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说中国近代史
12410700000015

第15章 从自强到变法(2)

除了中央,地方上也办了很多实业,这些实业大多都跟具体的人物有关系。曾国藩去世比较早,他的贡献主要是筹办了金陵制造局和主持了派遣留美幼童计划,但前者并没取得很大成就。比较出色的有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虽然偏远了一点,但还是很不错的。左宗棠当时是闽浙总督,当时闽浙总督驻节福州,如果是驻节杭州的话,这件事可能会办得更好一点。我曾经去看过福州船政局,有工厂、码头、学校、海军,基本建成了一个自足的体系,因此其成就还是值得表彰的。李鸿章的贡献主要是江南制造总局,就是今天的江南造船厂,此外他还有很多其他贡献,比如继承了金陵制造局,还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它在当时就能挣钱,到今天仍然存在。除了这些领军人物以外,当时全国各地都开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洋务企业,但挣钱的不多,据说一度只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挣钱,后来这两处办着办着就也开始赔钱了。不过,从整体来看,毕竟办洋务已经成为一时风气,当时许多地方官办洋务的口气都是很大的,他们都希望直接从西方引进最先进的机器,开办规模特大的工厂。比如后期张之洞要办铁厂时,就声称要办亚洲第一大钢铁厂。他在当两广总督的时候就想创办,后来在采购机器时,他去湖北当湖广总督了,于是工厂就挪到汉阳了。幸亏挪地方了,要是当时在广州办铁厂,肯定是困难重重——广州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矿,而当时炼铁既需要铁矿,也需要焦炭,幸好在湖北及其周边有这两种原料。张之洞的豪气在当时并不是个案,地方官员都希望花大钱、办大事,没有钱就去截留海关的收入。有几年,十分之九的海关收入都被地方截留去办洋务了,中央政府对此也没办法,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截了就截了,政府还不能拿地方这些人怎么样,因为他们势力都挺大的。

当时也办了一些教育事业,比如福州船政局附属的船政学堂,这是很有成就的。起码我们现在知道那里出了一个严复,还有甲午海战中死去的那些烈士们,比如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等,他们都是从这个学堂毕业后留洋,然后再回来的。后来的中国海军基本上由这个学堂奠定了基础。还有中央的同文馆,不过这个成就就很差了。到后来同文馆招收的学生主要是旗人,我看齐如山描述他们当时在同文馆的生活,真是太舒服了——每月八两银子,而且每天管三顿饭,早餐还会送到门口,正餐都是七个碟子八个碗,吃得不高兴就可以砸东西、闹学潮,如果来同学了还可以叫厨子免费做几个菜。这像是学校吗?这么好的条件,那些学生自然啥都不想学了,天天混日子,不把学习当回事。学俄文专业的学了九年,还没把俄文字母背下来,英文馆好歹出了几个翻译员,但也是乱翻译。严复留学英国时常去使馆,发现同文馆的高材生张德彝,连日常对话都应付不下来。总之,同文馆的成就是很差的,最有名的毕业生可能就是齐如山,但也没让人感觉到他有什么外语上的成就,只知道他参与了京剧改革,梅兰芳的成就跟他是有关系的。齐如山帮着把京剧改革得更为文雅,使其具有很强的歌舞性,改得更适合外国人的口味,所以外国人当时特别喜欢看梅剧。当时外国人来北京有三样事情必须做,就是上长城、看故宫、观梅戏。

此外,在上海有一个广方言馆,好像成就也不大,似乎也没有出什么牛人。江南制造总局有个翻译馆,这里的成就倒是很大,它出了很多书,我们中国最早的数理化课本都是从那里出来的。有许多传教士在编译所干活。让现代人觉得有意思的是,当时的翻译者在对译外国的字母符号时,常常借用中国的传统表达方式。这些书看起来很有意思,比如用甲、乙、丙来对应西方人的X、Y、z;处理二次方的时候,直接在字符的右上角写“平方”,而不是按照西方惯例写一个小“2”。在化学课本中,翻译者也都按照近似的发音,生造了许多中文汉字,然后将各种化学元素对译,钾钠钙锰铝什么的都是当时译的。总之,翻译馆为当时的思想启蒙做了很多事,不过说实话,效果并不太好。

当时也有了一些回国的留洋学生,但他们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自强运动从整体上来说,还只是停留在少数开明官员的实践中,还没有成为整个社会的士大夫的集体自觉行为。科举没有变,考的还是八股、四书文,这是当时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所遭遇的最大问题,科举不变,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就不会变。而只有当一个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进入体系之内,成为文化人的一分子,大众才会对他有好的评价,才会尊重他。国外回来的人其实什么都不是,他们要想赢得社会的尊重,进入仕途,必须去考科举。所以尽管严复从英国归来之时已经名满天下,后来他进入天津水师学堂任总教习时已经官拜四品了,但因为他没有考取功名,他那考取了举人的堂叔就可以嘲笑他。严复受不了奚落,于是每年都辛辛苦苦地回家参加乡考,然后又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来回折腾。但这哥们儿比较倒霉,一直考不上,直到1903年清朝要搞新政,开经济特科,朝廷决定让严复来当主考官,严复说自己连进士都不是,该怎么主持进士考试呢。于是西太后就赏了严复一个进士。严复到此时才扬眉吐气。

