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12445500000034

第34章 色彩纷呈的世界古文化(5)

他的哲学着作有《论善与恶的定义》、《论神的本性》,以及《论老年》、《论友谊》等。在这些着作中,他借用折衷主义的手法,主张社会的“等级和睦”,宣传“灵魂不死”等神秘主义思想。他要人们服从自然所安排的命运,宣扬命运由“天”而定,非人为所能强求。西塞罗的思想显然是奴隶主统治者的说教。卢克莱修(约前90-前55)是古罗马卓越的唯物论哲学家。他的着作《物性论》是流传到现在的唯一的一部比较系统阐述古代原子论的着作。他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的原子唯物论,他认为一切物体是原子组成的,原子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它们具有一定的形式、重量,并且永恒地运动着;它们按一定的规律结合成万物。他还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在帝国时代,希腊哲学的斯多噶学派等在罗马广为流传。辛尼加(约前5-公元65)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他宣称命运和天命统治着整个自然界,人在命运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的宿命论学说反映了面临社会危机的奴隶主阶级的腐朽、没落和绝望心情。总之,古代罗马文化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吸收希腊的文化遗产之后,加以改造而成为自己的文化。古罗马文化对于整个欧洲文化,乃至于整个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五、美洲大陆的骄傲:古代玛雅文化

1.“玛雅”的由来与消亡

大约公元前1000年代初期,玛雅人已在今天墨西哥南部的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部分地区繁衍生息,并创造了中美地区灿烂辉煌的文化。公元前后,玛雅人达到了第一个兴盛期,在尤卡坦半岛南端的贝登湖周围建立了第一批“城邦”.玛雅人是一个特别的人种,语言自成一体,脸型轮廓也很独特--前额倾斜、鹰钩鼻、厚嘴唇。他们建造了一些平顶金字塔、祭坛、浮雕石碑等。公元4世纪至9世纪发展至繁荣期,有文字记载的大小城邦100多个。其中提卡尔(今危地马拉北部)、瓦萨克图纳(今危地马拉)、帕伦克(今墨西哥恰帕斯州)和哥班(今洪都拉斯西部)等城市遗址最为着名。提卡尔是早期玛雅人最主要的遗迹,方圆50平方公里,有大小金字塔300多个,场面蔚为壮观。公元5、6世纪之交,尤卡坦半岛北部的玛雅人建立了奇钦·伊查城,这里矗立起几十座金字塔、宫室和堡垒建筑,气势宏伟。玛雅人有每隔20年建立一座石柱碑的习俗,现已发现的玛雅纪年石柱碑有几百块之多,最早的是公元292年提卡尔城立的碑。公元9世纪末,可能迫于外族的入侵,玛雅人突然废弃了这些城邦。公元10世纪中叶,尤卡坦半岛的玛雅城邦又逐渐复兴起来,出现了两个新的城邦:玛雅潘和乌斯马尔。玛雅潘四周建有城廓,有6个城门,显然玛雅“城邦”已从祭祀中心蜕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邦国家。玛雅潘力量日益强盛,1194年攻占了奇琴伊查,镇压了当地居民的反抗,后又战胜了另一强大的城邦--乌斯马尔,统一了尤卡坦半岛北部各城邦,确立起玛雅潘的统治,“玛雅”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5世纪中叶,可能由于内部混战,玛雅潘被焚毁。在此以后100多年中,尤卡坦半岛各城邦争战不已,土地荒芜,疾病流行,加速了玛雅文化的衰亡。1516年玛雅潘在图鲁姆建立最后一块石柱碑,历时1200多年的立碑纪年法至此中断。在1523-1524年,当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尤卡坦半岛时,繁荣了13个世纪的玛雅文明时代已告终结。

