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老子的智慧:大道无所不在
12397800000067

第67章 江海之智

【原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1],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2],必以言下之;欲先民[3],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4],处前而民不害[5]。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6]。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注释】

[1]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能成为众多河流汇集的地方。百谷,山谷中自然形成许多泉流、小溪,它们顺着地势向下流,所以“百谷”指的是百川。王:指百川流向的地方。河上公注:“江海以卑下,故众流归之,若民归就王者。”

[2]是以圣人欲上民:所以圣人想要统治人民。上,动词,使地位在……之上。河上公注:“(圣人)欲在民上,法江海处谦虚。”

[3]先民:领导人们。先,在……之前,领导。

[4]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重,负重,压迫。河上公注:“圣人在民上为主,不以尊贵虐下,故民戴(爱戴)而不以为重。”

[5]处前而民不害:害,妨害、为害。河上公注:“圣人在民前,不以光明蔽后,民亲之若父母,无有之心也。”

[6]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推,推崇、爱戴。厌,厌烦。

【译文】

大江、大海能汇集山川百谷的溪流,是因为甘愿在最低处,所以才能使百川溪流归顺它。

所以圣贤之人想要居于万民之上,必须要言辞谦下地对待他们;想要成为领袖,领导众人,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后面。

所以圣人高高在上,人们不会感到那是沉重的负担;站在前方,领导民众,百姓不会觉得有妨害。

百姓很乐意拥戴他,而不会厌烦。因为他不争强好胜、计较长短,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争。

【阐述】

老子在开篇即以江海比喻人的处下居后。山谷之中的多是些小溪、泉流,而江海却能将这些小溪、泉流汇集到一起,形成浩浩荡荡的气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往低处流是自然本性,而江海正是因为处在低下之处,所以能成为百川的集大成者。

李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飞将军”,平时很少说话,和人聚在一起就谈论兵事,在地上指画排兵布阵;喜欢饮酒和射箭,常常根据射箭行列的密集或者宽疏来定罚谁来饮酒。这是平日里的累积。李广带军有自己的路数:在缺粮断水的时候,每当发现水源,士卒每个人喝完后,李广才去喝;士卒都吃饱后,李广才去进食。李广对待手下宽厚和缓而不苛刻,所以,每个士兵都乐于为他效命。

应该来说,在对待手下军兵的问题上,李广是善于处下居后的。即便在李广拔刀自刎身亡之后,他的部下僚属都为他的死痛哭了一场。百姓得知消息后,认识李广的和不认识李广的,无论老少都为之落泪哀叹。李广虽然在统治者“不得势”终身没有获得封侯,却赢得人心,赢得了历史的尊重。

左思《咏史》诗中有:“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一心想着居于人先高高在上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他们往往放大自己的优点而无视别人的优点。认为自己才华出众,有别人比不了的能耐,好像哪里都缺不了他。因而他觉得自己这么了不起,应当有配得上自己的地位,接受万人景仰,实则不然,不过是“位置”高而已,自身其实只是“径寸茎”。

圣人因为恬淡无为,清静自然,领导人民时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而使百姓感觉不到在被统治。这样的人百姓都愿意让他来领导自己,并且永远不会厌烦他。想要成为百姓的领袖,就不能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因为不跟别人去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相争。