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12445500000010

第10章 我们从哪里来:对根的探寻(5)

换代论的复活在人类起源于非洲学说中,东西两种观点长期对立。位于大西洋东面的欧洲的研究人员主要坚持“换代论”(亦称“伊甸园论”、“诺亚方舟论”),而大西洋西侧的美国学者竭力主张“区域进化论”,双方互不相让。

换代论主张,与远古时期的猿人、原始人相同,理智人产生于非洲的热带大草原,然后从这个伊甸园流向全世界。

相对立的区域进化论则认为,理智人从各地的原始人中分离出来,单独进化,美国的米尔弗德、沃尔波夫是这一观点的作战主将。

决定性地改变这两种学说的力量对比关系的,意外的竟是古人类学以外的其他领域。

1987年,美国的莱贝克·卡等人从各个人种中收集了147人的胎盘,根据从这些胎盘中抽出的线粒体的DNA的变异制成了系统树。结果显示为,所有人种都是从20万年前的非洲进化而来。除了莱贝克·卡以外,不少分子进化的研究人员也拿出了证明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数据,为换代论增添了分量。

古人类学者重视的化石的研究情况如何呢?实际成果也是对区域进化论不利。

例如,60年代后半期对南非克拉西兹、里弗、莫斯遗址群的挖掘和1984年开始的重新挖掘,发现了大约10万年前的理智人化石。而且,此后不久还发现了(大约9万~7万年前)新人建立的文化--后期旧石器文化。在非洲也发现了10万年前或接近那个时期的边界洞穴,找到了奥莫1号等新人化石,只是年代的证据还略有不足。

中东的发现紧随而来。王德梅尔苏在以色列的卡夫塞洞穴挖掘时,不断发现新人的人类化石,但是年代是1988年确定的。用热光法测定,是9.2万年前;用ESR法测定,是11.5万年前,这个测定结果足以使人类学者目瞪口呆。

纵观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可以认为从原始人进化的古代型理智人在十几万年前的非洲沙邦那进化成了基本完全的新人。

尽管如此,沃尔波夫还是不承认这些研究成果。在美国,区域进化论的支持者依然很多。沃尔波夫和澳大利亚的古人类学者阿兰松一起,详细地提出了贾瓦原始人与1万年前的澳大利亚东南部的新人卡斯旺普化石非常相似的论据,并以此作为区域进化论的强有力的证据进行反驳。

确实,卡斯旺普化石的年代很近,但是,这并不是克罗马尼翁人。事实上,克罗马尼翁人朝着比其古老的方向逆行是难以想象的。换代论是如何解释这种现象的呢?现在还没有回答。或许,只是在东南亚发生了区域进化?

总而言之,现在可以认为由分子、化石、石器三方面积累的证据已经达到可称之为“分出胜负”的阶段。换代论作为古老的学说于60年代曾被否定过,但是如今却以相当高的概率复活了,自然科学世界中这种罕见的现象是围绕着我们人类的起源而发生的。

3.亚洲,人类的摇篮

日本学者浅间一男认为,人类的起源地不是非洲,而是在印度或喜马拉雅山麓。

印度有个叫西瓦利克的地方,在此地曾发现了1000万年前灵长目的化石。此即腊玛古猿,最初它被视为是猿人(南方古猿)的祖先,据最近的研究认为它和猩猩相似。这种腊玛古猿的栖息地西瓦利克的环境究竟如何?

那时印度邻近遥远的南极大陆。在二迭纪,南美、南非、马达加斯加、印度、澳大利亚、南极大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冈瓦纳大陆。现已知当时这块大陆上有大冰川,冰川中夹带的漂砾岩和岩盘,由于冰川流动而造成的擦痕至今仍然保留着,由此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出冰川的流向。

在冈瓦纳大陆上,寒冷气候造就的古代植物--舌羊齿植物十分繁茂。因为是落叶树,所以冬天枝叶光秃。从冈瓦纳大陆发现的植物化石的99%都具有舌羊齿植物特性,由此可见,此类植物在当时极为繁盛。这说明了这个地方气候的特殊性。

冈瓦纳大陆现已四分五裂,但我们可以认为,只要能采集到舌羊齿植物的地方,就曾是这块大陆的一部分。印度盛产舌羊齿植物,故早在19世纪初,就已确认印度曾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另外,值得惊讶的是,最近,中国的古植物学家在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北侧也采集到了舌羊齿植物。这说明,至少构成现在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地域,在2亿年前曾是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印度北上达数千公里之遥。

如果认为大形类人猿出现于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把草原作为主要生活场所的猿人出现在400万年前的上新世,那么,就意味着从2000万年前到400万年前这一期间,类人猿离开森林,转移到草原上去生活。