2.世界上最早培育玉米的人

玛雅人以农业为主,主要从事种植业。他们是世界上最早培育玉米的居民,其培育的玉米品种多样,有的果穗较大,需6、7个月才能成熟;有的果穗较小,约3个月就能成熟。玛雅人主食是玉米,但也种植其他一些作物,如蚕豆、西红柿、南瓜、甜薯、可可、辣椒、烟草等,并栽培各种果树。经济作物中,最重要的有棉花、龙舌兰和蓝靛草。为在沼泽地带种植玉米,玛雅人修筑了排水工程,建成了很多的台田、渠田。然而,由于玛雅人的居住地区没有金属矿藏,因而没有采矿冶炼活动,他们不知道铁器,铜器也是从北部输入,数量极少。玛雅人在农业技术方面,主要使用木棒和石斧,尖头的木棒用来掘坑种植作物,而石斧用来砍树开地。玛雅人在同一地段播种三次之后就留作休耕,抛荒多年。如人们用尽村庄周围的土地之后,就抛弃原来的村落,去寻找新的居住地。玛雅人饲养火鸡和狗,但没有饲养大牲畜,他们还从事养蜂采蜜、捕鱼狩猎等活动。玛雅人以棉花和龙舌兰纤维制造绳索和粗布,以燧石和黑曜石制造武器和工具,以粘土、木材和石头制造各种器皿,并能制造各种精美的首饰、神态各异的雕刻和神像等手工艺品。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批专业工匠和商人。每个城邦的中心都有规模很大的市场,交换频繁,出现了定期交易。市场有客栈,供商人住宿。交换的日常物品有布、蜂蜜、蜂蜡、燧石武器、盐、鱼及奴隶等。在交换时,除以物易物外,还使用交换媒介--可可豆,如一个奴隶约值100粒可可豆,一只兔子约值10粒等等。玛雅人的社会基层组织是农村公社,土地归公社所有,分给各家庭使用,每3年重分一次,收获物归各家庭所有,可以自由交换。狩猎、制盐、捕鱼等生产活动由集体进行,产品分配到人。在16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玛雅人已经向阶级社会过渡,氏族公社已变为地域公社。氏族内部的首领、贵族和僧侣逐渐成为世袭的统治者。贵族拥有较多的土地,经营蜂房、盐场,种植可可。祭司是玛雅贵族中的特殊阶层,他们掌握宗教礼仪、制订历法和安排农事。玛雅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祭司的儿子和贵族的次子可以充当祭司。祭司在城邦的政治中占有特殊地位,高级祭司往往是玛雅城邦最高首领的顾问,地方祭司则是各级官员的顾问。玛雅人已使用奴隶劳动,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也有债务者和各种罪犯,奴隶买卖十分盛行。奴隶从事一切劳动,为贵族耕种土地,为商人搬运货物,充当纤夫以及捕鱼等。城邦则使用奴隶修筑神庙、筑路及充当其他各种杂役。

一般的公社成员也必须为贵族耕种土地、修筑住房、向城邦纳税、提供军需等。

3.美洲惟一留下文字的民族

玛雅人为了农业和祭祀的需要,对天象进行了周密的观测分析,建立了一套精确的太阳历,玛雅人分1年为18个月,每月20天,年末加5天“禁忌日”,共365天。每4年一闰,加1天。每个月份的名称与农业密切相关,如“楚恩”为播种月,“摩尔”为收割月,“托克”为举火月等。玛雅人建造了美洲最早的天文观察台,能准确地预测日食的时间以及月亮、金星和其他行星的运行日期。他们经过观测,计算出太阳历的周期为365.2420天,精确度超过了格里高利历。金星的运行周期为584天,与现代天文科学的测算极为近似。在数学方面,玛雅人发明了“0”的符号,它比欧洲人使用大约要早七八百年,这个“0”的符号像只眼睛。玛雅人采用20和18混合进位计数法,而不像阿拉伯数学中以10进位的计数法。玛雅人是美洲惟一留下文字记录的民族。在公元初期,他们创造了象形文字。

文字呈方块图形,类似于我国的印章。图形上一部分是音符,一部分是意符,属“意音文字”,和古代东方国家的文字基本上处于同一发展阶段。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现已知的文字符号约800个。文字是用毛笔书写在榕树皮制成的纸上。玛雅的文字只为少数高级祭司所掌握,并由他们负责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天文、历象等。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玛雅地区后,把许多玛雅文字手抄本作为异教文化加以焚毁。现今保存下来的手抄本只有4份,根据收藏的地点或发现者的名字,分别被命名为《德累斯顿手抄本》、《马德里手抄本》、《格马里耶手抄本》和《巴黎手抄本》。此外,玛雅文字以铭文形式刻在一些城墙、宫殿和庙宇墙上。由于西班牙殖民者杀害了掌握文化的玛雅祭司们,致使玛雅文字至今还不能完全释读。

4.令玛雅人辉煌的建筑

在建筑方面,玛雅人建造了数以百计的庙宇金字塔和数以千计的较小建筑物,用来向众神礼拜或祭祀。此外还有巨大的宫殿、广场和供娱乐用的球场。目前至少有80个主要玛雅遗迹仍点缀着中美洲的风景,玛雅城邦留下了大量宏伟的石建筑、石廊柱、石碑、假拱、石梯道和金字塔庙宇遗址。玛雅人最典型的建筑物是庙宇金字塔,它一般是用泥土堆成巨大的土丘,表面均以石块垒成,四面陡峭,以石板或泥灰砌成梯道,塔顶平台建有庙宇。在塔的阶梯、坛庙的门楣、石柱上均有精美的浮雕,其中哥班的一座金字塔梯级上雕有铭刻,被称为“象形文字阶梯”.玛雅人最大的坛庙高达70米,坛基分3层。奇钦·伊查金字塔则高30米(台基高24米,庙宇高6米),每边宽55米,四边都有90级梯道通向塔顶,北部梯道的底部饰以石雕羽蛇。玛雅金字塔与埃及金字塔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玛雅金字塔是平顶,埃及金字塔则是尖顶;玛雅金字塔一般作为神庙基座,而埃及金字塔则是帝王的陵墓。玛雅人在木雕、壁画、陶器、纺织等方面也有杰出的创造。1946年在墨西哥南部发现的“波南帕克壁画”,可以说是古代世界壁画艺术的珍贵宝藏。在高约7米,总长16米多的神庙中,分3个房间,每个房间的内壁上均绘有色彩斑斓的画面,其内容有贵族、仪仗队列、战争与凯旋、惩罚俘虏、交纳贡赋等场面,它大约是公元8世纪的作品,反映了玛雅社会的历史及风俗。这一壁画充分展示了玛雅人具有的艺术才赋。在美洲印第安人中,玛雅人以其聪明的才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正如一位欧洲作家所赞誉的,玛雅人是“新大陆的希腊人”.

