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老字号再战江湖
12425700000010

第10章 老字号王老吉的崛起密码(2)

2003年年初,王老吉新的品牌定位出炉了:明确红罐王老吉是在“饮料”行业竞争,竞争对手是其他饮料;品牌定位是“预防上火的饮料”,独特的价值在于“喝红罐王老吉能预防上火,让消费者可以无忧地尽情享受生活:吃煎炸、香辣美食、烧烤,通宵达旦看足球……

这样的定位为王老吉带来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有利于红罐王老吉走出广东、浙南。因为“上火”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中医概念,不像“凉茶”局限于特定的地区,这就为红罐王老吉走向全国扫除了障碍。

其二,避免与国内外饮料巨头直接竞争,形成独特区隔。

其三,成功地将产品劣势转化为优势。淡淡的中药味不再是饮料销售的口味障碍,而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3.5元的零售价格,因为“预防上火”的功能,不再“高不可攀”;王老吉品牌悠久的历史,成为预防上火“正宗”的有力支撑。

在传播上,尽量凸现红罐王老吉作为饮料的性质。在第一阶段的广告宣传中,红罐王老吉以轻松、欢快、健康的形象出现,避免出现对症下药式的负面诉求,从而把红罐王老吉和“传统凉茶”区分开来。

为更好地唤起消费者的需求,电视广告选用了消费者认为日常生活中最易上火的五个场景:吃火锅、通宵看球赛、吃油炸薯条、吃烧烤和夏日阳光浴。广告画面中人们在开心享受生活乐趣的同时,畅饮王老吉。结合时尚、动感十足的广告歌反复吟唱“不用害怕什么,尽情享受生活,怕上火,喝王老吉”,促使消费者在吃火锅、烧烤时,自然联想到红罐王老吉,从而促成购买。

在地面推广上,除了强调传统渠道的POP广告外,还配合餐饮新渠道的开拓,为餐饮渠道设计了大量终端物料。比如,设计制作了电子显示屏、灯笼等餐饮场所乐于接受的实用物品,免费赠送。在传播内容选择上,充分考虑终端广告应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产品包装作为主要视觉元素,集中宣传一个信息:“怕上火,喝王老吉饮料。”餐饮场所的现场提示,有效地配合了电视广告。正是这种具有极强针对性的推广,消费者对红罐王老吉“是什么”、“有什么用”有了更强、更直观的认知。目前餐饮渠道已经成为红罐王老吉的重要销售传播渠道之一。

在传播媒体的选择上,加多宝主要锁定了覆盖全国的中央电视台,并结合原有销售区域广东、浙南的强势地方媒体。在随后的几个月里,加多宝共投入4000万元广告费。广告效果非常明显,销量立竿见影地得以迅速提升。

其后两年,加多宝乘胜追击,斥巨资购买中央电视台黄金广告时段。正是这种疾风暴雨式的投放方式保证了红罐王老吉在短期内迅速进入人们的头脑,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迅速红遍全国大江南北。

红罐王老吉为加多宝带来了巨大效益:2003年,其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近4倍,由1亿多元猛增至6亿元,并冲出广东、浙南;200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接下来,每年都有爆炸式增长。

借力使力,盒装王老吉防守“后方”

加多宝 王老吉 红罐 盒装 饮料 药业 消费者 竞争者 广告 推广

在加多宝为红罐王老吉的推广难题所困扰时,羊城药业确立了药品、食品“双轮发展”战略,推出了绿色盒装的利乐包王老吉饮料,到2002年年底,其每年的销售额约为1000万元。

红罐王老吉取得巨大成功后,羊城药业看到了其中“借力使力”的机会。

从2004年开始,经与加多宝协商,羊城药业(这一年的3月改名为王老吉药业)对盒装王老吉也使用“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广告语进行推广。这年7月,王老吉药业与肯德基达成合作,珠江三角洲的肯德基快餐连锁店开始卖王老吉药业生产的凉茶颗粒。

