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说中国近代史
12410700000027

第27章 义和团运动(续)(3)

这场战争之后,中国的结局是很悲惨的,签订了《辛丑条约》。而且,签这个条约还得等李鸿章来,西方人只愿意和李鸿章谈,中国这边也只能派出李鸿章来谈。北京城里的旗人在此前是很希望义和团闹的,然而他们同时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对于侵略者的归顺态度。庚子以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他们的确对敌人非常归顺。有一个英国记者曾经描述了战乱之后北京城的境况,他写道,一个旗人贵族在战后居然找到他,要把他们家最漂亮的一个女孩儿送给他,希望这个英国记者能够保护这个大家庭。由此可以想象,当时的旗人贵族对占领军的恐惧以及由此生出的归顺心态有多重。还有很多人拼命地去找洋文书,现学现用,用洋文写上一些小旗插在家门口。如果家处英占区,就用英文写“大英国顺民”,如果是日占区,就用日文写“大日本国顺民”。这个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

这个时候,旗人们像大旱盼云霓一样盼着李鸿章北来,以前骂他骂得最凶的,比如骂他是卖国贼的人现在都希望他来。李鸿章幸亏是在义和团闹得最乱的时候离开了北京,否则义和团闹起来的时候,估计西太后也保不住他。西太后还算是有一点良知的,她的报恩思想特别重,从来都不处罚那些中兴名臣,大家不信可以去查。包括像李鸿章被人骂得那样狠,最后还是被派到两广当总督去了,为了避祸。西太后的这一做法还是埋了伏笔,可能就是想着一旦闹砸了,到时候还能让李鸿章出来收拾乱摊子。甲午以后,李鸿章一直被骂,他的压力也是一直很大的。但在这个时候,李鸿章真的不负众望,来了,来主持对西方国家的谈判。

这次谈判谈得很艰难,就跟甲午战争后去跟日本人谈《马关条约》一样,其实李鸿章是没有什么本钱的,不过,至少他没有让西太后进一步受窘。但是,《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象征,基本是所剩无几了。第一,使馆区可以驻兵。我们不要以为之前使馆就能驻兵的,其实以前一直不能。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闹义和团的时候,使馆区和西什库教堂里有正规军的士兵呢?那是因为西方各国看到义和团闹起来以后,觉得安全受到了威胁,就临时派进去了少部分军队。第二次再往里派军,就是西摩尔联军,但他们当时没有到达使馆区,因为途中被清军阻截了。所以,此前西方国家的确在使馆区没有驻军的权力。就跟现在国际公法规定的一样,甲国在乙国的使馆,所在土地的主权仍应是属于乙国的,只是使用权让渡给了甲国,而且乙国不能随便进入,以示对甲国国家主权的尊重。另外,保卫工作主要是由乙国提供,但甲国也能够派出一定名额的非现役的安全人员保护使馆工作人员的安全。但当时中国怎么可能提供得了保卫呢?当时攻打使馆区的除了义和团,主要就是清军了。所以,西方国家提出了驻兵要求。这一规定后来使得西方国家的使馆区成为标准的军事占领区了,使馆地界属于你国领土和你国在这里驻军,这是不同的概念。第二,从天津到山海关一线,外国军队可以驻扎。天津大沽炮台被全部毁掉,天津作为北京城的门户,自此一线洞开,中国军队不得在此驻扎。后来北洋军只能以警察的名义驻扎在那儿。所以,天津警察在当时是很厉害的,他们虽然穿着警察制服,却都是正规军队。后来张勋复辟,段祺瑞准备在马厂誓师时,第一件事就是把警察局占了,把警察都招呼过来,这些警察就是兵。我们还可以想想,为什么后来卢沟桥事变发生在卢沟桥,不是山海关,就是因为日本在这个地方是可以合法驻军的。