六、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文化

1.最早的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位于尼罗河第一瀑布至地中海之间约750公里长的狭长地带,由于地理形势的差别,可分为两个区域,接近尼罗河三角洲的区域称作下埃及,自开罗至南部的狭长谷地称作上埃及。尼罗河哺育了埃及人民,也哺育了埃及的古老文明。所以史书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的居民被称为哈姆人,起初为东北非土着,后来亚洲塞姆语人进入埃及,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土着逐渐融合,其语言属于塞姆·哈姆语系。

古代埃及人民以其智慧和才能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即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埃及就创造出象形文字,起初每个象形字都代表完整的词和完整的概念,以后,某些符号渐渐地有了表意的性质,用来表示抽象的概念。

另外一些符号则是用来代表可以拼成单词的一个个音节。最后在古王国早期,又增加了24个分别代表语言的单辅音的符号,这样埃及象形文字体系就由图画符号、音节符号和字母符号三个部分所构成。

在古代埃及的文字中,以图画符号来表达一些具体事物的概念是相当多的。例如,太阳是以圆圈中有一圆点的符号来表示,水则是以三个波浪形的符号来表示,“马”和“梨”也都是以它们的形象来表示等等。一些具体的动作也是以形象来表示的,如“渴”就用牛在水边奔跑来表示,如要表示“打”就画一个人拿一根棍子,做打的动作,“飞”就画一只翅膀展开的鸟,“吃”就画一个人往嘴里送东西,“迈步”则画一只抬起来的脚等。而对一些抽象的、不能直接感知的概念或动作,也往往用一些能使人知道的图形来表示,如“南方”这个概念,埃及人就画一种南部埃及所特有的植物百合花的图形来表示,“老年”就画一个变着腰、拄着棍子的人来表示,“统治”则用象征统治权力的王笏的图形来表示,等等。

但是,图画符号都不表示词的发音,为了把音表示出来,埃及人又用一些图形来表示音节。

埃及“字母”包括24个子音、大批双子音组合和三子音组合的符号。但是有很多象形字虽然读起来声音相同或接近,却不能清楚地表明它是属于什么范畴的东西,原因是它只有辅音符号,没有元素符号,所以要区别它们比较困难。古代埃及人创造了部首符号来解决,古代埃及绝大多数的词都有部首符号。

随着埃及历史的发展,文字也逐渐发生变化。在第一中间期的第八王朝演化出一种祭司体文字,后来在利比亚舍易斯时期又演化出一种世俗体文字,到罗马统治初期又演化成科普特文字。古代埃及文字没有发展成字母文字,但它也在逐渐地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已经类似于字母,这对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具有很大的影响,而腓尼基人的字母又成为后来希腊人创造的字母文字的基础。

而现在的欧洲各国的文字都源于希腊字母。因此,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埃及的文字十分复杂,主要为祭司和书吏所掌握。随着古代埃及的历史消亡,这种文字也就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在希腊罗马人统治埃及时期,认识这种象形文字的人就极少了,而科普特文字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不一样,是用改造过的希腊字母书写的。后来阿拉伯人征服埃及,这种文字便不再通行,变成了死文字。直到19世纪,法国学者商博良根据《罗塞达石碑》上的三种文字(即埃及的象形文字、世俗体文字和希腊文字),逐渐把古代埃及文字释读出来,从而揭开了这种神秘文字的面纱,使古代埃及文化重见天日。

古代埃及的文字大多刻在石碑上,或书写在纸草上。纸草在古代曾流行于地中海东部地区,现在有大量的纸草文献流传下来。为了研究纸草的内容,现在形成了一门纸草文献学。

通过纸草文献,后人发现了古代埃及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但由于年代久远,保存完好无损的文卷为数不多。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的作品,大多是一些“预言”、“箴言”、“训诫”之类的文献,如《聂菲尔列胡预言》、《对美里卡拉王的教谕》、《伊浦味陈辞》等,这些作品都出自贵族之手,或出自法老之手,其基本内容是统治阶级或者宣扬“治国安邦”的功德,或者诉说对人民起义的仇恨,或者指责法老无能,慨叹社会的激烈变迁。

在中王国时期也出现一些纯粹文学作品,如《辛努哈特历险记》、《船舶遇难记》、《一个能言善辩的农夫》等等。作品《辛努哈特历险记》描绘朝臣辛努哈特因叛乱事件牵连,流亡国外,后获得法老的宽容返国的故事。《一个能言善辩的农夫》则讲述了一个农民向法老申诉自己为权势者欺凌、劫掠,法老为其伶牙俐齿、能言善辩而折服,下令归还其所失去的财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