通过一年时间的推广,王老吉药业感到,采用“跟随策略”推广盒装王老吉,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销售。同时,王老吉药业隐约觉得,盒装王老吉的市场潜力应该来自于对红罐王老吉的细分。如果要细分,就一定要找到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的不同点,也许是不同的价格,也许是不同的人群,也许是不同的场合……

也是在这一年,王老吉药业决定与香港同兴药业合资。2005年2月,合资公司挂牌,王老吉药业的企业机制发生转变。合资双方经协商,聘请加多宝的管理人员加盟。

很难猜测、评估此举对王老吉药业产生的影响。外人能够观察到的是,2005年年底,王老吉药业对盒装王老吉“思变”,并为此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细分红罐王老吉的市场,以形成策略指导盒装王老吉的推广”,并与其合作伙伴一起进行研究。

双方从消费者、竞争者及自身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从消费者角度看,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没有区别,是同品牌的不同包装、不同价格而已。虽然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是两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但在消费者眼中它们不过是类似于瓶装可乐和罐装可乐的区别,只是将同样的产品放在不同的容器中而已,是同一个产品系列,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而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在价格上的差异,也是因为包装的不同而产生的。

从产品本身看,盒装王老吉因包装、价格不同,已存在特定的消费群和消费场合。由于包装形式的不同,决定了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在饮用场合上存在差异。红罐王老吉红色铁罐的“着装”显得高档、时尚,能满足中国人的礼仪需求,可作为朋友聚会、宴请等社交场合饮用的饮料,故其在餐饮渠道表现较好。盒装王老吉以纸盒包装出现,本身分量较轻,包装质感较差,不能体现出档次,无法与红罐王老吉在餐饮渠道竞争。但在即饮(方便携带的小包装饮料,开盖即喝)和家庭消费(非社交场合)市场,红罐王老吉每罐3.5元的零售价格,与市场上其他相同包装形式的饮料相比,价格相对较高,不能满足对价格敏感、收入有限的消费人群(如学生等)的需要。而盒装王老吉每盒2元的零售价格,对于喜欢喝王老吉饮料的上述人群而言,无疑是最佳选择。况且,在家庭消费市场上,以批量购买为主,人们在家里喝饮料没有讲排场、面子的需求,在质量好的前提下,价格低廉成为家庭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因此,在即饮和家庭消费市场,盒装王老吉具有明显的优势。

从竞争者角度看,“预防上火”饮料市场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还有待开拓。红罐王老吉已经牢牢占据了领导品牌的地位,成为消费者的第一选择,开拓品类的任务,红罐王老吉当之无愧,也只有它才能抵挡下火王、邓老凉茶等其他凉茶饮料的进攻。因此,从战略层面看,盒装王老吉应全力支持红罐王老吉开拓“预防上火的饮料”市场,万不可后院放火,争夺红罐王老吉的市场,最终妨碍红罐王老吉开拓市场。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明确盒装王老吉与红罐王老吉的差异—相同的产品,不同的包装、价格,在推广时要避免刻意强调不同的公司生产。其次,确定盒装王老吉的目标消费群—对价格敏感、收入有限的人群。最后,确定盒装王老吉推广要达到的目的是:让消费者知道两者是相同的王老吉饮料,只是规格不同。

在具体的推广执行中,影视广告场景着重突出以家庭主妇及学生为主体的消费群,同时强调新包装上市的信息。而平面广告设计,大量借用红罐王老吉的表现元素,以便更好地与红罐王老吉产生关联,易于消费者记忆。

据此,盒装王老吉的广告语最后确定为:“王老吉,还有盒装。”

随后王老吉药业进行了强有力的市场推广。2006年,盒装王老吉的销售额由2005年的1.48亿元跃升至3.43亿元。2007年,盒装王老吉的销售额达到了6.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