我梦游的这段时间,他们都好吗?
我想告诉爸爸,我的分数恐怕要让他失望了,但是也不会太糟糕的,我还是能考上一个还算不错的二本大学的,我要跟他聊聊工厂里的事,他说过,现在妈妈都不听他说了,还有,我想吃妈妈烧的菜,她真的会忘记在菜里放盐吗,也许是我记错了,以前我每次回家她炖的老鸭汤是多么美味啊。也许在饭桌上我可以平平常常地告诉他们,我遇到了一个宠爱我的男孩,他和年轻时的父亲一样,用身体为我遮挡外面世界的尘嚣,只不过,他现在已经搬去一个我无法抵达的地方。
列车一路奔跑,我好好地看了回车窗外的风景,那些经过的村庄的房屋,一家杂货店,绵延的山脉,一大片树林,我想,这或许是最后一次坐在车上看到它们了。我将长久地归家。
列车一路奔跑,我看到亲情,爱情,青春,教室里冲我微笑的少年们,我看到我写过的诗句们,挂在车窗外的落日周围,飞快地旋转着跳起舞。
我看着疯狂旋转的落日,微笑着合上沉重的眼皮,一直昏睡到了终点站。然后我步行回家,我肩上的书包背了好多杂物,在走路的过程中压得肩膀有些痛,我看到母亲坐在自家门前的一只板凳上,她看到我,微笑地站起来问我,你好,你从哪儿来?你认识我们家祈约的吧?然后我的父亲走了出来,他看着被母亲拉住的我,他看到我的眼睛,他说,祈因,你回来了。
祈约,后来父亲告诉我,在我高三刚开始的时候,母亲的记忆就已经开始下降,行为也有些反常,刚开始谁也没注意,后来去看医生,就是那个病,可是她还那么年轻啊,医生给配了药,吃下去没有用,再后来医生就说不用再配了,已经没有用。到我高三下半年的时候,境况一天不如一天,我放温书假那会儿,她已经开始分不清谁是谁了……内疚总是没有用。祈约。母亲开始像孩子一样任性,她几乎拒绝我们为她所做的一切行为,我们开电扇,她关电扇;我们往她嘴里夹菜,她拒绝吃。她还是每天烧饭,每天三点钟就早早地烧起晚饭,然后一遍一遍地喊我吃晚饭……她有时候喊我祈因,有时候喊我祈约。
祈约,我一直忘记说,你是母亲怀胎四月因晾晒衣服不慎摔跤夭折的孩子。
你是我的姐姐,祈约。我一直都知道,只不过这二十年来父母从不提起你。可是现在,我和你,在她心里,平等存在。
祈约,我想告诉你的事也就是这些。我们的母亲忘记了一切,她不记得我是谁。她开始走进永恒的梦境,梦里你已经是二十几岁的姑娘。我遇到一个不存在的男孩,他也许住在魏晋的竹林里,为那个美过夕阳的男子打铁,也许他也不过是在炽热的房屋里做了一个时辰的梦。我丢失的睡眠。还有,我盛开的这场平凡的青春。
祈约,原本这世上还有你与我相依为命。祈约,爱与幻觉多么雷同。父亲昨夜在电话里对我说,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一人关心着你了。他又说,但是活着是一件庄重而尊严的事,我们都还是要这样走下去。他说,有一天你会明白。
祈约,我终于说完了这些。这个故事里的风景与幻觉,又一次偷走了我的睡眠。但我现在有些困了。那种疲惫,就像和一个人手拉手跑了一千米。我累了,先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