戊戌维新以后,尽管全国开办了许多新式学堂,但从这些学堂毕业的学生照样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比如鲁迅和他弟弟跑到江南水师学堂去学习,中途也回家乡参加科举考试。有次考秀才,鲁迅考到一半不想考了,但他第一轮考试考得很好,名次排得很靠前,所以他突然弃场让家人很着急,于是鲁迅的家里人就雇了个枪手帮他继续考。当时对科举的笃信不仅仅存在于民间,就连水师学堂这样的新式学堂里也这样。周作人曾回忆说,如果某个学生中了秀才,学堂的监督就会挂牌出来,庆祝一番。由是可见,当时社会的整个风气还是沉迷于八股文之中,洋务只是少数人的一种补充学习,更多的人是无心留意的,他们根本不问这个东西。地方主导的变法很重要的缺陷在于,缺乏改变全局的力量。如果当时能够把科举改成经济特科,或是改成考“甲平方加乙平方等于丙平方”之类的玩意儿,可能效果也会大大不一样。但当时这一项恰恰没有引起士大夫的关注,科举对于士大夫来说是一项核心的东西,如果它没有变的话,整个士风也很难发生改变。八股文依然是士人的主题,如果某个学生进新学堂学了一些ABCD,还会受到嘲笑,一些腐秀才专门编了一些玩笑八股来讽刺他们。士风不开,就使得当时的变法只能停留在表面。

所以这次运动普遍缺乏精英的参与。军队都是练兵不练官,淮军当时最洋化,连喊“立正”、“稍息”都是用英语,但他们只是练兵,对将官的培养还是老一套办法,这种军队是谈不上现代化的。虽然拿上洋枪了,但组织方式仍然陈旧,到战场上就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洋务运动时期有个英国军官到中国来考察,他写的笔记很有意思,他疑惑为什么英国人用得很好的装备到中国人手里就变了样。当时中国用的还是前装枪,需要先把火药压进去,然后拿一根通条伸到里面去捣实。西方人的做法是让枪口朝外,这样万一火药不幸爆炸了,也只是直接朝外射出去,对人没什么危害。但中国士兵却不同,都喜欢眼睛看着枪口,然后去捣实火药,这不是玩命么。最有意思的是,当号令一排士兵举枪准备射击时,很多人的眼睛都是随便看,看哪里的都有,就是不看前面,然后“嘣”的把子弹打出去就算完事。这英国军官觉得好笑,哪有这样打枪的,但这却是当时中国军队普遍的现象。到后来中国人开始使用后膛枪了,直接压子弹,最初弹匣容量不一,八发、九发、十三发的都有,后来比较统一的就是五发了。但中国人上战场仍然喜欢乱放枪,噼里啪啦地就开始放,大家都拼命地放,看没看到敌人无所谓,反正就是密集地放,弹如雨飞啊。义和团的时候,清军和义和团攻打外国使馆,一名英国记者就曾写道,天天看见头上的子弹飞,反正也打不到人。中国人打枪不瞄准真是太普遍的现象了,所以后来张勋复辟和段祺瑞的讨逆军交火时,英国《泰晤士报》的驻中国记者,曾担任过袁世凯政治顾问的莫理循在一旁观战,他说两边打了几百万发子弹,但一个人也没打着。他因此揶揄中国军队,说干脆以后恢复弓箭算了,还能给国库省点银子。当然,他的说法夸张了,但按历史的记载,段祺瑞讨逆时双方的确也就死了十几个人。几万人的军队打了半天,机关枪哐哐响,炮也轰了,飞机也登场了,最后就这么一个结果。可见莫理循的说法还是有所依据的。日本人甲午战争之所以能够节节胜利,与这也有很大关系,日本人发现了中国军队的这个毛病,就先让中国军队放枪,放一会儿子弹就没了,然后他们一冲锋这边就垮了。

也就是说,这种洋务的引进,很多时候就是装样子。但洋枪洋炮对付国人、镇压内部的农民起义是足够了,因为叛乱的人在武器上不如政府军队,有洋枪就足够把他们吓唬住。当时军事现代化的主要作用其实就是对内维护统治的稳定。工业上也是,本土的只有低级技工,高级技师都是外国人,因为精英不愿意参与,顶多也就是工人有点技术。当时很多新办的企业都引进了国外最先进的机器,但只有洋人技师才能够操作,中国人一般只能打打杂。今天所谓的洋务人才,其实只有翻译人才。洋务工业不仅要花重金购置机器,还要给洋人技师支付高额的薪金,而生产的产品因为成本和质量等原因,很难与洋货争夺市场,因此到后期这些企业基本都是赔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