从40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开始,年平均气温急剧下降。这说明冬季的低温也急剧下降了,因此,猿栖息的森林也移动了。猿所栖息的森林,不是冬季落叶的温带落叶阔叶林,而是常绿阔叶林,因为它在冬季不会落叶,叶和果实可以作为食物。这种常绿阔叶林随着气温的下降,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移动,与此同时,猿类也不得不向低纬度地区移动,结果,这种猿类从猿猴亚目到大形类人猿,全都生存在热带。

另外,在同人类起源有关的1000万年前的古亚非的西瓦利克地区被喜马拉雅山脉和南面东西走向的海洋包围着。这一海洋是古地中海的遗迹,自中生代就一直存在。在这个时代,腊玛古猿生活在西瓦利克,说明这一带曾是常绿阔叶林带,但是,从1000万年前的中新世后期至上新世,气温进一步下降,而且喜马拉雅山脉继续上升。因此可以设想,西瓦利克的常绿阔叶林急剧缩小,并草原化。

如果是在其他的地方,类人猿可以沿着常绿阔叶林移动,但是在西瓦利克近处,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它被喜马拉雅山脉和海洋包围着,类人猿完全失去了逃生的场所,所以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从树上下来,改变生活习性以适应草原生活。

树上生活既安全,又可随手取得树叶和果实等作为必要的食物。这是天堂般的生活。没有生物会自讨苦吃,所以,放弃这种森林乐园生活,只能认为是出现了让它们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4亿年前,鱼类爬上陆地时的大变化也是如此,不是大型类人猿主动放弃森林的生活,移至危险重重的草原,而是因为出现了让它们不得不放弃森林生活的环境。这大概就是类人猿不得不从树上下来,改为在地面上生活的原因吧?

狒狒和大猩猩为什么不能直立?

这时,同样从树上下来生活的狒狒,没有靠臂力摆荡的经历,因而过早地下到地面。大猩猩不仅体型变得过大,而且下地时间过晚,所以不能直立行走。其中,体型居中的黑猩猩和猩猩,体型适度,由于长期靠臂力摆荡,不适应直立姿势,因而没能发展为直立行走。因此,是否在黑猩猩和猩猩的祖先中,产生了直立行走的猿人。

此后不久,由于印度大陆上升,类人猿迁移的障碍古地中海消失了。只残留下了恒河。于是西瓦利克附近出生的,已适应了草原生活的猿人,向中国和易于生存的热带的非洲迁移。而非洲发现的猿人是从西瓦利克附近迁移出去的派生的猿人。

那么,为什么从类人猿到猿人的进化不在非洲呢?在非洲,如果常绿阔叶林移动的话,相应的,类人猿也可以移动。这里没有像西瓦利克那里给类人猿的移动造成障碍的环境。所以,不能确认非洲类人猿从树上下来的必然性。它们可以继续在常绿阔叶树上生活。热带,不论在什么时代,环境都比较舒适,是生物的逃生之地。

第四纪冰川时代使猿人变为原始人,并造就了古人与新人。

西瓦利克附近被迫从树上下到地面的类人猿,由于气温的下降,常绿阔叶林不断缩小草原不断扩大的环境中,时而在树上,时而在地面生活着。可以想象,随着树木的减少,它们最终完全转为在地面上生活。这时。它们开始用下肢直立行走,这应该是人类起源的时期。这些是腊玛古猿还是其他的大型类人猿,只能根据化石的发现来确认。

从安全且食物充足的树上转移到地面上生活,可以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相当危险的过程。为了寻找和搬运食物,下肢直立行走是绝对必要的条件。而且,只有在树上时经常使身体直立,已习惯了直立姿势的类人猿,才有可能直立行走。

进入200万年前的第四纪,季节差别越来越大,夏天更热,冬天更冷了。最后,在100万年前进入了最初的冰川时代,在高纬度地区产生了冰川。对于猿人来说,躲避夏天的炎热很容易,但抵御冬天的严寒则很难。那时,猿人还不懂得建造房屋,它们自然选择了天然石灰岩洞作为栖息场所。在洞穴中发现了很多原始人遗迹。这正是原始人选择洞穴作为生活场所的证明。

向原始人阶段进化的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火,这从北京猿人生活的洞穴中残留下的灰迹中得到证明。冬季也不甚冰冷的洞穴是共同生活的绝好场所。同树上生活不同,在地面上,就不易弄到食物。必须想办法弄到食物,于是,互相交流的方法也发达起来。狩猎,必须共同进行。为了制造工具,就一定要使用双手,手指的使用使大脑得到刺激并不断发达起来。

为了适应严寒天气,身体的高度,便从猿人的1.2~1.5米到原始人的1.5~1.6米,渐渐增加;平均脑容量,也从猿人的500毫升到原始人的1000毫升地成倍增长,进而增加为古人的1300毫升和新人的1500毫升。