最后就是老一套的赔款了。但这次赔款与以前不同,它是专门惩罚和侮辱中国人的——你四亿人都是混蛋,所以每人赔一两银子,然后西方国家按照义和团运动期间各国损失的大小和各国出兵多少进行分摊。当时的中国,岁入刚刚接近一亿两,经过这种大乱以后,已经极其残破了,户部银库也被八国联军抢了。这么多银子,怎么赔?这真的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关税和盐税,都抵押了出去。不仅如此,各省也有各自的赔款,特别是那些杀教民和杀洋人比较多的省,赔款数额也是巨大。但在此期间也有亮点,就是当时的新教传教士,主要是美国的新教传教士,他们一直在各国之间进行斡旋,对帮助中国人而言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们的努力主要在于:第一,要求列强不能惩罚所有的中国人;第二,认为应该对中国人进行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惩罚;第三,鼓动各国尽可能地减少中国各省需要负担的赔款。尽管新教的教堂和教士在拳乱期间也遭受了残害,但新教教会基本都放弃了赔款要求。相反,他们还在各国国内组织了很多捐款,以救济品的名义送到中国遭受兵灾的各个地方。所以,义和团之后,新教在相当一部分中国人中间得分很高,国人对它的印象很好。后来美国第一个退还庚款,这个其实也是新教传教士推动的。

但是,这个退款不能直接退给中国政府,于是美国人就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中国政府把赔款拨给美国,美国再把钱拨还给基金会,然后专门培训中国人到美国留学,每年一百来人。庚子赔款生其实生活都挺优裕的,因为这些钱都由基金会拨付。到民国时期,退还庚款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运动,不仅美国退,其他各国也都在退,那个时候成立了许多诸如中法大学、中英大学之类的高等教育学府,这些都是用退还的庚款办的。但是各国之间,有的退得多,有的退得少,有的退得很实在,有的退得一点也不实在。最不实在的就是日本,日本退还的庚款全都给了那些在华的跟日本有关的团体,而这些团体都是为日本人办事的。所以,其实日本人退来退去,还是退到了自己头上,但从名义上讲,它也退了。庚款退得最彻底的是美国人,它真的就是一分钱没要,据说现在基金会还在运作,只不过退回的钱都是给台湾新竹的那个清华大学,不往我们这里退。当然,这中间也有好多的陈年旧账,因为很多美国人资助的教会大学,比如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后来都被无条件没收了。

还有个大问题需要我们正视。评价义和团的功绩时,我们常常说义和团粉碎了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这话从哪里来的呢?是八国联军主帅瓦德西说的。瓦德西称,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的国力和财力去统治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这个国家。瓦德西确实是这样说了,但是我从瓦德西的日记里真的看不出他对中国人有什么尊重之处,他还是很看不起中国的。但是,为什么经此一役之后,十一国列强并没有把中国彻底瓜分了呢?我觉得这的确是个问题,但在解释这个问题时不能以此夸大义和团的作用。因为西方国家本身就有多面性,这个多面性在很多时候都会折射出不同的统治策略。一方面,他们的确不希望中国好,对他们而言,让中国保持孱弱更便于掠夺和奴役。列强掠夺中国、盘剥中国,这是事实。但是,西方国家一直在进步,到义和团的时候,西方国家整体的文明水平已经相当进步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已经相继出现,在第二国际建成之前,工人运动的发展其实就是文明进步的一部分。这个时候,西方国家国内的许多政治家已经开始对以往的殖民政策进行反思和批判,处理国家间事务时的道德水准跟以往已经不一样了,赤裸裸地去殖民、去瓜分一个大国到这个时候并不时髦了。

其次,虽然说德国人瓦德西是八国联军的主帅,但是德国的实力毕竟不济,只不过因为它在义和团运动中受损最厉害(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了),自认为最冤,故而选德国人做统帅。其实当时出兵最多的,一个是俄国,一个是日本。美国出兵也不少,但是,美国人相对扮演了一个文明的角色,美国在此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对以往的殖民政策是一种反动。当然,你们也可以解释成,因为此时美国经济实力最强大,门户开放可以使它不通过占领其他国家任何一块土地就能获取利益。但客观上来讲,美国的政策确实比殖民主义更文明一点。

而出兵最多的俄国和日本则是各怀鬼胎,不久以后就发生了日俄战争,它们是中国的近邻,对中国有强烈的领土野心,所以彼此有激烈的竞争。只不过日本人当时表现得比较文明,占领之后也做了很多公益的事业,比如修筑公厕,还就此制定各种规章,比如不允许随地大小便等。之前的北京城从来都是污水横流,也没有下水道,只有一条大沟,这沟是由满人管理,但满人又不干事,每年只清理一次,总之是一塌糊涂。这个改观就是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开始的,后来新政接上这个茬,开始置办警察和公共卫生系统,北京人这个时候才懂得了不能随地大小便的道理。日本在中国的占领装出了文明的倾向,所以后来在日俄战争中,中国的舆论大都是站在日本那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