使用越多的器官,发达得越快,而且还能遗传。类人猿在树上只靠臂力摆动时,上肢长于下肢;转为地面生活,用双脚直立行走后,下肢使用频繁,渐渐长过上肢。“生活创造性状”说,在这里也是生物进化的原则。在树上用四肢爬行的长尾猴尾巴很长,身体变大,四肢行走很困难,就转为专门靠臂力摆荡,这就是长臂猿。渐渐的,上肢长于下肢,尾巴消失了,这是生活使性状发生变化和遗传化的典型表现。

进而,在地面上用双足直立行走,当然会使双腿发达,并比上肢长。从猿猴到人的进化,明确显示了生活同性状的相互关系,大概没有学者会否认这一点,谁都会承认,用现代进化论的突然变异和自然选择,来说明向人类的进化是矛盾重重的。那么,毫无疑问,从生活得来性状并遗传化的理论会被人们承认。

四、化石:人类起源的足迹

研究人类起源的实物根据是化石。什么是化石?它们的年代是怎样测定的?化石来自地下,地球的表面分成上下的许多层次,它们又是怎样的关系?地质时代是怎样划分的?生物是怎样分类和命名的?生产工具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这些都是在研究人类起源时必须涉及到的问题。从这些问题出发,在本书里,我们将先去追问生命的可能,即生命的起源。再按这个脉络去探获人类的起源,亦即人类是如何在地球生命序列之中出现并占据了它所应该占据的位置。

1.化石:作为生命的留存

化石是过去生物的遗骸或遗留下来的印迹。但是只有极少量的生物能成为化石而保存下来。

一个生物死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诸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迅速消失。只有当机体被埋藏在一种使这些因素不起作用的介质中时,才能被保存下来。通常是埋藏在河流或湖泊的淤泥里,洞穴的沉积里、泥炭里、沥青里,更为稀少的情况是埋在火山爆发而落下的灰烬里,机体在被埋藏时可能已经部分改变或消失。大多数人类化石是由于河流或湖泊里水的作用而保存在沉积里或洞穴中,只有少数是偶尔由人们有意识埋葬而形成的。

生活在水边或靠近水边的机体被埋藏和保存下来的机会较多。人类需要喝大量的水,常居住在水边,死后有时能成为化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早期不居住在洞穴里,但是常常由于水流的作用,使死在洞穴附近的动物或人冲进洞穴成为化石。较晚时期,人类经常居住在洞穴里,因此常常可以在洞穴沉积中找到人类化石。古猿生活在森林中,一般离水流很远,热带森林的条件如酸性的土壤等使尸体迅速分解,因而化石很少。

机体上的一些硬组织(如骨和牙)主要是由无机物构成,比较容易保存,而大部主要由有机物构成的软组织则很难长期保存。机体被埋藏时,土壤中的无机物(如硅、碳酸钙、磷酸钙等)能替代有机质,也能代替骨和牙中的无机物,通常是组织中的无机物越多,则越容易保存下来。牙齿的成分90%以上是无机物,所以是最常见的化石。较硬的骨(如头骨)比较软的骨(如肋骨)容易保存下来。

化石保存的状态常与机体的骨骼被掩埋前的情况有关。埋藏学就是研究化石形成过程的。如尸体被动物吃过,只留下一部分被埋藏起来;又如骨骼在形成化石前被流水冲散,则较轻、较松的骨会与较重较密的骨分开;又如骨在石化前可被动物践踏或弄破,或者被炎热的太阳暴晒而干裂。

硬组织通常容易被保存,但也有其他的可能。在某种化学条件下(如酸性的介质),骨质的无机物可被溶解掉,而软的有机物却得到保存,这样使骨发生弹性的变形--弯曲和扭转。另一种可能是原先的骨消失了,而其空间为矿物质填充而成为化石模子。

石化过程有赖于当地的条件,其速度在不同的地点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在一个地区,石化可在几千年内发生;而在另一个地区可能要几百万年,因此,化石的年代不能单凭石化程度来确定。

石化过程有赖于埋藏的条件,因而化石并不是过去某种生物的随机抽样。对化石及其外界环境进行分析时,必须记住石化时的条件。

化石总是有限的,稀少的,局部的,而且通常都是不完整的。

化石年代的测定:为物化的D生命编年确定化石的年代,以便知道该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生存的年代,这是非常重要的。各阶段人类化石的形态,都有一定的重叠,仅仅根据骨骸的某些部分如上、下颌骨和牙齿、肢骨等,而不知道它们的年代,有时是难于确定其分类地位的。

测定年代的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类,即绝对年代测定法和相对年代测定法。

绝对年代测定法绝对年代的测定,是根据沉积或火山岩在形成后其中化学元素自然放射性的衰变而计算的。

沉积岩中的某些元素含有不稳定的同位素,在发生自然的放射性衰变时,它们的原子有规则地分解成为其他的元素,如钾40逐渐衰变成氩40,铀235衰变成铅207,碳14衰变成氮14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